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资源项目资金解决西部大开发资金问题

利用资源项目资金解决西部大开发资金问题

一、利用资源项目基金解决西部大开发中的资金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宋先钧,刘兆东,邱亚明[1](2012)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西部地方经济发展资金需求分析——以四川南充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西部地区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面临的最大难题依然是资金问题。对于身处西部内陆地区的南充来说,资金缺乏是其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又是南充实施西部大开发面临的关键制约因素之一。未来10年,南充在基础设施建设、支柱产业培育、城市化建设以及改善民生等方面有着巨大的资金需求,而财政、金融、自我积累能力等原因使其资金供给严重不足。南充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需要继续争取中央、省财政投资重大项目,构建区域金融中心,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自我积累能力,加大招商力度,以增强其资金供给能力,缓解资金问题,从而实现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宏伟目标。

姜玲,张浩文[2](2012)在《基于金融成长的西部大开发资金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已有十年之久,针对西部资金不足的问题,国家从财政、货币、产业、收入等方面实施了诸多政策,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部的发展,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应。新一轮西部开发是西部大开发的深化阶段,也是成渝、关中—天水、喀什等国家级经济区建设的前期阶段,更是中国经济重心西移

潘文[3](2010)在《“政府”+“市场”解决西部大开发中的资金问题》文中研究指明解决资金问题,是推动西部大开发顺利进行的关键。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的金融资源存在诸多的问题,我们须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采用"政府"+"市场"模式获取资金来源,是解决西部大开发中资金问题的必选途径。

刘颖[4](2009)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区位、自然和历史等因素,社会、经济、文化的整体发展水平与经济发达地区和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且这种差距还在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因此多方面筹集资金投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但是,当前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制度有待规范,这就决定了现阶段民族地区无法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改变资金短缺的状态。因此,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协调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政府的资金供给和制度供给,最终启动民间资本,建立有效的投融资体制,解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政府投融资理论及制度的缺失,导致在实践中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范围不明确、决策不科学、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健全,政府投融资效益低下,严重背离了政府投融资的初衷。因此,对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的研究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相统一的论述与写作原则展开。文章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了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范畴的形成,对政府投融资体制的相关概念、范畴和运行机理进行了阐述。以此为理论分析框架,详尽梳理了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研究的相关理论,包括民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并深入分析了这些理论成果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同时,结合政府的经济职能以及政府投融资的一般功能,结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论述了政府投融资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此为理论基础,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投融资体制的发展历史、现状、主要问题以及问题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投融资体制的发展演进,可以划分为政府财政单一投融资主体阶段、投融资体制改革初步探索阶段、扩大市场机制作用阶段、确定市场经济型投融资框架阶段、市场经济型投融资体制初步形成阶段。在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投资总量、投资质量、投融资体制、投融资环境等方面对民族地区投融资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在观念、范围、决策、实施、管理方式及监管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着重从商品经济基础、统制经济体制、经济结构以及经济政策等角度深入分析了民族地区投融资体制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指出政府投融资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本文最后提出了系统的政策建议。在从总体上规定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原则、目标与路径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投融资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以有利于实现民族地区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弥补市场失灵,政府、市场协调发挥作用,统一性和差异性相结合,提高民族地区资本的自生能力和再造能力,投融资重点随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而调整等为改革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的主要原则,以投融资主体多元化、资金运用集约化、投融资管理科学化、体制规范法制化为主要目标,进而以调整政府投资范围、实行倾斜性财政政策、政府投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完善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为改革路径。并具体提出了从完善税收制度、积极利用公债融资、大力发展财政投融资、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等方面入手改革民族地区政府的传统融资方式;从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大力发展项目融资、推行彩票融资等方面尝试民族地区政府融资方式的市场化创新;并进而从政府投融资决策机制、政府投融资项目管理方式、政府投融资约束监督机制等方面对完善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本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一是研究范围的整体性。本文以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作为研究对象,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同时对于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本文并没有单纯从政府投融资本身进行论述,而是从民族地区投融资全局入手,全面分析了民族地区投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完善和改革政府投融资在民族地区的必要性。二是概念规定的完整性。本文对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概念的规定为“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强化宏观调控功能,以财政和信用手段筹集资金,以投资或融资的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这一规定相比以往的规定更具完整性,从而使论文对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的分析更全面。三是政策建议的系统性。本文在明确民族地区投融资体制改革原则、目标和路径的基础上,尝试从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方式、投融资决策机制、项目管理方式以及约束监督机制等涉及民族地区投融资体制的各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力争全面、系统地提出改革民族地区投融资体制的思路。

