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特性及鉴定研究进展

双歧杆菌特性及鉴定研究进展

一、双歧杆菌特性与鉴别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欣霏,王彩云,王新妍,杨姗姗,乌日娜,张贵斌,武俊瑞[1](2021)在《发酵乳加工工艺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发酵乳以鲜牛乳发酵而成,富含蛋白质、钙和维生素,营养全面,风味独特,深受大众青睐。近年来,随着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有关发酵乳的生产加工与检测技术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主要从发酵乳的加工工艺,包括新型原料、新型发酵剂、新型技术,以及发酵乳的检测技术,包括结构检测、风味检测、营养检测、菌落计数、组学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几个方面对发酵乳的加工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详述,为今后发酵乳加工生产和品质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张程程[2](2021)在《中国不同地区人群肠道中长双歧杆菌的生理特性及肠道调节功能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是人肠道中丰度最高的双歧杆菌,应用最为广泛的益生菌之一。具有拮抗致病菌、调节免疫反应、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肠道动力等诸多功效,并且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与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认证为安全可食用菌种。2010年,我国卫生部将其列入《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市场上应用较为广泛的长双歧菌株为日本的BB536、丹麦的NCC2705,中国尚未具有优良益生功能的“明星菌株”,因此,本课题采集中国不同地区人群粪便样本,分离筛选长双歧杆菌菌株,比较基因组学方法解析各菌株遗传背景,体外测定益生功能相关的生理特性,动物模型评估对免疫调节和提高肠道动力的作用,临床试验验证菌株缓解慢性便秘的效果,以期筛选具有缓解结肠炎与功能性便秘长双歧杆菌益生菌株,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明星菌株”。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首先,处理中国不同地区、年龄、民族的14个省(17个地区)人群粪便样本,分离筛得到长双歧杆菌菌株158株,进行全基因组草图测序、组装、功能注释及遗传进化分析。基于同源基因序列构建的遗传系统发育树中,不同宿主分离源长双歧杆菌无明显地区、年龄、性别类聚现象。泛基因组共含有11117个基因,核心基因组含有854个基因,主要涉及细胞的管家基因功能,特别是与碳水化合物(12.83%)和氨基酸(11.57%)代谢及运输功能。基因组共编码32种糖苷水解酶家族,高于双歧杆菌属中其他菌种,主要为降解植物源多糖、动物源多糖以及淀粉的糖苷水解酶。其中数目最多的为GH13家族,平均编码10.5个基因。其次是GH43家族,平均编码4.5个基因,每株菌2~10个不等。菌株中共检测出5种抗性基因ileS、rpoB、tetW、tet(W/N/W)和AAC(6’),其中ileS和rpoB在所有菌株中保守存在。serpin、bsh基因保守存在于长双歧杆菌中,而pili基因在不同菌株中差异较大。进一步在遗传系统发育树随机挑选20株遗传关系较远菌株进行益生功能相关的生理特性分析发现,不同菌株在模拟胃肠道环境耐受性、细胞粘附特性、抗生素耐受性以及低聚糖利用特性方面具有株间差异,菌株FGDLZ8M1、FJSNT70M6具有良好的益生功能相关性状,FGSZY6M4较差。菌株安全性分析表明,菌株对红霉素、庆大霉素、利奈唑胺、链霉素、四环素、万古霉素和利福平敏感,部分菌株具有卡那霉素、新霉素抗性表型。通过建立DSS诱导小鼠结肠炎模型评估不同长双歧杆菌缓解结肠炎效果。灌胃小鼠FGDLZ8M1菌株能显着抑制DSS导致的小鼠体重下降、结肠缩短、结肠组织细胞隐窝结构破坏等生理特性的改变,效果优于其余三株,促进肠道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水平,提高肠道屏障功能,而菌株FGSZY16M3、FBJ20M1则没有显着效果。菌株FGDLZ8M1能显着提高结肠中短链脂肪酸含量和产短链脂肪酸肠道菌丰度,改善DSS破坏的菌群结构。菌株生理特性和基因特点与小鼠炎症指标关联性分析表明,长双歧杆菌缓解结肠炎与菌株对模拟胃肠道消化液耐受能力显着相关,耐受能力越强,缓解DSS诱导结肠炎效果越好;有效菌株基因组中含有丰度较高的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基因。进一步分析效果好菌株FGDLZ8M1与效果差菌株基因组发现,能有效缓解结肠炎菌株FGDLZ8M1有12个菌株特有基因,主要与植物源多糖代谢、细胞抗逆性(抵抗酸碱胁迫)、细胞壁或膜合成等有关。综上分析,具有良好模拟胃肠液耐受能力以及肠道中产短链脂肪酸能力的长双歧杆菌能有效缓解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通过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评估益生菌缓解功能性便秘效果,分析来自10个国家15项临床研究的1189病人发现,益生菌显着提高便秘病人排便频率0.98次/周,降低肠道转运时间13.75 h,提高粪便性状评分1.31。基于菌种数量与类型亚组分析表明,益生菌缓解功能型便秘具有种/株间特异性,多种菌株组合缓解便秘效果优于单一菌种。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益生菌提高排便频率效果与益生菌剂量或干预时间无关,益生菌降低肠道转运时间效果随病人年龄增长而降低。通过建立洛哌丁胺诱导小鼠便秘实验评估不同长双歧杆菌缓解功能性便秘效果并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分析不同效果菌株基因差异。长双歧缓解小鼠洛哌丁胺诱导的便秘有株间差异,菌株FJSNT70M6、FHNBA4M1和FGDLZ8M1缓解显着提高小鼠肠道转运时间、粪便含水量和排便频率,显着提高结肠中短链脂肪酸含量,菌株FGSZY6M4和菌株FBJBA20M1无显着效果。相比于效果差的菌,效果好的菌株共同拥有特异的阿拉伯聚糖酶基因簇。分析HMP和Meta HIT数据库中人肠微生物宏基因组数据发现,便秘病人肠道中该基因簇丰度显着低于健康人。与单独喂食阿拉伯聚糖或长双歧杆菌组相比,同时喂食具有该基因簇的菌株和阿拉伯聚糖组能显着改善小鼠便秘症状,证实该基因簇在长双歧杆菌缓解便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通过临床试验评估有无该阿拉伯聚糖酶基因簇的长双歧杆菌对功能性便秘病人便秘指标缓解状况。具有该基因簇的菌株L6、FGDLZ8M1能显着提高便秘病人排便频率、改善粪便性状、改善生活质量等,而另一株不含该基因簇的菌株FGSZY6M4无显着效果。与安慰剂相比,长双歧杆菌L6、FGDLZ8M1增加周排便次数分别为1.05±0.95、1.15±1.27次,而菌株FGSZY6M4仅增加0.43±0.93次。并且长双歧杆菌L6、FGDLZ8M1显着改善便秘患者粪便性状,而菌株FGSZY6M4则不能。

刘亦伦[3](2021)在《壳聚糖/藻酸盐微凝胶包载双歧杆菌联合小分子PD-L1抑制剂对原位直肠癌的抗肿瘤研究》文中指出背景:随着癌症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免疫疗法,尤其是其中的免疫检查点抑制(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ICB)疗法已经被证实在包括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在内的多种实体肿瘤的治疗中展现了显着的效果。然而,ICB疗法的有效性受到不同患者免疫应答的差异性和对肿瘤类型的敏感性的限制。因此,可以说真正可以从免疫疗法的治疗过程中获得益处的患者只是一小部分。然而随后的研究发现这种ICB疗法的限制性在某种程度上与人体内肠道细菌的数量与组分息息相关,即通过调控人体肠道内的菌群构成以及菌群数量可有望改善这种限制性。因此,肠道菌群与ICB疗法的联合应用受到了国内外广大学者的关注。传统的将细菌递送至体内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静脉给药、灌注给药(肛门/尿道)、腹腔注射给药与口服给药等。相比于口服给药而言,注射的方式很可能会导致细菌进入血液,并随即造成如菌血症等一系列严重感染类疾病;而灌注给药的方式会降低患者的依从性。因此,口服给药可以说是目前患者依从性最高、方便性、安全性等最好的细菌递送方式。然而,由于胃的强酸性环境和肠道中胆汁盐的存在,直接将细菌经口腔递送会导致十分严重的细菌活性损失。因此,选择具有抗酸性,具有pH响应性释放特性的生物材料将这些细菌包封并制作成微胶囊是减少胃肠道通过期间细菌死亡并控制这些细菌在肠道中释放的有效的方法。目的:本研究选择双歧杆菌作为研究对象,为了更详细的了解这一细菌家族的特性与功能,从其亚种层面选择了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以及青春双歧杆菌分别进行研究。并制备了壳聚糖/藻酸盐微凝胶作为细菌载体用以递送双歧杆菌,从而在胃部保护细菌免受胃酸侵蚀,在到达结肠肠道后裂解并释放出包载的双歧杆菌。并且进一步将双歧杆菌微凝胶与小分子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抑制剂联合应用,在Bal/bc小鼠原位直肠癌模型中从分泌物质以及免疫水平研究其抗肿瘤功效。我们分别从体外水平和动物体内水平对上述体系进行了探究。方法:在体外水平上,通过细菌菌液24 h MTT实验、菌液pH检测以及菌液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CFA)组分检测实验,对三种双歧杆菌菌液对肿瘤细胞抑制效果以及菌液性质、SCFA组分进行探究。微凝胶制备后,在体外水平上通过显微镜观察、共聚焦激光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进行活死染色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以及初始微凝胶内细菌计数实验表征了微凝胶的外观及包载效率;随后通过微凝胶置于模拟胃液(Simulated gastric fluid,SGF)(37℃,2h)、模拟肠液(Simulated intestinal fluid,SIF)(37℃,直至破裂)体外模拟消化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随时间推移检测细菌存活数和细菌释放数以绘制曲线,并计算微凝胶溶胀率与破裂率。在动物体内水平上,为了更加真实的模拟肿瘤生长环境,我们选择CT-26小鼠结肠癌细胞于Bal/bc小鼠直肠粘膜下构建原位直肠癌动物模型,于种瘤后14 d开始治疗,并记作D0。分别于D0,D5,D10,D15和D20采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器观察小鼠体内肿瘤生长情况,同时于D0,D7及D14灌胃递送双歧杆菌微凝胶,对于联合治疗研究实验则在此基础上辅以腹腔注射的PD-L1小分子抑制剂,于D0,D4,D8,D12及D16给药。通过肿瘤解剖拍照、肿瘤称重、活体成像实验,对比治疗产生的肿瘤抑制效果。随即通过小鼠体重测量、肝功肾功检测验证治疗方案的生物安全性。而流式细胞术、肿瘤相关细胞因子以及分别SCFA检测则分别从免疫水平和分泌代谢水平分别检测了治疗所产生的抗肿瘤效果。此外,通过HE染色、Caspase-3、Ki67免疫荧光染色来探究肿瘤组织内部的坏死、增殖及凋亡状况。通过肿瘤组织PD-L1蛋白免疫荧光染色以及肿瘤远端、近端直肠粘膜双歧杆菌RNA Scope技术,我们对各实验组肿瘤内PD-L1含量进行了检测以研究双歧杆菌和PD-L1抑制剂的相互作用;同时,RNA Scope检测结果可以揭示肠道内双歧杆菌的分布情况,以研究双歧杆菌的聚集分布特征。结果:在体外水平上,我们通过对三种双歧杆菌菌液性质、成分的研究初步证实了三种双歧杆菌的菌液可以抑制CT-26小鼠结肠癌肿瘤细胞的生长,并证实了三种双歧杆菌的乙酸分泌功能。体外层面对制备的微凝胶相关表征证实了包载方案不会影响细菌的活性,可以高效对双歧杆菌进行包载。并且壳聚糖/藻酸盐微凝胶可以有效保护双歧杆菌免受胃酸的侵蚀,具有良好的包载性能以及高效的递送性能。相比于游离细菌在SGF中几乎全部死亡,微凝胶在体外模拟过程中可以在保护双歧杆菌18 h后完全破裂,以保证细菌安全的到达结肠部位,具有很好的细菌递送性能。而在体内动物模型上,相关实验证实了三种双歧杆菌单独使用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而当其与PD-L1抑制剂联合使用时该效果会进一步加强。