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降解论文-王俊欢,李先军,吴巍,樊双虎,贾阳

混合降解论文-王俊欢,李先军,吴巍,樊双虎,贾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合降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有机磷阻燃剂,磷酸叁苯酯,生物降解,混合菌

混合降解论文文献综述

王俊欢,李先军,吴巍,樊双虎,贾阳[1](2019)在《混合菌群YC-BJ1对有机磷阻燃剂的降解及16S rRNA基因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阻燃剂,有机磷酸酯广泛应用于工业制品和人类生活用品中,是一种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物,因其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自然条件下很难水解。因此,对有机磷酸酯的微生物降解成了当下的研究热点。通过持续逐级富集,从北京某垃圾处理厂渗透液中富集到一个混合菌群(编号为YC-BJ1),并在降解特性、底物谱以及物种组成多样性3个方面对其进行定性鉴定。该菌群能够高效降解磷酸叁苯酯(Triphenyl phosphate, TPhP)和磷酸叁甲苯酯(Tricresyl phosphate, TCrP),培养4 d能够实现对100 mg/L TPhP和TCrP的基本降解,降解率分别为99.8%和91.9%。降解特性研究发现,该混合菌群具有出色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够在较宽的环境条件下(温度15–40℃,pH 5.0–12.0, 0%–4%盐)保持对TPhP的降解能力。底物谱分析发现,混合菌群YC-BJ1能够降解部分含氯有机磷阻燃剂,培养4d,对磷酸叁(1,3-二氯异丙基)酯(Tris(1,3-dichloroisopropyl)phosphate,TDCPP)和磷酸叁(2-氯乙基)酯(Tris(2-chloroethyl) phosphate, TCEP)的降解率分别为16.5%和22.0%。16S rRNA基因物种多样性分析发现,混合菌群YC-BJ1中物种丰度最高的3个菌属分别是生丝微菌属Hyphomicrobium (38.80%)、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 (17.57%)和鞘氨醇盒菌属Sphingopyxis (17.46%)。与目前已报道的有机磷阻燃剂降解菌和菌群相比,混合菌群在降解效率和环境适应能力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势,有较广泛的应用空间。高效降解菌群的富集能够为有机磷阻燃剂的降解及其环境污染生物修复提供微生物资源,并为其降解机理的探索提供支持。(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吴奇,刘海华,李瑞娟,马宁,徐伟霞[2](2019)在《同时降解柴油和去除Cr(Ⅵ)的混合菌种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处理是目前废水处理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接种特殊驯化的菌株可达到加快去除污染物、实现治理的目的。在实验室条件下驯化得到同时降解柴油和去除Cr(Ⅵ)的混合菌种,对该混合菌种处理单一污染和柴油-Cr(Ⅵ)复合污染水体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单一柴油污染时的柴油降解率低于复合污染中柴油的降解率,培养基2更适合复合污染。复合污染中,柴油最高降解率达96%,柴油初始浓度为3 027.89 mg·L~(-1)、Cr(Ⅵ)初始浓度为5 mg·L~(-1)时,培养基2条件下,Cr(Ⅵ)去除率最高,达88%。(本文来源于《工业催化》期刊2019年11期)

