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架区论文-何梦颖,梅西,张训华,刘健,郭兴伟

陆架区论文-何梦颖,梅西,张训华,刘健,郭兴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陆架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南黄海,CSDP-1孔,碎屑锆石U-Pb定年,物源示踪

陆架区论文文献综述

何梦颖,梅西,张训华,刘健,郭兴伟[1](2019)在《南黄海陆架区CSDP-1孔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年龄物源判别》一文中研究指出南黄海作为东部陆架海的一部分,其沉积物记录了源区、气候及古环境演变等多方面的信息。本文利用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的方法,对南黄海西部CSDP-1孔沉积物进行了碎屑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CSDP-1孔沉积物碎屑锆石主要表现出300~100,500~300,1 000~700,2 100~1 700和2 600~2 300Ma 5组年龄区间。由底部到顶部,钻孔沉积物中除了1 000~700和2 100~1 700Ma的锆石质量分数变化较大,其他年龄组的锆石质量分数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长江、黄河、废黄河和淮河作为钻孔区域可能的物质来源,其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存在显着差异,其中长江沉积物以1 000~700Ma的锆石为特征,黄河沉积物中2 100~1 700 Ma的锆石质量分数最高,废黄河与淮河沉积物中500~300Ma的锆石质量分数均比黄河和长江沉积物高。通过对CSDP-1钻孔及河流沉积物进行物源判别并结合相关性分析可认为:钻孔沉积物3.20 Ma以来存在多源物质贡献,长江源物质占优势,淮河源次之;淮河从2.16Ma开始对钻孔区域有影响;0.78Ma该区开始有黄河源的物质,且以黄河沉积物为主要物质来源;废黄河对钻孔区域几乎没有影响。(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彭露,江艳娥,徐姗楠,陈作志[2](2018)在《南海北部陆架区金线鱼矢耳石形态及其与体长、体质量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14年8月—2015年2月于南海北部海域采集的金线鱼(Nemipterus virgatus) 106尾,测量其耳石样本的长、宽、周长、面积等形态指标,分析耳石形态特征,以探讨其耳石形态特征与个体体长、体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金线鱼耳石的形态指标在雌、雄个体间差异不显着(P>0.05)。耳石的宽、面积及长宽比在左右耳石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但耳石的长、最大半径、最小半径、周长、最小外接矩形面积和半径比在左右耳石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经主成分分析发现,耳石的长、宽、最大半径、最小半径、周长、面积、最小外接矩形面积和半径比这8个形态指标为金线鱼耳石的主要形态指标。金线鱼耳石主要形态指标与体长、体质量的最佳拟合函数为多项式函数。(本文来源于《南方水产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朱逊驰[3](2018)在《中国近岸到陆架区典型水体中溶解铁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铁(Fe)在地壳元素组成中仅次于氧、硅、铝,位列第四位。铁作为所有生命体的必需营养元素,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酶系统中,参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氮的固定等诸多新陈代谢过程。可以说,铁作为一种重要的元素,对全球海洋初级生产的规模和动态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并藉此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边缘海虽然仅占全球海洋面积的一小部分,但对全球海洋初级生产及碳循环意义重大,而铁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岸区域人口聚居,生态活跃,自然过程与人为活动影响显着,该环境下铁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受到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但在不同区域和水体环境中各因素的影响强度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开展自然过程与人为活动差异化作用背景下近岸到陆架区不同类型水体中铁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研究,对于全面认识近海生态系统铁循环及碳循环均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选择人为养殖活动控制下的黄海桑沟湾、自然与人为影响都很显着的长江口及东海大陆架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多次野外调查,取得了一批可信赖的溶解铁数据,据此探讨了研究区域内溶解铁浓度的时空分布格局和迁移转化规律,初步勾勒了我国近岸到陆架区典型水体环境中铁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另外,本论文对世界范围内养殖区、河流河口区、陆架区/边缘海溶解铁浓度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尝试从全球的高度加强对水体溶解铁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认识。