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江孜地区加不拉早白垩世的双壳类化石(论文文献综述)
席党鹏,孙立新,覃祚焕,李国彪,李罡,万晓樵[1](2021)在《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研究表明白垩纪是显生宙最长的一个断代,持续时间超过7700万年。中国白垩系分布广泛,以陆相地层发育为特征,海相和海陆交互相地层的分布相对局限。历经百年,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的划分与对比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然而,中国白垩系在不同地块和盆地间岩性存在较大差异,岩石地层的划分与对比长期以来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对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梳理,提出中国白垩系不同大区、不同盆地之间岩石地层的最新划分和对比方案。中国东部白垩纪岩石地层以火山-沉积组合为主要特征,中西部大、中型陆相湖盆区以红色碎屑沉积为主要特点,而西部的特提斯区则以海相地层的发育为特征。
方培岳,罗辉,祝幼华[2](2021)在《藏南江孜甲不热剖面阿普特期有孔虫动物群的发现》文中指出通过对江孜甲不热剖面甲不拉组下部地层的研究,在两块样品中发现了大量的有孔虫。研究层段顶部的灰岩透镜体中(样品JBL-35)含有丰富的浮游有孔虫个体,可识别出浮游有孔虫2属4种,包括:Globigerinelloides ferreolensis,Hedbergella aptiana,H.gorbachikae和H.praetrocoidea,底栖有孔虫则有Gavelinella spp.和Lenti-culina spp.等。根据浮游有孔虫各属、种的地质延限,可以确定产有孔虫灰岩透镜体的形成时代应为阿普特期。该有孔虫动物群可与岗巴察且拉剖面的Globigerinelloides ferreolensis化石延限带中的主要分子对比,为在甲不热剖面寻找阿普特早期的大洋缺氧事件(OAE 1a)提供重要线索。
杨文杰[3](2021)在《藏南浪卡子柔扎剖面古海洋环境研究》文中提出
李国彪,王天洋,李新发,牛晓路,张文苑,谢丹,李阅薇,姚又嘉,李琪,马雪嵩,李兴鹏,修迪,韩子晨,赵胜楠,韩屹,薛嵩,任荣,贾志霞[4](2020)在《西藏特提斯喜马拉雅海相白垩纪—古近纪生物地层与重大地质事件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地质历史时期曾发过许多对生命的演化进程造成过重大影响与制约的全球性地质事件,白垩纪—古近纪就是一个重大地质事件频发的时期。随着冈瓦纳大陆在中生代时期的解体,全球海陆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地球的表层和岩石圈层均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由此引发了构造运动空前活跃,发生过诸如大洋缺氧事件(OAE)、大洋富氧事件(CORBs)、白垩纪/古近纪(K/Pg)生物大灭绝事件、古新世—始新世极热(PETM)事件、印度-亚洲板块碰撞、新特提斯洋的演化及最终消亡等一系列的全球性重大地质事件。对这些重大地质事件的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古海洋、古地理、古环境的认识。尝试追踪和捕捉这些重大地质事件,恢复和重建古地理,其基础是建立精确的年代地层格架。西藏南部保存了中国最为完整的海相白垩纪—古近纪沉积,完整地记录了上述的全球性重大地质事件,通过对札达、岗巴、定日、亚东、江孜、萨嘎和吉隆等地区高分辨率浮游和底栖有孔虫、介形虫、钙质超微化石和放射虫生物地层学研究,可直接约束全球性重大地质事件发生的时间,并为重建新特提斯洋古海洋环境和古地理提供证据。此外,在重大地质环境突变期间生物的演化过程,也可为探明极端环境变化发生时期气候-环境-生物之间的协同演化关系提供证据。本文系统总结了课题组为主的近年来对藏南白垩纪—古近纪海相地层中微体古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及重要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王天洋[5](2020)在《西藏白垩纪-古近纪生物地层特征及其对古地理、古海洋演化的约束》文中研究指明特提斯造山带是地球上最复杂的构造域之一,其不仅记录多重古陆及其间陆壳碎块间的相互作用、汇聚拼合、隆升事件的发生;而且也记录了多重特提斯洋盆的演化及消亡过程。