魏后凯[5](2008)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投融资政策选择》文中研究表明西部大开发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全面发展,且具有持久性的巨大系统工程。如何建立高效畅通的投融资渠道,完善西部投融资政策体系,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中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西部大开发所面临的资金问题出发,着重分析了新形势下西部地区存在资金问题的原因所在,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西部地区投融资政策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

王颖[6](2006)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PPT(Pro-Poor Tourism)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农民贫困、农业停滞和农村偏枯的“三农”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9亿农民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影响到整个中国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关系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成为困扰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我国广大贫困地区是以农村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为主的地区,其区位偏僻,封闭性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贫困人口众多,如何解决这部分人口脱贫致富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的彻底解决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国传统的扶贫开发内容主要局限于农业生产活动中,而我国农村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农业领域的农民增收的空间已经非常狭窄了,通过发展传统农业、牧业、林业减缓或消除贫困的效果已不再明显。大量调查研究表明,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分布与贫困人口的集中分布是高度重叠的,贫困地区是旅游资源最具潜力的区域,旅游资源分布较为集中,资源品质较高,因此将旅游开发与反贫困有机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本文立足于对国际旅游学界近年来关注的新课题——PPT(Pro-Poor Tourism,即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的分析,结合相关理论的阐述,在内涵与外延上把握PPT战略的要义,即无论何种旅游方式,只要对穷人有利(这种利益可以是经济利益,也可以是社会或环境利益),都可认为是PPT,PPT战略致力于贫困人口发展机会的开发上,它强调通过旅游业的关联带动效应,增强贫困地区自身发展的能力,最终进入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从而使贫困人口受益和发展。论文进一步在产业经济学的框架下研究旅游产业对就业和国民经济的贡献,特别是在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市场迅速增长的背景下,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农村贫困地区减贫方面凸现其重要作用。当然,“旅游扶贫”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一般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开发”,本文在后者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讨社区居民与旅游发展的互动机制,把扶贫的行动纳入到旅游开发的系统运作之中。文章深入剖析PPT战略中不同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与选择,指出目前政府主导型旅游扶贫的必要性,构建中国PPT战略重要性,对我国旅游扶贫提出相应的模式选择、保障体系与动力系统,同时客观地指出PPT战略不是孤立的,

沙治慧[7](2005)在《西部大开发继续推进中的公共投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对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相关概念界定、区域开发公共投资相关理论梳理及评价、我国公共投资发展历程以及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欠发达地区公共投资政策的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西部大开发公共投资的实际,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中的公共投资的战略意义,基础设施建设中、特色经济发展中、科技教育发展中的公共投资,并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管理的相关问题。 首先,论文在回顾西部大开发的历程与重大举措的基础上,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效果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的重大作用从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释,认为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且公共投资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蕴含着非常重要的政策涵义,政府通过公共投资对西部地区经济运行的干预是必不可少的,能够有效地促进西部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公共投资结构的调整是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重要手段;公共投资是为贫困人口增加稳定收入来源,缓解贫困的重要手段:对提高西部地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提供有效的支持;通过公共投资提供均等化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使西部地区的居民能够公平地享受与其他地区居民相同的生活设施和环境,同时为西部地区平等的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从而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促进我国社会公平状况的改善。在此基础上,并为配合继续稳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要求,公共投资的领域必须从投资的优先顺序、投资的主体以及资金的筹集渠道等多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保证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的的效果。

马长有[8](2005)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指出西部地区的发展是决定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格局的时代课题。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在我国进入21世纪之际做出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部署,目前,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金融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日益凸现,从金融视角思考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就势将成为必然。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此体系中金融支持具有不可替代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金融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国内部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并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总体运行。因此,如何充分发挥金融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强化其支持力度,探索金融支持西部经济发展的途径,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当前金融部门必须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 本文笔者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相关联系作为贯穿全文始终的指导思想,批判地借鉴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西方金融深化理论的有关原理、方法及研究成果,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经济日趋市场化和开放化的大背景中,从金融深化、投融资体制、区域资金流动、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金融运行效率等方面揭示金融发展对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剖析西部地区金融浅层发展的特征、成因及其对西部经济发展的制约,并从西部地区的具体实际出发,探讨和论证促进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以增强金融支持西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战略途径和具体策略。全文共分八个部分,其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导论。主要阐明了西部经济转型时期金融支持的重要性和选题的目的、意义,概括了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创新点和方法。 第二部分: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回顾与评价。经济增长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纵观经济学发展历程,经济增长的原因,经济增长

