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乙酰芳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氰基乙酰芳胺,喹啉-2,4-二酮,呋喃[2,3-b]喹啉,霍本-赫施反应
乙酰芳胺论文文献综述
仲帅帅[1](2018)在《氰基乙酰芳胺衍生物的环化反应研究:喹啉-2,4-二酮和呋喃[2,3-b]喹啉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氰基乙酰苯胺因其易于获得和多功能的反应性而广泛用作有机合成中的结构单元。在氰基乙酰苯胺中存在多个亲核和亲电子中心,使得它们在亲电、亲核和自由基试剂的影响下经历各种杂环化反应,形成不同的杂环化合物。另一方面,芳香C-H键与氰基化合物的亲电取代反应称为霍本-赫施反应,是合成芳基酮的经典方法。在研究霍本-赫施反应的合成应用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叁氟甲磺酸酐介导的β-芳基氨基丙烯腈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分子内霍本-赫施反应,顺利地合成了4-喹诺酮。作为此前工作的延续,我们制备了一系列氰基乙酰苯胺衍生物,并探索了它们的分子内霍本-赫施反应。主要实验结果总结如下:1.以叁氟甲烷磺酸甲酯(TfOMe)促进的α,α-二烷基取代氰基乙酰苯胺的分子内霍本-赫施反应为基础,建立了一种简便的合成喹啉-2,4-二酮的方法。在该反应中,TfOMe处理α,α-二烷基-N-芳基氰基乙酰胺,引起氰基氮的甲基化,然后发生分子内环化,生成酮亚胺中间体,最终水解生成喹啉-2,4-二酮类化合物。该合成方法具有底物范围广、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2.通过叁氟甲烷磺酸酯介导的1-氰基-1-氨基甲酰环丙烷的多米诺反应,建立了一种简便、高效的合成4-氨基呋喃[2,3-b]喹啉叁氟甲磺酸盐的方法。该反应具有底物范围广、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无需柱层析纯化等特点。提出了4-氨基-2,3-二氢呋喃[2,3-b]喹啉的区域选择性烷基化、分子内环化和扩环等反应机理。(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8-05-01)
仲帅帅,黄鹏,王兴越,林觅,葛春华[2](2018)在《由氰基乙酰芳胺衍生物出发合成喹啉-2,4-二酮类化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喹啉-2,4-二酮结构单元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以及具有生物活性的合成化合物中.报道一种通过α,α-二烃基氰基乙酰芳胺化合物在叁氟甲烷磺酸甲酯作用下的分子内Houben-Hoesch反应合成喹啉-2,4-二酮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具有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8年05期)
黄海峰[3](2015)在《基于对烷基重氮乙酰芳胺生成的活泼离子对中间体捕捉的新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工作研究。第一方面工作是介绍一种用醛酸酯亚胺捕捉亲核离子对中间体来构建3-取代氧化吲哚衍生物的方法学研究;第二方面工作是基于乙醛酸酯捕捉离子对活性中间体aldol型反应的方法学研究。很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及很多药物分子中都含有氧化吲哚骨架的结构,所以发展更多高效构建结构多样化的氧化吲哚衍生物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本论文以本组之前发展的方法学为基础,成功实现了醛酸酯亚胺对苯基酰胺重氮在金属作用下形成的亲核离子对中间体的捕捉,得到了一类未被合成过的3位多取代的氧化衍生物的骨架化合物。同时,也使得我们组的方法学得到了一些补充。论文第一章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了有关重氮化学,卡宾及叶立德化学的基本概念知识,以及叶立德参与的一些化学反应类型;第二部分则是引入离子对反应的背景以及我们组的一些进展,进而提出本论文具体的研究方向。论文第二章主要研究了醛酸酯亚胺捕捉离子对活性中间体的工作,尝试了不同类型的手性磷酸:最终以中等收率、中等非对映选择性及高的对映选择性得到了一类新的3一取代氧化吲哚的结构骨架。论文第叁章主要讨论了醛酸酯对离子对活性中间体捕捉的aldol型反应的初步研究工作,通过初步的条件筛选,反应能以理想收率生成预期的aldol型反应产物。同时,还自主合成了几类新型的“硫脲”类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化剂,以尝试实现该反应的不对称控制,然而,尚未取得理想的结果,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马飞飞,王红强,董春艳,程德文[4](2015)在《由双乙烯酮衍生的乙酰基乙酰芳胺类色淀颜料》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介了由双乙烯酮与相应的苯胺或取代苯胺缩合制得的几个N-乙酰基乙酰化产物:乙酰基乙酰苯胺、乙酰基乙酰邻甲基苯胺、乙酰基乙酰邻氯苯胺、乙酰基乙酰对甲氧基苯胺,分别与磺酸基芳胺化合物的重氮盐进行偶合反应,再经过色淀化处理,可得到一些黄色的色淀颜料,已实现商品化的主要品种是:C.I.颜料黄61、61︰1、133、62、62︰1、168、169等。本文列出了主要中间体、色淀颜料的CAS登记号、化学结构式、合成的工艺及反应流程的方框示意图。还简介了每个品种的主要用途和国内外主要的生产企业。(本文来源于《乙醛醋酸化工》期刊2015年03期)
王恋,唐子龙,王宏清,王岭帅,焦银春[5](2014)在《邻氨基苯甲醇烷基化合成2-(2-羟甲基苯基氨基)乙酰芳胺》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2-溴乙酰芳胺对邻氨基苯甲醇的烷基化反应,反应主要发生在N原子上,并由此合成了一系列新型芳胺基取代乙酰芳胺类化合物(4a~4e)。对反应溶剂、碱的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时间、反应物的量之比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获得优化反应条件。在优化条件下化合物4a~4e的收率为68.9%~72.8%。对反应影响比较大的因素主要是溶剂,采用v(N,N-二甲基甲酰胺)∶v(四氢呋喃)=1∶2的混合溶剂可使反应收率从36.1%(THF中)提高到70.3%。用IR、1H NMR和13C NMR对化合物4a~4e的结构进行了分析与表征。(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中间体》期刊2014年04期)