这些事件决定了它在全球构造和洋陆变迁等重大地质问题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约束中特提斯洋和新特提斯洋的闭合时限是特提斯-喜马拉雅造山系统演化的关键,它们的俯冲闭合与拉萨-羌塘地体的碰撞、印度-亚洲板块的碰撞、青藏高原的隆升及整个东亚大陆发生挤压等众多相关地质过程密切相关,并深刻影响了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本论文选取特提斯构造域的主体青藏高原为研究区,聚焦于西藏地区白垩纪-古近纪海相沉积记录,分别就日土、江孜、吉隆和亚东地区选取典型剖面进行详细的生物地层学研究。同时运用沉积学、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的方法,对江孜北家剖面和吉隆桑单林剖面白垩纪-古近纪沉积进行物源分析,确定桑单林剖面中白垩系蹬岗组砂岩为印度板块物源,而古近系桑单林组中的碎屑锆石主要来源为亚洲板块;北家剖面下白垩统加不拉组为印度板块物源,而古近系甲查拉组为亚洲板块物源。在物源分析的基础上,对从北家和桑单林剖面中获取的放射虫化石进行详细鉴定和系统分析,并与全球低纬度放射虫组合进行对比。通过基于构建共生物种确定性离散序列的数学模型-单一关联法对放射虫进行生物年代学分析,建立了白垩纪放射虫带UAZ RK1-6,以及古近纪放射虫带UAZ RP1-4。进而约束印度-亚洲板块的初次碰撞时间发生在61.8 Ma(UAZRP1)之前;同时将该数学模型运用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日土地区)获取的放射虫化石,建立共存延限带UAZ1-5。结果表明在早白垩世晚期阿尔布期(Albian)时(UAZ5,101 Ma),中特提斯洋仍然存在。本论文还将由亚东古鲁浦剖面的古近纪海相沉积序列中新发现的15属29种介形虫,与喜马拉雅各地区沉积层序及全球特提斯域介形虫生物组合进行对比分析,划分出Gyrocythere grandilaevis、Loxoconcha mataiensis 和 Alocopocythere transversa 生物带。结果显示,在始新世中期,全球特提斯域介形虫动物群面貌极其相似,表明其很可能栖息于相似的海洋环境中。此外,藏南最高海相沉积地层遮普惹组中产出的丰富的浮游/底栖有孔虫、介形虫、翼足虫、钙质超微化石组合表明西藏南部地区乃至整个特提斯域在始新世晚期仍处于开放的浅海环境中,广阔的新特提斯洋海道仍然存在。
李颖[6](2020)在《西藏南部绒布地区中侏罗世遮拉组地质特征及地质意义》文中指出绒布地区处于西藏自治区南部,属于特提斯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本文以绒布地区中侏罗世遮拉组为研究对象,以沉积岩石学、岩浆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为基础,结合前人研究资料,通过野外路线地质调查,实测地层剖面及样品数据分析等研究手段,对遮拉组地层及其火山岩进行解剖。研究表明,绒布地区遮拉组地层整体变化较为有序,整体表现为从一段至二段出现泥质岩-碳酸盐岩(或陆源碎屑岩+火山岩)-泥质岩的变化。通过对遮拉组一段泥页岩研究发现:泥页岩样品具有较高的稀土元素总量(ΣREE)和轻重稀土含量比值,且远高于北美页岩的标准值,说明遮拉组泥页岩的轻重稀土分馏较为明显,并且泥页岩样品具有δEu的负异常,而δCe不显示异常,推测遮拉组沉积处于还原环境,加之遮拉组二段出现大套较为纯净的灰黑色泥质岩沉积,推测遮拉组的沉积环境属于陆棚-大陆斜坡环境,并且在遮拉组泥页岩中发现菊石化石Haplophylloceras sp.,常见于中侏罗世。通过对遮拉组玄武岩的研究发现:玄武岩岩性主要为斑状玄武岩和隐晶质玄武岩,且多在遮拉组一段出现。常量元素特征显示玄武岩样品具有高Ti,高Fe,高P,低Mg的特征;微量元素显示玄武岩样品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Sr相对亏损,除Rb、K、Ba、Sr等元素外的其它元素均与OIB具有明显的相似性,玄武岩的Zr/Nb比值为5.10~7.64,Hf/Th比值为2.20~3.94,类似于板内玄武岩(Hf/Th<8);稀土元素特征显示,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值从La到Lu递减,无Eu异常,与OIB型稀土配分趋势大致相同;同位素特征显示遮拉组玄武岩以高87Sr/86Sr和低143Nd/144Nd为特征。无论是遮拉组玄武岩的主量、微量、稀土还是同位素特征,都显示了与桑秀组玄武岩较为一致的特征,指示了遮拉组玄武岩的形成与热点或地幔热柱相关。通过遮拉组的岩性组合特征及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得出,遮拉组沉积时处于陆棚-大陆斜坡环境,而在遮拉组沉积时期,就已经有较大规模的地幔柱和热点相互作用,这为雅鲁藏布江洋盆的演化提供了条件。
