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远场误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载荷识别,远场误差,虚拟远场激励,复杂机械系统
远场误差论文文献综述
马富银,吴九汇,吴伟蔚[1](2016)在《修正载荷识别远场误差的虚拟远场激励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载荷识别方法是工程振动噪声测试与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振动响应逆向求解方法。但是由于载荷识别方法实施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考虑结构系统的复杂阻尼特性,导致在离激励点较远的远场,误差非常大,这对载荷识别方法的广泛应用提出了挑战。提出虚拟远场激励方法,即在离激励点较远的远场位置布置虚拟激励点,来实施载荷识别,由此可以避免结构中由于离激励点较远的位置的存在而带来的远场求解误差。通过与试验测试数据、传统载荷识别方法求解结果进行对比,表明采用虚拟远场激励方法求解得到的振动响应与试验测试数据更为接近,特别是在远场,误差得到了显着的改善。这表明,虚拟远场激励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传统载荷识别方法在远场的求解误差,而且可以广泛用于各种载荷激励难以确定的复杂机械系统的振动求解。(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杨栋林[2](2015)在《天线远场测量系统的设计及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通信天线和雷达天线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高精度的天线测量系统已经成为天线研制和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天线测量系统精度的好坏直接影响高性能天线的研发。由于早期天线测量系统自动化程度有限,导致天线测量过程中参杂太多人为因素,从而降低了天线测量系统的测量效率。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机械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效率和高精度的天线测量系统的设计有了技术支撑,在国内外,高效率和高精度的天线测量系统理论研究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在多家研究机构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本论文结合中国某研究院的生产需求,设计了一套高精度和高效率的天线远场测量系统。本系统搭建于矩形微波暗室内,用于完成弹体表面或前后端面的弹载天线的电性能参数测量,测量系统工作频率范围为1-24GHz。天线远场测量系统工作原理:以工业控制计算机为核心,首先通过计算机控制矢量网络分析仪完成相关参数的初始化工作;其次同步控制矢量网络分析仪收发信号和多维转台的转动,得到测量数据;最后使用数据处理软件对测量数据做进一步分析,并且自动生成天线测量报告。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的背景、国内外现状、研究意义和天线测量理论知识;其次针对工程项目,完成了对天线远场测量系统组成结构的设计和工作原理的研究,并对天线测量过程中主要误差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最后对角锥喇叭天线增益测量过程中的主要误差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并且结合实测数据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叁天线法测得增益值进行了补偿。使用MATLAB编写了比对软件,对补偿后增益值、解析计算增益值和仿真增益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出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且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5-12-01)
曹涧秋,陆启生,侯静,许晓军[3](2008)在《光纤激光器相干合成系统中组束误差对远场光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光纤激光器相干合成系统中组束误差对远场光场分布的影响进行了数值研究,分析了输出单元占空比、位置误差和平行度误差对远场光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输出单元占空比的增加只能提高中心光斑的能量,但无法改变中心光斑的平均光强;而位置误差会使远场光场中的旁瓣能量减弱,降低光纤激光器相干合成系统的转换效率。分析发现,位置误差的这种影响可以通过增加输出单元的占空比来减弱。最后,通过分析平行度误差对远场光场的影响,对光纤激光器相干合成系统中的平行度误差控制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08年03期)
肖宏,陈泽军[4](2008)在《Taylor级数多极边界元法远场影响的误差估计(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快速多极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边界元法的计算效率.求解的计算量和内存量与问题的自由度数N成正比.求解的精度与传统边界元法相比有所下降.分析了Taylor级数多极边界元法的计算精度和远场影响系数的误差.研究了核函数r的Taylor级数展开性质,推导了叁维弹性问题基本解的误差估计公式.说明了影响多极边界元法计算精度的因素.数值算例显示了误差估计公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张宪亮,严高师,曹远生[5](2007)在《He-Ne激光束远场发散角的精确测量及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利用远场光斑测量法,测得GY-10型He-Ne激光器的远场发散角为1.15mrad。接着,根据高斯光束对望远镜系统变换,通过两个望远镜实现He-Ne激光束的准直,得到水平方向的远场发散角75.78μrad,垂直方向76.53μrad。最后,对实验中存在的误差分析可知,可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消除误差;准直望远镜系统的微小失调可引起出射激光束远场发散角有较大的变化;测量系统中需使用长焦距的凹面镜。(本文来源于《光电子技术》期刊2007年01期)
