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交际过程论文-付本静

动态交际过程论文-付本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动态交际过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文化动态观,跨文化交际,社会心理过程论,中文

动态交际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付本静[1](2018)在《文化动态观下跨文化交际社会心理过程论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开展跨文化交际活动时,交流的双方会出现各种交流的障碍,如果不能突破这种障碍,就会影响交流的过程,社会交际活动无法顺利进行。以文化动态观理论分析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产生的心理过程,然后提出突破跨文化交际障碍的交流方法。(本文来源于《蚌埠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宋宇凤[2](2015)在《动态交际过程中的影视作品字幕翻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影视作品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作为影视作品语际传播的关键步骤,影视翻译具有巨大的文化与实践价值。字幕翻译,影视翻译的一大分支,在影视传播过程中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全球化趋势之下,影视作品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影视翻译需求不断膨胀,然而该领域却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学术研究匮乏,理论体系缺失。因此,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同时,字幕翻译研究具有巨大的潜在研究价值。且随着字幕翻译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字幕翻译策略的研究也将为翻译实践提供参考,产生直接的社会效益。字幕翻译的特有属性决定其翻译策略的选择,基于翻译实践和大量的研究,论文首先探讨了字幕翻译的特殊性。字幕翻译的特点有:综合性、大众性、瞬间性以及娱乐性。以上四个特点构成了相应的翻译障碍,造成的翻译困难依次为声画字幕不一致,语言风格的选择,播放时间限制以及文化词汇的处理四个方面。结合字幕翻译的特有属性,研究引入奈达翻译动态交际观理论,作为理论支撑。首先,论文探讨了字幕翻译的特点和规律,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了翻译过程的困难;其次,将字幕翻译当做一个动态的交际过程,分析了影响翻译的各类因素。最后,提出了提高影视作品翻译质量的策略:声话同步化、文本口语化、句型简化和文化词汇的归化等翻译策略,以期取得最佳翻译效果。(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期刊2015-06-01)

翁立平[3](2013)在《文化动态观下跨文化交际社会心理过程论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界现今流行的众多跨文化交际理论框架的不足之处,往往在于其无法有效地揭示文化的动态特征,而对交际过程中涉及的群际因素也欠考虑。本项研究从这两方面出发,旨在构建跨文化交际社会心理过程论,并初步检验该理论在跨文化研究中的有效性。理论的构建主要运用历史回顾、批判分析和归纳总结等方法,而实证检验主要借助于心理实验“启动”(priming)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文章首先考查文化概念化的多种形式,厘清其不同的哲学根基,并揭示跨文化交际研究中文化静态特质观的重要地位。该文化观有两个主要特征:1)文化被定义为静态有序的特质;2)文化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往往是决定性的。文章随后对该文化观追根溯源,并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批判,揭示其在概念和实证方面的种种挑战。文章在批判性回顾相关学科领域对该观点的改进之后,介绍新兴的文化动态过程观,并探讨有关文化认同管理和交际顺应动力(motivation toaccommodate)等问题。通过比较学界若干重要理论模型,构建跨文化交际过程论。该理论抛弃了文化是一个连贯的(coherent)意义系统的假设,视文化为较松散的知识体系的集合体(Chiu&Hong,2007);文化在交际情境中的角色主要体现在对“文化知识”的运用上,而运用过程遵循知识活化(activation)的原则,即存在性(availability)、可获取性(accessibility)和适用性(applicability; Higgins,1996; Wyer&Srull,1986)。在这一过程中,文化认同和顺应动力等因素对知识活化原则的遵循具有介入作用。这一理论强调情境对文化功能的制约作用,突出交际者在文化与行为之间的主观能动性,并试图找出文化与个体交际行为之间的某种因果关系。为了检验这一理论,笔者进行了两项测试和一项案例分析。第一项测试旨在调查中美文化知识的即时可获取性(temporary accessibility)对社会归因产生的影响以及文化认同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九十九名高职二年级英语专业学生随机分配到叁个不同的启动条件(中国文化组、美国文化组以及控制组),完成完全相同的归因练习。结果发现,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启动组之间在情境归因(situational attribution)方面存在显着差异。具体而言,这些中国学生在启动文化中的情境归因呈现反转效应。比如,启动美国文化时的情境归因多于启动中国文化时的情境归因,这一趋势与北美人和东亚人之间情境归因方面的差异正好相反。第二项测试旨在考查在跨文化场合中情境因素对文化知识历时可获取性(chronic accessibility)的影响以及文化认同和交际顺应在这一过程中的介入作用。一百十六名中国大学生随机分配到两个不同的启动条件(以中美研究者为文化启动源),并写出八句作为他们行动指南的熟语。结果发现,被试在美国研究者前写出的熟语的相似性要比在中国研究者前写出的高,表明在美国文化启动条件下凸现的群际因素导致中国文化身份的强化,从而使被试写出更加传统和更广为流行的熟语。此外,在熟语的内容方面,与美国文化启动组相比,中国文化启动组呈现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更强。结合两个发现,被试在研究中的反应似乎也呈现反转效应。案例分析旨在使用过程论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过度调整效应”(over-tuning effect)的本质进行探讨。分析表明,交际者在文化与交际间的能动作用,文化认同管理,交际顺应动力,以及文化知识适用性和交际适切性之间的动态关系,是认识该效应的关键所在。以上叁次检验初步确立了过程论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的有效性。知识活化的原则在研究中得以充分体现,说明文化对行为的影响并不是决定性的;文化认同和顺应动力的介入作用也得到反映;文化知识的适用性与适切性(appropriateness)之间是否统一,是交际有效与否的一个关键。总之,研究揭示了交际者对文化知识的主观运用,而文化与交际行为之间的某些因果关系也得以初步建立。本项研究对动态地研究跨文化交际,重新解读文化差异,重新思考跨文化能力,以及丰富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3-05-01)