孙倩[7](2019)在《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地层对比和古地理研究》文中提出特提斯域侏罗系成藏组合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青藏高原处于特提斯域东段,是我国海相侏罗系最为发育的地区,也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地层学是地质学的基础,科学完善的地层格架及古地理格局也能为石油地质学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目前措勤盆地上侏罗统研究较为薄弱,岩石地层单位对比不清晰,随着最新的地层学资料的不断积累,“三陆两槽”的构造格局认识已逐渐显示出它的局限性。因此本文拟对措勤盆地及邻区的晚侏罗世地层古生物学及沉积学特征进行研究,重新认识晚侏罗世沉积古地理格局,为后续的石油地质学研究奠定基础。本次在班戈县保吉乡、白拉乡、双湖朋彦错及藏南拉孜地区进行野外调查研究,并收集、分析措勤盆地及邻区的地层古生物学、沉积学及石油地质学资料。本次在保吉乡识别出上侏罗统萨波直不勒组及吐卡日组,并将吐卡日组划分为上、下两段;在白拉乡剖面识别出吐卡日组以及朋彦错地区识别出索瓦组,说明上侏罗统碳酸盐岩沉积在班公湖-怒江地层区及南羌塘地层区仍有分布,且与冈底斯地层区的吐卡日组具有可对比性。此外,对于喜马拉雅地层区、雅鲁藏布江地层区及北羌塘地层区,本次仍沿用以往的地层学认识。通过对晚侏罗世典型剖面的沉积相分析,喜马拉雅地层区以及雅鲁藏布江地层区仍沿用以往的古地理学认识,即分别处于喜马拉雅被动大陆边缘以及成熟的新特斯洋盆环境;而冈底斯地层区、班公湖-怒江地层区及羌塘盆地地层区的古地理格局取得了新的认识。冈底斯地层区南部并不存在古陆剥蚀区,而是处于斜坡环境,北部地区也并非以往认为的滨浅海碎屑岩沉积环境,而是处于广阔的碳酸盐台地环境中。班公湖-怒江地层区处于台地北部延伸区域。羌塘盆地地层区整体具有南低北高的古地势特点,从北到南由泻湖-滨岸环境转至局限台地环境-蒸发台地环境,直到盆地南缘出现稳定开阔台地环境。本次措勤盆地及邻区的晚侏罗世古地理认识进一步验证了“两陆一盆”的宏观地质格局。本文将晚侏罗世潜在成藏组合保吉层系与特提斯域中东-中亚段的含油气盆地侏罗系成藏组合进行对比,认保吉层系与阿拉伯盆地及阿姆河盆地在生储盖组合、圈闭以及沉积相带的分布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可对比性,具有潜在的油气勘探价值,建议加强措勤盆地上侏罗统的石油地质学研究。
边伟伟[8](2019)在《东冈瓦纳大陆裂解及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古地磁学约束》文中研究指明东冈瓦纳大陆的裂解及印度板块的北向漂移标志着印度洋的形成,而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的碰撞及后续的持续挤压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形成,这些地质过程对全球古气候、古地理以及生命演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尽管前人在特提斯喜马拉雅和拉萨地块开展了大量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但是对于东冈瓦纳大陆的裂解机制和裂解过程以及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的碰撞过程仍存在激烈争议。针对以上科学问题,对特提斯喜马拉雅和拉萨地块开展了系统的古地磁学、岩石磁学、岩相学及年代学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特提斯喜马拉雅洛扎地区遮拉组和维美组火山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35.3±2.7 Ma和137.6±3.8 