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社会技术的本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AR增强现实技术,社会功能,社会作用,科学技术双重性
社会技术的本质论文文献综述
牛玥[1](2019)在《AR技术的本质特征及其社会作用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AR增强现实技术是通过电脑技术、图像生成技术等将虚拟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当中,形成真实环境与虚拟物体同时迭加、实施交互的技术。发展至今,AR增强现实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教育、工业、军事、医疗等多个领域当中,在改变各领域生产方式的同时,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新鲜感与便捷度。但由于科技技术具有双重性,我们在感受AR增强现实技术为人类社会带来诸多积极作用的同时,其背后所隐藏的信息侵犯、过分依赖技术以及降低人类数字辨析度与敏感度等问题也正在对人类社会起到负面影响。本文首先在对技术的社会功能、技术应用的双重性以及技术社会学、技术价值论等理论内容进行阐述后,结合大量研究成果归纳出AR增强现实技术的含义、特征、原理及基本构成等内容。因而经过研究发现,AR增强现实技术具有虚实交融、实时交互、叁维注册等基本特征,通过虚拟影像生成等程序,通过投影变换矩阵等原理实现虚拟与现实的结合。随后,本文通过对技术价值理论的应用从经济支撑功能、民生保障功能、精神文明功能以及政治文明功能等角度对AR增强现实技术社会功能加以阐述,从中发现,AR增强现实技术在促进生产关系变革、促进生产力进步、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等方面实现经济支撑功能;通过增强预防及治疗疾病的能力、优化服务质量为人类生活方式带来进步的同时实现民生保障功能;通过拓展人类视野、推动教育改革等方式实现精神文明功能了;通过推动国家内部政治文明发展、多维视角促进国际间沟通实现其政治文明功能。最后,本文从科学技术进步的双重性的角度出发,对AR增强现实技术的正作用及负作用加以分析。经过研究发现,AR增强现实技术具有促进教育方法的科技化转变、提高信息传播真实感、提升医疗准确性、促进军事能力提高以及推动工业生产效率提高等正向作用,同时,也极易产生隐私侵犯问题、降低数字辨识度与敏感度以及技术过分依赖等负面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车辕,陈浩凯[2](2018)在《技术如何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兼评易显飞《创新驱动发展—技术创新与当代社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技术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是人的内在本质的体现和外化。技术创新是唯一能够揭示技术"存在"的方式,它的每一个阶段或环节都包含对技术的深刻领悟。在社会日益技术化的当代,技术创新是变革现实社会的"重器"与"利器"。易显飞等的新着《创新驱动发展——技术创新与当代社会研究》,将技术创新理论与当代社会发展相结合,多视角探究了技术创新与社会发展问题。文章侧重探究该着作中的"技术观",通过对"技术"的哲学领悟,达到对技术创新与当代社会发展问题的更深层次把握。(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杜森[3](2017)在《智能社会中人的技术化现象研究与本质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应用将在人类社会中构建起一个系统化和智能化的技术环境,这种技术环境的进一步发展必将形成智能社会,其特征有工厂智能化、办公室智能化等,对人与自然和技术之间的关系产生深刻影响,并产生一系列全新的技术化现象,这些技术化现象有积极和消极两面,需要对智能社会中的人类形态进行本质批判和哲学反思。智能社会中人的技术化现象表现在多个方面,诸如工业经济、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认知方式等范畴,其中,积极的技术化现象主要包括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形式化逻辑思维方式的进步、人类生活的便利化、人类理性认知能力的增强等;而其消极的技术化现象则主要包括,工业生产中的结构性失业、人类思维方式上对智能技术的盲目认同、人类生活方式中对智能技术产品的过度依赖、以及长期的技术使用对人类感性认知体验深度的削弱。本文针对以上各种消极现象,从技术哲学视角对其有针对性的反思,探究其形成原因,挖掘其本质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诸如调整产业结构等经济手段、鼓励技术创新等政策手段、呼唤主体性和人文技术观等思想手段,并力求将这些消极现象减少,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为智能社会中的人类生活做出卓有成效的预见和分析,使人们在面临新的生活形态和技术环境之时不至于感到茫然失措。(本文来源于《渤海大学》期刊2017-06-01)
宋保林[4](2016)在《分享技术的认知结构、实践取向及社会本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分享技术是促进信息、知识迅速流动,具有叙事、承载和创新意向的技术或技术人工物。古今中外技术史表明,分享技术既古老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分享技术随着人类文明产生而产生,包括书写记录技术、造纸印刷技术以及以自媒体为主的现代分享技术。分享技术的认知结构包括技术主体的存在和扩展、技术规则的构建和修正以及技术语言的设计和使用。传播基础上的规约和创新功能是分享技术的实践取向。在分析分享技术认知结构和实践取向基础上引出分享技术的社会本质,即在"人—分享技术—人"理论框架下深化和发展传统的社会交往行为理论。(本文来源于《自然辩证法研究》期刊2016年09期)
殷诗媛[5](2013)在《社会建构论视角下的技术预见本质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择成功开展长达四十年之久的日本技术预见活动作为典型案例,从技术社会建构论的角度挖掘技术预见的本质特征。对于技术社会建构论来说,技术预见对它提供了实证与案例支持,而明晰技术预见的建构性本质,对于提高社会公众和各参与者的认知水平,更好的进行技术预见活动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从技术预测到技术预见的历史考察可见,技术预见是技术预测发展的高级阶段,技术预见不同于技术预测的本质是其过程效益。技术预见的本质特点在于它具有确保不同参与者之间经历反馈关系所预期的一种议事程序。其理念变迁表现为:早期技术预测认为技术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技术系统内在因素决定技术发展的轨迹”,逐渐发展到“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决定技术发展的路径”再逐步发展到提出技术预见基本前提假设“技术发展的可能呈现多样性,我们现在的选择决定了最佳可能性的最后实现”的提出。在技术预见过程中来自大学、研究机构、产业界、政府、政策界乃至科普作家和公众的日本技术预见参与者构成了代表不同利益群体的行动者网络,共同设计技术未来发展的愿景,在两轮德尔菲专家调查问卷和各种论坛讨论的基础上,各方达成共识,共同塑造技术的未来。提出预见活动不仅确定未来技术发展的关键领域,更为重要的是完成了人员整合、方向整合、资源整合和文化整合,揭示了预见活动中行动者沟通协商机制,预见过程中的共识机制、预见结果的实现机制,充分体现了技术预见的建构性本质。(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3-06-01)
