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认同管理策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流动儿童,群体认同,身份管理策略,群体可渗透性
认同管理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崔丽娟,张昊[1](2019)在《群体认同下流动儿童身份管理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基于社会认同理论探究了流动儿童在适应城市社会的过程中是如何对自己的身份认同进行管理的,以便于他们能够更加顺利的融入城市社会。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群体可渗透性水平成为流动儿童成功融入城市社会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相较于城市儿童群体,流动儿童群体感知到的群体可渗透性水平更高,也就是说,流动儿童对于自己的群体身份认同持着一个较为积极的态度。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群体认同和身份管理策略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显着正向预测流动儿童对群体策略和社会创造策略的选择的因素是内群体认同,而外群体认同则对个体流动策略的选择有着积极影响。本研究为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政策制定以及学校的教育安置等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从而能够让社会各界更好的帮助流动儿童群体克服自身不利因素,更好地融入城市。(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毛明明[2](2018)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问题及提升策略——以H大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专业认同作为提升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正确专业价值观的基石,对高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公共管理类的基础专业,由于学生、学校和社会层面的因素影响,大学本科生已经在学科归属、专业课学习和就业取向上产生了专业认同困境。对此,需要从专业学习主体、专业建设载体和专业发展动力叁个层面出发,来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感。(本文来源于《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周迎楠[3](2018)在《混合刻板印象认同对印象管理补偿策略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热情(warmth,W)和能力(competence,C)是社会认知和印象形成的两个基本维度,也是印象管理内容的两个基本维度。在人际互动中,人们会主动采取热情和能力补偿策略来进行印象管理:为了表现得更加热情而主动降低能力表现、为了表现得更有能力而主动降低热情表现。Swencionis和Fiske的研究发现,(元)混合刻板印象预期可能是印象管理中补偿效应的一个心理机制。展现热情或能力是印象管理的两个核心目标,而印象管理目标是对情境的反应,印象管理情境可能引发不同混合刻板印象认同和预期,进而影响印象管理策略。因此,本研究从个体和组织两种水平设计了叁个研究,探究混合刻板印象认同对个体和组织印象管理补偿策略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补偿策略的有效性(个体和组织采取补偿策略后能否实现特定的印象管理目标)。研究一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通过操纵个体任务情境启动混合刻板印象认同。个体任务情境包含3个水平,任务要求分别是为申请参加敬老院慰问活动(高热情)/“挑战杯”项目(高能力)/无任务(控制组)撰写一份自我介绍,控制组无任务;因变量为个体自我呈现补偿策略,通过WC两维度内容对比来衡量。研究结果发现,研究对象对高热情任务情境的刻板印象是热情高于能力,对高能力任务情境的刻板印象是能力高于热情,表明任务情境引发了混合刻板印象认同和预期。混合刻板印象认同和预期引发补偿性印象管理策略:高热情情境组的研究对象,其自我呈现(自我介绍)中表现出更多的热情相关特质、更少能力相关特质;高能力情境组的研究对象,其自我呈现中表现出更多的能力相关特质、更少的热情相关特质。表明混合刻板印象认同和预期影响个体印象管理补偿策略:高热情低能力混合刻板印象认同引发热情补偿策略(降低能力补偿热情),而高能力低热情混合刻板印象认同引发能力补偿策略(降低热情补偿能力)。研究二也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通过操纵组织任务情境启动混合刻板印象认同。组织任务情境包含3个水平,任务要求分别是从学院的角度为申请承办“慈善之夜”活动(高热情)/“学术沙龙”活动(高能力)/无任务(控制组)撰写一份学院简介。因变量为组织自我呈现补偿策略,通过WC两维度内容对比来衡量。研究结果发现,研究对象对高热情组织任务情境的刻板印象是热情高于能力,对高能力组织任务情境的刻板印象是能力高于热情,表明组织任务情境也引发了混合刻板印象认同和预期。混合刻板印象认同和预期引发补偿性组织印象管理策略:高热情任务情境组的研究对象,其组织自我呈现(学院简介)中涉及更多热情有关的表述、更少能力有关的表述;高能力任务情境组的研究对象,其组织自我呈现中涉及更多能力有关的表述、更少热情有关的表述。表明混合刻板印象认同也影响组织印象管理补偿策略。研究叁探究了个体(a)和组织(b)印象管理中补偿策略的有效性,即探究采取补偿策略的个体和组织能否实现特定的印象管理目标。研究采用任务目标(热情、能力)和内容维度(热情、能力)2×2混合设计。研究叁(a)通过选择适合的人选参加“敬老院慰问”活动或“挑战杯”项目的任务来考查个体补偿性自我呈现的有效性。研究叁(b)通过选择适合的组织举办“慈善之夜”活动或“学术沙龙”活动的任务来考查组织补偿性自我呈现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对于个体还是组织的自我呈现,持热情目标的研究对象对热情补偿自我呈现的接纳度更高,而持能力目标的研究对象对能力补偿自我呈现的接纳更高,表明根据任务情境进行补偿性呈现是一种有效的个体和组织印象管理策略,采用补偿策略有助于实现特定印象管理目标。(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8-04-02)
