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读”·教学·一辈子

“素读”·教学·一辈子

云南省瑞丽市勐卯小学678600

摘要:新世纪新一代课程改革与时俱进,反映了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这就意味着对老师的要求更高,特别是语文老师,不能再停留在备课、上课等方面。在学习经典文化的热潮中,我结缘吟诵,认识了陈琴老师,走上了“素读”的道路。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浅谈“素读”教学的操作方法和“素读”课程的实施。

关键词:素读教学国学文化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和班主任,和孩子们朝夕相处。从出生到上幼儿园、上小学前,没有一个系统的教孩子行为规范的教材,孩子不知道怎样做,更没有人按照规范要求或训练他们。在2015年11月在昆明的一次培训会上,我认识了陈琴老师,走上了“素读”的道路。捧着《经典即人生》这本书,我激动不已,从来没有哪本书可以让我如此如痴如醉地一读再读。此后,我夜以继日地一边努力学习,一边大胆进行“素读”教学。

一、念起身动,知行相随

为了让我的朴素的教育举措得以实施,2016年,我从四年级带起,开始我的“素读”教学实践。与此同时,我坚持学习,背《论语》、《大学》、《中庸》、《道德经》等,练毛笔、钢笔、粉笔字。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随着自己的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总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觉,正所谓江湖越老,胆子越小。教师有很多很小的细节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辈子。所以,当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要努力把细节抠好。

二、学以致用,教学相长

在过去的这一年多里,我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引进什么教学内容、如何拓宽学生的思路、如何引起学生的“素读”兴趣、建构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我思考最多的。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里说过这么一句话:“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之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有正确的历史观,才能有正确的人生观。为了让教学有一条主线,我请了一位颇有才学的家长帮忙编写了朝代歌。如果说朝代歌是树根,那么中华上下五千年所发生的故事以及各个朝代的诗文则是枝干,各种儿歌或者童谣、歌曲则是树叶,这棵大树撑起来就能顶天立地。于是,我捧起《中华上下五千年》一书,开始给学生讲故事,讲三皇五帝,讲尧舜禹,讲夏商周……再配上生动的肢体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如讲西汉时,贾谊写的《过秦论》就是最好的范文。这是高中的课文,分上、中、下三篇。这篇文章读起来掷地有声,吟起来气势磅礴,所以我大胆地拿来给学生们学习用了。只用了4个星期的16个早读课,每次25分钟,共400分钟,即6个多小时,学生们基本上就把《过秦论》背下来了。学生们背下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多惊喜。在这篇文章的学习上,我用了以下几个策略:

1.巧戴高帽,分段正音。为了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在学习之前,我故意逗他们:“因为文章太长、太难,别人说我们肯定学不会。”学生们听后马上跳起来说:“谁说的?我们偏要学会证明给他们看。”于是,我根据依字行腔的规律把《过秦论》吟诵了一遍。学生们特别喜欢,学习兴趣更浓了。之后,我领着学生分段吟诵,层层突破,从易到难,反复吟咏,直至最后拿下全文。

2.故事牵引,串联学习。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讲商君,“商鞅变法”可以延伸;讲廉颇,“负荆请罪”可以一用;讲田忌,“田忌赛马”可以渲染;讲孙膑,《孙膑兵法》可以追溯根源。此外,讲孙膑时还可以讲庞涓,讲鬼谷子。所有相关的历史名人故事,都可以串联起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语文可以这样学习,课堂可以这样操作,内容可以这样拓展延伸。

3.镂空学习,层层突破。学生都有畏难的情绪,在读的过程中,个别学生因为句子过长、生僻字过多而出现倦态。把关键词语挖空,让学生填补,是非常好的办法。

三、慢慢渗透,润物无声

1.渗儿歌童谣。陈琴老师的《经典即人生》一书给了我很多启迪,我在里面觅得了许多宝贝。400首儿歌童谣、100首季节儿歌等内容,都非常有趣。于是,我领着学生或吟唱,或诵读,学生们也摇头晃脑,声情并茂,兴趣盎然。

2.渗现代诗歌。陈琴老师曾给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创了一首调子,我听后非常喜欢,然后拿来和学生们一起学。那美丽的文字、浪漫的画面、悠闲的生活,让人感怀。我和孩子们一起吟唱,一起珍惜时间,珍重生命。除此以外,我还用陈琴老师的调子教学生们吟唱了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席慕容的《出塞曲》,这一首首诗是修正灵魂的良药,给予了我们太多的爱与美。

3.渗成语接龙。在学习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时,我用了国家一级歌唱家戴学忱老师的调子来吟诵全诗。这首诗一共25个字,用这首诗的每个字当龙头,每个字头带出50个成语,25个字共1250个成语。在上一学期,我们利用早读课时间就已经能熟背5条龙250个成语了。

中华国学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响和教育了我们每一个人。看着孩子们在经典中获益,我们相信,孩子在完善自身人格修养、提高文化品位的同时,必将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开展“素读”教学让我和学生们一起成长,经典给我和学生们带来了无穷的力量。读着读着,我愈发感到文字的奇妙。我相信那些散发着魅力的文字能影响学生们一辈子。也许,这才是语文应该有的模样。

标签:;  ;  ;  

“素读”·教学·一辈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