本论文的主要发现如下:春、夏、秋、冬季桑沟湾表层水体溶解铁浓度变化范围(平均值)分别为2.89-25.3(12.0±6.29)nM、2.55-14.0(5.00±2.92)nM、1.12-2.98(1.83±0.42)nM、1.42-9.33(3.36±2.06)nM,呈现出显着的季节性差异(p<0.05)。箱式计算结果表明,大气沉降、沉积物界面、地下水输入、河流输入向桑沟湾贡献溶解铁的通量分别为(8.23±5.28)×10~3 kg/yr、788 kg/yr、554±336 kg/yr、213±168 kg/yr,分别占总输入通量的84.1%、8.06%、5.66%、2.18%;养殖品类的收割捕获、与黄海水的交换、浮游植物碳埋藏输出溶解铁通量分别为7.00×10~3 kg/yr、5.48×10~3 kg/yr、53.1kg/yr,分别占总输出通量的55.9%、43.7%、0.424%;源与汇的差异表明桑沟湾整体上是净的铁源。春季观测到的高溶解铁浓度很可能来源于大气干沉降的贡献。不同养殖区之间溶解铁浓度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养殖品类对水体溶解铁的利用及此后的收割捕获是桑沟湾最重要的铁汇,导致春季到夏季溶解铁浓度的降低。夏季浮游植物的利用及秋季桑沟湾与黄海水的顺畅交换使得湾内溶解铁进一步降低。溶解铁与溶解无机磷(DIP)浓度的数学关系表明,春、夏季桑沟湾内水体溶解铁浓度足以支撑DIP的生物利用,但秋季溶解铁可能成为初级生产的限制因素。溶解铁与叶绿素a浓度的相关性分析也表明,溶解铁可能刺激了夏季浮游植物的生长、但限制了秋季浮游植物的生长。长江徐六泾表层水体溶解铁浓度变化范围和平均值分别为15.0-159 nM和45.5±29.2 nM,在世界河流体系中处于较低水平。整体上看,长江输送的溶解铁在河口区发生明显的清除;在河口拦门沙区域的内部(盐度S≤1)和外部(S>1)水体,分别发生了显着的铁的再活化和清除过程。溶解铁平均浓度从徐六泾到拦门沙区域内部S≤1水体增加了近四倍,随后在外部S>1水体中显着降低。室内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颗粒物解吸作用和盐度引起的絮凝作用分别导致了铁的再活化和清除过程。拦门沙区域溶解铁收支计算结果表明,长江徐六泾、沉积物界面、黄浦江、上海沿江污水厂、大气沉降每年分别向拦门沙区域输送溶解铁(2.32±1.17)×10~6 kg、(658±773)×10~3 kg、(73.2±24.1)×10~3 kg、55.0×10~3 kg、48.5×10~3kg,各项分别占总输入量的73.5%、20.9%、2.32%、1.75%、1.54%。源与汇的差异表明,拦门沙区域整体上是净的铁汇,但其内部S≤1水体和外部S>1水体分别是净的铁源和净的铁汇。东海大陆架水体溶解铁浓度变化范围为0.22-26.7 nM,平均值为4.48±4.96nM。其中近岸区域受径流输入、缺氧过程等因素的影响溶解铁浓度比较高,平均浓度约9-10 nM,离岸海区溶解铁浓度多在2 nM以下。表、底层水体溶解铁浓度范围(平均值)分别为0.47-21.8(5.24±4.76)nM、0.49-26.71(5.79±6.11)nM,无显着性差异(p>0.05)。整体上看,水团混合控制了东海陆架水体溶解铁的分布,尤其是对中、上层水而言。沉积物底界面、缺氧过程、沿岸上升流会对水体溶解铁浓度产生较大影响。东海不同区域水柱颗粒物铁碳比(Fe:C)差异较大,表明不同水体环境下浮游植物对铁的摄取存在较大差异。东海陆架200 m等深线以浅水体溶解铁收支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大气湿沉降、台湾海峡水输入、沉积物底界面、黑潮入侵、大气干沉降、河流有效输入、海底地下水排放向东海贡献溶解铁通量分别为(7.36±4.59)×10~6 kg/yr、(7.07±2.91)×10~6 kg/yr、6.63×10~6 kg/yr、(5.19±2.42)×10~6 kg/yr、(4.42±5.82)×10~6 kg/yr、(0.935±0.364)×10~6 kg/yr、(0.025±0.017)×10~6 kg/yr,分别占到总输入通量的23.3%、22.4%、21.0%、16.4%、14.0%、2.96%、0.081%。东海向陆坡处输出、向对马海峡输出、初级生产碳埋藏、东-黄海水体交换移除溶解铁通量分别为(17.4±10.6)×10~6 kg/yr、(12.2±10.4)×10~6kg/yr、1.93×10~3 kg/yr、78.8×10~3 kg/yr,分别占总输出通量的55.0%、38.6%、6.10%、0.249%。对世界范围文献报道数据的汇总分析表明,养殖区溶解铁浓度主要受到地质及土壤类型影响,养殖活动对水体溶解铁浓度影响的研究案例少有报道,这也从侧面突显出本论文桑沟湾研究案例的特殊性。不同河流淡水端溶解铁浓度、产率、输送通量均有数量级上的差异,其中溶解铁产率和通量高的河流主要分布在热带及北方地区富含有机质的环境,流域面积及径流量有限的小型“黑水河”能产生与大型河流体系相当的溶解铁产率和/或通量。在大多数河口区,溶解铁通常在0到10-15的盐度范围内被快速清除出水体,而在更高的盐度范围内呈保守混合行为,在少数研究案例中观测到溶解铁呈近保守混合或添加行为。根据对全球海洋200 m等深线以浅水域溶解铁浓度收支计算结果,沉积物界面可能是陆架水体最重要的铁源,其次是河口冲淡水净输送和大气沉降。本论文对中国近岸到陆架区典型水体中溶解铁浓度的研究表明,人为活动对桑沟湾这类小型养殖型海湾中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起到主控作用,而在长江河口和东海陆架区,河口改造、水团混合、生物利用、沉积物贡献等自然过程及人为活动影响下日益加剧的缺氧现象对水体溶解铁的影响都很显着。在人类发展及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需要加强人为活动及其与自然过程的耦合作用对海洋、尤其是近岸海区铁循环潜在影响的关注。(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11-01)