巩勇[9](2005)在《西部大开发中环境资源制度的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怎样解决环境资源短缺和恶化等导致的一系列社会、经济和环境资源问题,选择一条符合国情的西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谋求社会、经济、环境资源与各方面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合理发展模式,是我们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本研究通过从西部大开发环境资源制度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的分析出发,运用产权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学、组织经济学等多经济学分支学科。在以经济学分析方法为主的前提下,对制度的价值、效率进行理性的分析,探讨环境资源系统物品运行机制的规律,寻求机制变革的突破口,阐述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环境资源制度对西部经济发展所起的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实现西部环境、经济、社会三者可持续发展,必须探寻适应西部大开发的新方法、新机制,建立和实施面向市场的利益机制。我们的基本观点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思想要更加解放,思想的起点要高;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而且要制定富于成效的政策和制度体系,特别是有关改革开放政策和优惠政策,应该给予比东部更加宽松的对外开放和改革政策,要进一步推动建立西部大开发中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有效体制和机制,从而以新的发展观和价值观争取实现西部的跨越式发展。本文分为七章二十一节。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是介绍论文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以及主要观点; 第二章主要介绍环境资源的概念、环境资源的分类以及我国环境资源制度的基本方针、原则和制度,认为“环境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环境资源保护制度的基本方针,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环境资源条件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形成的,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环境资源的保护内容;二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三是人与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

林可名[10](2005)在《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长中的资金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发展经济学理论,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启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或地区如何解决好资金来源问题、取决于资金积累能力和引入外部资金能力。资金问题在地区经济增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论文选择内蒙古自治区的资金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西方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和宏观经济分析的方法,分析内蒙古自治区资本形成、固定资产投资的运行特征、资金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总结出内蒙古自治区资金运行的五大特点:一是内蒙古具有较高的储蓄率和资本形成率,但储蓄向投资转化过程中出现了转化能力不足的现象。二是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小,不能持续快速增长是制约内蒙古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三是资本市场发育缓慢,居民投资中直接投资比例小。四是工业投资效益较低,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例下降,影响内蒙古经济长期、持续发展。五是国债投资对拉动内蒙古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针对内蒙古资金运行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论文提出今后加速资本形成、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思路和措施。具体从两个大的方面入手,一是扩大投资规模,拓宽资金渠道,二是调整投资结构,明确资金投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扩大投资规模重点提出五靠,外部靠争取国家资金投入增加,内部靠储蓄向投资转化增加资金,靠改善投资环境、靠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靠优惠的政策措施拓宽资金渠道,吸引外来资金。在调整投资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方面重点从调整投资结构的目标和重点,发挥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优势产业角度提出措施。

二、利用资源项目基金解决西部大开发中的资金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资源项目基金解决西部大开发中的资金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金融成长的西部大开发资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部大开发前期资金问题解决研究成果综述
二、西部大开发资金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西部大开发存在着资金供给不足
    (二)西部地区资金配置效率低
    (三)西部地区资金外流问题
三、西部地区资金问题新思考
    (一)实现西部地区金融成长机制转型
    (二)开放优势吸引投资者
    (三)面向西部地区倾斜性的资金配给机制
    (四)扩宽资金渠道