Ma,不属于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给出的中侏罗世和晚侏罗世年龄范畴;(2)在特提斯喜马拉雅洛扎地区和堆纳-岗巴地区获得一个由褶皱及倒转检验约束的高质量的古地磁极,31个采点和30个采点地层产状校正后极的Fisher平均分别为:0.9°N,293.4°E,A95=7.0°,和58.7°N,330.3°E,A95=2.5°,对应采样区的古纬度在早白垩世和始新世期间分别为南纬53.5°±7.0°和北纬10.4°±2.5°;在拉萨地块革吉地区获得一个由褶皱检验约束的古地磁极,54个采点地层产状校正后极的Fisher平均为:74.4°N,225.9°E,A95=3.8°,对应采样区的古纬度在晚白垩世期间为北纬19.6°±3.8°;(3)结合澳大利亚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克拉通及特提斯喜马拉雅已有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古地磁学结果,表明特提斯喜马拉雅东南部早白垩世(147–124Ma)措美大火成岩省喷发于南纬50°左右,与重建的Kerguelen地幔柱大火成岩省喷出时的中心位置较为一致,揭示措美大火成岩省起源于Kerguelen地幔柱;东冈瓦纳大陆在147 Ma开始裂解,印度板块与澳大利亚-南极洲板块在124 Ma之前已完全裂解;(4)结合拉萨地块、特提斯喜马拉雅和印度克拉通已有的可靠的古地磁学结果,表明亚洲大陆南缘(参考点:29.0?N,87.5?E)在整个白垩纪一直位于北纬14.3?左右,且处于近东西向排列;特提斯喜马拉雅和印度克拉通在晚侏罗世以后既不存在洋盆的伸展也不存在超过1000公里的南北向地壳缩短;印度-亚洲大陆在48.1 Ma已经发生碰撞。
潘婉莹[9](2018)在《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晚侏罗世石英砂岩沉积特征及古地理意义》文中认为侏罗纪是特提斯海域演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地质历史时期,伴随着东冈瓦纳的裂解,新特提斯洋盆的开启,与特提斯相关的地质区域在这一阶段的沉积物蕴含着新特提斯早期演变的丰富信息。它不仅记录了东冈瓦纳的演化历史,通过对其物源的研究更可以为新特提斯洋的扩展、开裂提供时间约束。特提斯喜马拉雅发育连续完整的石英砂岩,其发育沉积环境和构造背景至今尚存在争论。因此,特提斯喜马拉雅侏罗纪地层,尤其是蕴含物源信息的石英砂岩为解决以上问题成为了可能。论文通过岩石学、沉积学、重矿物地球化学和地质年代学等方法,对研究区石英砂岩沉积特征和物源进行分析和对比。主要利用砂岩骨架颗粒统计分析,扫描电镜-阴极发光镜下鉴定,U-Pb碎屑锆石年龄谱分析等方法手段,并收集整理前人的研究工作,综合古生物地层学,进行沉积环境深入分析,建立沉积演化序列和构造背景,从而推断和恢复上侏罗统古地理格局。研究区地层以聂拉木地区门卡墩组和江孜地区唯美组为研究重点,通过上下层位及区域上侏罗纪地层的对比,限定门卡墩组和唯美组在时代上的等时性,判断特提斯喜马拉雅北亚带主要由斜坡相厚层状沉积地层组成,而南亚带由外陆棚相沉积地层组成,说明唯美组与门卡墩组为等时异相的两套地层。成分成熟度很高的石英砂岩骨架颗粒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物源区很可能是稳定克拉通。锆石和金红石这类稳定重矿的高占比,也说明了这套石英砂岩是一个大陆块起源,且存在先存石英砂岩的再旋回。550Ma和950Ma的U-Pb碎屑锆石年龄峰值,与东印度东高止山脉匹配度最佳,推断特提斯喜马拉雅石英砂岩序列的物质来源是东印度稳定克拉通盆地。维美组NNE向古水流和门卡墩组NE-SW双向古水流则显示了印度北被动大陆北缘的古海岸线在区域上存在方向的转变,从西侧的NNW向转换到东侧的NEE向。与晚三叠相比,海岸线方向转变的角度增大且向东偏转,佐证了晚侏罗期印度与西澳大利亚的海底扩张。
梁慧敏[10](2017)在《西藏南部地区白垩纪冷泉碳酸盐结核的产出特征与形成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冷泉与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甲烷温室气体等密切相关,故其越来越受到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冷泉碳酸盐岩是古代冷泉发育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将对西藏南部日喀则弧前盆地、特提斯喜马拉雅带白垩纪地层中发现的冷泉碳酸盐结核进行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以探讨其矿物组成、沉积组构、碳酸盐中碳的来源、形成过程及模式。从形态上,可将研究区白垩纪地层中发现的冷泉碳酸盐结核分为四种:椭球状结核、管状结核、顺层状结核、龟裂状结核。