陈翠,谭丽泉,邱会华[6](2014)在《乙酰乙酰芳胺类化合物导向的五取代1,4-二氢吡啶衍生物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乙酰乙酰芳胺类化合物类化合物为原料,醋酸为溶剂,过硫酸铵[(NH4)2S2O4]为氧化剂,通过叁组分缩合,成功地构建出了五取代1.4-二氢吡啶类衍生物.其结构经IR,1H NMR,13C NMR和HR-MS得到了确认,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4年08期)
刘滨,汪林发,杨大成[7](2013)在《α-氯乙酰芳胺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PPAR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PPAR是一种细胞转录因子,能被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激活,并通过转录机制调控靶基因,触发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反应.过氧化物酶体作为真核细胞的一种细胞器,内含多种氧化酶,参与糖代谢和脂代谢[1].噻唑烷二酮(TZD)类的化合物是最早报道的PPAR激动剂,是PPAR特异性的高亲和力配体.上市的TZDs药物有曲格列酮、吡格列酮、罗格列酮等.因此,PPAR激动剂是糖尿病治疗药物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前期研究中本研究室发现了高活性的苯甘氨酸衍生物1和2[2,3];结构分析发现,高活性分子都含有α-氯乙酰胺结构单元且分子都含手性(Scheme 1).为简化分子,我们设想合成含有α-氯乙酰胺结构单元但不含手性的新分子(可以降低药物的生产成本且增加稳定性),由此设计了目标分子TM1.从苯环上有不同取代的芳香胺出发,合成了含有邻位、间位和/或对位取代的相应α-氯乙酰芳香胺,部分化合物显示出较好的PPAR相对激动活性,个别分子甚至表现出比阳性对照吡格列酮高出数倍的PPRE激动活性;进一步,以相似的设计思路,采用各种杂环芳香胺为原料,与氯乙酰氯反应得到目标分子TM2,PPAR活性筛选仍然得到部分高活性分子.事实上,这些简化的分子和目前的上市药物、文献中的高活性分子的结构相差很大,但是它们却显示可喜的生物活性,其作用机制应该有别于常见的PPAR激动剂.该类分子的研究仍在进行中.(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暨首届重庆有机化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5)》期刊2013-10-17)
刘汉文,邹亚丽,唐子龙[8](2013)在《氯乙酰芳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取代苯胺和氯乙酰氯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芳香酰胺类化合物,产率为80%~99%.对反应的后处理进行了简化,用热水洗涤反应混合物,不需要有机溶剂对反应混合物进行萃取,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更加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用IR,1HNMR和13C NMR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与表征.(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李满林,魏太保,李荣华,尚冰冰[9](2011)在《1,3,4-噻二唑-2,5-二硫乙酰芳胺的合成及其抑菌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索合成新的噻二唑杂环衍生物类抑菌化合物,本文合成一系列结构新颖的基于2,5-二巯基-1,3,4-噻二唑(DMTD)的乙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经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技术的确认,对其抗菌活性做了初步研究,部分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黄曲霉菌和大肠杆菌活性。(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杨林涛,王永华,朱红卫[10](2010)在《双乙酰乙酰芳胺类双偶氮有机颜料的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双乙酰乙酰芳胺有机颜料的类型;讨论了各类颜料的结构特点,重要颜料品种的特性及应用。(本文来源于《染料与染色》期刊2010年06期)
乙酰芳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喹啉-2,4-二酮结构单元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以及具有生物活性的合成化合物中.报道一种通过α,α-二烃基氰基乙酰芳胺化合物在叁氟甲烷磺酸甲酯作用下的分子内Houben-Hoesch反应合成喹啉-2,4-二酮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具有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乙酰芳胺论文参考文献
[1].仲帅帅.氰基乙酰芳胺衍生物的环化反应研究:喹啉-2,4-二酮和呋喃[2,3-b]喹啉的合成[D].辽宁大学.2018
[2].仲帅帅,黄鹏,王兴越,林觅,葛春华.由氰基乙酰芳胺衍生物出发合成喹啉-2,4-二酮类化合物[J].有机化学.2018
[3].黄海峰.基于对烷基重氮乙酰芳胺生成的活泼离子对中间体捕捉的新反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
[4].马飞飞,王红强,董春艳,程德文.由双乙烯酮衍生的乙酰基乙酰芳胺类色淀颜料[J].乙醛醋酸化工.2015
[5].王恋,唐子龙,王宏清,王岭帅,焦银春.邻氨基苯甲醇烷基化合成2-(2-羟甲基苯基氨基)乙酰芳胺[J].精细化工中间体.2014
[6].陈翠,谭丽泉,邱会华.乙酰乙酰芳胺类化合物导向的五取代1,4-二氢吡啶衍生物的合成[J].有机化学.2014
[7].刘滨,汪林发,杨大成.α-氯乙酰芳胺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PPAR活性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暨首届重庆有机化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5).2013
[8].刘汉文,邹亚丽,唐子龙.氯乙酰芳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9].李满林,魏太保,李荣华,尚冰冰.1,3,4-噻二唑-2,5-二硫乙酰芳胺的合成及其抑菌性能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
[10].杨林涛,王永华,朱红卫.双乙酰乙酰芳胺类双偶氮有机颜料的研究及应用[J].染料与染色.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