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本体感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平衡训练,本体感觉,运动表现
本体感受论文文献综述
童玉龙[1](2016)在《平衡训练对下肢本体感受及其相关运动表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平衡训练对具体关节本体感受的影响并不明确,且在运动训练中的实际效益仍是不确定的。本研究通过平衡训练的干预,探究平衡训练对下肢本体感觉和相关运动表现的影响,试图解决平衡训练可能提高运动表现的机制问题。为平衡训练对具体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提供理论参考,为平衡训练如何对运动表现产生积极影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名训练经历但是没有系统下肢力量训练的受试者,均为男性,无下肢运动损伤。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人。实验前后分别对两组进行星型偏移伸展测试、踝关节位置觉和力量觉测试、膝关节位置觉测试、40码冲刺测试、T-Test测试和跳深测试,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平衡训练后,实验组SEBT测试8个方向的数值均显着改善(P<0.05);(2)平衡训练后,两组T-Test测试和40码冲刺测试均无显着改善(P>0.05),实验组T-Test测试成绩有所提高;(3)平衡训练后,实验组受试者关节位置觉(踝关节内翻、外翻、趾屈、背屈)得到显着改善(P<0.05),踝关节趾屈肌肉力觉显着提高(P<0.05);(4)平衡训练后,实验组受试者跳深过程中离心缓冲阶段的时间显着缩短(P<0.05)。结论:(1)站姿、闭链平衡训练可显着提高踝关节内外翻、趾背屈的关节位置觉,以及踝关节趾屈肌肉力觉;(2)站姿、闭链平衡训练不能显着改善膝关节主动位置觉;(3)站姿、闭链平衡训练可显着改善跳深离心缓冲阶段的时间,这可能与该训练提高了踝关节背屈、外翻的位置觉有关。(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期刊2016-05-11)
王安利,宋琳[2](2015)在《柔韧性训练:本体感受神经肌肉易化牵伸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了解了牵伸的机制、功能、分类、注意事项等基础知识后,重点介绍了摆动牵伸、静态牵伸和动态牵伸3种方法。本篇将对本体感受神经肌肉易化牵伸技术的生物学基础及实践进行详细的分析讨论,以便能够帮助教练员、运动员从各维度上了解上述方法各自的优缺点,从而更好地选择与专项需求一致的牵伸方法,为提高运动成绩、有效预防运动损伤服务。(本文来源于《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期刊2015年04期)
张晓蜂[3](2014)在《手臂本体感受和触觉界面(HAPTIX)项目研究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据美国科技资讯网站近期报道,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最近宣布了一项名为"手臂本体感受和触觉界面"(HAPTIX)的新型研究项目,目的是让假肢安装者通过借助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传感器,能够让假肢具有真实的反馈功能,使假肢真正成为患者身体的组成部分。DARPA传统的研究资助方向主要针对物理科学,核弹测试检(本文来源于《医疗卫生装备》期刊2014年07期)
汪波[4](2012)在《本体感受鞋垫在儿童矫形技术领域装配中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体感受鞋垫由于能有效的、快速的和经济实用治疗非僵硬性(柔软性)足部畸形、特别是患者即使伴有其他病病理性足部畸形引起的下肢功能性疼痛,而成为当今发达国家最为时髦的、有效的和经济实用的纠正儿童足部畸形和功能性疼痛综合症的治疗手段。本文简要介绍本体感受鞋垫治疗原理和其在儿童矫形技术临床应用。(本文来源于《第七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集(下册)》期刊2012-09-21)
[5](2012)在《本体感受鞋垫在儿童矫形技术领域装配中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体感受鞋垫由于能有效的、快速的和经济实用治疗非僵硬性(柔软性)足部畸形、特别是下肢功能性疼痛,即使患者伴有其他病病理性足部畸形,而成为当今发达国家最为时髦的、有效的和经济实用的纠正足部错误畸形位和功能性疼痛综合症的治疗手段。本体感受鞋垫治疗是基于能够找到改变足部足内肌和小腿肌张力改变的本体感受信息位置来实现的。这些本体感受与脊髓耦合连接、继而诱导刺激脊髓中枢发生反应,发出控制肌肉运动的神经信号、达到长期持续矫正、纠正下肢脊柱畸形。但这种装配技术对于挛缩性足部畸形,本体感受型鞋垫是没有作用的。对一每个装配本体感觉鞋垫治疗需遵循叁个月临床检查。检查第一步,重点对足和下肢在座位时可矫正性的检查,以及对肌肉变短进行确定和神经性疾病例如痉挛性瘫痪进行排除。检查第二步为儿童站立位检查,站立位从前面、侧面、后侧对足部姿势和下肢轴向评估、对膝关节内外翻、过伸进行诊断。要求对于挛缩性的腿长不一进行补偿。另外,特别注意足跟与小腿位置之间的关系。第叁步步行进行观察分析其中动力学观察是此项检查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一个较大足部负重(承重)和下肢的步行状态是密切相关的。认真注意观察步行承重时脚的旋转、膝关节位置和姿势以及足跟和内侧弓形态变化。这些临床上表现都必须准确记录。另外,还特别要求足底压力、动力学观察与测量。本体感觉鞋垫适应征有:1)严重的幼儿外翻性平足和幼儿性平足外翻性平足是一种伴有跟骨处于外翻位置或者足内侧弓变平足部畸形,有时前足相对于后足明显处于过度外翻或称旋前位。动态检查时,可以明显地观察到足弓变平和前足外翻的程度。尖足步态时,应注意观察是否后续步态中足跟从外翻姿势向内翻姿势运动过度,这意味着自身是可以直立的;如果不是这样的情况或者有明显的旋前存在话,必定是一个过强胫前肌/胫后肌引起的;应为动态鞋垫的适应征。对于存在着跟腱挛缩现象,但在座位时可以被动矫正的、可牵拉外翻性平足和幼儿性平足的跟骨外翻的情况,附加增加对跟腱缩短加以牵伸理疗操体疗来说是极其重要的。2)高弓足人们对于高弓足的理解是足弓过于高。其实一部分原因是跟骨位于垂直位的状态而引起的。高弓足本体感受鞋垫制作适应症是在行走时没有挛缩或者跟骨位置是在变化的。由于存在着明显的内侧弓机能不良而导致跟骨直立位的改变、而出现高弓足变平的现象,是最典型的本体感觉鞋垫的适应征。肌张力的改变可通过对腓肌处的外侧链和胫骨肌群的内侧链以及足内肌刺激实现。高弓足中如存在着踝关节畸形,那就非此种鞋垫矫正的目标,这时更多采取的方法是通过对肌肉支撑来稳定跟骨。3)扇形足扇形足主要表现为伴有楔骨处和lisfranc关节处内收畸形改变,部分情况在出生时而导致的。对于明显地扇形足只能在哺乳期矫正。另外,功能性尖足步行、足尖内外旋步态、下肢功能性疼痛步态通常也是本体感受鞋垫得适应征。(本文来源于《传播康复新技术,推广治疗新理念——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九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2-06-20)