并且,我们证实了双歧杆菌微凝胶以及PD-L1小分子抑制剂均不会在体内产生明显的毒性,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而流式细胞术、肿瘤相关细胞因子以及粪便SCFA检测则分别从免疫水平和分泌代谢水平证实了治疗方案促进抗肿瘤免疫水平并且引起体内丁酸盐(抗肿瘤物质)的增多。随后通过HE染色、Caspase-3、Ki67免疫荧光染色证实了该治疗方案抑制肿瘤的增殖且促进肿瘤细胞内的坏死及凋亡。通过肿瘤组织PD-L1蛋白免疫荧光染色以及肿瘤远端、近端直肠粘膜双歧杆菌RNA Scope技术证实了双歧杆菌可以促进PD-L1的高表达进而提高PD-L1抑制剂的疗效,并且双歧杆菌在结肠内的分布具有一定程度的肿瘤周围聚集情况,具有一定的肿瘤靶向性。结论:1.我们通过表面涂层法制备的具有壳核结构的壳聚糖/藻酸盐微凝胶作为双歧杆菌的细菌微载体在制备途中可以保持绝大多数细菌的活性,并可以分别在SGF与SIF环境下对细菌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在本研究中最多可以维持18h后方才完全破裂。该包载方案保证了细菌安全,高效的到达结肠部位,具有很好的细菌递送性能。2.从动物水平上,我们构建了小鼠原位直肠癌模型,研究双歧杆菌微凝胶单独使用或联合PD-L1小分子抑制剂的抗肿瘤效果。实验结果证实了每种双歧杆菌微凝胶均具备一定程度的抗肿瘤功效,以长双歧杆菌组尤为明显,并且与PD-L1抑制剂联合会进一步提高抗肿瘤效果。其抗肿瘤功效表现在免疫细胞水平变化、抗肿瘤相关细胞因子的增多以及细菌的抗肿瘤代谢产物。同时,其二者的联合应用存在内部关联并具备良好的生物安全性。3.体内相关实验证实了小分子PD-L1抑制剂的抗肿瘤效果,其功效与目前应用于实验或临床的单克隆抗体类免疫检查点阻滞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相近。而由于小分子 ICIs 具有价格低廉、吸收性好等优势可以更好的推广使用。而本研究的结果为目前较少使用的小分子类ICIs的功效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证实。综上所述,三种双歧杆菌微凝胶单独或分别联合PD-L1小分子抑制剂用于原位直肠癌动物模型的治疗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并从分泌物层面以及免疫调控层面对肿瘤组织产生杀伤作用。可以明显抑制肿瘤增殖,促进肿瘤的凋亡,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以及推广价值。同时,双歧杆菌微凝胶与PD-L1抑制剂还存在着内在关联,有着联合应用的理论基础,能够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红丽,雷红涛,黄惠英,付日留[4](2021)在《PCR法对益生菌产品中双歧杆菌的鉴别》文中指出以含有婴儿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复合型益生菌产品为目标,以PCR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为基础,利用Primer Premier 6软件进行引物设计,确定两歧双歧杆菌与婴儿双歧杆菌共属保守区域特异性引物,对DNA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并检查荧光条带位置,确认鉴别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特异性鉴别产品中的婴儿双歧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对近缘乳酸杆菌无扩增。同时,对复合型益生菌市售产品培养的双歧杆菌菌落进行PCR扩增并进行凝胶电泳,检查荧光条带位置均在128 bp左右,符合长度要求。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可以对复合型益生菌产品中双歧杆菌进行鉴别。

刘欢[5](2021)在《新疆地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及代谢的多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寻找肠道菌群和粪便代谢物在维吾尔族及汉族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中的差异,筛选UC患者粪便代谢水平的生物标志物及具有疾病鉴别能力的标志菌,分析维吾尔族与汉族UC患者肠道菌群与代谢差异的内在关联。通过动物模型构建了解差异菌及差异代谢物在UC炎症表现中的作用。方法:1)有完整随访资料及粪便标本的初诊维吾尔族UC患者23例、汉族UC患者25例,分别选择患者组共同生活大于1年的健康配偶或一级亲属与患者1:1匹配作为对照组,对提供的粪便样本进行细菌16S r RNA基因V3-V4区的扩增,构建Miseq文库及IIIumina测序,比对Sliva数据库,获得样本微生物各分类学水平上的物种注释信息,进行分类学及物种结构组成分析,进一步通过随机森林分析筛选具有疾病鉴别能力的细菌;2)第一阶段相同粪便样本,提取全部代谢物,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代谢组学分析平台对维吾尔族及汉族UC患者的差异代谢物进行定量和鉴定。寻找各组间差异代谢物,筛选UC粪便标本代谢水平生物标志物。综合微生物多样性和代谢组实验结果,运用两组学关联整合分析方法,分析维吾尔族与汉族UC患者差异表达微生物与代谢物的相关性;3)建立UC大鼠模型,对UC模型大鼠及正常大鼠分别进行维吾尔族及汉族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粪菌液的粪菌移植。取结肠粘膜组织,检测UC相关细胞因子(TNF-α、IL-4、IL-6、IL-10)的表达。结果:1)Shannon和Chao指数所示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在维吾尔族UC患者和维吾尔族正常对照、维吾尔族正常对照和汉族正常对照、汉族UC患者和维吾尔族正常对照之间均存在有显着差异,维吾尔族UC患者较正常对照组微生物多样性显着降低。汉族UC患者及其亲属的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UC组中Burkholderia-Caballeronia-Paraburkholderia的丰度显着高于汉族UC组,汉族UC组中的Faecalibacterium(粪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双歧杆菌属)和Blautia(布劳氏杆菌属)的丰度显着高于维吾尔族UC组(P<0.05)。维吾尔族UC组与维吾尔族正常对照组相比,Veillonella(韦荣氏球菌属)的丰度显着偏高,Subdoligranulum和Ruminococcaceae_UCG-002(瘤胃菌属)的丰度显着偏低(P<0.05)。汉族UC组中Prevotella_9(普雷沃菌属)的丰度显着高于汉族正常对照组,Blautia(布劳氏杆菌属),Anaerostipes和[Eubacterium]_hallii_group(霍氏真杆菌属丰度显着低于汉族正常对照组(P<0.05)。通过ROC分析筛选出6种对维吾尔族UC疾病状态与健康对照有一定鉴别能力的重要物种:Christensenellaceae_R_7_group(克里斯滕森氏菌属)、Ruminococcaceae_UCG_005(瘤胃菌属)、Ruminococcaceae_UCG_010(瘤胃菌属)、Ruminococcaceae_UCG_013(瘤胃菌属)、Haemophilus(嗜血杆菌属)与Ezakiella(埃扎基拉菌属);2)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发现,各组间代谢组有显着性差异,汉族UC组与正常对照组间筛选出2种可被注释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维吾尔族UC组与正常对照组间筛选出21种可被注释的潜在生物标志物。Omega-3花生四烯酸作为潜在生物标志物在维吾尔族UC患者中显着降低;微生物多样性与代谢组学关联分析中,在维吾尔族UC患者中发现嗜血杆菌属与N-乙酰半乳糖胺的高度负相关;3)维吾尔族及汉族UC患者粪菌液对UC模型大鼠灌肠后,与对照组相比,两组TNF-α、IL-6水平均显着升高(P<0.05),IL-4、IL-10水平显着降低(P<0.05)。维吾尔族与汉族粪便细菌移植组TNF-α、IL-10和IL-4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IL-6水平显着高于汉族粪菌液灌肠组(P<0.05)。在正常大鼠两民族粪菌液灌肠处理组中未观察到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显着变化。结论:维吾尔族及汉族UC患者在肠道微生物结构及粪便代谢水平上均存在显着差异。克里斯滕森氏菌属等6种微生物种属可能对维吾尔族UC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有一定诊断能力。汉族UC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间筛选出溶血磷脂酰丝氨酸类等2种可被注释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维吾尔族UC组与正常对照组间筛选出Omega-3花生四烯酸等21种可被注释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并且Omega-3花生四烯酸表达水平在维吾尔族UC患者中明显降低。维吾尔族UC患者中嗜血杆菌属与N-乙酰半乳糖胺的高度负相关,嗜血杆菌属很可能通过影响N-乙酰半乳糖胺表达量影响肠粘膜屏障。维吾尔族及汉族UC患者肠道微生物及代谢水平的差异可能通过影响IL-6的表达水平造成疾病表现的差异。肠道微生物结构的差异与代谢水平间的相互作用及Omega-3、IL-6间的相互影响可能与新疆地区维吾尔族UC患者特殊临床表现及遗传背景相关。两民族患者粪菌液灌肠在正常大鼠中没有引起炎症因子表达的差异,肠道微生物及其所影响的代谢水平可能是UC疾病的促进因素而不是始动因素。

王莹[6](2020)在《枸杞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基于对肠道菌群调节的免疫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枸杞的水溶性多糖是枸杞发挥生物活性的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免疫增强作用,但其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尚在探索研究中。近些年来肠道菌群研究的不断深入,为多糖等低生物利用度产品的作用机制探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枸杞多糖(The polysaccharides of Lycium barbarumL.,LBP)对肠道菌群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其与免疫功能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以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和RAW 264.7细胞为模型,考察了 LBP体内外免疫功能以及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且结合LBP肠跨膜转运情况,以期深入探讨LBP的免疫活性及免疫调节作用途径。多糖的结构与活性有着紧密的联系,建立能反映其结构、纯度特性的多糖质控方法对于多糖产品的有效性、稳定性、均一性和安全性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多糖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其质控方法研究进展缓慢。本研究拟采用多种分析技术联用方式对LBP初级结构进行测定,通过构效关系分析得到影响LBP免疫活性发挥的主要结构特征,形成能反映LBP关键结构特征的质控方法,以控制和指导LBP的制备;同时结合体外免疫和抗氧化活性测定对不同产地枸杞中LBP进行比较,为我国枸杞资源质量评价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1、采用水提醇沉法得到枸杞粗多糖;采用苯酚硫酸-UV法测定总糖含量;咔唑硫酸-UV法测定酸性糖含量;建立PMP衍生化-HPLC-PDA法测定LBP中单糖组成及摩尔百分比;采用GPC-RI-MALLS联用法测定LBP的相对分子量(Mw)、分散系数(PDI)以及空间构象(α);采用甲基化-GC/MS法对LBP糖的连接位置进行测定。2、在LBP分离纯化过程中,分别对乙醇沉淀法、膜分离法、色谱柱分离法进行考察,以获得高纯度的均一的LBP成分。3、以人工胃液和肠液模拟体外消化状态,考察LBP在消化液中的稳定性。采用FITC对LBP进行荧光标记,再采用Caco-2细胞模型对FITC-LBP的跨膜吸收进行研究,获得表观渗透系数Papp。