钱红英[4](2011)在《论最佳关联在话语交际中的动态实现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D.Sperber与D.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基础上,论证获取话语的最佳关联需付出努力,其过程是在线的动态认知过程。力图说明参与此过程的信息纷繁复杂,而在短时间内处理众多信息,就需要新旧知识的积极互动,听话人努力寻求与说话人意图最为相关有效的信息以完成认知推理过程。(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王瑜[5](2010)在《论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意义生成的动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采用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为理论框架,从顺应的角度来看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使用。顺应论由四个方面组成,即语境关系的顺应、语言结构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语境关系顺应和语言结构顺应为描述语言表义功能的各个实例和方面提供了工具。而要解释顺应过程的动态性,或研究相互顺应的实际过程,要充分考虑语言的变异性和协商性的作用,这些都是具体的语用研究的主要任务。本文将从语言使用中的相互顺应的过程的角度,即从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语境和结构相互顺应的动态性角度对跨文化交流进行研究。语言使用或语言表义功能的相互顺应过程的中心就是意义的动态生成。(本文来源于《新课程研究(中旬刊)》期刊2010年04期)

张虹[6](2009)在《中美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动态模式及其根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古代社会,人们大都生活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区域,几乎不曾或很少与不同民族、种族的人来往交流。然而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交通、通讯手段的迅速改善,以及移民政策的大力推广,跨文化交际在广度、密度和深度上都达到了空前的地步。全世界的人类已经成为了痛痒相关、休戚相系的“邻居”。可是在跨文化交际成为一股不可避免的全球化浪潮的同时,人们却发现文化背景的差异常常给人们的交际造成意想不到的困难与问题,矛盾和冲突也因此而时时发生。因此,加强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了解成为人们的迫切需要。根据萨莫瓦尔和波特的观点,两种文化的相似性越多,那么这两种文化对其所属的人类之间的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越小,因而人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所做的调整就越少;反之,两种文化的相异性越多,这两种文化对其所属人类之间的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越大,人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所做的调整就越多。而跨文化交际失误常常是因为两种文化之间差异过大且人们不能有效调整导致的。中国文化是东方文明的代表,而美国文化是西方文明的典型。这两种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是相互平行且无交汇的。因此,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是当今世界跨文化交际的典型范例。在中美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两种文化的巨大差异人们会面临更多的问题。在本篇论文中,作者根据陈国明先生的交际模式理论,分析了中美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动态模式。然后,作者从文化模式、思维模式、自然环境和历史角度分析了造成中美动态交际模式的根源。在本篇论文中,作者首先通过具体事例分析了中国人和美国人各自的交际模式。中国人喜欢高语境交际模式,他们说话含蓄、间接,经常使用自谦式言语方式,中国人善于沉默。与此相比,美国人偏向于低语境交际模式,他们说话直言快语、一语中的,经常使用自我提升的言语方式,美国人健谈。因此在中美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双方必须不断进行调整和适应才能保证成功有效的交流。而这个过程恰恰是一个动态的构建“第叁文化”的过程。在分析了中美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动态模式后,作者进一步从四大方面讨论了造成此种交际模式的根源,它们是(1)文化模式,包括: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依赖型自我构建和独立的自我构建,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儒家思想和美国信仰,以及强面子关注和弱面子关注;(2)思维模式,包括:综合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螺旋性思维和线形思维;(3)自然环境,包括:地理气候及城市布局和建筑;(4)历史。因为中美跨文化交际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并且由于作者的知识水平和所收集材料的局限性,本文所探讨的内容仅是中美跨文化交际中很小的一部分,希望能够为此领域的研究贡献力量。(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09-05-30)