(3)“政府”+“市场”解决西部大开发中的资金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西部地区资金来源的现状
    (一) 国家在西部地区的财政直接投入
    (二) 依靠市场化的外源融资
    (三) 地方财政及企业自筹资金
    (四) 引进外资
二、目前西部地区金融资源存在的问题
三、国外开发欠发达地区的经验
    (一) 德国
    (二) 美国
    (三) 日本
    (四) 意大利
    (五) 巴西
四、“政府”+“市场”—西部大开发资金来源的必然选择
    (一) 西部大开发必须依赖政府的投入启动
        1. 政府投入起到引导性和基础性作用。
        2. 政府直接投入的作用很大程度上不在于多, 而在于精。
    (二) 在西部大开发中政府力量的限制
    (三) 西部大开发的阶段性
        1. 第一阶段:
        2. 第二阶段:
        3. 第三阶段:
五、使“政府”成为西部大开发的资金来源杠杆支点
    (一) 政府直接的投入
        1. 政府投资。
        2. 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3. 政府财政补贴。
        4. 政策性金融机构。
    (二) 政府间接的融资体制
        1. 税收制度。
        2. 中央政府债券发行。
        3. 法律环境构建。
        4. 产业协调。
六、让“市场”逐渐成为西部大开发的资金来源杠杆
    (一) 银行主导型的间接融资方式
        1. 国有商业银行。
        2. 民营银行。
        3. 外资金融机构。
    (二) 金融市场主导型的直接融资方式
        1. 货币市场。
        2. 资本市场。
七、政府与市场的创新式嫁接
    (一) 金融制度创新
        1. 政策创新。
        2. 业务创新。
        3. 融资工具创新。
    (二) 资金渠道创新
        1. 发展产业投资基金。
        2. 组建西部产权交易中心。
        3. 成立西部非国有银行, 大力发展项目融资, 开展融资租赁业务。
        4. 通过彩票渠道, 发行西部开发彩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彩票, 等。
        5. 国际融资渠道创新。
    (三) 政府与市场的创新式嫁接
        1.“财政+信贷”向“市场”过渡模式。
        2. 创新投资基金模式。
        3. 政策性银行向资本市场过渡模式。
    (四) 建立西部金融中心

(4)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主要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范畴的形成
        一、民族地区概念范围的界定
        二、政府投融资概念的界定
        三、政府投融资体制的内涵
    第二节 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相关理论
        一、政治经济学的相关性研究
        二、民族经济学的相关性研究
        三、发展经济学的相关性研究
        四、区域经济学的相关性研究
        五、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性研究
        六、金融发展理论的相关性研究
        七、理论启示
    第三节 政府投融资体制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政府经济职能
        二、政府投融资的作用
        三、政府投融资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章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投融资体制的历史沿革及矛盾分析
    第一节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的历史沿革
        一、政府财政单一投融资主体阶段(1949~1978)
        二、投融资体制改革初步探索阶段(1979~1983)
        三、扩大市场机制作用阶段(1984~1991)
        四、确定市场经济型投融资框架阶段(1993~2003)
        五、市场经济型投融资体制初步形成阶段(2004~今)
    第二节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投融资现状
        一、民族地区投资总量严重不足
        二、民族地区既有投资质量不高
        三、民族地区投融资体制严重滞后
        四、民族地区投融资环境欠佳
    第三节 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各级政府对政府投融资认识模糊,缺乏统一引导
        二、政府投资超范围,融资渠道单一
        三、政府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尚未实现
        四、政府投资实施阶段效率低下
        五、投资管理方式有待规范
        六、政府投资监管体系亟待改进
    第四节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投融资体制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民族地区商品经济历史基础薄弱
        二、统制经济体制下的高度行政控制惯性依然存在
        三、民族地区经济结构落后制约投融资活动的发展
        四、缺乏有针对性的倾斜性投融资政策
    第五节 国外区域经济开发中解决投融资问题的经验与启示
        一、国外区域经济开发中解决投融资问题的经验
        二、各国经验的主要启示
第三章 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原则、目标和路径