椭球状结核,大小2cm×3cm15cm×30cm,具微晶结构,主要由微晶方解石(3050%)、石英和长石碎屑矿物(4065%)、有孔虫壳体(23%)、黄铁矿(5%)组成。其碳同位素值为-29.79-3.61‰VPDB。其渐变的碳同位素值、陆源元素含量表明其是由核部向边部逐渐生长形成。综合其碳同位素值、围岩TOC等,我们认为椭球状结核中的碳主要源自于甲烷厌氧氧化。管状结核,个体大小不一,呈近平行或垂直于层面产出,具微晶结构,主要由微晶方解石(5080%)、石英和长石碎屑矿物(2050%)、有孔虫、黄铁矿组成。岗巴、上巴剖面管状结核的碳同位素值范围分别为-27.37-23.85‰VPDB、-8.85-3.47‰VPDB,根据其特殊产出形态、负碳同位素值、低TOC,我们认为其碳源为甲烷水合物分解产生的CH4,并且为从边部逐渐向中心生长形成的。顺层状结核,厚23cm±,呈近平行于层面分布。其主要由微晶方解石(8590%),石英、长石碎屑矿物(1015%),黄铁矿组成。其碳同位素值为-21.87-6.67‰VPDB,其形成同样与甲烷释放相关。龟裂状结核,大小6 cm×8 cm100 cm×30 cm,顺层分布。其由边部结核体与裂隙充填物组成。结核基质主要由微晶方解石(5575%),石英、长石等碎屑矿物(2545%)组成。裂隙充填物有两期:纤维状、块状方解石胶结物。相比于结核基质与纤维状方解石,块状方解石具有最负氧同位素值、最高碳同位素值、高FeO、低MgO特征。经判断结核基质与纤维状方解石形成于浅海并与CH4释放有关,之后结核开始埋藏。在结核埋藏过程中,二者发生部分重结晶。块状方解石中高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平均176.9℃)表明,其是由被深部岩体加热的海水在结核埋藏过程中充填其残留的孔隙而形成。
二、西藏江孜地区加不拉早白垩世的双壳类化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江孜地区加不拉早白垩世的双壳类化石(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研究简史 |
2 国际白垩纪年代地层划分标准 |
3 中国白垩纪生物带 |
4 中国白垩系地层区划 |
4.1 东北地层大区(I) |
4.2 华北地层大区(II) |
4.3 东南沿海地层大区(III) |
4.4 中南地层大区(IV) |
4.5 西南地层大区(V) |
4.6 西北地层大区(VI) |
4.7 新藏特提斯地层大区(VII) |
4.7.1 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层区 |
4.7.2 雅鲁藏布江地层区 |
4.7.3 冈底斯地层区 |
4.7.4 羌塘盆地地层区 |
4.7.5 喀喇昆仑地层区 |
4.7.6 塔里木盆地西部地层区 |
5 讨论 |
5.1 中国海相白垩纪岩石地层划分、对比及问题 |
5.2 中国陆相白垩纪地层划分、对比及问题 |
5.3 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时空分布及与中国矿产资源分布的关系 |
6 结语 |
(2)藏南江孜甲不热剖面阿普特期有孔虫动物群的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前 言 |
1 地质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江孜甲不热剖面描述 |
2.2 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地层时代约束 |
3.2 潜在的大洋缺氧事件(OAE 1a) |
4 结 论 |
5 系统古生物学 |
(5)西藏白垩纪-古近纪生物地层特征及其对古地理、古海洋演化的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1 中特提斯洋演化过程 |
1.2.2 新特提斯洋演化过程 |
1.2.3 印度-亚洲板块碰撞过程/时间 |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2.1 锆石分选与制靶 |
1.4.2.2 锆石U-Pb同位素测年 |
1.4.2.3 放射虫处理方法 |
1.4.2.4 介形虫处理方法 |
1.4.2.5 砂岩碎屑颗粒统计 |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
2 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 |
2.1 青藏高原地质格架 |
2.1.1 羌塘地体 |
2.1.2 拉萨地体 |
2.1.3 特提斯喜马拉雅造山带 |