郭萌萌,曹锡,吴义,王智伟,叶丙奎[3](2019)在《饲用复合菌剂降解玉米皮-米糠混合原料中粗纤维的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用复合菌剂降解玉米皮-米糠混合原料中粗纤维的效果。试验以玉米皮-米糠混合原料(玉米皮67.0%、米糠17.4%、棉籽粕15.0%、红糖0.3%、尿素0.3%)为发酵原料,在前期试验结果基础上,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黑曲霉菌接种比例分别为5%、1%、5%、3%(3%组)和5%、1%、5%、5%(5%组),进行动态采样试验,分析9 d发酵时间内各营养指标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发酵第9天,3%组和5%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降低了30.84%和29.04%(P<0.01),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降低了24.25%和30.53%(P<0.01),粗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了30.43%和37.76%(P<0.01),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了151.85%和170.37%(P<0.01)。3%组第3天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极显着高于5%组(P<0.01),而第5天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着低于5%组(P<0.05); 3%组第9天的还原糖含量显着低于5%组(P<0.05)。通过动态采样数据分析发现,饲用复合菌剂中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和黑曲霉菌的接种比例为5%、1%、5%和5%时,玉米皮-米糠混合原料的发酵效果最好,发酵时间为5~7 d时,可有效减少干物质的损失率。由此可见,通过饲用复合菌剂发酵玉米皮-米糠混合原料,可降低玉米皮-米糠混合原料中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同时提高粗蛋白质和还原性糖含量,改善饲料品质。(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赵艳南,张青青,张中贺,黎梅[4](2019)在《活性炭负载碳酸钡超声催化降解混合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显着地提高混合酚废水的去除率,采用活性炭负载碳酸钡(BaCO3/AC)作催化剂,与超声波联用降解混合酚(对甲酚、邻氯酚、对氯酚)。在降解混合酚过程中,在浸渍液浓度为0.025 mol/L,煅烧温度为750℃,活性炭投加量为10 g的制备条件下,优选出最佳催化剂。在催化剂投加量为2.6 g/L,超声功率为400 W, pH值为5.67,超声60 min的条件下,降解50 mL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混合酚,对甲酚、邻氯酚、对氯酚的降解率依次为97.74%、 98.01%、 98.39%。(本文来源于《工业用水与废水》期刊2019年04期)

吴亮[5](2019)在《掺废玻璃的光催化沥青混合料降解汽车尾气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为解决日益严重的汽车尾气污染问题,可降解汽车尾气的光催化生态路面正在成为道路领域的研究热点,但目前占城市道路绝大多数比例的沥青路面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文献表明,将适量玻璃珠作为集料掺加到光催化沥青混合料中可以显着提高其尾气降解效率,不过同时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却有所下降。鉴于此,本文在对废玻璃粒料技术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将具有不同粒径组成、颗粒形状的废玻璃掺加到光催化沥青混合料中,对其路用性能和多种污染条件下降解汽车尾气的效果进行研究。首先,对废玻璃的来源展开调查,选取了3种不同规格的废玻璃粒料,对其粒径范围、外观特征、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及与沥青的黏附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废玻璃的抗压能力及与沥青的黏附性均低于道路工程中常用的矿质集料,但是采用SBS改性沥青可以明显改善黏附性。其次,对掺入不同粒径组成、颗粒形状废玻璃的两种级配光催化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确定了最佳油石比,并对其在最佳油石比下的马歇尔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掺入较大粒径且富有棱角废玻璃的AC-13C型级配光催化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更好。然后,通过车辙、低温弯曲、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构造深度及降解汽车尾气试验,对掺入不同粒径组成、颗粒形状废玻璃的两种级配光催化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和降解汽车尾气的效果进行测试与分析,提出了适宜的废玻璃粒径范围及形状要求。结果表明:掺较大粒径碎玻璃的光催化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更好一些,但废玻璃粒径的大小对混合料低温抗裂性及抗滑性能影响不大;掺加碎玻璃的光催化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均优于掺相同粒径玻璃珠的混合料,但后者降解汽车尾气的效果稍好;相比于SMA-13型级配,掺加2.36~4.75mm粒径碎玻璃的光催化沥青混合料更适合于采用AC-13C型级配。在考虑NO等气体在空气中的自然降解和汽车尾气分析仪对尾气浓度的损耗的基础上,结合汽车尾气混合输入的特点,提出了新的光催化材料降解汽车尾气评价指标—真实降解率。最后,选取污垢、油斑、融冰盐等3种路面污染物,对具有不同污染程度的光催化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降解汽车尾气试验,同时进行了水冲洗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污垢、油斑、融冰盐污染均会使混合料的降解效率降低,且污染程度越高,降解效率下降越多;而在水冲洗后降解效率会得到较大程度恢复,建议日常对光催化路面上的污染物进行清理。研究成果可以为光催化沥青路面的进一步推广提供技术支持,进而为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9-06-20)