    第一节 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原则
        一、有利于实现民族地区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原则
        二、弥补市场失灵原则
        三、政府、市场协调发挥作用原则
        四、统一性和差异性相结合的原则
        五、提高民族地区资本的自生能力和再造能力原则
        六、投融资重点随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而调整原则
    第二节 少数民族地区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目标
        一、投融资主体多元化
        二、资金运用集约化
        三、投融资管理科学化
        四、体制规范法制化
    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路径
        一、政府投资范围的调整
        二、对民族地区实行倾斜性财政政策
        三、政府投融资方式的多样化
        四、完善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
        五、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第四章 改革民族地区政府的投融资方式
    第一节 改革民族地区政府的传统融资方式
        一、完善税收制度
        二、积极利用公债融资
        三、大力发展财政投融资
        三、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
    第二节 民族地区政府融资方式的市场化创新
        一、发展产业投资基金
        二、大力发展项目融资
        三、彩票融资
    第三节 改革、重构民族地区政府的投资方式
        一、政府投资方式的分类
        二、政府投资方式的功能与作用范围
        三、政府投资方式选择
第五章 完善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
    第一节 完善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决策机制
        一、规范政府投融资决策程序
        二、简化、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程序
        三、建立政府投资资金分配和使用的集中决策制度
        四、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制度和计划约束机制
        五、建立投资决策管理信息系统和投资评估指标体系
        六、发展决策咨询制度
        七、实行政府投资决策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
        八、实行政府投资项目跟踪评估制
        九、引进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
        十、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决策失误的责任追究制
    第二节 完善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项目的管理方式
        一、政府投资项目的类型
        二、深化项目法人责任制
        三、完善代建制
    第三节 完善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约束监督机制
        一、建立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预算约束机制
        二、建立健全政府投融资监管的法规体系
        三、加强对政府投资重点环节的监管
        四、完善政府投资的内部监管体制
        五、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
        六、重视对政府投融资监管结果的运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投融资政策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西部大开发中的资金问题
二、完善西部投融资政策的基本思路
    (一) 要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
    (二) 依靠财金政策诱导民间资本进入。
    (三) 要采取多方面的综合配套措施。
三、激活区内民间资本, 鼓励全民创业
    (一) 建立健全全民创业服务体系。
    (二) 鼓励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三) 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四) 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四、加大国家财政支持和转移支付力度
    (一) 建立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二) 增加对西部基本公共服务的支出。
    (三) 加大对西部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
五、调整和完善国家金融政策
    (一) 要实行相对宽松的市场准入。
    (二) 国家政策性金融要向西部倾斜。
六、继续推进外商投资和沿海企业西进
    (一) 积极引导外商投资“北上西进”。
    (二) 帮助西部地区搞好投资促进工作。
    (三) 鼓励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西进。
七、培育和充分利用资本市场
    (一) 规范和发展西部证券市场。
    (二) 积极发展西部债券市场。
    (三) 推进设立西部产业投资基金。
    (四) 运用信托机制汇集民间资金。