2.2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
2.3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
3 研究区沉积地层格架 |
3.1 藏南白垩纪-古近纪地层划分 |
3.1.1 江孜地区白垩纪-古近纪地层 |
3.1.2 吉隆地区白垩纪-古近纪地层 |
3.1.3 亚东地区古近纪地层 |
3.2 藏北日土县白垩纪地层单位划分 |
3.3 地层实测剖面 |
3.3.1 吉隆桑单林白垩纪-古近纪地层实测剖面 |
3.3.2 江孜北家白垩纪-古近纪地层实测剖面 |
3.3.3 亚东古鲁浦古近纪实测剖面 |
3.3.4 日土约拉山白垩纪地层实测剖面 |
4 研究区生物地层与全球对比 |
4.1 新特提斯洋白垩纪-古近纪放射虫组合特征与全球对比 |
4.1.1 白垩纪放射虫生物地层格架 |
4.1.2 古近纪放射生物地层格架 |
4.1.2.1 北家剖面古近纪放射虫组合 |
4.1.2.2 桑单林剖面古近纪放射虫组合 |
4.2 中特提斯洋白垩纪放射虫组合特征与全球对比 |
4.3 新特提斯洋古近纪介形虫组合特征与全球对比 |
5 研究区物源分析 |
6 讨论 |
6.1 印度-亚洲板块碰撞时限和过程 |
6.1.1 印度-亚洲板块碰撞模型 |
6.1.2 印度板块-洋内岛弧碰撞模型 |
6.2 新特提斯洋消亡时限、生物古地理与古海洋环境 |
6.3 中特提斯洋消亡时限与古海洋环境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及认识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西藏南部绒布地区中侏罗世遮拉组地质特征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地理概况 |
1.3 研究现状 |
1.3.1 以往基础地质工作 |
1.3.2 中生代火山-沉积特征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思路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岩浆岩 |
2.4.1 侵入岩 |
2.4.2 喷出岩 |
2.4.3 脉岩 |
2.5 区域矿产 |
第3章 遮拉组地质特征 |
3.1 遮拉组分布特征 |
3.2 遮拉组地层剖面特征 |
3.3 岩性特征 |
3.3.1 泥质岩 |
3.3.2 砂岩 |
3.3.3 玄武岩 |
3.4 层序特征 |
3.5 古生物化石组合特征 |
第4章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1 测试技术与方法 |
4.2 泥质岩 |
4.2.1 常量元素 |
4.2.2 微量元素 |
4.2.3 稀土元素 |
4.3 火山岩 |
4.3.1 常量元素 |
4.3.2 微量元素 |
4.3.3 稀土元素 |
4.3.4 Sr-Nd同位素 |
4.4 小结 |
第5章 遮拉组的形成环境 |
5.1 泥质岩形成的沉积环境 |
5.1.1 沉积环境分析 |
5.1.2 沉积速率 |
5.2 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
5.2.1 地壳混染 |
5.2.2 源区特征 |
5.2.3 构造环境判别 |
5.3 遮拉组形成与演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地层对比和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概况 |
2.3 晚侏罗世地层及沉积古地理概况 |
3 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地层划分及对比 |
3.1 措勤盆地晚侏罗世实测剖面研究 |
3.2 班公湖-怒江地层区晚侏罗世实测剖面研究 |
3.3 南羌塘地层区晚侏罗世实测剖面研究 |
3.4 雅鲁藏布江地层区实测剖面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沉积环境及古地理特征 |
4.1 措勤盆地晚侏罗世沉积环境及古地理特征 |
4.2 班公湖-怒江地层区晚侏罗世沉积环境及古地理特征 |
4.3 南羌塘地层区晚侏罗世沉积环境及古地理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措勤盆地晚侏罗世地层及古地理研究的油气勘探意义 |
5.1 前人对措勤盆地晚侏罗世油气远景的评价 |