邓远平,黄仁辉,周海琳,陈莉,陈宛豫[4](2018)在《农民工社会认同管理策略量表编制及信效度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编制农民工社会认同管理策略量表。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半结构访谈法确定量表维度并编制初始问卷,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相关分析形成正式量表。结果:编制了由15个项目组成的农民工社会认同管理策略量表,包含个体流动、社会竞争、社会创造和妥协四个维度。分量表的重测信度介于0.656~0.749,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601~0.727。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χ~2=149.95,df=84,RMSEA=0.06,GFI=0.92,AGFI=0.88,CFI=0.93,NNFI=0.92)表明模型与数据拟合良好;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与个体流动有显着正相关,与社会创造和妥协有显着负相关,与社会竞争无相关。结论:农民工社会认同管理策略量表符合心理测量学的指标要求,可作为农民工社会认同管理策略的测量工具。(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申平玉[5](2017)在《组织认同视角下的薪酬管理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虽然学术界对于组织认同的定义和概念在细节上一直存在不小的争议,但是整体来说,所谓组织认同,在企业中就是指员工对于本企业的认同度,包括对领导者决策的认同、企业规划的认同、企业制度和文化的认同等,换句话说,就是员工对于本企业各项制度和设施的满意程度。组织认同是员工和企业之间感情维持的重要纽带,认同度低则会影响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缺乏安全感和舒适感,从而丧失动力;相反,认同度高的话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员工的安全感,让员工没有顾虑和疑惑,以更佳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从而也会给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当今社会,企业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和技术的竞争,技术的竞争说到底也还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谁能留住人才,谁就能在新形势下掌握主导,成为行业的佼佼者。留住人才的方式自然有很多种,包括企业文化、未来的发展规划等,但是薪酬和待遇永远都是员工需要考虑的问题,薪酬的高低也影响着员工的去留。本文旨在简单介绍组织认同的概念及其积极作用,然后对现阶段大多数企业在薪酬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揭示,最后从组织认同的角度去试图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本文来源于《现代商业》期刊2017年35期)
管健,王源,艾丽菲热·吾甫尔[6](2017)在《外来务工人员主观社会阶层、刻板印象威胁及认同管理策略:基于性别差异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从性别差异视角探讨男性和女性外来务工人员的主观社会阶层、刻板印象威胁以及认同管理策略,通过整群抽样和滚雪球抽样方式选取了275名外来务工人员作为被试,讨论了外来务工群体在性别差异中的典型差异性。结果表明:(1)外来务工群体的主观社会阶层影响认同管理策略的选择,相较于客观社会阶层指标,主观社会阶层与认同管理策略和刻板印象威胁之间具有更高的相关性,其中性别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2)不同性别外来务工群体主观社会阶层与刻板印象威胁具有典型差异性,群际接触存在性别差异。(3)该群体的群际接触数量、接触质量与刻板印象威胁存在相关。(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探新》期刊2017年05期)
方伟峰[7](2017)在《组织认同理论在高年级班级管理中的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班级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组织,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对推进班级各项活动、增加班级成员集体荣誉感、提高班级学科成绩有着积极的作用。班级成员只有具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才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尽心竭力地为班级服务,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组织认同理论中,人对组织的认同对组织有着明显的功能作用,在班级管理中,具体而言则是班级成员对班级体的认同,并做出对班级有利的活动,促进班级的有序发展。(本文来源于《时代教育》期刊2017年02期)