(6)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PPT(Pro-Poor Tourism)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结构、方法
    第三节 旅游扶贫研究综述及创新
第二章 PPT 战略的理论支撑
    第一节 比较优势理论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第三节 旅游乘数理论
    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旅游业扶贫(PPT)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旅游扶贫战略的内涵界定
    第二节 旅游业的产业分析
    第三节 旅游扶贫的优势
第四章 旅游扶贫的目标地区与目标人口
    第一节 农村贫困的解析
    第二节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识别
    第三节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
    第四节 PPT 战略的目标对象
    第五节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现状
第五章 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开发的现状与困境
    第一节 旅游扶贫开发的背景和机遇
    第二节 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的现状
    第三节 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的困境
第六章 旅游扶贫中主体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 政府的作用和责任
    第二节 企业与非政府组织的经济行为
    第三节 社区参与和旅游扶贫的发展
第七章 旅游扶贫战略的模式与保障体系
    第一节 旅游扶贫战略的模式选择
    第二节 我国农村贫困地区PPT 战略动力系统
    第三节 旅游扶贫战略的保障体系
    第四节 旅游扶贫的政策建议
第八章 国内旅游扶贫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贵州省乡村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及对策建议
    第二节 西藏旅游扶贫案例
    第三节 台湾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及其启示
第九章国际旅游扶贫实证研究与经验借鉴
    第一节 南非旅游扶贫战略的评述及启示
    第二节 尼泊尔的旅游扶贫案例
    第三节 其他国家的旅游扶贫案例
主要参考资料
后 记
原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7)西部大开发继续推进中的公共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选题背景
    二、结构和内容
    三、主要创新观点
第一章 基本范畴界定与相关理论回顾
    第一节 基本范畴界定
        一、公共产品
        二、公共投资
        三、财政支出、财政投资与民间投资
        四、西部地区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一、公共投资一般理论
        二、区域开发中的公共投资理论
    第三节 中国公共投资的理论与实践
        一、我国三代领导人的财政发展思想
        二、我国公共投资的体制变迁过程
    第四节 欠发达地区开发中公共投资政策国别比较
        一、美国政府欠发达地区开发中的公共投资政策
        二、日本政府欠发达地区开发中的公共投资政策
        三、欧盟欠发达地区开发中的公共投资政策
        四、启示
第二章 公共投资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义
    第一节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
        一、西部大开发的历程与重大举措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效果的总体评价和发展趋势
    第二节 公共投资在西部大开发继续推进中的重大作用
        一、公共投资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二、公共投资与西部地区社会发展
    第三节 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的领域
        一、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的优先顺序
        二、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的主体
        三、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的多渠道筹集资金
第三章 公共投资与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节 基础设施在西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基础设施的含义及特点
        二、基础设施对西部经济发展的贡献
        三、基础设施公共投资的效应分析
    第二节 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评价
        一、西部基础设施的现状分析
        二、西部基础设施投资的现状分析
        三、西部基础设施未来建设的重点领域与投资需求
    第三节 西部开发重点区域交通基础设施
        一、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意义
        二、西部开发重点区域交通基础设施评析
    第四节 西部大开发中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一、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
        二、西部实施生态富民工程的现状及总体评价
    第五节 建立西部基础设施公共投资的长效机制
        一、确立西部基础设施公共投资的方向与重点
        二、西部基础设施公共投融资运作模式
第四章 公共投资与西部特色经济发展
    第一节 西部开发中区域特色经济的构建
        一、特色经济的内涵
        二、西部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战略意义
        三、西部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模式
        四、西部特色经济发展中公共投资应遵循的原则和范围
    第二节 公共投资与特色产业的培育
        一、西部特色经济开发的地缘优势与资源依据
        二、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三、特色产业培育中公共投资的策略选择
    第三节 公共投资与特色经济增长极的培育
        一、增长极与核心——边缘理论
        二、公共投资与西部重点经济带中心城市再造
        三、公共投资与城乡一体化农村发展战略实施
第五章 公共投资与西部地区的科技教育发展
    第一节 公共投资理论与科技教育
        一、科技教育投入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二、科技教育公共投资政府行为解释
    第二节 西部科技发展与公共投资政策
        一、西部地区科技与科技公共投融资发展态势分析
        二、西部地区科技大开发的实施重点
        三、完善西部地区科技公共投资政策的对策思路
    第三节 西部地区教育发展与公共投资政策
        一、西部地区教育需求与教育公共投资现状
        二、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公共投资政策取向
第六章 西部大开发中的公共投资管理
    第一节 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的运行机制
        一、公共投资运行中重点处理的几种关系
        二、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制度建设
        三、健全与规范西部大开发公共投资的运作组织机构
    第二节 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效益评价
        一、西部大开发公共投资效益的内涵界定
        二、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效益评价的内容与指标
        三、西部大开发公共投资效益评价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西部大开发公共投资监督管理
        一、进一步完善西部大开发公共投资监督体系
        二、建立健全西部大开发公共投资监督运行系统
        三、西部大开发公共投资运作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声明
致谢