4、以RAW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为模型,考察LBP对细胞增殖活性、吞噬能力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量的影响;同时采用Western-blot法初步分析LBP对信号通路的影响。5、采用CTX致免疫抑制小鼠模型,考察LBP对小鼠免疫器官、巨噬细胞吞噬指数、脾脏中淋巴细胞、T细胞亚群及血清中IgG、IgM水平的影响。6、采用16S rDNAV3+V4高变区测定技术,对不同实验组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统计;同时采用Pearson统计法分析肠道菌群与免疫功能之间的相关性。采用HE染色法对小鼠肠粘膜形态进行观察。7、对不同产地(宁夏、新疆、青海)枸杞中的LBP进行提取和纯化,采用已建立的方法对其产率和初级结构进行测定,并对LBP单糖组成及糖连接方式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同时对不同产地LBP体外免疫活性及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1、LBP初级结构测定本实验所得LBP是总糖含量为66.9%的酸性杂多糖;由9种单糖组成,分别为:甘露糖、核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LBP分子量测定呈现出2个分离不完全的色谱峰,峰1的Mw为 1.37×106Da(PDI为 1.58);峰 2 的 Mw 为 8.83 × 104Da(PDDI为 1.48);α(Rg-M曲线的斜率值)为0.237,初步推断LBP在0.1%NaCl溶液中呈现紧缩的球型;LBP中主要有14种糖的连接方式,以(1→4)GalA连接为主。本实验采用的定量测定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经方法学验证符合实验要求。2、LBP的分离纯化 采用DEAE-52纤维素柱和HW-65层析柱相结合的方法对LBP进行分离,获得两个高纯度均一成分:LBP1和LBP2,其Mw分别为1207400 Da和 125000 Da。3、LBP在体外消化液中的稳定性及肠跨膜转运能力 通过Mw测定表明LBP1和LBP2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均未发生降解;在肠跨膜转运实验中培养的Caco-2单细胞模型经验证紧密性和完整性良好,可模拟小肠上皮细胞;采用经验证标记成功的FITC-LBP1和FITC-LBP2进行Caco-2细胞跨膜转运实验,其累积转运率分别为0.99%和1.15%,Papp<1.0 × 10-6cm·s-1,说明两个LBP组分在小肠中均不易被吸收。4、LBP对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及其机制研究 LBP1和LBP2均能显着促进RAW 264.7细胞增殖,增强其吞噬能力;提高细胞中IL-6、TNF-α、IL-1β和iNOS的mRNA表达量,呈剂量依赖性;同时诱导巨噬细胞p-JNK MAPKs信号通路的激活,且其激活程度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在对RAW 264.7的调节作用上,LBP1效果优于LBP2(P<0.05)。5、LBP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比于模型组,LBP1和LBP2均显着提高小鼠胸腺和脾脏指数;促进脾脏中T、B淋巴细胞的增殖;提高血清中IgG、IgM的含量;同时调节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及CD4+/CD8+比例,均呈现剂量依赖性。在体内免疫调节功能上,LBP1效果优于LBP2(P<0.05)。6、LBP对免疫抑制小鼠肠道菌群及肠粘膜的影响 高剂量LBP1和LBP2给药组可逆转由CTX导致的肠道菌群紊乱,使OTU多样性及菌群结构恢复到对照组水平。比较不同实验组菌群结构发现:LBP可显着提高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普雷沃氏菌科和理研菌科的相对丰度;降低某些菌群,如大肠杆菌,Parabacteroides和Ruminococcus的相对丰度。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在科水平上,乳杆菌、拟杆菌、普雷沃氏菌和双歧杆菌与免疫调节呈显着正相关,而大肠杆菌、瘤胃菌科与毛螺旋菌科与免疫调节呈显着负相关。同时发现低剂量LBP组对肠道菌群无明显调节作用。此外,经LBP干预后可一定程度修复由CTX引起的小鼠肠道粘膜损伤。7、基于LBP测定的不同产地枸杞质量评价 不同产地LBP结构和体外活性具有高度相似性,且单糖组成和糖的连接位置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0;但不同产地枸杞中LBP的产率相差较大,在1.6%~4.4%之间,青海枸杞LBP的平均产率显着低于新疆和宁夏枸杞子(P<0.05)。研究结论1、基于不同产地LBP结构共性特征及构效关系分析,初步形成了 LBP质控方法。包括对LBP中半乳糖醛酸、阿拉伯糖、半乳糖和葡萄糖四种主要单糖进行含量测定,对LBP的Mw及PDI的范围进行检查,同时以LBP单糖组成对照指纹图谱对待测LBP进行相似度分析,相似度应不得低于0.90。此法极大提高LBP检测的专属性,可有效的反映LBP关键结构属性,且检测指标与其活性密切相关,可将LBP及其相关产品与其他中药多糖进行有效区分。2、不同产地枸杞中LBP结构及体外活性具有高度一致性,但LBP产率存在较大差异。推测对于多糖成分,种属对其结构和生物活性有关键影响,而地域对多糖产率有较大影响。宁夏一直被认为是枸杞的道地产区,本研究从多糖的角度部分阐明了宁夏产区枸杞的质量优势。3、体内外实验均表明LBP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功能。RAW264.7细胞实验表明LBP可通过激活p-JNK MAPKs细胞通路对巨噬细胞免疫调节作用产生影响;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实验表明LBP可改善CTX导致的小鼠免疫器官萎缩,并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方面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同时发现LBP1的效果优于LBP2,说明Mw是影响LBP免疫活性的关键因素之一。4、高剂量LBP可改善免疫抑制小鼠菌群多样性,提高某些菌群的相对丰度,此类菌群或可直接激活相关免疫通路,促进T淋巴细胞的分化;或与SCFA的产生相关,可增强肠道粘液屏障功能。同时发现LBP可降低某些潜在的致病菌,而此类致病菌亦与结肠炎、结肠癌等疾病相关。5、结合LBP在Caco-2跨膜研究中转运率很低的结果,初步推测LBP进入肠道后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是其发挥免疫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低剂量LBP无明显肠菌群调节作用,说明LBP免疫作用途径与其剂量紧密相关。

郑瑞鹏[7](2020)在《基于微生物组学的慢性肝病临床特点及粪菌移植延缓肝硬化大鼠疾病进程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慢性肝病是一种由病毒、酒精或药物等不同致病因素引起肝损伤的进行性疾病。慢性肝病的持续性进展,可导致进行性肝脏损伤、炎症和修复的恶性循环,患者通常会经历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等过程,如疾病不能被有效控制,最终可发展为肝癌。早期的肝炎主要是以肝脏局部炎症反应导致肝细胞受损为特征,炎症的持续存在则可进一步引发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的发生,患者一旦进入肝硬化阶段将导致肝脏的不可逆性损伤,最终形成肝癌。其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肝癌的最常见类型。我国是肝病高发国家,据统计,2019年全世界一半以上的肝癌病例发生在中国,且80%的新增病例处于晚期癌症阶段。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切除或肝移植等外科手段对肝癌进行治疗,但肝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极低,给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和患者身体健康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发现并干预慢性肝病的早期阶段,如肝炎和肝硬化的进程,对于延缓其进展并阻止肝癌的发生发展尤为重要。肠道菌群在机体的免疫调节、代谢平衡以及营养摄入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被称为是一个被遗忘的代谢“器官”。肝脏通过门静脉、胆道与肠道连接,向肠道输送胆汁酸等生物活性物质维持机体需要,而肠道中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也会沿着门静脉逆行至肝脏进而对肝脏造成损伤,此通路被称为肠-肝轴。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在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肝硬化以及肝癌等多种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多聚焦于肠道菌群与某种特定的肝病之间的关联性,但肠道菌群结构分布与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有待于深入研究。肠道菌群失衡可导致有害菌增多,产生大量的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LPS通过与Toll-like Receptor 4(TLR4)受体结合,激活免疫细胞内MyD88-NF-κB通路,最终促进IL-6、IL-1β和TNF-α等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基因转录与合成分泌,从而加重炎症反应。益生菌可改善肠道菌群失衡并能延缓慢性肝病的发生和发展,从而降低肝病的恶化和死亡率。但益生菌不能在肠道中长期定殖,且不同菌株间功能差异巨大,对肝病的治疗作用仍具有较大争议。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一种将健康人的肠道菌群整体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对肠道菌群进行重塑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炎症性肠病、顽固性便秘以及肠道免疫缺陷等疾病。目前应用FMT治疗慢性肝病的研究较少,其原因与慢性肝病的肠道菌群结构特点未被彻底揭示相关。此外,FMT治疗慢性肝病的作用机制也并不明确。为了解多种慢性肝病患者肠道菌群的组成特点,进而探讨FMT对慢性肝病的治疗作用机制。本研究拟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16S rRNA)检测肝炎、肝硬化、HCC患者以及健康人的肠道菌群,解析不同病因和不同阶段慢性肝病的肠道菌群结构和组成,探讨肠道菌群与慢性肝病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构建肝硬化大鼠模型,以FMT对肝硬化大鼠进行干预,并联合微生物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探讨FMT对肝硬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为临床上慢性肝病的诊治技术开辟新的领域。一、慢性肝病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研究方法:(1)以肝炎、肝硬化、HCC患者以及健康个体为研究对象,使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肠道菌群的结构和组成,分析慢性肝病不同阶段肠道菌群的变化;(2)根据HCC患者是否存在肝硬化,分为肝硬化肝癌(LC-HCC:52例)和非肝硬化性肝癌(NLC-HCC:23例)两组,通过与单纯肝硬化组对比,分析肝硬化的并发对HCC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3)根据疾病诱因将HCC分为乙肝病毒诱发的HCC组(HBV-HCC:35例)、丙肝病毒诱发的HCC组(HCV-HCC:25例)和酒精性HCC组(ALD-HCC:15例),探讨不同病因对HCC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和组成的影响。