张明霞,樊静,刘娟[6](2012)在《浅析社会技术的本质及其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如果说人在实践中构成自身,那么这个构成性的实践不仅是人与自然的交道,同时也是人与人(社会)的交往。如果说"自然技术"意味着技术理解的一种可能性,是以"人与自然"为基础,那么在"人与人(社会)"的概念中则蕴含着另一种技术理解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被描述为"社会技术"。笔者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来分析这一技术,深入理解社会技术的本质和演进的规律。(本文来源于《知识经济》期刊2012年20期)
李福,周卫荣,潜伟[7](2012)在《从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看技术的文化本质——以中国古代青铜技术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技术史研究的首要问题是对技术本质的探讨。目前对技术本质的理解大多偏向技术对自然改造的物质力量,而忽视了技术对维系社会价值体系和社会秩序的文化力量。中国古代青铜技术不仅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对社会结构的建立和社会价值的规范中也显示出了重要的文化本质。(本文来源于《科技创业月刊》期刊2012年07期)
陈冬华[8](2011)在《论人的本质对技术社会效应的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的本质是和合炼世,它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又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即人类社会关系;它既是实践的源泉和动力,也是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和实质,并且是人的创造能力的来源。技术是生产力,也是实践活动展开的基础,处于主体与客体世界的中介地位,它支撑着实践目的的有效实现,但是,技术在人类目的性活动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本文来源于《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张明霞[9](2010)在《论社会技术的本质及其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技术的研究一直是遵循从“人→物”的思考方式,而越来越多的技术问题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从“人→物→人”或从“人→人”的模式。人们对技术本质的认识变迁和对技术的哲学思考,促进了社会技术的出现和人们对社会技术的研究。在亚里士多德的活动技术观中可以找到社会技术的前身,从马克思的实践理论里也可以看到社会技术的影子,尽管他们没有明确提出“社会技术”这一概念。国外不少学者从上世纪中叶就开始提出并研究社会技术,我国最早提出“社会技术”的是钱学森。本世纪初我国又有不少学者开始认可并逐渐深入认识社会技术。由于自然技术已被深入研究并被广大人们接受,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相比,前者像是在舞台上表演的令人炫目的演员,而后者却是处于幕后的操作者。其实,社会技术有着自然技术不可比拟的作用,其不被关注是由于它的作用不像自然技术那样外显,它多以意识形态的方式发挥作用,且时效性较自然技术长。如今,社会技术的本质被当作是社会技术哲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其内涵也日益成熟。综合国内外学者对社会技术的研究及笔者的研究,本文认为,社会技术即是人们改造社会、调整人际关系、控制社会运行、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实现人类改造社会目的的方法、手段、技能和技巧。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阐述了社会技术的本质和功能,更让人们认识到社会技术具有协调人际关系、规范人的社会行为、促进社会和谐、提高社会效益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0-05-10)
宋占丰,罗宝旭[10](2009)在《STS视角下社会技术本质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技术认识误区技术是与社会无涉的价值中立者,公正性也被看作科技专家应有的精神气质。(1)技术是与社会无关的、独立的、价值中立的形象.它是单纯对自然的认识,没有参与到人类真正的生活中去。这一技(本文来源于《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11期)
社会技术的本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技术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是人的内在本质的体现和外化。技术创新是唯一能够揭示技术"存在"的方式,它的每一个阶段或环节都包含对技术的深刻领悟。在社会日益技术化的当代,技术创新是变革现实社会的"重器"与"利器"。易显飞等的新着《创新驱动发展——技术创新与当代社会研究》,将技术创新理论与当代社会发展相结合,多视角探究了技术创新与社会发展问题。文章侧重探究该着作中的"技术观",通过对"技术"的哲学领悟,达到对技术创新与当代社会发展问题的更深层次把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社会技术的本质论文参考文献
[1].牛玥.AR技术的本质特征及其社会作用探析[D].吉林大学.2019
[2].车辕,陈浩凯.技术如何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兼评易显飞《创新驱动发展—技术创新与当代社会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3].杜森.智能社会中人的技术化现象研究与本质批判[D].渤海大学.2017
[4].宋保林.分享技术的认知结构、实践取向及社会本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
[5].殷诗媛.社会建构论视角下的技术预见本质探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6].张明霞,樊静,刘娟.浅析社会技术的本质及其特征[J].知识经济.2012
[7].李福,周卫荣,潜伟.从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看技术的文化本质——以中国古代青铜技术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12
[8].陈冬华.论人的本质对技术社会效应的决定性[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9].张明霞.论社会技术的本质及其功能[D].长安大学.2010
[10].宋占丰,罗宝旭.STS视角下社会技术本质浅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