杨莘元,孙继禹,崔金辉,郝静涛[6](2004)在《超低旁瓣天线平面近场测量中随机误差对远场方向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增强现代舰用天线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必须提高天线旁瓣的测量精度.基于此给出了用平面近场技术测量超低旁瓣天线时,旁瓣测量总误差与待测天线参数、近场幅相随机误差的数学模型: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天线旁瓣越低,旁瓣测量误差越大;旁瓣测量总误差随着近场测量幅相误差的增大而增大;近场分布的口径效率与旁瓣电平的误差方差成反比.建立了近场幅相随机误差所引起的误差谱的表达式.对随机误差对远场方向图的影响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幅相误差主要影响远场方向图的旁瓣;该验证方法首次采用阵元数较少的线阵,仿真效果接近采用多阵元平面阵的情况.(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04年02期)
尚军平,张士选,毛乃宏[7](1999)在《探头定位误差对远场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在近场测试扫描过程中探头在x,y,z方向的定位误差对远区电场的影响,给出了远区电场误差与探头位置误差的关系式,推导出了由于远区电场误差而影响到天线的其他特性参数的关系式.(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1999年02期)
远场误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通信天线和雷达天线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高精度的天线测量系统已经成为天线研制和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天线测量系统精度的好坏直接影响高性能天线的研发。由于早期天线测量系统自动化程度有限,导致天线测量过程中参杂太多人为因素,从而降低了天线测量系统的测量效率。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机械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效率和高精度的天线测量系统的设计有了技术支撑,在国内外,高效率和高精度的天线测量系统理论研究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在多家研究机构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本论文结合中国某研究院的生产需求,设计了一套高精度和高效率的天线远场测量系统。本系统搭建于矩形微波暗室内,用于完成弹体表面或前后端面的弹载天线的电性能参数测量,测量系统工作频率范围为1-24GHz。天线远场测量系统工作原理:以工业控制计算机为核心,首先通过计算机控制矢量网络分析仪完成相关参数的初始化工作;其次同步控制矢量网络分析仪收发信号和多维转台的转动,得到测量数据;最后使用数据处理软件对测量数据做进一步分析,并且自动生成天线测量报告。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的背景、国内外现状、研究意义和天线测量理论知识;其次针对工程项目,完成了对天线远场测量系统组成结构的设计和工作原理的研究,并对天线测量过程中主要误差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最后对角锥喇叭天线增益测量过程中的主要误差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并且结合实测数据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叁天线法测得增益值进行了补偿。使用MATLAB编写了比对软件,对补偿后增益值、解析计算增益值和仿真增益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出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且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远场误差论文参考文献
[1].马富银,吴九汇,吴伟蔚.修正载荷识别远场误差的虚拟远场激励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16
[2].杨栋林.天线远场测量系统的设计及误差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
[3].曹涧秋,陆启生,侯静,许晓军.光纤激光器相干合成系统中组束误差对远场光场的影响[J].中国激光.2008
[4].肖宏,陈泽军.Taylor级数多极边界元法远场影响的误差估计(英文)[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8
[5].张宪亮,严高师,曹远生.He-Ne激光束远场发散角的精确测量及误差分析[J].光电子技术.2007
[6].杨莘元,孙继禹,崔金辉,郝静涛.超低旁瓣天线平面近场测量中随机误差对远场方向图的影响[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4
[7].尚军平,张士选,毛乃宏.探头定位误差对远场特性的影响[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