结果:(1)与健康组、肝炎组和HCC组相比,肝硬化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明显降低,疣微菌门和变形菌门的丰度明显增高(p﹤0.05),软壁菌门丰度显着降低(p﹤0.001);在属水平上,叶杆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肠球菌属和Erysipelatoclostridium菌属等菌属的丰度显着增高(p﹤0.05),而青枯菌属、Catenibacterium菌属和Lachnospira菌属等菌属的丰度显着降低(p﹤0.05)。与健康组和肝炎组相比,尽管HCC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无明显变化(p﹥0.05),但梭杆菌门的丰度显着增高(p﹤0.05),同时劳特氏菌属、Clostridiates菌属以及Sarcina菌属等菌属的丰度显着增加(p﹤0.05)。这表明,在四组中,肝硬化组患者肠道菌群失调最为严重,尽管HCC组肠道菌群多样性无显着变化,但菌群种类的比例变化可能与HCC的发生相关。(2)与肝硬化组相比,LC-HCC组肠道菌群多样性无显着变化,而NLC-HCC组肠道菌群多样性显着增加(p﹤0.05)。菌属水平分析结果显示:与肝硬化相比,LC-HCC组中双歧杆菌菌属、阿克曼菌属等有益菌属以及考拉杆菌属等产短链脂肪酸菌属丰度显着降低(p﹤0.05),拟杆菌属、脱硫弧菌属等产LPS菌属丰度显着增高(p﹤0.05)。结果提示肠道菌群中有益菌的减少以及有害菌的增多可能是肝硬化进展为HCC的原因之一。(3)在HBV-HCC组、HCV-HCC组和ALD-HCC组之间,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三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尽管在三组中发现了肠球菌属等18个差异性菌属,但在门水平上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见,HCC患者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与其不同病因无显着关联性。二、FMT对肝硬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使用CCL4和CCL4联合酒精的方法分别构建了两种肝硬化大鼠模型,并每天给予健康大鼠的粪便菌液进行干预治疗。(1)连续造模12周后,比较分析各组大鼠的生活状态、体重、腹水形成时间、生存时间和死亡率;并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HE染色技术对各组大鼠的肝功能指标以及肝脏的纤维化程度进行检测,探讨FMT对肝硬化大鼠的治疗作用。(2)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6、IL-1β、和TNF-α炎症因子以及血浆中内毒素的含量;对各组大鼠血液、肠系膜淋巴结和肝脏组织中细菌含量以及肠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进行检测;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肝脏组织中TLR4-MyD88-NF-κB通路中相关信号分子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FMT对肝硬化大鼠的治疗机制。结果:(1)与肝硬化组相比,FMT治疗组大鼠的生活状态得到有效改善,体重增加,腹水形成时间和生存时间明显延长,死亡率显着降低(p﹤0.01);血清中ALT、AST和GGT等肝功能指标均显着改善(p﹤0.05,p﹤0.01),而白蛋白指标则明显增高(p﹤0.05);肝组织表面的结节数量减少,肝组织中假小叶结构减少,结缔组织增生程度减轻。以上结果表明,FMT可有效改善肝硬化大鼠的生活状态,恢复肝功能并延缓肝硬化的发展进程。(2)ELISA结果显示,FMT治疗组大鼠血清中IL-6、TNF-α和IL-1β促炎性细胞因子以及内毒素的含量均显着降低(p﹤0.05);血液、肠系膜淋巴结和肝组织中的细菌菌落数均显着减少(p﹤0.05),肠道黏膜的结构和屏障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大鼠肝组织中TLR4-MyD88-NF-κB通路的相关分子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以上结果表明,FMT可有效改善肝硬化大鼠的肠道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减少细菌移位;FMT可通过下调TLR4-MyD88-NF-κB通路的相关分子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减轻肝硬化大鼠的炎症水平。三、FMT对肝硬化大鼠的肠道菌群组成与代谢的影响方法:(1)应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各组大鼠的肠道菌群进行检测,分析比较各组大鼠肠道菌群的结构和组成,探讨FMT能否有效改善肝硬化大鼠肠道菌群的紊乱;(2)使用UPLC-Q/TOF-MS技术对各组大鼠血浆中差异性代谢物进行鉴别和分析,探讨FMT能否通过调节肝硬化大鼠的代谢模式进而发挥保护作用。结果:(1)肝硬化大鼠肠道菌群中乳杆菌科等有益菌属的丰度显着降低,而梭菌科和毛螺旋菌科等有害菌属的丰度显着增高,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紊乱;FMT治疗后,乳杆菌科等有益菌属的丰度增高,梭菌科和毛螺旋菌科等有害菌属的丰度降低,说明FMT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菌群结构,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进而通过肠-肝轴延缓肝硬化的进程。(2)肝硬化大鼠血浆中鞘氨醇和LysoPC(18:1(9Z))的含量显着降低,而视黄醇、8,9-环氧二十碳三烯酸、9-顺式视黄醛和花生四烯酸等代谢物的含量显着增高;FMT可调节花生四烯酸和视黄醇代谢通路。以上结果表明,FMT的治疗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肝硬化大鼠的肠道菌群的紊乱和调节花生四烯酸和视黄醇的代谢通路,进而延缓肝硬化的发展进程。结论:1.慢性肝病的发生与肠道菌群的紊乱密切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肠道菌群的紊乱与其是否并发肝硬化密切相关,而HCC患者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与其不同病因(如HBV感染、HCV感染或过度饮酒)无显着关联性。肝硬化进展为HCC可能与双歧杆菌菌属、阿克曼菌属等有益菌属及考拉杆菌属等产短链脂肪酸菌属丰度的降低,且与拟杆菌属、脱硫弧菌属等产LPS的菌属丰度的增高有关。2.粪菌移植(FMT)可有效改善肝硬化大鼠的肠道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减少细菌移位,进而延缓肝硬化发展进程;FMT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TLR4-MyD88-NF-κB通路的相关分子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产生有关;FMT可通过调节花生四烯酸和视黄醇等代谢通路,改变大鼠的代谢模式,进而延缓肝硬化大鼠的疾病进程。创新性:1.本研究表征了我国吉林省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等慢性肝病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发现HCC肠道菌群的紊乱与其是否并发肝硬化密切相关,而HCC患者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与其不同病因无显着关联性。2.本研究通过构建肝硬化大鼠模型验证了TLR4-MyD88-NF-κB通路相关信号分子在肝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发现粪菌移植(FMT)可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通路的相关分子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改善肝硬化大鼠的相关症状。3.本研究联合微生物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阐释了FMT对肝硬化大鼠的治疗机制,发现FMT可通过调整肝硬化大鼠的肠道菌群结构并通过调节花生四烯酸和视黄醇代谢紊乱,延缓肝硬化的发展进程。

贾志飞[8](2020)在《决明子低聚糖的制备及其对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文中研究说明决明子(Semen Cassiae)又名马蹄子、草决明,为豆科植物决明(CassiaobtusifoliaL.)或小决明(C.tora L.)的成熟种子经秋季采收晒干、除杂而制成。决明子性微寒,味苦、甘、咸,入肝、肾、大肠经,以其具有明目之功而名之,具有润肠通便、清肝明目的功效,是国家卫健委首批公示的药食同源名录之一。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其可治疗多种眼疾,主要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疼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决明子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均有种植或野生,但是目.前对决明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中的蒽醌类、萘并-吡喃-酮类、蛋白质及多糖等物质,对其中的低聚糖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低聚糖因具有增殖双歧杆菌的作用而素有“双歧因子”之称,随着人们对肠道健康的关注日益提高,低聚糖的作用也备受瞩目,因此本文以决明子低聚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决明子中低聚糖的提取、分离、组分分析,以及对双歧杆菌的增殖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为决明子低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水浴法对决明子中的低聚糖进行提取,在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及料液比等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优化决明子低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得到决明子低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00 min,料液比1:25(g/mL),乙醇浓度22%,得率为11.151mg/g。(2)通过500 Da、1000 Da及2000 Da三种规格的透析袋对决明子低聚糖进行组分分离,得到的三种低聚糖组分分别命名为COSA、COSB及COSC。通过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对三种组分进行分子量测定,得到三种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分别为405、965和2399。经离子色谱仪检测,决明子低聚糖的单糖组成为半乳糖、葡萄糖、阿拉伯糖和鼠李糖,并以半乳糖和葡萄糖为主要组成。结合红外光谱分析,可知决明子低聚糖主要是由α-D-吡喃半乳糖和α-D-吡喃葡萄糖组成。(3)以青春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和婴儿双歧杆菌为实验对象进行增殖实验,通过测定OD值、pH值、发酵液中的短链脂肪酸等指标可以得出,决明子低聚糖三种组分对双歧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殖效果,其中以组分COSA的增殖效果最为优异,同时在三种双歧杆菌中,以青春双歧杆菌的增殖效果最优。(4)通过体外模拟胃肠道环境的实验可知,低聚糖在不同碳源中对双歧杆菌胃肠道环境耐受性的影响较为显着,同时,在pH为3.0的酸环境中及在牛胆酸钠添加量为0.3%的模拟胆汁盐中,双歧杆菌的存活率最高。在模拟胃液和肠液实验中,相对于其它碳源,决明子低聚糖对提升双歧杆菌存活率的影响最为显着。