程着,谢伟,张传伦[4](2019)在《泉古菌醇与绿素在东海陆架区的分布及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东海陆架地区的沉积物中的泉古菌醇、绿素的分布及其相关关系。【方法】通过有机化学的方法将泉古菌醇和绿素从沉积物中萃取出来之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连用对泉古菌醇进行定量检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绿素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泉古菌醇和绿素在长江河口绝对量的分布在空间上呈现类似关系,并且受到陆源输入的影响较小。【结论】东海陆架区的泉古菌醇和绿素均为海洋产生,而非陆源输入,且两者呈现明显的相关关系,提示泉古菌醇具有指示历史时期东海表层初级生产力变化的潜在应用。(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高超,于晓果,杨义,杨欢,吕晓霞[5](2018)在《白令海陆架区柱样沉积物脂类分子特征及其气候变化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全球变暖对于高纬度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中国第5次北极科学考察在白令海陆架区采集的BL16柱样沉积物中的脂类进行了研究.沉积物中检测到丰富的饱和烃和脂肪酸等化合物,其组成和分布显示,该沉积柱中有机质为陆源和海源混合输入.其中长链正构烷烃和长链饱和正构脂肪酸主要来源于陆源高等植物,饱和异构和反异构脂肪酸主要来源于海洋自生细菌,短碳链正构烷烃、反异构烷烃和烷基环戊烷烃的浓度相互间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其来源较为一致,主要来源于海洋浮游藻类和细菌.海源短链正构烷烃与陆源长链正构烷烃的比值∑C_(15-21)/∑C_(23-33)在0.14~0.90之间,表明该沉积柱中正构烷烃主要以陆源输入为主.沉积柱中短链正构烷烃、反异构烷烃和烷基环戊烷浓度,以及脂肪酸中异构、反异构脂肪酸组分与长链饱和正构脂肪酸组分的相对变化与总有机碳含量(TOC)、总氮含量(TN)变化一致,尤其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明显升高,可能反映了海洋初级生产力持续增加的趋势,并且对全球变暖做出了灵敏的响应.(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8年11期)