5.2 措勤盆地晚侏罗世油气远景新认识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东冈瓦纳大陆裂解及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古地磁学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案 |
1.5 本文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采样及研究方法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特提斯喜马拉雅 |
2.2.1 洛扎地区采样区地层特征 |
2.2.2 洛扎地区古地磁采样 |
2.2.3 堆纳-岗巴地区采样区地层特征 |
2.2.4 堆纳-岗巴地区古地磁采样 |
2.3 拉萨地块 |
2.3.1 革吉地区采样区地层特征 |
2.3.2 革吉地区古地磁采样 |
2.4 研究方法 |
2.4.1 年代学 |
2.4.2 岩石磁学 |
2.4.3 岩相学 |
2.4.4 古地磁学 |
第3章 特提斯喜马拉雅早白垩世-始新世古地磁结果 |
3.1 洛扎地区 |
3.1.1 年代学结果 |
3.1.2 岩石磁学结果 |
3.1.3 岩相学结果 |
3.1.4 古地磁学结果 |
3.2 堆纳-岗巴地区 |
3.2.1 岩石磁学结果 |
3.2.2 岩相学结果 |
3.2.3 古地磁学结果 |
第4章 拉萨地块晚白垩世古地磁结果 |
4.1 磁化率各向异性特征 |
4.2 岩石磁学结果 |
4.3 古地磁学结果 |
4.3.1 倾角浅化校正 |
4.3.2 同构造沉积校正 |
4.3.3 构造应力与剩磁方向 |
第5章 讨论 |
5.1 东冈瓦纳大陆的裂解机制及裂解过程 |
5.1.1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Comei-Bunbury大火成岩时间分布特征 |
5.1.2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Comei-Bunbury大火成岩古地理位置 |
5.1.3 东冈瓦纳大陆的裂解 |
5.2 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的碰撞过程 |
5.2.1 特提斯喜马拉雅晚侏罗世-始新世古纬度演化 |
5.2.2 拉萨地块晚侏罗世-始新世古纬度演化 |
5.2.3 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的碰撞时限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个人简介 |
(9)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晚侏罗世石英砂岩沉积特征及古地理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科学问题 |
2 地质背景 |
2.1 特提斯喜马拉雅 |
2.2 “特提斯”简史 |
3 地层与沉积 |
3.1 特提斯喜马拉雅北亚带 |
3.1.1 岩石地层 |
3.1.2 沉积特征 |
3.2 特提斯喜马拉雅南亚带 |
3.2.1 岩石地层 |
3.2.2 沉积特征 |
3.3 地层对比 |
3.3.1 层位与岩性对比 |
3.3.2 古生物对比 |
3.3.3 沉积相对比 |
4 碎屑锆石地球化学分析 |
4.1 样品采集与分离 |
4.2 锆石年龄 |
5 重矿物分析 |
5.1 样品采集与分离 |
5.2 重矿物特征及组成 |
5.3 重矿物组合特征 |
5.4 重矿物指数特征 |
6 讨论 |
6.1 沉积环境 |
6.2 物源与古水流 |
6.3 古地理与古海岸线分析 |
7 结论 |
8 致谢 |
9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西藏南部地区白垩纪冷泉碳酸盐结核的产出特征与形成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甲烷释放的研究意义 |
1.1.2 甲烷释放与白垩纪气候 |
1.1.3 东特提斯白垩纪时期甲烷释放的研究 |
1.2 冷泉碳酸盐岩的研究进展 |
1.2.1 冷泉碳酸盐岩的全球分布 |
1.2.2 冷泉碳酸盐岩的特征 |
1.2.3 冷泉碳酸盐岩的形成机理 |
1.2.4 东特提斯白垩纪时期冷泉碳酸盐岩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研究区区域地层 |
2.2.1 日喀则弧前盆地 |
2.2.2 特提斯喜马拉雅带 |
第三章 研究方法简介 |
3.1 阴极发光 |
3.2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3.3 流体包裹体显微分析 |