雷雯[9](2020)在《外源淀粉对魔芋豆腐品质和消化道代谢性能的影响》文中认为魔芋豆腐是魔芋葡甘聚糖(KGM)在碱性加热条件下脱除乙酰基形成的热不可逆凝胶产物,作为一种低热值饱腹健康食品拥有广阔市场。然而,魔芋豆腐容易脱液收缩,外观品质降低,可贮藏时间短,影响产品的商品性。另外,高纯度KGM制作的魔芋豆腐在加热时,口感偏硬,影响产品的适口性。因此,为改善魔芋豆腐外观和食用品质,生产者在制作魔芋豆腐时常添加淀粉。而淀粉消化快,热值高,可能会降低魔芋豆腐的健康价值。本文以魔芋豆腐的全质构分析(TPA)和持水性作为评价指标,通过两因素随机组合试验优化纯魔芋豆腐的制作配方,在此基础上,调整KGM用量,添加淀粉,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制作魔芋豆腐时分别添加玉米淀粉(CS)、芭蕉芋淀粉(CKS)、马铃薯淀粉(PS)的优化配方。通过快速粘度分析仪(RVA)、流变学、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初探淀粉对魔芋豆腐品质影响的机理,并将分别含三种淀粉的魔芋豆腐的微观结构、硬度变化和赋味性与纯魔芋豆腐作比较,研究添加淀粉对魔芋豆腐品质的影响。本文还通过体外模拟人口腔、胃、小肠消化以及小鼠盲肠发酵,探讨添加淀粉对魔芋豆腐的消化性能和盲肠发酵性能的影响,反映添加淀粉对魔芋豆腐健康价值的影响。另外,通过碘-碘化钾与淀粉的显色反应,采用分光光度法建立了魔芋豆腐中定量检测添加淀粉的方法。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纯魔芋豆腐的制作配方为2.0%(w/w)KGM,Ca(OH)2添加量为KGM用量的3%;玉米魔芋豆腐的制作配方为1.4%(w/w)KGM,CS添加量为KGM用量的300%,Ca(OH)2添加量为KGM用量的3%;芭蕉芋魔芋豆腐的制作配方为1.7%(w/w)KGM,CKS添加量为KGM用量的50%,Ca(OH)2添加量为KGM用量的3%;马铃薯魔芋豆腐的制作配方为1.7%(w/w)KGM,PS添加量为KGM用量的50%,Ca(OH)2添加量为KGM用量的3%。制得各种魔芋豆腐的外观品质和持水性均优于市售魔芋豆腐样品1和样品3,玉米魔芋豆腐外观品质和持水性远优于纯魔芋豆腐,为最优;芭蕉芋魔芋豆腐和马铃薯魔芋豆腐略优于纯魔芋豆腐。(2)采用RVA配制浓度为1.4%和1.7%的KGM溶液,在KGM溶胀于水的过程中,溶液粘度不断上升,无峰值粘度和谷值粘度,即糊化程序的13min内并未达到KGM吸水溶胀的最大值。CS、CKS、PS添加量分别为KGM用量的100%、50%、50%时,KGM的糊化特性主导混合体系的糊化特性,体系在糊化过程中依然无峰值粘度和谷值粘度。但随着淀粉添加量增加,体系的糊化特性越来越接近所添加的淀粉的糊化特性。添加的淀粉颗粒会与KGM竞争混合体系中的水分子,导致体系终值粘度降低,其中,PS对水分子的竞争能力最强,严重阻碍了KGM的溶胀进程,而CS对水分子的竞争能力最弱。(3)静态剪切过程中,随着淀粉添加量增加,Power-Law模型拟合的决定系数R2增加。当CS添加量为KGM用量的300%,CKS和PS添加量为KGM用量的50%时,n最小,K最大,此时复配体系具有最大黏度,与正交试验中筛选出的优化配方一致。动态流变中,所有体系的G’值始终大于G’’,具有良好的凝胶特征。随着频率增加,所有体系的G’和G’’均增加;但CS添加量增加,体系G’增大,CKS和PS添加量增加,体系G’降低。G’’随淀粉添加量的变化趋势与G’相同。(4)纯魔芋豆腐的微观结构呈杂乱蜂窝状,淀粉魔芋豆腐呈片状网络结构,淀粉添加量越多,片状网络结构越致密。随着温度上升,几种魔芋豆腐的硬度均增大,但纯魔芋豆腐硬度增加迅速,而添加淀粉减缓了魔芋豆腐硬度上升速度。淀粉魔芋豆腐的吸油率和盐含量均高于纯魔芋豆腐,赋味性更强。(5)纯魔芋豆腐在口腔、胃、小肠中均没有可消化性糖产生,掺入魔芋豆腐中的淀粉从口腔开始被水解,在胃不被水解,进入小肠后20 min内即可完成大部分水解。但与纯淀粉相比,掺入魔芋豆腐中的淀粉的快消化淀粉(RDS)含量减少,慢消化淀粉(SDS)含量增加,抗性淀粉(RS)含量无显着变化(P>0.05),说明脱乙酰基魔芋葡甘聚糖(D-KGM)可延缓淀粉消化,但不能阻止淀粉消化。体外模拟盲肠发酵过程中,掺入淀粉的魔芋豆腐降低pH的能力高于纯魔芋豆腐,但前者生成的短链脂肪酸(SCFA)及发酵24 h后乳酸菌含量少于后者。表明,相较于纯魔芋豆腐,食用掺入淀粉的魔芋豆腐会升高血糖、降低魔芋豆腐的肠道益生作用。(6)建立了检测魔芋豆腐中是否添加淀粉及添加量的方法。将魔芋豆腐真空冷冻干燥后磨成粉末,溶于水中,加入碘-碘化钾溶液显色,通过分光光度计在4001000 nm波长范围内扫描,未添加淀粉的魔芋豆腐在4001000 nm波长内的扫描光谱无明显峰值,添加不同淀粉的魔芋豆腐的最大吸光值波长为595605 nm,且最大吸光值与溶液中淀粉浓度呈线性关系。建立淀粉魔芋豆腐溶液与碘-碘化钾溶液显色后在600 nm处的吸光值对淀粉含量的回归直线方程,通过该方程检测魔芋豆腐中掺入淀粉的量。该方法在溶液吸光值为0.2320.653时重复性好。

王雪[10](2018)在《发芽糙米蛋白-葡聚糖共价复合物的乳化特性及其荷载益生菌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糙米蛋白营养价值高,具有氨基酸组成合理、高生物价、低致敏性等特性。发芽能够提高糙米中的可溶性蛋白、还原糖、维生素及矿物质的含量,并生成了包括γ-氨基丁酸、六磷酸肌醇等功能因子。尽管发芽糙米具有各种健康益处,然而发芽糙米蛋白的溶解度和稳定性较低,发芽糙米蛋白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本文以发芽糙米蛋白和葡聚糖为原料,采用湿法制备发芽糙米蛋白-葡聚糖共价复合物,对其结构和乳化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共价复合物在乳状液中的稳定性,并将其作为包埋剂开发益生菌微胶囊,旨在为发芽糙米蛋白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糙米发芽35 h时其蛋白质含量达到最大值,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发芽糙米蛋白,纯度为80.70%,得率为4.78%,提取率为51.01%,制得的发芽糙米蛋白适合作为接枝反应的蛋白原料。将发芽糙米蛋白与葡聚糖进行接枝反应,研究了反应体系pH值、温度、发芽糙米蛋白与葡聚糖质量比对复合物的接枝度、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芽糙米蛋白-葡聚糖复合物的接枝度与pH值、温度呈正相关,且质量比为1:1时,接枝度最高;经过响应面优化,发芽糙米蛋白/葡聚糖的质量比为1:1,pH值为11.0,温度为96.0℃,所得发芽糙米蛋白-葡聚糖复合物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为1.15、66.05,相比原始蛋白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提高了2]%和92%。2.对共价复合物的分子结构表征进行研究,分析糖基化对发芽糙米蛋白结构及理化性质的影响,探讨其功能性质改善的机理。傅立叶红外(FTIR)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葡聚糖以共价键的形式与发芽糙米蛋白进行接枝反应;X射线衍射仪分析结果表明,葡聚糖与发芽糙米蛋白之间的共价结合改变了葡聚糖的晶体形态;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共价复合物的蛋白颗粒均匀细腻,并分散地附着在葡聚糖分子的片层结构上。与原始的发芽糙米蛋白相比,共价复合物的溶解度提高了 10%(pH为7.0);共价复合物的变性温度(122.2℃)相比于发芽糙米蛋白(107.5℃)提高了 14.7℃,热稳定性得到提高;共价复合物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要显着高于发芽糙米蛋白和常用植物蛋白乳化剂(大豆分离蛋白);共价复合物的清除DPPH能力及总还原能力相比于发芽糙米蛋白显着提高(p<0.05)。3.选择美藤果油作为油相,以发芽糙米蛋白、发芽糙米蛋白-葡聚糖物理混合物、发芽糙米蛋白-葡聚糖共价复合物、常见植物蛋白乳化剂(大豆分离蛋白)制备不同乳状液,研究乳状液的粒径、物理稳定性差异,以及不同环境因素(离子强度、冷冻-解冻、高温处理)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并构建了乳状液的界面吸附模型。结果表明,共价复合物制备的乳液粒径小于对照组乳液(p<0.05),当浓度为2%时,平均液滴直径达到0.483 μm,达到最小值;与所有对照组相比,由共价复合物制备的乳状液具有最佳的物理稳定性、良好的冻融稳定性、热稳定性且对高离子强度不敏感,可以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乳化剂。4.基于发芽糙米蛋白-葡聚糖共价复合物具有优良的乳化包埋特性,以双歧杆菌为芯材,对共价复合物荷载益生菌的能力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壁材和芯材的最佳体积配比为8:1;与喷雾干燥及未包埋的工艺相比,冷冻干燥法制备的双歧杆菌微胶囊在16周的贮存期内活菌数的降低幅度最小,并在第16周时活菌数高达3.54×108 CFU/mL(贮存温度为4℃)及6.85×106 CFU/mL(贮存温度为25℃),依然能够达到宣称益生菌的数量水平;双歧杆菌微胶囊在85℃、30 min热处理条件下,活菌数降低2.50个对数单位(活菌数降低到7.34×106 CFU/mL),共价复合物作为微胶囊壁材能够提升双歧杆菌在热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及存活率。5.以发芽糙米蛋白-葡聚糖共价复合物作为乳化剂,以富含α-亚麻酸的美藤果油为油脂来源,复配其它原辅料开发适合大众人群的功能性营养乳,对共价复合物作为乳化剂开发的产品进行了系列评价。结果表明,营养乳中的蛋白及18种氨基酸含量、α-亚麻酸含量都高于母乳和牛乳;采用智能感官评价设备对营养乳的感官特性进行评价,并与市面上竞品进行对比:电子舌的PCA分析得到的总贡献率为95.06%,营养乳的苦味最低、涩味处于中间值,鲜味、丰富度、咸味最低;电子鼻无损检测技术适合检测区分营养乳,PCA分析得到总贡献率为98.56%,DFA分析正确判断率为92.30%,SIMCA分析可知营养乳与肠内营养乳剂为一类。

二、双歧杆菌特性与鉴别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歧杆菌特性与鉴别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发酵乳加工工艺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发酵乳加工新型原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进展
2 发酵乳加工新型发酵剂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进展
3 发酵乳加工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进展
    3.1 超高压技术在发酵乳加工中的应用
    3.2 微胶囊包埋技术在发酵乳加工中的应用
4 发酵乳的新型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4.1 质构仪在发酵乳制品品质分析中的应用
    4.2 流变仪在发酵乳制品品质分析中的应用
    4.3 电子舌在发酵乳制品品质分析中的应用
    4.4 电子鼻在发酵乳制品品质分析中的应用
    4.5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发酵乳制品品质分析中的应用
    4.6 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在发酵乳制品品质分析中的应用
    4.7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发酵乳制品品质分析中的应用
    4.8 蛋白质快速检测仪在发酵乳制品品质分析中的应用
    4.9 高光谱分析技术在发酵乳制品品质分析中的应用
    4.1 0 新型菌落总数快速检测卡在发酵乳制品品质分析中的应用
    4.1 1 代谢组学技术在发酵乳制品品质分析中的应用
    4.1 2 蛋白组学技术在发酵乳制品品质分析中的应用
    4.1 3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发酵乳制品品质分析中的应用
5 结语

(2)中国不同地区人群肠道中长双歧杆菌的生理特性及肠道调节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
第一章 绪论
    1.1 长双歧杆菌概述
        1.1.1 长双歧杆菌简介
        1.1.2 人肠道中长双歧杆菌丰度影响因素
    1.2 长双歧杆菌胃肠道环境适应机制
        1.2.1 长双歧杆菌碳源利用特性
        1.2.2 长双歧杆菌胃酸耐受性
        1.2.3 长双歧杆菌胆盐耐受特性
        1.2.4 长双歧杆菌细胞粘附特性
        1.2.5 长双歧杆菌与肠道中微生物间相互作用
        1.2.6 长双歧杆菌免疫耐受特性
    1.3 长双歧杆菌的主要益生功能
        1.3.1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1.3.2 缓解胃肠道疾病功能
        1.3.3 缓解代谢类疾病功能