胡思思,汪孟允,熊玲,张仲明[8](2016)在《焦虑认同法与正念策略管理强迫思维的随机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验使用焦虑认同法管理强迫思维的有效性。方法:选取第叁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强迫症患者60名,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配到叁组,分别接受焦虑认同法干预(n=20)、正念策略干预(n=20)和不作特殊干预的纯暴露(n=20)。实验包括基线、干预和恢复3个阶段。每阶段均使用循环磁带暴露范式,即患者通过耳机固定频率地听自己的强迫思维。在干预阶段,叁组患者接受各自方法的指导语管理强迫思维。用视觉模拟评定量表(VAS)评估患者从基线到恢复阶段焦虑、中和愿望及痛苦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最终53人完成实验。纯暴露组(n=16)恢复阶段的焦虑与痛苦程度得分与基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和愿望得分高于基线(P﹤0.05);焦虑认同组(n=18)与正念组(n=19)恢复阶段的焦虑和中和愿望得分均低于基线(均P﹤0.05);焦虑认同组恢复阶段的痛苦程度得分低于基线(P﹤0.05),正念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认同组效应值(d)为0.66~0.70,正念组d值为0.39~0.54。结论:焦虑认同法能够降低强迫症患者的焦虑水平、中和愿望水平和缓解痛苦程度,帮助强迫症患者有效管理强迫思维。(本文来源于《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期刊2016年04期)
胡小海,宿爱云,徐玮灿[9](2016)在《旅游管理专业“专转本”学生专业认同及其提升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专业认同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问题。随着旅游管理专业"专转本"规模不断扩大,其专业认同问题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通过问卷调查对旅游管理专业"专转本"学生专业认同进行测量,发现该群体专业认同度不高,处于一般水平;在专业认同的叁个维度中,专业认知水平最高,专业情感最低;男生专业认同水平显着高于女生,高年级学生专业认同显着高于低年级学生。就此提出加强社会观念引导,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自身专业建设,加强校企合作等策略,以提升旅游管理"专转本"学生地专业认同。(本文来源于《江苏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柴民权,管健[10](2015)在《群际关系的社会结构与新生代农民工的认同管理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社会认同的结构路径与认同管理的有效整合,对群际关系的社会结构特征和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管理策略与中介作用予以探讨,发现社会结构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建构和管理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影响因素和深刻的心理机制;群际地位的合理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建构产生重要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建构和管理具有典型的主体性特征。(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探新》期刊2015年04期)
认同管理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专业认同作为提升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正确专业价值观的基石,对高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公共管理类的基础专业,由于学生、学校和社会层面的因素影响,大学本科生已经在学科归属、专业课学习和就业取向上产生了专业认同困境。对此,需要从专业学习主体、专业建设载体和专业发展动力叁个层面出发,来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认同管理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1].崔丽娟,张昊.群体认同下流动儿童身份管理策略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毛明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问题及提升策略——以H大学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3].周迎楠.混合刻板印象认同对印象管理补偿策略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8
[4].邓远平,黄仁辉,周海琳,陈莉,陈宛豫.农民工社会认同管理策略量表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
[5].申平玉.组织认同视角下的薪酬管理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2017
[6].管健,王源,艾丽菲热·吾甫尔.外来务工人员主观社会阶层、刻板印象威胁及认同管理策略:基于性别差异的视角[J].心理学探新.2017
[7].方伟峰.组织认同理论在高年级班级管理中的策略研究[J].时代教育.2017
[8].胡思思,汪孟允,熊玲,张仲明.焦虑认同法与正念策略管理强迫思维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
[9].胡小海,宿爱云,徐玮灿.旅游管理专业“专转本”学生专业认同及其提升策略[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6
[10].柴民权,管健.群际关系的社会结构与新生代农民工的认同管理策略[J].心理学探新.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