外交语篇论文-汤素娜

外交语篇论文-汤素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外交语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四个自信,大同,多模态语篇,英译

外交语篇论文文献综述

汤素娜[1](2019)在《“四个自信”背景下“大同”理念在多模态语篇中的英译探析——以《大国外交》英译版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中的文化、语境、内容及表达层面探析《大国外交》英译版对"大同"理念的呈现情况,指出《大国外交》英译版对"大同"的多种译法造成"大同"这一中国文化及理论话语元素在传播过程中的分散和稀释,弱化了"大同"的中国主体印迹;解说词、画面及背景音乐等多模态的相互补充说明、辅助增强作用有待增加。提出用"great harmony"统一翻译"大同",以解释性文字及其他模态辅助表达,力求在译制版多模态语篇中使"大同"这一表述得到高效、准确的对外传播。(本文来源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纪晓娜[2](2019)在《从目的论视角下看外交演讲语篇英译》一文中研究指出外交演讲对树立国家形象,阐述内外政策,争取国际支持,传播民族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演讲辞的翻译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本文旨在从外交演讲语篇出发,在目的论视角下,对这一专门翻译的现象和规律进行初步研究,希望加深认识,对此类翻译的发展有所裨益。(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9年20期)

魏新强,闫亚平[3](2018)在《国家间“群内成员关系”的修辞建构——以习近平外交演讲语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时代,话语博弈已成为国家间看不见的新战场。元首外交作为国际交往的最高形态,有着其他交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战略价值。因此,在元首外交演讲中,如何通过话语的战略性选用即修辞手段,有效而得体地构筑国家间的"群内成员关系",从而确保双方在众多领域和国际场合保持合作与一致立场,已成为关乎国家的生存、荣辱和地位,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战略内容。在考察分析习近平大量外交演讲语篇的基础上,总结得出了其外交演讲语篇中国家间"群内成员关系"修辞建构的词汇修辞手段、语篇修辞手段以及积极修辞手段。(本文来源于《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石夏娟[4](2016)在《中美外交语篇中的政治隐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喻的研究历史悠久。在西方,隐喻研究始于古希腊时代。传统上,隐喻研究者认为隐喻仅仅是一种修辞方式,只对语言起到装饰作用。现如今,隐喻研究者开始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隐喻的认知研究。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到,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存在于语言中,也存在于思维和行动中,而且我们的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根据他们的观点来看,政治语言在本质上也是隐喻性的。近年来,莱考夫对美国政治性概念隐喻做过一些研究,如恐怖主义隐喻,战争隐喻,外交事务隐喻等等。然而,除去莱考夫在政治隐喻方面做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还很少看到对政治语篇中的隐喻系统性研究,对不同国家的政治隐喻做的对比研究甚至更少。鉴于此现象,本论文基于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尝试着对中美外交语篇做政治隐喻分析-以“南海问题”为例。在本论文中,英文语篇中有12514个单词,中文语篇中有11058个字。以“南海问题”有关语篇为研究材料进行对比研究,目的在于找出中美外交语篇中概念隐喻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以及分析其潜在的原因。通过运用斯蒂恩的确定隐喻的五个步骤法,这篇论文对两种语言中出现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研究。在对中美语篇进行对比分析后,结论如下:(1)在中文语篇中,有旅行隐喻、建筑隐喻、人类隐喻、战争隐喻、圆圈隐喻以及戏剧隐喻这六种概念隐喻。在英文语篇中,有旅行隐喻、建筑隐喻、战争隐喻、人类隐喻、家庭隐喻以及驾驶隐喻这六种概念隐喻。由此发现,在中文和英文语篇中同时存在四种概念隐喻范畴,旅行隐喻、建筑隐喻、人类隐喻和战争隐喻。同时发现戏剧隐喻和圆圈隐喻仅存在于中文语篇中,家庭隐喻和驾驶隐喻仅存在于英文语篇中。(2)一方面,中美概念隐喻的相似点在于他们生存的经验基础。中国人和美国人具有一些共同的属性。因为两个国家的人都拥有相同或相似的体验,而人类的认知就是基于这个体验。两个国家的人拥有相同或相似的概念结构,这一点也不奇怪。另外一方面,中美数据中概念隐喻的不同点在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主要的社会价值观,而这些对他们的思维、认知和概念基础都有重要的影响。所以来自不同文化环境的人使用不同的概念隐喻来表达他们的想法以及和这个世界交流,这也不足为怪。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对后面的政治隐喻研究提供帮助以及能促进中美文化交流。然而,这篇论文仅仅是对政治语篇中出现的概念隐喻的一个尝试性研究。还存在很多缺点。作者希望在未来还有更多的研究出现。(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期刊2016-04-01)