李赛[6](2019)在《绿色合成纳米零价铁与膨胀珍珠岩负载纳米零价铁降解混合染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印染行业在近年来迅速发展,废水排放量也日益增加。这类废水颜色强烈、毒性高、底物浓度高,其中间代谢产物降解性差、可致突变和致癌强,对人体健康、水生生物生存以及自然水体环境存在巨大的危害。因此,能够安全地、有效地降解染料废水是目前水体修复的一大研究热点。而纳米零价铁作为高效的环境修复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水体和土壤污染修复。本文的研究中,制备了两种纳米零价铁:利用葡萄籽提取液绿色合成纳米零价铁(GS-nZVI)和以膨胀珍珠岩作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纳米零价铁(P-nZVI),针对偶氮混合染料(酸性大红与甲基橙)进行降解研究。(1)绿色合成纳米零价铁联用H_2O_2降解混合染料的研究。使用葡萄籽提取液绿色合成的纳米零价铁为类芬顿反应的催化剂降解混合染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催化降解混合染料反应前后的绿色合成纳米零价铁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制备得到纳米零价铁,粒径在20-100nm之间,反应前后的纳米零价铁表面都包覆有多酚类物质,降低零价铁的团聚与氧化。考察溶液pH值、反应温度、二价铁盐溶浓度以及H_2O_2加入量对降解混合染料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减小、温度的升高,染料能更好的被降解;研究范围内,H_2O_2浓度为10%时,混合染料的降解效果最佳。混合溶液中酸性大红和甲基橙染料的降解率最高可达到98.7%和99.4%。在不调节溶液pH的情况下(pH=6.8),类芬顿法对混合溶液中的酸性大红和甲基橙的降解率分别可达94.43%和97.49%,而采用传统芬顿法的降解率为47.80%和71.84%。因此GS-nZVI/H_2O_2类芬顿法在通常为中性条件的自然水体中能保持良好的降解效果。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伪一级动力学模型和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均能用于描述类芬顿体系对混合染料的氧化降解过程,说明该过程包括化学氧化降解和吸附,且以化学降解为主。吸附动力学的研究显示:伪二级吸附模型能很好拟合这一过程;采用粒子内扩散模型对吸附过程的分析结果显示:吸附主要是化学吸附,是由液相扩散和粒子内扩散过程共同组成的。热力学结果表明?G~0<0,?H~0>0,?S~0>0,降解过程是吸热和自发的反应过程,整个体系是熵增加的过程。反应降解过程中的紫外-可见光谱图显示GS-nZVI/H_2O_2类芬顿法能够有效降解混合染料。(2)膨胀珍珠岩负载纳米零价铁降解混合染料的研究以膨胀珍珠岩作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纳米零价铁,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的表征结果显示:制备得到的纳米零价铁颗粒呈球状结构,粒径在5-70nm之间,均匀的附着于膨胀珍珠岩表面。膨胀珍珠岩负载型纳米零价铁降解混合染料的研究中,考察了P-nZVI投加量、溶液pH值、反应温度、混合溶液初始浓度对混合染料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零价铁与膨胀珍珠岩负载率为1:2时,随着pH的降低、温度的升高、染料初始浓度的减小,染料的降解效果提高。混合染料溶液中酸性大红和甲基橙染料的浓度皆为100mg/L时,不调节pH(pH=6.8),加入P-nZVI 2g/L,反应温度为303.15K,酸性大红和甲基橙染料的降解率可达99.01%和98.78%。动力学分析表明,P-nZVI对混合染料的还原降解过程同时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与伪二级动力学模型,说明降解过程是还原降解和吸附共存的。其中吸附动力学显示伪二级吸附模型能很好拟合这一过程,表明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热力学分析结果显示,?G~0<0,?H~0>0,?S~0>0,即P-nZVI降解染料的反应是吸热和自发的反应过程,整个体系是熵增加的过程。降解过程中的紫外-可见光谱图表明P-nZVI能够对混合染料进行了有效的脱色。综上所述,研究中分别采用绿色合成纳米零价铁联用H_2O_2氧化降解混合染料,与膨胀珍珠岩负载型纳米零价铁直接还原降解混合染料,两种方式降解机理不同,但都能达到很好地降解效果。(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高鹏飞[7](2019)在《降解石油烃混合菌剂的研制及室内模拟修复石油污染地下水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在生产、加工、运输及使用过程中,由于泄露及未按规定排放等原因,会伴随着石油烃类混合物的溢出和渗透,造成了石油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使得石油烃污染修复迫在眉睫。微生物修复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安全、低成本、无二次污染、经济有效的石油污染修复技术,在过去的几年里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由于微生物菌株在实际污染环境中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不容易保存等因素,导致降解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微生物混合菌剂的制备技术,是指利用载体携带目标菌株,不仅可以有效的排除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还可以屏蔽土着菌等对其产生的抑制作用,最终提高对石油污染物的降解率,因而有很广泛的应用潜力。本课题从松原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3种高效降解石油烃菌株,并对菌株进行鉴定,随后对3种菌株进行复配,将优化后的复配菌株在特定的载体上进行发酵培养,制备混合微生物固体菌剂,并从5个方面研究混合菌剂的制备条件,分别是考察(1)pH;(2)烘干温度;(3)载体比例;(4)料水比;(5)接菌量。通过5个方面研究,获得最好的石油烃降解菌剂制备条件,随后按照最优的条件制备石油烃降解菌剂,最后将该菌剂用于后续的室内模拟修复石油污染地下水。本课题所得出如下结论:1、筛选出3种菌株,鉴定结果为微嗜酸寡养单胞菌YH(Stenotrophomonas acidaminiphila strain)、类产碱假单胞菌TM(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 strain)和红球菌K1(Rhodococcus sp.)。2、3种菌株具有协同降解石油烃的作用,3种菌株(YH:TM:K1)配比为1:0.5:1.5时,对石油烃降解效果最好。初始浓度为2000 mg/L的石油烃,加入混合菌株,130 r/min、30℃下振荡培养6天后,石油烃降解率达94.3%。其降解石油烃动力学曲线与零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良好。3、菌剂在载体(稻壳:木屑:硅藻土)比例80%:10%:10%、pH=8、烘干温度35℃,料水比1:2、载体接菌量80%的条件下制备的固体菌剂降解石油烃效果最好。初始浓度为2000mg/L的石油烃,加入菌剂,在130 r/min、30℃下振荡培养6天后,总石油烃降解率高达98.8%。4、混合菌剂模拟修复石油烃污染地下水的研究表明,运行30天后,石油烃浓度由34.6mg/L变化为3.3 mg/L,石油烃修复效果显着。污染的地下水中石油烃降解效果明显。(本文来源于《吉林化工学院》期刊2019-06-01)