    1.4 立题意义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长双歧杆菌的分离筛选与遗传背景探讨
    2.1 前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2 主要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中国不同地区人粪便样品的采集
        2.3.2 中国不同地区人肠道长双歧杆菌丰度分析
        2.3.3 长双歧杆菌的分离筛选
        2.3.4 长双歧杆菌基因组草图测序
        2.3.5 长双歧杆菌泛基因组分析
        2.3.6 长双歧杆菌遗传进化分析
        2.3.7 长双歧杆菌益生功能及安全性相关基因分析
        2.3.8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中国不同地区双歧杆菌丰度分析
        2.4.2 中国不同地区长双歧杆菌的筛选
        2.4.3 长双歧杆菌泛基因组分析
        2.4.4 长双歧杆菌遗传进化分析
        2.4.5 长双歧杆菌糖苷水解酶基因分析
        2.4.6 长双歧杆菌抗生素抗性基因分析
        2.4.7 长双歧杆菌粘附性分析
        2.4.8 长双歧杆菌胆盐水解酶基因分析
        2.4.9 长双歧杆菌Serpin基因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双歧杆菌益生功能相关生理特性探讨
    3.1 前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主要仪器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长双歧杆菌对模拟胃肠液耐受能力测定
        3.3.2 长双歧杆菌对HT29细胞粘附能力测定
        3.3.3 长双歧杆菌低聚糖利用能力测定
        3.3.4 长双歧杆菌安全性相关基因分析
        3.3.5 长双歧杆菌抗生素耐受能力测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长双歧杆菌模拟胃肠液耐受能力分析
        3.4.2 长双歧杆菌对HT29 细胞粘附能力分析
        3.4.3 长双歧杆菌低聚糖利用能力分析
        3.4.4 长双歧杆菌假定毒力因子评估
        3.4.5 长双歧杆菌产生物胺及抗菌药物能力评估
        3.4.6 长双歧杆菌抗生素耐受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双歧杆菌缓解DSS诱导小鼠结肠炎效果评价
    4.1 前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2 主要仪器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长双歧杆菌的培养
        4.3.2 长双歧杆菌功能基因注释
        4.3.3 长双歧杆菌益生功能相关生理特性测定
        4.3.4 动物实验设计
        4.3.5 小鼠结肠组织病理观察
        4.3.6 小鼠结肠组织中生理指标的测定
        4.3.7 小鼠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基因表达水平测定
        4.3.8 小鼠结肠中免疫相关蛋白含量测定
        4.3.9 小鼠结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4.3.10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动物实验长双歧杆菌菌株的挑选
        4.4.2 长双歧杆菌益生功能相关生理特性探讨
        4.4.3 长双歧杆菌对DSS诱导结肠炎小鼠生理特性影响
        4.4.4 长双歧杆菌对DSS诱导结肠炎小鼠免疫指标的影响
        4.4.5 长双歧杆菌对DSS诱导结肠炎小鼠肠道屏障的影响
        4.4.6 长双歧杆菌对DSS诱导结肠炎小鼠肠道微环境的影响
        4.4.7 长双歧杆菌生理及基因特性与DSS诱导结肠炎小鼠症状的关联性分析
        4.4.8 具有缓解DSS诱导结肠炎作用长双歧杆菌功能基因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双歧杆菌缓解功能性便秘效果评价及机制探讨
    5.1 前言
    5.2 材料与设备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5.2.2 主要仪器设备
    5.3 实验设计
        5.3.1 益生菌缓解功能性便秘临床试验荟萃分析
        5.3.2 长双歧杆菌缓解洛哌丁胺诱导小鼠便秘效果评价
        5.3.3 阿拉伯聚糖基因簇缓解功能性便秘验证实验
        5.3.4 阿拉伯聚糖酶基因簇人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分析
        5.3.5 长双杆菌缓解功能性便秘效果临床效果评价
    5.4 结果与讨论
        5.4.1 益生菌缓解功能性便秘临床试验荟萃分析
        5.4.2 长双歧杆菌缓解洛哌丁胺诱导小鼠便秘效果评价
        5.4.3 阿拉伯聚糖基因簇缓解功能性便秘验证实验
        5.4.4 阿拉伯聚糖酶基因簇在人肠道微生物基因组中丰度分析
        5.4.5 长双杆菌缓解功能性便秘效果临床效果评价
    5.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文献检索策略

(3)壳聚糖/藻酸盐微凝胶包载双歧杆菌联合小分子PD-L1抑制剂对原位直肠癌的抗肿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肠道细菌通过影响免疫细胞调节免疫治疗
        2.1.1 肠道细菌调控T细胞的变化
        2.1.1.1 辅助性T细胞
        2.1.1.2 Tregs
        2.1.1.3 细胞毒性T细胞
        2.1.1.4 记忆性T细胞
        2.1.2 肠道细菌对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s)的调节
        2.1.2.1 DCs
        2.1.2.2 巨噬细胞
        2.1.2.3 B细胞
        2.1.2.4 其他细胞
    2.2 用以包载递送肠道细菌的生物材料
        2.2.1 用于递送双歧杆菌的生物材料
        2.2.2 用于递送鼠李糖乳杆菌的生物材料
        2.2.3 用于递送大肠杆菌的生物材料
        2.2.4 用于递送植物乳杆菌的生物材料
        2.2.5 用于递送干酪乳杆菌的生物材料
        2.2.6 用于递送其它细菌的生物材料
        2.2.7 用于递送细菌DNA的生物材料
    2.3 总结与展望
第3章 体外层面探究双歧杆菌抗肿瘤功效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3.1.2 实验方法
        3.1.2.1 细胞培养
        3.1.2.2 细菌培养
        3.1.2.3 细菌菌落计数
        3.1.2.4 细胞活力测定
        3.1.2.5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LC-MS)检测细菌菌液SCFA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双歧杆菌菌液杀伤肿瘤细胞功能的体外检测
        3.2.2 双歧杆菌菌液SCFA检测
    3.3 小结
第4章 壳聚糖/藻酸盐微凝胶包载双歧杆菌的制备与表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4.1.2 实验方法
        4.1.2.1 细菌培养
        4.1.2.2 细菌菌落计数
        4.1.2.3 壳聚糖藻酸盐微凝胶制备
        4.1.2.4 壳聚糖/藻酸盐微凝胶粒径与外观的表征
        4.1.2.5 壳聚糖/藻酸盐微凝胶包载效果的表征
        4.1.2.6 壳聚糖/藻酸盐微凝胶体外消化模拟实验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壳聚糖/藻酸盐微凝胶外观表征
        4.2.2 壳聚糖/藻酸盐微凝胶包载效率的表征
        4.2.3 壳聚糖/藻酸盐微凝胶体外模拟释放率及保护功效的表征
    4.3 小结
第5章 双歧杆菌MPs用于直肠癌治疗中抗肿瘤效果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5.1.2 实验方法
        5.1.2.1 细胞培养
        5.1.2.2 细菌培养
        5.1.2.3 细菌菌落计数
        5.1.2.4 Balb/c小鼠原位直肠肿瘤模型构建
        5.1.2.5 双歧杆菌MPs治疗CT26 小鼠原位直肠癌方案
        5.1.2.6 肿瘤组织HE染色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双歧杆菌对CT26 直肠癌小鼠的肿瘤生长抑制功能
        5.2.2 双歧杆菌对肿瘤坏死的调控
    5.3 小结
第6章 双歧杆菌MPs联合PD-L1 小分子抑制剂进一步提高直肠癌免疫治疗的疗效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6.1.2 实验方法
        6.1.2.1 细胞培养
        6.1.2.2 细菌培养
        6.1.2.3 细菌菌落计数
        6.1.2.4 Balb/c小鼠原位直肠肿瘤模型构建
        6.1.2.5 活体成像监测体内肿瘤生长
        6.1.2.6 治疗方案
        6.1.2.7 流式细胞术监测免疫细胞水平
        6.1.2.8 双歧杆菌肠道内RNA scope检测
        6.1.2.9 肿瘤组织HE染色
        6.1.2.10 肿瘤组织免疫荧光染色
    6.2 结果与讨论
        6.2.1 体内肿瘤生长情况检测
        6.2.2 抗肿瘤相关细胞因子及粪便SCFA检测
        6.2.3 生物安全性检测
        6.2.4 免疫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
        6.2.5 双歧杆菌体内定向聚集功能检测
        6.2.6 双歧杆菌联合PD-L1抑制剂对肿瘤组织坏死的调控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PCR法对益生菌产品中双歧杆菌的鉴别(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主要溶液
    1.3 实验方法
        1.3.1 引物设计
        1.3.2 DNA提取
        1.3.3 引物特异性评价
    1.4 PCR鉴别反应体系的构建
        1.4.1 PCR反应体系的设计
        1.4.2 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
    1.5 乳酸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原料菌株鉴别
2 结果与分析
    2.1 引物特异性评
    2.2 PCR鉴别体系的建立
    2.3 复合型益生菌产品中的双歧杆菌鉴别
3 结论

(5)新疆地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及代谢的多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维吾尔族与汉族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研究
    1 研究方法与内容
        1.1 研究对象与标本
        1.2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1.3 测序实验流程
        1.4 Miseq文库构建及Illumina测序
        1.5 Miseq测序数据处理
        1.6 统计学处理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维吾尔族与汉族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粪便代谢组学差异研究
    1 研究方法与内容
        1.1 研究对象与标本