高超[6](2018)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白令海陆架区海洋生产力变化及其对烃源岩形成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沉积物有机质是烃源岩的初始有机质来源,也是烃源岩形成的基础。在海洋环境中,海洋生产力对于沉积物有机质的输入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环境条件的变化对于海洋生产力的影响不同,因此查明现代海洋中环境条件的变化对于海洋生产力的影响是正演海相优质烃源岩形成的重要内容。在百年以来,全球气候变暖明显,这为探讨温度升高时海洋生产力的变化提供了条件,从而为研究温度变化对于烃源岩形成的影响提供了现代过程参考。本文选取了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在白令海陆架区采集的BL16沉积柱样品,对其中的饱和烃、脂肪酸、醇类叁类生物标志物进行了研究,对这些化合物的来源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约70年以来在气候变化影响下白令海陆架区海洋生产力的变化。结合前人研究和沉积物中的脂类分子分布表明,沉积物中的有机质为陆地和海洋的混合来源,其中陆源有机质主要为陆源高等植物来源,海源有机质的来源主要为藻类和细菌等低等海洋微生物。通过对沉积物中的粒度和各化合物组分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粒度与各化合物组分浓度之间并无明显相关,表明沉积物对于这些脂类化合物并未产生选择性吸附,对其在沉积物中的沉积埋藏并未产生显着的影响。在沉积柱中陆源来源的长链正构烷烃和长链脂肪醇浓度虽然有波动,但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表明在白令海陆架区近70年以来陆源输入并未有明显变化。而海源脂类化合物的组成特征和含量在沉积柱中表现出与总有机碳含量(TOC)、总氮含量(TN)相一致的变化趋势,指示了海源输入量在约1975年以来具有明显的上升,表明海洋生产力的显着提高。通过对比全球年均温度、白令海年均覆盖面积的变化,可以推测在白令海浅海陆架区海洋生产力的提高可能是由全球变暖的影响下海冰的减少导致的。海冰的减少造成了海洋透光层的增加和无冰期的延长,并配合高的营养盐从而导致了海洋生产力的提高。这一现象结合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暖背景下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实例表明,气候变暖对于烃源岩的发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8-05-01)

李小姣,梁生康,张桂成,修彬,王云飞[7](2018)在《东海浅陆架区溶解有机氮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生物可利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2014年5~6月(春末夏初季)和9~10月(秋季)在东海浅陆架区的现场调查,分析该海域DON来源和时空分布特征,结合同步进行的船基受控生物降解培养实验,评价了该海域两个季节DON的生物可利用性。春末夏初季和秋季东海浅陆架区DON为总溶解态氮(TDN)的主要存在形式,在TDN中占比均值分别为57.88%±21.42%和66.09%±19.74%。受陆源输入和黑潮水涌升及浮游生物分泌和微生物降解作用共同影响,表层海水DON春末夏初季呈现近岸高、远岸低的变化特征,高值区与长江冲淡水影响范围基本一致;秋季高值区则位于该海域的东北部和东南部;而受长江冲淡水影响显着的调查海域北部DON浓度高于南部;从水体表层到底层DON浓度及其在TDN中的占比都呈现逐步降低的变化趋势。该海域DON的生物可利用性具有较大时空差异性,具有高生物可利用性的DON(L-DON)含量基本呈现近岸高、远岸低的分布特征,春末夏初季和秋季受陆源输入影响显着的海域中L-DON在DON中占比分别达到28.3%和23.6%,高于受陆源输入影响小的海域的1.3%和18.9%。(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王淑玲[8](2017)在《俄罗斯陆架区固体矿产资源及开发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俄罗斯陆架区的固体矿产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机械沉积的粗碎屑矿床和生物作用和化学作用形成的沉积矿床,其中分布较广的有金、锡、铂、铬铁矿、金刚石、钛、锆、铁、研磨料、宝石等矿物的砂矿,以及未固结的建筑用海砂资源。细粒砂金的堆积规模很大,但研究程度不(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报》期刊2017-09-15)

胡飞飞,陈新军[9](2016)在《南海北部陆架区短蛸生物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15年10月在南海北部陆架区渔业生产期间采集的362尾短蛸样本,对南海北部陆架区短蛸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本的胴长范围为24~67mm,平均胴长为43.2mm,优势胴长组为35~50mm,占样本总数的70.9%;样本的体质量范围为9~124g,平均体质量为37.0g,优势体质量组为13~52g,占样本总数的83.8%。不同海域短蛸的胴长和体质量组成不同,北部湾海域的样本个体要小于东南沿海。回归分析表明短蛸的胴长与体质量的生长最适合用幂函数表示。样本的雌、雄比例为0.66:1;不同海域的样本性腺成熟度组成不同,东南沿海海域的样本以成熟个体为主,占比66.44%,而北部湾海域的个体几乎都处于未成熟阶段;样本胃饱满度以0~1级为主,占样本总数的91.4%,胃含物主要以甲壳类组成。(本文来源于《2016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6-11-02)

