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长城抗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古北口,抗战,东北军,西安事变
长城抗战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1](2019)在《浅谈对古北口长城抗战的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一个东北军后裔的角度,叙述了对东北军一〇七师和一一二师参加古北口长城抗战的认识,阐明了在国难当头,军人当以血肉之躯赴国难的职责。同时,也从一个角度阐述了长城抗战期间张学良的一段特殊遭遇,以及其对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九一八”研究》期刊2019年00期)
马晓驰[2](2019)在《南开学校师生与长城抗战》一文中研究指出1933年的长城抗战,是继九一八事变之后中日军队在长城沿线、华北地区进行的又一次较大规模的军事对抗。长城抗战激发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全国各地、各阶层关心祖国命运的有识之士,以各种方式积极声援、支持长(本文来源于《江淮文史》期刊2019年04期)
应振国[3](2019)在《战场遗址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利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尤其是近代,我们的民族饱受战争磨难。可以说,新中国就是从战争的废墟中站立起来的,战争历史是我们民族、国家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场遗址是战争历史的直接载体,保护战场遗址,尤其是与民族独立、国家建立有直接关系的重大战争、战役遗址,有利于我们了解国家历史,增强人们的民族认同感,警示后人。近年来,随着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旅游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战场遗址文化景观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重视。战场遗址文化景观因其独特的军事、文化和纪念的特有属性,成为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以及重要的军事教研场所。而且,由于战场遗址文化景观通常与历史事件紧密关联,因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这些特点使得战场遗址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利用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然而,相比于一般遗址而言,由于战场遗址文化景观具有易损毁性、易掠夺性和易流失性等特征,因此,其保护与利用面临着更多独特的挑战和问题。本文试图对战场遗址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利用进行研究,分析现阶段我国战场遗址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借鉴国外关于战场遗址保护与利用成熟的理论与方法,探究适合我国国情的战场遗址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的方法。本文的撰写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分析当前战场遗址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的研究现状,结合国外战场遗址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的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及实践经验,对当前我国战场遗址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提出当前我国在战场遗址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对战场遗址的认识不够,体现在没有独立的战场遗址类别,缺少基本的概念和分类等;二是缺少有针对性的保护理论与方法;叁是缺少专门的法律、法规指导;四是缺少区域性合作和部门协调机制等。其次,界定战场遗址文化景观的相关概念,梳理其价值、分类和属性,为战场遗址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利用奠定理论基础。第叁,对国外战场遗址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的相关经验及实际案例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其经验和教训,为我国战场遗址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提供借鉴。第四,以古北口长城抗战战场遗址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古北口战场遗址的历史演变、价值特色和景观构成,提出其保护与利用策略。第五,结论与展望。提出战场遗址文化景观保护和发展的模式以及技术关键,指出本文研究的局限和不足,以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展望。(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6-01)
侯杰,马晓驰[4](2019)在《影像史学视域中的抗战及其史学思考——以长城抗战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933年的长城抗战是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者之间进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局部对抗,也是十四年抗战中的一座丰碑,具有独特的言说价值。影像史学是重现历史场景、表达历史见解的重要方式。在实践中,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以典型战役为背景,采取"以人说史"的方法呈现长城抗战的历史图景,是较为新颖的方式。影像在制作过程中,既凸显了处理各类史料中主观因素的重要性,也能发现影像史学在实践层面所遭遇的一些困难。(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谭耀华[5](2019)在《重访抗战旧址 唤醒共同记忆》一文中研究指出万里长城万里长,一寸山河一寸血。长城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深厚而悠长,在遥远的古代,长城是历朝历代至关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时至近代,抗日战争爆发后,长城与长城附近的山川险峻,亦发挥着中国军队抗击日军重要防御依托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推进“两岸共修抗战史”(本文来源于《团结报》期刊2019-04-09)
谭耀华[6](2019)在《交流“两岸青年共修抗战史同走抗战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北京讯 (见习 谭耀华)3月31日,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郑建邦在京会见了到访的“长城抗战缅怀之旅”参访团一行。期间,民革中央举行“两岸青年共修抗战史 同走抗战路”座谈会,郑建邦出席并发表讲话,民革中央副主席张伯军主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本文来源于《团结报》期刊2019-04-02)
冯杰[7](2019)在《长城抗战中的郑洞国将军》一文中研究指出1933年初,日军悍然进犯长城各口,长城抗战爆发。任中央军第17军少将旅长的郑洞国,率部星夜赶往古北口前线,与装备精良的日军殊死鏖战两月余。1月27日是郑洞国将军逝世28周年纪念日,谨以此文表示怀念。1933年3月12日,古老的长城脚下炮声隆隆(本文来源于《团结报》期刊2019-01-24)
周聪聪[8](2018)在《长城抗战:救国壮举 永载史册》一文中研究指出[阅读提示]1933年,当日本侵略者开始侵入华北的时候,中国军队进行了着名的长城抗战,古老的长城见证了中国军民殊死抵抗外侮的悲壮。虽然由于当时蒋介石和国民党当局的指挥失当和对日妥协态度,长城抗战最终未能阻挡住日军进犯,但这次抗战沉重打(本文来源于《河北日报》期刊2018-12-26)
袁伟华[9](2018)在《地道战:地下长城 抗战传奇》一文中研究指出[阅读提示]1938年10月,日军攻占武汉之后,停止了对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的进攻,抽出大批兵力回师华北,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所谓“治安肃正”作战,冀中区首当其冲。在敌人环伺的艰苦环境中,冀中的抗日军民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了地道战这种斗争形(本文来源于《河北日报》期刊2018-11-21)
张百霞[10](2018)在《京津冀协同保护长城抗战遗址的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城抗战遗址是京津冀特有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但长期以来,长城抗战系列遗址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保护,多处遗址仍处于荒废破败状态,其历史文化价值严重受损,急需抢救性保护和有效利用。本文对长城抗战遗址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由京津冀叁地协同保护、规划长城抗战遗址的合理建议和应对措施。(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8年14期)
长城抗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933年的长城抗战,是继九一八事变之后中日军队在长城沿线、华北地区进行的又一次较大规模的军事对抗。长城抗战激发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全国各地、各阶层关心祖国命运的有识之士,以各种方式积极声援、支持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长城抗战论文参考文献
[1].刘伟.浅谈对古北口长城抗战的认识[J].“九一八”研究.2019
[2].马晓驰.南开学校师生与长城抗战[J].江淮文史.2019
[3].应振国.战场遗址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利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4].侯杰,马晓驰.影像史学视域中的抗战及其史学思考——以长城抗战为例[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5].谭耀华.重访抗战旧址唤醒共同记忆[N].团结报.2019
[6].谭耀华.交流“两岸青年共修抗战史同走抗战路”[N].团结报.2019
[7].冯杰.长城抗战中的郑洞国将军[N].团结报.2019
[8].周聪聪.长城抗战:救国壮举永载史册[N].河北日报.2018
[9].袁伟华.地道战:地下长城抗战传奇[N].河北日报.2018
[10].张百霞.京津冀协同保护长城抗战遗址的调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