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

宫腔镜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

吴春丽樊秀娟邓晓华王慧陈明明(辽河油田第二职工医院妇产科124010)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术在各种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患者76例,术中行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结果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性为94.12%,子宫粘膜增殖症为81.25%,子宫粘膜下肌瘤为91.67%,1例镜下诊断子宫内膜增殖症的患者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结论宫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可提高对子宫内膜息肉及粘膜下子宫肌瘤的诊断率。尽管对子宫内膜增殖症及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不高,但可观察到更详细的形态学变化。

【关键词】宫腔镜检查术异常子宫出血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殖症子宫粘膜下肌瘤

【中图分类号】R71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5-0179-02

异常子宫出血(AUB)约占我院妇科门诊患者的10%左右,宫腔镜在判断导致AUB的不同病因时是否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目前国内文献鲜有报导,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2012年5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宫腔镜检查术的患者76例,年龄在25岁~63岁之间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月经频发或子宫不规则出血等。

1.2方法向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充分告知宫腔镜检查的相关事宜,征得其同意,进行血常规、凝血四项、白带常规的检查,结果无异常后进行检查,检查多在增生期或分泌早期,月经周期紊乱者尽量选择在阴道出血已经减少时,绝经后出血患者无特殊规定。宫腔镜检查后常规刮宫,对可疑区域定位活检。刮出组织全部送病理检查。宫腔镜诊断正确标准以夏恩兰[1]提出的育龄、绝经期妇女宫腔镜正常表现为依据,异常诊断包括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增殖症、子宫内膜癌及其他病变。待病理结果报告后,将两者进行对照,分析宫腔镜检查术对不同病因的异常子宫出血诊断的敏感性。

2结果

2.176例宫腔镜诊断与组织病理学结果对照。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性为94.12%(32/34),诊断子宫粘膜下肌瘤的敏感性为91.67%(11/12),诊断子宫粘膜增殖症的敏感性为81.25%(13/16),另有1例镜下诊断为子宫粘膜增殖症患者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详情见表1。

表1宫腔镜检查与病理诊断对照(例)

3讨论

3.1宫腔内“息肉样病变”首先应指出,宫腔内息肉样病变并不等于子宫内膜息肉,尽管后者占有相当的比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可呈多发性息肉样形态;子宫内膜癌也可以息肉样方式生长。所以,“息肉”这一术语与其说是病理学词汇,不如说是临床诊断,它只是对病灶生长形态的一种客观描述,并不能代替组织病理学诊断。所以此时的病理结果只能提供参考。本组资料显示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性为94.12%。

3.2子宫内膜增殖症在经病理证实的16例患者中,宫腔镜诊断一致者13例,另为息肉者1例,正常子宫内膜2例,敏感性为81.25%。子宫内膜增殖症在宫腔镜下表现为内膜肥厚、水肿、腺体开口明显,甚至呈蜂窝状排列;另一特征是局部增生过长,呈单个或多发性息肉样形式。故当镜检发现有数个息肉时,不能排除该病。但全景式宫腔镜的放大倍数明显低于光学显微镜,且只能观察病灶表面,无法分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因此对局部肥厚的内膜,有时很难与内膜腺癌区分,尤其是高分化腺癌,所以,应多处取材送检,以防漏诊。

3.3子宫粘膜下肌瘤本组研究中宫腔镜诊断粘膜下肌瘤的敏感性为91.67%,尽管11例中仅有4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其余因未手术无法寻求病理支持,但我们认为,此时的判定标准还可以参照超声结果,因其诊断子宫肌瘤的准确率可达95%以上[2],在本组病例中两者的符合率为92.03%。

3.4子宫内膜癌本组中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患者1例,其宫腔镜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误诊系因内膜癌早期病灶小、高分化,其表面形态难与增殖症鉴别,故内膜的取材活检格外重要。但不可否认,宫腔镜对内膜癌的病灶定位、形态观察及判断有无颈管浸润等方面仍具有一目了然的优点。

总之,宫腔镜在检查异常子宫出血时,对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及粘膜下子宫肌瘤的作用已不容质疑,但对诊断子宫内膜增殖症及子宫内膜癌,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尚有争议。但通过本组研究我们认为,如在宫腔镜直视下取材或定位刮宫,可减少误诊和漏诊,提高对这两种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夏恩兰.妇科内镜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03-107.

[2]焦明德,田家玮,任卫东等.临床多普勒超声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512.

标签:;  ;  ;  

宫腔镜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