        1.2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1.3 代谢组学LC-MS实验流程
        1.4 LC-MS数据分析
        1.5 统计学处理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维吾尔族与汉族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粪便微生物及代谢差异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肠道炎症影响
    1 研究方法与内容
        1.1 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分组
        1.2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1.3 动物模型建立方法
        1.4 粪菌移植方法及取材
        1.5 ELISA检测实验步骤
        1.6 统计学处理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肠道菌群及代谢差异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6)枸杞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基于对肠道菌群调节的免疫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药多糖制备及质量控制体系初探
        1 中药多糖质量控制标准现状
        2 中药多糖制备及质量控制标准研究进展及评价
        3 中药多糖质量控制新技术
        4 中药多糖质控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
        5 总结与展望
    综述二 枸杞多糖结构特征及免疫活性研究进展
        1 枸杞多糖的结构特征
        2 枸杞多糖的免疫调节及其作用机制
        3 总结
前言
技术路线图
第一章 枸杞多糖的提取纯化及理化性质研究
    第一节 枸杞多糖结构分析方法的建立
    第二节 枸杞多糖的分离纯化
    第三节 枸杞多糖在胃肠液中的稳定性及肠跨膜研究
第二章 枸杞多糖对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第三章 枸杞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第四章 枸杞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及与免疫功能相关性分析
    第一节 枸杞多糖基于对肠道菌群调节的免疫作用机制研究
    第二节 枸杞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肠粘膜形态的影响
第五章 枸杞多糖质量控制及基于其结构和活性测定的产品质量评价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基于微生物组学的慢性肝病临床特点及粪菌移植延缓肝硬化大鼠疾病进程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慢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1.1.1 病毒性肝病
        1.1.2 酒精性肝病
        1.1.3 非酒精性脂肪肝
        1.1.4 药物性肝病
        1.1.5 自身免疫性肝病
    1.2 肠道微生态与慢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1.2.1 肠道菌群的概念
        1.2.2 肠-肝轴学说
        1.2.3 肠道菌群与慢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1.2.4 FMT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1.3 本课题的设计思路
第2章 慢性肝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2.1.2 粪便样本采集与DNA提取
        2.1.3 16S rRNA V4 区扩增与纯化
        2.1.4 16S rRNA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2.1.5 统计学分析
    2.2 结果
        2.2.1 患者临床信息统计
        2.2.2 16SrRNA测序深度
        2.2.3 慢性肝病患者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的差异分析
        2.2.4 慢性肝病患者肠道菌群门和属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2.2.5 肝硬化组、LC-HCC组和NLC-HCC组中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分析
        2.2.6 肝硬化组、LC-HCC组,NLC-HCC组肠道菌群门和属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2.2.7 肠道菌群紊乱与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
        2.2.8 肠道菌群紊乱与HCC病因的关联分析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FMT对肝硬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FMT改善了各组大鼠的生活状态和生存时间
        3.2.2 FMT延缓了各组大鼠的体重下降和腹水形成时间
        3.2.3 FMT减轻肝损伤保护肝功能
        3.2.4 FMT可改善肝硬化大鼠的肝纤维化发展进程
        3.2.5 FMT可降低肝硬化大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和内毒素含量
        3.2.6 FMT可减少肝硬化大鼠肠道菌群的移位
        3.2.7 FMT可改善肝硬化大鼠肠道粘膜的屏障功能
        3.2.8 FMT抑制了肝硬化大鼠肝组织中TLR4 信号通路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FMT对肝硬化大鼠的肠道菌群组成与代谢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
        4.2.1 16SrRNA测序深度
        4.2.2 FMT对肝硬化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4.2.3 FMT对肝硬化大鼠肠道菌群门和属水平的影响
        4.2.4 UPLC-Q/TOF-MS的稳定性评估
        4.2.5 FMT对肝硬化大鼠体内代谢组学的影响
        4.2.6 FMT治疗后差异性代谢物鉴别
        4.2.7 FMT对肝硬化大鼠相关代谢通路的影响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图
附录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决明子低聚糖的制备及其对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决明子简介
    1.2 决明子的主要有效成分
        1.2.1 蒽醌类
        1.2.2 萘并-吡喃-酮类
        1.2.3 蛋白质及氨基酸类
        1.2.4 糖类
        1.2.5 微量元素
    1.3 决明子的主要生理活性
        1.3.1 清肝明目
        1.3.2 降血脂作用
        1.3.3 降血压作用
    1.4 决明子低聚糖的研究现状
    1.5 低聚糖的主要生理功能
        1.5.1 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环境
        1.5.2 生成营养物质,促进营养吸收
        1.5.3 降低血糖和胆固醇
        1.5.4 保护黏膜系统,调节机体免疫力
    1.6 低聚糖的提取方法
        1.6.1 水浴提取法
        1.6.2 酶法提取技术
        1.6.3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1.6.4 微波辅助提取法
        1.6.5 膜分离技术
    1.7 双歧杆菌的功能特性
        1.7.1 营养作用
        1.7.2 抗菌作用
        1.7.3 抗肿瘤作用
    1.8 论文选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决明子低聚糖的提取及条件优化
    2.1 引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决明子低聚糖的提取工艺流程
        2.3.2 活性炭脱色
        2.3.3 Sevag法脱蛋白
        2.3.4 低聚糖含量的测定
        2.3.5 单因素实验
        2.3.6 响应面优化实验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单因素实验
        2.4.2 响应面实验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决明子低聚糖的组分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决明子低聚糖的组分分离
        3.3.2 决明子低聚糖组分分子量的测定
        3.3.3 决明子低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
        3.3.4 决明子低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决明子低聚糖的分子量分析
        3.4.2 决明子低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
        3.4.3 决明子低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决明子低聚糖对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
    4.1 引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培养基的配制
        4.3.2 双歧杆菌的厌氧培养
        4.3.3 益生指数PI的计算
        4.3.4 发酵液pH的测定
        4.3.5 决明子低聚糖的最适添加量
        4.3.6 决明子低聚糖不同组分对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
        4.3.7 发酵液还原糖的测定
        4.3.8 有机酸代谢产物的测定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决明子低聚糖的益生指数PI
        4.4.2 决明子低聚糖最适添加量的确定
        4.4.3 决明子低聚糖不同组分对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
        4.4.4 发酵液中还原糖的含量变化分析
        4.4.5 代谢产物有机酸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决明子低聚糖对提高双歧杆菌胃肠道环境耐受性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设备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双歧杆菌计数
        5.3.2 耐酸性试验
        5.3.3 模拟胆汁盐试验
        5.3.4 模拟胃液试验
        5.3.5 模拟肠液试验
    5.4 结果与分析
        5.4.1 耐酸性试验
        5.4.2 模拟胆汁盐试验
        5.4.3 模拟胃液和肠液试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外源淀粉对魔芋豆腐品质和消化道代谢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魔芋