林武辉,陈立奇,余雯,马豪,曾志[10](2016)在《白令海和楚科奇海陆架区的生源物质埋藏通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楚科奇海和白令海通过白令海峡相连,是气候变化研究的关键区域。利用210Pb过剩法开展两个海域沉积过程和生源物质的埋藏通量研究。研究发现,白令海陆架区沉积柱样(NB22)受到生物扰动影响,楚科奇海沉积物柱样(R17)所受生物扰动很小。通过建立模型,获得楚科奇海陆架区的沉积速率为0.6±0.1 mm·a~(-1),白令海陆架区的沉积速率为2.1±0.7 mm·a~(-1)。忽略沉积过程,白令海陆架区由生物扰动引起的混合因子为1.38±0.92 cm2·a~(-1);考虑沉积过程,则混合因子为0.65±0.95 cm2·a~(-1)。白令海的有机碳、生源硅、Ca CO3的埋藏通量分别为:6.85 mmol C·m-2·d-1、37.7 mmol Si·m-2·d-1、3.15 mmol C·m-2·d-1;楚科奇海的有机碳、生源硅、Ca CO3的埋藏通量分别为:5.71 mmol C·m-2·d-1、9.78 mmol Si·m-2·d-1、3.08 mmol C·m-2·d-1。楚科奇海陆架区具有高效的垂直输运的海洋生物泵,白令海陆架区海洋生物泵可能存在较强的水平输运过程。海洋沉积物中210Pb信号不仅可以定量沉积速率和埋藏通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海洋底栖生物的扰动强度。(本文来源于《极地研究》期刊2016年02期)

陆架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2014年8月—2015年2月于南海北部海域采集的金线鱼(Nemipterus virgatus) 106尾,测量其耳石样本的长、宽、周长、面积等形态指标,分析耳石形态特征,以探讨其耳石形态特征与个体体长、体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金线鱼耳石的形态指标在雌、雄个体间差异不显着(P>0.05)。耳石的宽、面积及长宽比在左右耳石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但耳石的长、最大半径、最小半径、周长、最小外接矩形面积和半径比在左右耳石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经主成分分析发现,耳石的长、宽、最大半径、最小半径、周长、面积、最小外接矩形面积和半径比这8个形态指标为金线鱼耳石的主要形态指标。金线鱼耳石主要形态指标与体长、体质量的最佳拟合函数为多项式函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陆架区论文参考文献

[1].何梦颖,梅西,张训华,刘健,郭兴伟.南黄海陆架区CSDP-1孔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年龄物源判别[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9

[2].彭露,江艳娥,徐姗楠,陈作志.南海北部陆架区金线鱼矢耳石形态及其与体长、体质量关系[J].南方水产科学.2018

[3].朱逊驰.中国近岸到陆架区典型水体中溶解铁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D].华东师范大学.2018

[4].程着,谢伟,张传伦.泉古菌醇与绿素在东海陆架区的分布及关系研究[J].微生物学报.2019

[5].高超,于晓果,杨义,杨欢,吕晓霞.白令海陆架区柱样沉积物脂类分子特征及其气候变化响应[J].地球科学.2018

[6].高超.全球变暖背景下白令海陆架区海洋生产力变化及其对烃源岩形成的启示[D].中国地质大学.2018

[7].李小姣,梁生康,张桂成,修彬,王云飞.东海浅陆架区溶解有机氮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生物可利用性%[J].海洋环境科学.2018

[8].王淑玲.俄罗斯陆架区固体矿产资源及开发前景[N].中国矿业报.2017

[9].胡飞飞,陈新军.南海北部陆架区短蛸生物学特性研究[C].2016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6

[10].林武辉,陈立奇,余雯,马豪,曾志.白令海和楚科奇海陆架区的生源物质埋藏通量研究[J].极地研究.2016

标签:;  ;  ;  ;  

陆架区论文-何梦颖,梅西,张训华,刘健,郭兴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