李飞鹏[7](2007)在《试论动态交际过程与语用经济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之下讨论语用经济的实现问题。效率是所有人类行为的共有特征之一。而人类的言语交际是最常见也是最典型的体现这一特征的人类行为。有效率意味着要讲经济,也就是要用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回报。所以语用经济在本文中定义为交际参与者在某一交际行为中为达成交际目的而付出的资源(主要是时间与精力)的最小化。本文认为语用经济只有在动态交际过程的背景下才能得以实现,而动态交际过程又包含动态语境与交际参与者之间的互动两个子概念。由于受到了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着作的启发,本文将言语交际视为包含有稀缺资源配置问题的经济学研究课题并因此采用了经济分析的方法。贝克尔将这一方法表述为:“在我看来,最大化行为、市场均衡和偏好稳定的综合假定及其不折不扣的运用构成了经济分析的核心。”(Becker 1976: 5)最后,本文提出言语交际中的“理性人”假设并得出结论认为语用经济的实现是理性的会话参与者在追求其各自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相互合作的结果。(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07-12-01)

黄齐东,郑亚南[8](2005)在《交际意图的动态认知过程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话语意义的理解和交际意图的认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言语交际的实质是意图的交际。从动态认知的角度探讨交际意图传递的特征,有助于促进对明示交际活动的机理的理解,加深对交际活动自身具备的关联原则的认识。从交际意图的动态认知过程角度来考察言语交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南京社会科学》期刊2005年12期)

屈文斌[9](2003)在《会话协调——交际的过程是互动的动态协调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讨论的是日常的会话交际。文章认为,会话交际的过程是一个互动的动态协调过程。首先,通过定义“协调”在本文中的含义,比较协调同交际的关系,指出协调同交际都有互动和动态的特点。其次,文章从语言学,语用学和文化叁个方面论述了在会话交际中协调的必要性。第一,语言所具有的任意性、创造性和二元性等性质导致了其在表达中模糊的特点。这是会话协调的客观条件。第二,根据已有的语用学理论,为了消除会话交际中的模糊意义,会采取不同的交际策略,交际策略其实就是会话协调的方法。第叁,从文化角度看,文化所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而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交际的主要手段。不同文化的相互适应可以通过会话协调来加以实现。(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03-05-01)

动态交际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影视作品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作为影视作品语际传播的关键步骤,影视翻译具有巨大的文化与实践价值。字幕翻译,影视翻译的一大分支,在影视传播过程中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全球化趋势之下,影视作品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影视翻译需求不断膨胀,然而该领域却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学术研究匮乏,理论体系缺失。因此,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同时,字幕翻译研究具有巨大的潜在研究价值。且随着字幕翻译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字幕翻译策略的研究也将为翻译实践提供参考,产生直接的社会效益。字幕翻译的特有属性决定其翻译策略的选择,基于翻译实践和大量的研究,论文首先探讨了字幕翻译的特殊性。字幕翻译的特点有:综合性、大众性、瞬间性以及娱乐性。以上四个特点构成了相应的翻译障碍,造成的翻译困难依次为声画字幕不一致,语言风格的选择,播放时间限制以及文化词汇的处理四个方面。结合字幕翻译的特有属性,研究引入奈达翻译动态交际观理论,作为理论支撑。首先,论文探讨了字幕翻译的特点和规律,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了翻译过程的困难;其次,将字幕翻译当做一个动态的交际过程,分析了影响翻译的各类因素。最后,提出了提高影视作品翻译质量的策略:声话同步化、文本口语化、句型简化和文化词汇的归化等翻译策略,以期取得最佳翻译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态交际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1].付本静.文化动态观下跨文化交际社会心理过程论的构建[J].蚌埠学院学报.2018

[2].宋宇凤.动态交际过程中的影视作品字幕翻译研究[D].济南大学.2015

[3].翁立平.文化动态观下跨文化交际社会心理过程论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4].钱红英.论最佳关联在话语交际中的动态实现过程[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1

[5].王瑜.论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意义生成的动态性[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

[6].张虹.中美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动态模式及其根源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

[7].李飞鹏.试论动态交际过程与语用经济的实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8].黄齐东,郑亚南.交际意图的动态认知过程探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5

[9].屈文斌.会话协调——交际的过程是互动的动态协调过程[D].上海师范大学.2003

标签:;  ;  ;  ;  

动态交际过程论文-付本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