朱聪,李秋[5](2016)在《中国外交语篇中的概念隐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活中隐喻无处不在,概念隐喻在外交语用中广泛使用的例子不胜枚举,本文着重分析在中国外交语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叁种隐喻,即建筑隐喻、植物隐喻和家庭隐喻,初步探讨其与中国外交背后的关联。(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6年10期)

谢玫珍,王跃洪[6](2016)在《基于关联理论的外交模糊语研究——以“钓鱼岛”事件语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关联理论,以"钓鱼岛"事件语篇为例,从词汇,句法和篇章叁个方面探讨了外交模糊语的实现方式问题,研究发现指示词、限制词、模糊词、否定结构、相似结构、被动结构、排比和句子蕴含导致外交模糊。本文旨在增强公众对外交模糊语的认识,希望为外交从业者在外交活动中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16年01期)

刘增钊[7](2015)在《基于评价理论对中国政治外交语篇的态度意义研究——以中国外交部例行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从中国外交部官方网站中选取了40篇中国外交部例行会的内容,形成自建语料库,采用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方法,旨在揭示中国的政治外交语篇中态度意义的实现过程,以评价理论为理论基础,详细分析各种评价资源在中国政治外交语篇中的分布特点,研究各种资源的表现形式,探讨它们如何实现态度意义。(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5年11期)

杨媚[8](2015)在《外交语篇中的概念隐喻和语法隐喻》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以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和Halliday对其语法隐喻的阐释为依据,对中美战略和经济对话中美代表人的开幕致辞中的概念隐喻和语法隐喻进行分析,发现这一类型的中美外交语篇共享叁大概念隐喻(即旅行、游戏和建筑隐喻),并且人际隐喻的使用也颇为频繁,同时,游戏隐喻与明确主观情态隐喻的联系较为密切。(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5年05期)

毕秀丽[9](2012)在《外交语篇中合作原则违反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作原则作为话语交际的普遍原则,始终影响着话语的表达和理解,对话语交际的顺利进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外交辞令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其独特性决定了它不会一味恪守合作原则,违反合作原则的语言在外交活动中不可或缺。从合作原则的违反视角出发探寻外交辞令中的语言智慧。(本文来源于《菏泽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杨林[10](2012)在《英汉新闻语篇中词汇复现的形式、功能与口译——以“2011杨洁篪外长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答问”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词汇复现是词汇衔接的一种模式,它通过语篇内各词汇项间的逻辑语义关系,把语篇构建成一个衔接连贯的语义整体。新闻语篇作为一种特殊的语类,词汇复现在英汉语篇中有不同的体现。本文以"2011杨洁篪外长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答问"为例,就新闻语篇的词汇衔接进行了个案分析,探讨了词汇衔接的形式和功能以及如何实现词汇复现在英汉新闻语篇口译中的对等转换。(本文来源于《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外交语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外交演讲对树立国家形象,阐述内外政策,争取国际支持,传播民族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演讲辞的翻译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本文旨在从外交演讲语篇出发,在目的论视角下,对这一专门翻译的现象和规律进行初步研究,希望加深认识,对此类翻译的发展有所裨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外交语篇论文参考文献

[1].汤素娜.“四个自信”背景下“大同”理念在多模态语篇中的英译探析——以《大国外交》英译版为例[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9

[2].纪晓娜.从目的论视角下看外交演讲语篇英译[J].长江丛刊.2019

[3].魏新强,闫亚平.国家间“群内成员关系”的修辞建构——以习近平外交演讲语篇为例[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4].石夏娟.中美外交语篇中的政治隐喻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6

[5].朱聪,李秋.中国外交语篇中的概念隐喻分析[J].考试周刊.2016

[6].谢玫珍,王跃洪.基于关联理论的外交模糊语研究——以“钓鱼岛”事件语篇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

[7].刘增钊.基于评价理论对中国政治外交语篇的态度意义研究——以中国外交部例行会为例[J].校园英语.2015

[8].杨媚.外交语篇中的概念隐喻和语法隐喻[J].海外英语.2015

[9].毕秀丽.外交语篇中合作原则违反现象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2

[10].杨林.英汉新闻语篇中词汇复现的形式、功能与口译——以“2011杨洁篪外长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答问”为例[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标签:;  ;  ;  ;  

外交语篇论文-汤素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