黄海鸿,张保玉,成焕波,刘威豪[8](2019)在《超临界水/正丁醇混合流体对CF/EP复合材料的降解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水/正丁醇混合流体降解碳纤维/环氧树脂(CF/EP)复合材料以回收高性能CF,分析了水、正丁醇和水/正丁醇混合流体对EP基体的降解能力,研究了水/正丁醇的体积比例、温度、时间及KOH浓度等对EP基体的降解率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流体对EP基体的降解能力优于水和正丁醇;临界条件下,水的含量越高,混合流体对EP基体的降解能力越强;EP基体的降解率与温度、时间及KOH浓度呈正相关性;350℃、30min条件下,采用水含量为50%的水/正丁醇混合流体作为反应溶剂时,EP基体的降解率达到93.4%,与纯组分的水和正丁醇相比,CF/EP复合材料的降解率分别提高10.9%和24.6%;与原碳纤维相比,混合流体回收的CF单丝拉伸强度保持率在97%以上,且韦氏模数相近。(本文来源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赵艳南[9](2019)在《活性炭负载碳酸钡超声催化降解混合酚》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在人类需水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水污染情况却日益加剧,解决水污染问题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酚类化合物在工业废水中广泛存在,由于高毒性、热稳定性等特征,成为公认的难降解废水之一。近些年来,采用超声波降解法去除酚类污染物的研究不断增多。本文采用活性炭负载碳酸钡(BaCO_3/AC)作催化剂与超声波联用方法降解叁组混合酚(对甲酚、邻氯酚、对氯酚构成的第一组混合酚;2,4,6-叁硝基酚、邻苯二酚、间甲酚构成的第二组混合酚;间苯二酚、苯酚、邻硝基酚构成的第叁组混合酚),此方法发挥了两种技术的联合优势,超声波通过液体中气泡破裂所产生冲击波不断冲刷增加BaCO_3/AC的表面积,提高了催化剂的反应活性,使得混合酚的降解率显着提高。(1)BaCO_3/AC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应用多次浸渍法制备负载型催化剂(BaCO_3/AC),根据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因素(浸渍液浓度、煅烧温度、活性炭用量)设计3因素3水平实验。将降解效果最佳的催化剂使用X射线衍射(XRD)、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分析仪(BET)进行表征,发现BaCO_3微粒部分呈棒状,部分呈球状,且大多都嵌入活性炭的孔结构里面。(2)分离和检测混合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检测混合酚,从检测波长、流动相比例、流速、柱温4个方面探究每组混合酚的最佳分离条件。(3)超声催化降解混合酚采用超声结合BaCO_3/AC降解混合酚,从催化剂制备条件、催化剂用量、超声功率、pH值、初始浓度方面优化降解混合酚的条件。在最佳降解条件下,第一组混合酚中对甲酚、邻氯酚、对氯酚的降解率分别为97.74%、98.01%、98.39%;第二组混合酚中2,4,6-叁硝基酚、邻苯二酚、间甲酚的降解率分别为94.91%、97.13%、97.34%;第叁组混合酚中间苯二酚、苯酚、邻硝基酚的降解率分别为92.65%、87.89%、95.06%。(4)推测混合酚的降解机理在每组混合酚的最佳降解条件下,加入自由基捕获剂,根据混合酚各组分降解率的抑制程度来判断降解的反应类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混合酚降解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推测每组混合酚降解的反应机理。对甲酚的反应途径有两种,一种与羟基作用产生4-甲基邻苯二酚,另一种对甲酚上的甲基被连续氧化,经历醇变醛再变酸的过程,最终都被氧化成CO_2和H_2O。邻氯酚经历高温热解发生了C-Cl键的断裂,又受羟基自由基攻击生成邻苯二酚,最终也被氧化成CO_2和H_2O。对氯酚经历高温热解,又经历自由基氧化反应,生成对苯二酚,对苯二酚的一部分与羟基发生亲电加成,生成1,2,4-苯叁酚,另一部分被继续氧化成苯醌,最终两种中间体都变成CO_2和H_2O。邻苯二酚的反应途径可能为:先受羟基自由基的攻击,邻位引入羟基生成邻苯叁酚,随着反应的进行,苯环被破坏,生成乙酸,最终矿化为CO_2和H_2O。而对于混合酚中2,4,6-叁硝基酚、间甲酚的降解,高效液相色谱法并未检测到任何中间产物。间苯二酚中酚羟基的邻位受到羟基自由基攻击,产生1,2,4-苯叁酚,随后经历连续被氧化,最终生成CO_2和H_2O。苯酚结构中酚羟基上的氧原子具有孤对电子,与苯环的π电子发生p-π共轭,让酚羟基对位上的负电荷增多,被羟基自由基进攻产生对苯二酚,再次被氧化生成对苯醌,然后开环产生羧酸,最终变为CO_2和H_2O。邻硝基酚中-NO_2,邻位被羟基自由基攻击,生成邻苯二酚,继续被氧化生成邻苯醌,然后开环产生羧酸,最终变为CO_2和H_2O。(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3-22)