(8)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富饶的贫困”
        1.1.2 繁荣与贫困共存
        1.1.3 西部发展处于转型时期
        1.1.4 金融资本的推动
        1.1.5 金融结构的区域失衡
        1.1.6 金融全球化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5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回顾与实践
    2.1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2.1.1 经济增长的源泉:因素分解
        2.1.2 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2.1.3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2.1.4 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
        2.1.5 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经济发展理论
    2.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理论回顾
        2.2.1 货币与经济增长的理论
        2.2.2 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理论
        2.2.3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
        2.2.4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国内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现状
    2.3 对金融发展和区域金融理论的简短评述
    2.4 对理论考察得出的几点结论
3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机理
    3.1 现化经济的基本特征
        3.1.1 实物经济与金融运行的交融
        3.1.2 经济金融化程度加深
        3.1.3 直接融资比例上升
        3.1.4 经济金融全球一体化
    3.2 金融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3.2.1 有效动员储蓄
        3.2.2 优化资源配置
        3.2.3 促进公司治理
        3.2.4 便利风险管理
        3.2.5 便利商品交换
    3.3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总量关系
    3.4 金融发展作用与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
    3.5 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金融贡献度
        3.5.1 金融在要素投入量提高中的贡献
        3.5.2 金融在要素生产率提高中的贡献
        3.5.3 金融对经济总量增加的直接贡献
        3.5.4 金融在经济增长率中的总体贡献度
    3.6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3.6.1 社会资产日益金融化
        3.6.2 金融已成为社会资源的配置中心
        3.6.3 金融已成为宏观调控的中心
        3.6.4 金融成为国家经济稳定的核心
    3.7 结论与展望
4 西部区域货币资金流动与经济增长
    4.1 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的特殊性
    4.2 区域间货币资金流动的途径
        4.2.1 商品买卖所形成的资金流动
        4.2.2 劳务输出与资金流动
        4.2.3 直接投资所引起的资金流动
        4.2.4 银行间的资金流动
        4.2.5 证券市场引起的资金流动
        4.2.6 外商直接投引起的资金流动
    4.3 区域间货币资本流动的失衡
        4.3.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地区间分布的失衡
        4.3.2 货币资金在区域间流动的失衡
        4.3.3 政府预算资金在地区间流动的失衡
        4.3.4 民间资金通过资本市场在区域间流动的失衡
        4.3.5 外商直接投资在地区间流动的失衡
        4.3.6 其他资本在地区间流动的失衡
    4.4 区域间资本流动与区域间经济差距关系的分析
    4.5 区域发展中的货币资金合理流动
        4.5.1 塑造合理的区域间资金流动格局的理论思考
        4.5.2 引导资金流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5 金融支持西部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5.1 金融支持西部经济发展的静态分析
        5.1.1 金融支持西部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
        5.1.2 西部开发处于经济转轨时期
        5.1.3 西部开发处于需求约束的市场环境中
        5.1.4 金融支持西部经济的传导过程
        5.1.5 金融支持西部经济的内容
    5.2 金融协调西部经济发展的动态逻辑
        5.2.1 企业成长阶段与西部金融的动态支持
        5.2.2 金融协调体系结构的动态演化
    5.3 金融发展对西部经济发展的作用
        5.3.1 金融市场对区域资本形成的促进功能
        5.3.2 金融发展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5.3.3 金融发展激发西部地区企业发展的活力
        5.3.4 金融发展推进西部内生经济增长机制的形成
6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现实依据
    6.1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西部地区经济差距
        6.1.1 东西部地区GDP及增长率差异比较
        6.1.2 东西部地区人均GDP及可支配收入差异比较
        6.1.3 东西部地区工业增长率差异比较
        6.1.4 东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比较
        6.1.5 东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差异比较
    6.2 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现实状态
        6.2.1 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现状
        6.2.2 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6.2.3 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6.3 西部地区金融运行的效率及成因探析
        6.3.1 西部地区金融运行的效率分析
        6.3.2 西部地区金融发展落后的成因探析
7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经验借鉴
    7.1 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成功经验借鉴
        7.1.1 深圳特区经济开发与金融支持
        7.1.2 上海浦东经济区开发与金融支持
    7.2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成功经验借鉴
        7.2.1 美国西部开发与金融支持
        7.2.2 日本北海道开发与金融支持
    7.3 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成功经验启示
8 金融支持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策略选择
    8.1 货币金融政策的区域化调整
        8.1.1 货币金融政策在区域发展中的实践
        8.1.2 货币金融政策在区域发展中的调整
    8.2 西部货币市场的深化发展
        8.2.1 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
        8.2.2 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的作用
        8.2.3 实现商业性金融的多元化发展
    8.3 西部资本市场的多层化发展
        8.3.1 西部地区资本市场发展的目标和模式
        8.3.2 西部股票市场的发展
        8.3.3 西部债券市场的发展
        8.3.4 西部基金市场的发展
        8.3.5 西部产权市场的发展
        8.3.6 西部中长期信贷市场的发展
    8.4 西部农村金融的发展
        8.4.1 西部金融支农力度弱
        8.4.2 西部农村信用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8.4.3 西部农村信用社的发展
    8.5 西部区域金融中心的构建
        8.5.1 构建西部区域金融中心的作用
        8.5.2 构建西部区域金融中心的理由
        8.5.3 构建西部地区金融中心的主要功能
        8.5.4 构建西部地区金融中心的主要措施
    8.6 促进金融创新,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金融效率
        8.6.1 西部金融面临对外开放的挑战
        8.6.2 开拓创新:西部金融业的战略抉择
        8.6.3 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金融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声明
致谢