邓罗平,雷慧,周雅丽[6](2007)在《本体感受神经肌肉促进法(PNF)对提高机体平衡能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实验等方法研究本体感受神经肌肉促进法(PNF牵张法)对机体平衡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训练第8周和第16周后,动、静态平衡能力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停训4周后,实验组学生动、静态平衡能力下降。说明运用PNF牵张法有助于改善机体的平衡能力。(本文来源于《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3期)
邓罗平,雷慧[7](2007)在《对本体感受神经肌肉促进法(PNF)提高机体平衡能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实验等方法研究本体感受神经肌肉促进法(PNF牵张法)对机体平衡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第8周和第16周后,动、静态平衡能力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停训4周后,实验组学生动、静态平衡能力下降。说明运用PNF牵张法有助于改善机体的平衡能力。(本文来源于《湖北体育科技》期刊2007年02期)
李子让[8](2000)在《循时点穴和健脑按摩对体育专业学生本体感受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表明 ,采用子午流注点穴并健脑按摩 ,能提高受试者本体感受器的感觉灵敏度和精确性 ,具体表现在随意肌肉收缩的幅度和张力的准确程度的提高两个方面 ,其显着性分别为P <0 0 1,P <0 0 5。(本文来源于《中国运动医学杂志》期刊2000年03期)
安晓芳,宋洪臣,刘世文[9](1998)在《用本体感受性刺激提高骨骼和兴奋性机理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证明,电刺激家兔坐骨神经可使肱二头肌的自发肌电增多,由此刺激大脑皮层运动区诱发的肌电反应持时延长。表明本体性刺激对不同脊髓节段的骨骼肌均有易化作用。切断皮层感觉区运动区的纤维联系后发现上述现象消失。提示本体性刺激的易化机理在皮层和层下中枢二个层次水平进行。对本体感受性神经肌肉促通技术(PNF)应用具有指导性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康复》期刊1998年05期)
吕益民,楚臻滨[10](1995)在《浅谈篮球运球技能与本体感受之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言 运球是高校篮球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之一,是一项对抗性、竞争性很强的综合性技术。它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能熟练地掌握与运用各种脚步动作与技能,并能根据篮球场上的不同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或估计,迅速采取措施,改变自己的运球方向和节奏,甚至改变动作技能的(本文来源于《辽宁体育科技》期刊1995年05期)
本体感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了解了牵伸的机制、功能、分类、注意事项等基础知识后,重点介绍了摆动牵伸、静态牵伸和动态牵伸3种方法。本篇将对本体感受神经肌肉易化牵伸技术的生物学基础及实践进行详细的分析讨论,以便能够帮助教练员、运动员从各维度上了解上述方法各自的优缺点,从而更好地选择与专项需求一致的牵伸方法,为提高运动成绩、有效预防运动损伤服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本体感受论文参考文献
[1].童玉龙.平衡训练对下肢本体感受及其相关运动表现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6
[2].王安利,宋琳.柔韧性训练:本体感受神经肌肉易化牵伸技术[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5
[3].张晓蜂.手臂本体感受和触觉界面(HAPTIX)项目研究新进展[J].医疗卫生装备.2014
[4].汪波.本体感受鞋垫在儿童矫形技术领域装配中应用[C].第七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集(下册).2012
[5]..本体感受鞋垫在儿童矫形技术领域装配中应用[C].传播康复新技术,推广治疗新理念——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九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
[6].邓罗平,雷慧,周雅丽.本体感受神经肌肉促进法(PNF)对提高机体平衡能力的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
[7].邓罗平,雷慧.对本体感受神经肌肉促进法(PNF)提高机体平衡能力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7
[8].李子让.循时点穴和健脑按摩对体育专业学生本体感受能力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0
[9].安晓芳,宋洪臣,刘世文.用本体感受性刺激提高骨骼和兴奋性机理的实验研究[J].现代康复.1998
[10].吕益民,楚臻滨.浅谈篮球运球技能与本体感受之关系[J].辽宁体育科技.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