吕仁龙,胡海超,李茂,王定发,周汉林[10](2019)在《木薯茎叶发酵型全混合日粮的品质与瘤胃降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王草和木薯茎叶作为主要原料,探究不同比例组合下制作的发酵型全混合日粮(FTMR),对发酵品质以及瘤胃消化的影响。FTMR的粗精比为6:4,设定3个木薯茎叶替代组,分别是0%(处理一)、10%(处理二)和20%(处理叁),测定发酵品质后,取瘤胃液,进行6 h体外培养。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的木薯茎叶的添加比例对FTMR的发酵品质有不同的影响。木薯茎叶在10%添加下,乙酸含量明显低于其他两处理组;在20%添加下,乳酸含量明显偏低(P<0.05),丙酸含量明显偏高(P<0.01),同时抑制了丁酸产生(P<0.05)。经过体外培养后,20%添加条件下,产气偏低,但表现出了明显偏高的干物质消化率和粗蛋白质消化率(P<0.01);同时,在瘤胃发酵性状中,挥发性氨态氮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处理(P<0.05)。综上,添加20%的木薯茎叶作为发酵型全混合日粮(FTMR)原料可以有效提升蛋白质利用,进而提升饲养效率。(本文来源于《饲料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混合降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生物处理是目前废水处理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接种特殊驯化的菌株可达到加快去除污染物、实现治理的目的。在实验室条件下驯化得到同时降解柴油和去除Cr(Ⅵ)的混合菌种,对该混合菌种处理单一污染和柴油-Cr(Ⅵ)复合污染水体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单一柴油污染时的柴油降解率低于复合污染中柴油的降解率,培养基2更适合复合污染。复合污染中,柴油最高降解率达96%,柴油初始浓度为3 027.89 mg·L~(-1)、Cr(Ⅵ)初始浓度为5 mg·L~(-1)时,培养基2条件下,Cr(Ⅵ)去除率最高,达88%。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合降解论文参考文献