(9)西部大开发中环境资源制度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与评述
        1.2.1 国外环境资源制度中经济学研究的状况
        1.2.2 国外环境资源制度中经济手段的种类和内容
        1.2.3 我国环境资源制度中经济学研究的状况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1.3.1 目的意义
        1.3.2 具体内容
    1.4 方法和资料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资料
    1.5 本文的主要观点
        1.5.1 论文的理论创新点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环境资源制度的概述
    2.1 环境资源
        2.1.1 环境资源的概念
        2.1.2 环境资源的分类
        2.1.3 对环境资源问题的认识
    2.2 环境资源制度
        2.2.1 环境资源制度的含义
        2.2.2 环境资源制度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2.2.3 环境资源的基本制度
    2.3 环境资源价值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部大开发中环境资源制度
    3.1 西部大开发中环境资源问题
    3.2 西部大开发中的环境资源政策
        3.2.1 西部大开发中环境资源政策的目标
        3.2.2 西部大开发中环境资源制度原则
    3.3 西部大开发中环境资源法制建设
        3.3.1 加强西部大开发的法制体系建设
        3.3.2 西部大开发法律制度的实施监督和服务
    3.4 西部大开发中环境资源制度对规划和产业结构的调控
        3.4.1 西部环境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的制度保障
        3.4.2 环境资源制度对西部大开发中产业结构的调控
    3.5 西部大开发中环境资源制度对西部自然资源开发的调控
        3.5.1 改变开发方式实现绿色矿业
        3.5.2 对开发项目和工程的环境管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境资源制度中经济分析的理论探寻
    4.1 环境资源制度经济分析理论依据和基本条件
        4.1.1 环境资源制度的经济分析与科斯定理
        4.1.2 环境资源制度的产权分析
        4.1.3 环境资源制度分析
        4.1.4 循环经济模式分析
        4.1.5 环境资源制度的三个基本规律
    4.2 环境资源的价值分析
        4.2.1 环境资源价值构成与计量分析
        4.2.2 表现为影子价格的环境资源价值分析
        4.2.3 环境资源的价值核算
    4.3 环境资源成本核算的实证
        4.3.1 工业三废造成的环境资源降级成本
        4.3.2 经济活动引向的实物量环境资源成本实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部大开发中环境资源制度运行机制的经济分析
    5.1 西部大开发中环境资源制度的运行机制
        5.1.1 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资源权益
    5.2 环境资源制度的成本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部大开发中环境资源制度创新的经济分析
    6.1 所有制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
        6.1.1 西部大开发中公共选择机制权利变量设置的创新
        6.1.2 西部大开发中创新机制权利变量成本分析
    6.2 西部大开发供给机制的成本分析
        6.2.1 西部大开发中供给机制的创新分析
        6.2.2 西部大开发中环境资源制度的安排与协作生产
        6.2.3 西部大开发中环境资源使用权的分配和交易分析
        6.2.4 西部大开发中排污权交易制度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建立西部环境资源制度管理的新机制
    7.1 按自然规律市场规律保护环境资源
        7.1.1 树立“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的环境保护政策思想
        7.1.2 保护森林草原建设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7.1.3 加大防治环境污染的力度
        7.1.4 加强对自然生态区建设和管理
    7.2 建立市场机制下的环境资源经济政策和制度
        7.2.1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自然资源权属制度
        7.2.2 实现宏观调控下的投资和补偿政策
        7.2.3 实行优惠的环境资源保护政策
        7.2.4 建立东部补偿西部环境资源损失制度
        7.2.5 完善西部大开发中的清洁生产制度
        7.2.6 西部大开发与国际环境资源标准接轨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10)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长中的资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内容
    1.2 应用价值及前景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及基本逻辑结构
2 本研究的基本理论分析
    2.1 主要概念界定
    2.2 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2.3 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3 内蒙古资金运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总储蓄及资本形成的总量分析
    3.2 资本形成的构成分析
    3.3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及构成分析
    3.4 固定资产投资的效益分析
    3.5 资金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 扩大投资规模的思路和措施
    4.1 争取国家资金投入增加
    4.2 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
    4.3 改善投资环境
    4.4 改善金融环境
    4.5 实施优惠的税收政策
5 调整投资结构 明确资金投入方向
    5.1 调整投资结构的目标及重点
    5.2 发挥资源优势 引导资金投入
    5.3 第一产业资金投入重点
    5.4 工业优势产业分析及资金投向
    5.5 第三产业资金投入重点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利用资源项目基金解决西部大开发中的资金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西部地方经济发展资金需求分析——以四川南充为例[J]. 宋先钧,刘兆东,邱亚明.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12(04)
  • [2]基于金融成长的西部大开发资金问题研究[J]. 姜玲,张浩文. 财会通讯, 2012(26)
  • [3]“政府”+“市场”解决西部大开发中的资金问题[J]. 潘文. 生产力研究, 2010(02)
  • [4]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D]. 刘颖. 中央民族大学, 2009(01)
  • [5]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投融资政策选择[J]. 魏后凯. 西部金融, 2008(05)
  • [6]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PPT(Pro-Poor Tourism)战略研究[D]. 王颖.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6(11)
  • [7]西部大开发继续推进中的公共投资研究[D]. 沙治慧. 四川大学, 2005(06)
  • [8]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马长有. 四川大学, 2005(08)
  • [9]西部大开发中环境资源制度的经济学分析[D]. 巩勇. 新疆大学, 2005(08)
  • [10]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长中的资金问题研究[D]. 林可名.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5(06)

标签:;  ;  ;  ;  ;  

利用资源项目资金解决西部大开发资金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