    1.2 KGM的分子结构
    1.3 KGM的凝胶性质
    1.4 KGM不可逆凝胶的研究进展
    1.5 KGM的功能特性
    1.6 KGM的应用
    1.7 KGM纯度鉴别
    1.8 KGM和抗性淀粉肠道发酵的研究进展
    1.9 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9.1 立题依据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1.9.2 研究内容
        1.9.3 技术路线
第2章 魔芋豆腐的配方优化
    2.1 引言
    2.2 材料及主要仪器
        2.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魔芋粉及淀粉的基础指标
        2.3.2 市售魔芋豆腐性质
        2.3.3 纯魔芋豆腐的配方优化
        2.3.4 添加淀粉的魔芋豆腐的配方优化
        2.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魔芋粉及淀粉的基础指标
        2.4.2 市售魔芋豆腐性质
        2.4.3 纯魔芋豆腐配方优化
        2.4.4 添加淀粉的魔芋豆腐配方优化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外源淀粉对魔芋豆腐品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初探
    3.1 引言
    3.2 材料及主要仪器
        3.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3.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外源淀粉种类和添加量对KGM成糊性能的影响
        3.3.2 外源淀粉种类和添加量对魔芋凝胶流变学特征的影响
        3.3.3 SEM分析
        3.3.4 魔芋豆腐硬度随温度的变化
        3.3.5 魔芋豆腐赋味性
        3.3.6 数据统计与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外源淀粉种类和添加量对KGM成糊特点的影响
        3.4.2 外源淀粉种类和添加量对魔芋凝胶流变学特征的影响
        3.4.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3.4.4 魔芋豆腐硬度随温度的变化
        3.4.5 魔芋豆腐赋味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外源淀粉对魔芋豆腐消化道代谢性能的影响及淀粉添加量的检测
    4.1 引言
    4.2 材料及主要仪器
        4.2.1 试验动物
        4.2.2 试验试剂
        4.2.3 主要仪器和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样品处理
        4.3.2 体外模拟口腔消化
        4.3.3 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
        4.3.4 小鼠盲肠内容物体外发酵特性
        4.3.5 分光光度法检测魔芋豆腐中淀粉添加量
        4.3.6 数据统计与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纯魔芋豆腐在体外模拟消化时还原糖生成量
        4.4.2 体外模拟口腔消化时的淀粉水解率
        4.4.3 体外模拟胃和小肠消化时的淀粉水解率
        4.4.4 体外模拟盲肠发酵过程中pH的变化
        4.4.5 体外模拟盲肠发酵过程SCFA含量的变化
        4.4.6 体外模拟盲肠发酵24h乳酸菌含量的变化
        4.4.7 分光光度法检测魔芋豆腐中淀粉添加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发芽糙米蛋白-葡聚糖共价复合物的乳化特性及其荷载益生菌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引言
    1.1. 发芽糙米的研究概况
        1.1.1. 发芽糙米的营养特性
        1.1.2. 发芽糙米的生理功效
        1.1.3. 发芽糙米的制备
    1.2. 米蛋白的研究概况
        1.2.1. 发芽对糙米蛋白的影响
        1.2.2. 米蛋白的研究现状
    1.3. 蛋白改性的研究现状
        1.3.1. 蛋白的酶改性
        1.3.2. 蛋白的化学改性
        1.3.3. 蛋白的物理改性
    1.4. 接枝改性-美拉德反应
        1.4.1. 美拉德反应的机理
        1.4.2. 美拉德反应的研究进展
        1.4.3. 共价复合物结构的研究
        1.4.4. 共价复合物功能特性的研究
        1.4.5. 共价复合物的应用研究
    1.5. 美藤果油的研究概况
        1.5.1. 美藤果油的基本情况
        1.5.2. 美藤果油的安全性
        1.5.3. 美藤果油的营养性
        1.5.4. 美藤果油的开发及应用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2. 发芽糙米蛋白-葡聚糖共价复合物的制备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发芽糙米的制备
        2.2.2. 发芽糙米蛋白的制备
        2.2.3. 发芽糙米蛋白得率及提取率的计算
        2.2.4. 主要营养成分的测定
        2.2.5. 发芽糙米蛋白-葡聚糖共价复合物的制备
        2.2.6. 复合物接枝度的测定
        2.2.7. 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的测定
        2.2.8. 数据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糙米发芽过程中蛋白含量的变化
        2.3.2. 发芽糙米蛋白的主要营养成分
        2.3.3. 不同反应条件对复合物接枝度的影响
        2.3.4. 响应面法对发芽糙米蛋白-葡聚糖接枝反应条件的优化
    2.4. 本章小结
3. 发芽糙米蛋白-葡聚糖共价复合物的分子结构表征及功能特性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发芽糙米蛋白-葡聚糖共价复合物的制备
        3.2.2. 傅立叶红外(FTIR)光谱测定
        3.2.3. X射线衍射仪测定
        3.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3.2.5. 溶解度的测定
        3.2.6.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
        3.2.7. 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的测定
        3.2.8.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3.2.9. 数据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傅立叶红外(FTIR)光谱分析
        3.3.2. X射线衍射仪分析
        3.3.3. 超微结构分析
        3.3.4. 溶解度分析
        3.3.5. 热稳定性分析
        3.3.6. 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分析
        3.3.7. 抗氧化活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发芽糙米蛋白-葡聚糖共价复合物对乳状液的稳定性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发芽糙米蛋白-葡聚糖共价复合物的制备
        4.2.2. 乳状液的制备
        4.2.3. 乳状液的粒径测定
        4.2.4. 乳状液的稳定性测定
        4.2.5. 环境因素对乳状液的影响
        4.2.6. 数据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乳化剂种类及质量分数对乳状液粒径及分布的影响
        4.3.2. 乳化剂种类及质量分数对乳状液物理稳定性的影响
        4.3.3. 环境因素对乳状液的影响
        4.3.4. 乳状液的界面吸附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发芽糙米蛋白-葡聚糖共价复合物的应用研究
    5.1. 实验材料与设备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菌悬液的制备
        5.2.2. 壁材、芯材最佳配比的确定
        5.2.3. 微胶囊的制备
        5.2.4. 微胶囊制备工艺对活菌数的影响
        5.2.5. 热处理对双歧杆菌微胶囊存活率的影响
        5.2.6. 营养乳的制备
        5.2.7. 营养乳的氨基酸测定
        5.2.8. 营养乳的脂肪酸测定
        5.2.9. 营养乳的电子舌测定
        5.2.10. 营养乳的电子鼻测定
        5.2.11. 营养乳的稳定性测定
        5.2.12. 数据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壁材、芯材最佳配比的确定
        5.3.2. 微胶囊制备工艺对活菌数的影响
        5.3.3. 热处理对双歧杆菌微胶囊存活率的影响
        5.3.4. 营养乳的氨基酸评价
        5.3.5. 营养乳的脂肪酸评价
        5.3.6. 营养乳的电子舌评价
        5.3.7. 营养乳的电子鼻评价
        5.3.8. 营养乳的稳定性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本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四、双歧杆菌特性与鉴别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发酵乳加工工艺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李欣霏,王彩云,王新妍,杨姗姗,乌日娜,张贵斌,武俊瑞.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1(05)
  • [2]中国不同地区人群肠道中长双歧杆菌的生理特性及肠道调节功能分析[D]. 张程程. 江南大学, 2021(01)
  • [3]壳聚糖/藻酸盐微凝胶包载双歧杆菌联合小分子PD-L1抑制剂对原位直肠癌的抗肿瘤研究[D]. 刘亦伦. 吉林大学, 2021(01)
  • [4]PCR法对益生菌产品中双歧杆菌的鉴别[J]. 相红丽,雷红涛,黄惠英,付日留. 现代食品, 2021(09)
  • [5]新疆地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及代谢的多组学研究[D]. 刘欢.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1)
  • [6]枸杞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基于对肠道菌群调节的免疫作用机制研究[D]. 王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基于微生物组学的慢性肝病临床特点及粪菌移植延缓肝硬化大鼠疾病进程的机制研究[D]. 郑瑞鹏. 吉林大学, 2020(01)
  • [8]决明子低聚糖的制备及其对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D]. 贾志飞. 安徽工程大学, 2020(04)
  • [9]外源淀粉对魔芋豆腐品质和消化道代谢性能的影响[D]. 雷雯. 西南大学, 2020(01)
  • [10]发芽糙米蛋白-葡聚糖共价复合物的乳化特性及其荷载益生菌的应用研究[D]. 王雪.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双歧杆菌特性及鉴定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