[1].王俊欢,李先军,吴巍,樊双虎,贾阳.混合菌群YC-BJ1对有机磷阻燃剂的降解及16SrRNA基因多样性分析[J].生物工程学报.2019

[2].吴奇,刘海华,李瑞娟,马宁,徐伟霞.同时降解柴油和去除Cr(Ⅵ)的混合菌种特性研究[J].工业催化.2019

[3].郭萌萌,曹锡,吴义,王智伟,叶丙奎.饲用复合菌剂降解玉米皮-米糠混合原料中粗纤维的效果研究[J].动物营养学报.2019

[4].赵艳南,张青青,张中贺,黎梅.活性炭负载碳酸钡超声催化降解混合酚[J].工业用水与废水.2019

[5].吴亮.掺废玻璃的光催化沥青混合料降解汽车尾气试验研究[D].扬州大学.2019

[6].李赛.绿色合成纳米零价铁与膨胀珍珠岩负载纳米零价铁降解混合染料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

[7].高鹏飞.降解石油烃混合菌剂的研制及室内模拟修复石油污染地下水效果[D].吉林化工学院.2019

[8].黄海鸿,张保玉,成焕波,刘威豪.超临界水/正丁醇混合流体对CF/EP复合材料的降解作用[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

[9].赵艳南.活性炭负载碳酸钡超声催化降解混合酚[D].河北师范大学.2019

[10].吕仁龙,胡海超,李茂,王定发,周汉林.木薯茎叶发酵型全混合日粮的品质与瘤胃降解[J].饲料研究.2019

标签:;  ;  ;  ;  

混合降解论文-王俊欢,李先军,吴巍,樊双虎,贾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