3.4 电子探针分析 |
3.5 X射线衍射分析 |
3.6 原位X射线荧光扫描测试 |
3.7 碳氧同位素分析 |
第四章 西藏南部地区白垩纪冷泉碳酸盐结核地层学特征 |
4.1 日喀则弧前盆地 |
4.2 特提斯喜马拉雅带 |
第五章 西藏南部地区白垩纪冷泉碳酸盐结核的岩石学、矿物学特征 |
5.1 椭球状结核 |
5.1.1 岩石学特征 |
5.1.2 矿物学特征 |
5.2 管状碳酸盐结核 |
5.2.1 岩石学特征 |
5.2.2 矿物学特征 |
5.3 顺层状结核 |
5.3.1 岩石学特征 |
5.3.2 矿物学特征 |
5.4 龟裂状碳酸盐结核 |
5.4.1 岩石学特征 |
5.4.2 矿物学特征 |
5.4.3 流体包裹体特征 |
第六章 西藏南部地区白垩纪冷泉碳酸盐结核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6.1 椭球状结核 |
6.2 龟裂状碳酸盐结核 |
第七章 西藏南部地区白垩纪冷泉碳酸盐结核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7.1 椭球状结核 |
7.2 管状结核 |
7.3 顺层状结核 |
7.4 龟裂状结核 |
第八章 西藏南部地区白垩纪冷泉碳酸盐结核的流体来源 |
8.1 碳、氧稳定同位素的受控因素 |
8.2 成岩作用对海相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的影响 |
8.3 流体来源 |
8.3.1 椭球状碳酸盐结核 |
8.3.2 管状碳酸盐结核 |
8.3.3 顺层状碳酸盐结核 |
8.3.4 龟裂状碳酸盐结核 |
第九章 西藏南部地区白垩纪冷泉碳酸盐结核的形成过程、模式 |
9.1 椭球状结核 |
9.1.1 椭球状结核的形成模式 |
9.1.2 椭球状结核的生长过程 |
9.2 管状结核 |
9.2.1 管状结核的形成模式 |
9.2.2 管状结核的生长过程 |
9.3 顺层状结核 |
9.4 龟裂状结核 |
9.4.1 龟裂的机制 |
9.4.2 龟裂状结核的形成模式 |
第十章 结论以及存在的问题 |
10.1 结论 |
10.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四、西藏江孜地区加不拉早白垩世的双壳类化石(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席党鹏,孙立新,覃祚焕,李国彪,李罡,万晓樵. 地层学杂志, 2021
- [2]藏南江孜甲不热剖面阿普特期有孔虫动物群的发现[J]. 方培岳,罗辉,祝幼华.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21
- [3]藏南浪卡子柔扎剖面古海洋环境研究[D]. 杨文杰.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4]西藏特提斯喜马拉雅海相白垩纪—古近纪生物地层与重大地质事件研究进展[J]. 李国彪,王天洋,李新发,牛晓路,张文苑,谢丹,李阅薇,姚又嘉,李琪,马雪嵩,李兴鹏,修迪,韩子晨,赵胜楠,韩屹,薛嵩,任荣,贾志霞. 地学前缘, 2020(06)
- [5]西藏白垩纪-古近纪生物地层特征及其对古地理、古海洋演化的约束[D]. 王天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6]西藏南部绒布地区中侏罗世遮拉组地质特征及地质意义[D]. 李颖.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7]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地层对比和古地理研究[D]. 孙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8]东冈瓦纳大陆裂解及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古地磁学约束[D]. 边伟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9]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晚侏罗世石英砂岩沉积特征及古地理意义[D]. 潘婉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10]西藏南部地区白垩纪冷泉碳酸盐结核的产出特征与形成模式[D]. 梁慧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