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论文-李立欣,邓丽华,朴庸健,马放,王杰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论文-李立欣,邓丽华,朴庸健,马放,王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化学絮凝剂,复配,松花江江水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论文文献综述

李立欣,邓丽华,朴庸健,马放,王杰[1](2019)在《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与化学絮凝剂复配处理地表水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达到絮凝剂复配在工业生产中大规模应用的目的,探讨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CBF)分别与聚合氯化铝(PAC)、硫酸铝(Al_2(SO_4)_3)、聚合氯化铝铁(PAFC)叁种絮凝剂复配对松花江原水浊度的影响,并分析CBF与PAFC复配处理后江水的色度、TOC以及水中残留Al~(3+)浓度。实验表明:CBF与PAFC的较佳复配比为1∶20至1∶25;浊度去除率为94.02%,TOC的去除率为59.29%,色度去除率为94.44%,水中金属离子Al~(3+)的去除率为62.57%。该研究表明,CBF与化学絮凝剂复配可以提高处理效果。(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立欣,刘婉萌,马放[2](2018)在《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因其高效的絮凝效果和安全无毒的特性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复合型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背景及其特点,着重介绍其研制与应用,包括菌种的筛选及生产条件优化、廉价底物制备、成分剖析、絮凝机理、复合型生物絮凝剂工程运用等内容。进一步指出现今复合型生物絮凝剂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裴瑞林[3](2013)在《养猪废水制备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针对微生物絮凝剂工业化进程中受到培养基成本高等缺点阻碍的现状,尝试用养猪废水作为产絮菌群的新型廉价替代培养基,并将所产生的絮凝剂用于皮革废水处理过程,实现“以废治废”的目的。用养猪废水作为复合产絮菌群B-737的廉价替代培养基,针对菌群对营养和能源的利用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情况,找到适合该菌群生长和产絮的最优养猪废水培养基和最佳培养条件,并在最适条件下研究菌群B-737的发酵过程,进行生长动力学,产絮动力学和底物消耗动力学拟合。同时研究了所产生絮凝剂MBF-737的化学结构和性质,以及处理皮革废水条件优化和絮凝机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适合B-737菌群生长和产絮的最优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COD为2500~5000mg/L,TN为150~300mg/L的养猪废水中,添加1.6g/L K2HPO4,0.8g/L KH2PO4,无需外加碳、氮源,自然pH,接种量为2%,在30℃,160r/min摇床中培养18~24h可达到1.5g/L产絮量,同时对废水本身COD、TN削减率分别为61.9%和53.6%。相对于种子培养基该替代培养基成本降低99%以上,絮凝剂产量和活性也维持在较高水平。在最适发酵条件下,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得到了菌群B-737生长动力学,絮凝剂MBF-737形成动力学,底物COD消耗动力学模型,实验数据和模型数据拟合良好,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5%,有助于工业化生产进行发酵过程的控制和预测。絮凝剂MBF-737主要成分为多糖,含量为83.07%,红外光谱扫描结果表明该絮凝剂分子中含有羟基、羧基、氨基等官能团。该絮凝剂常温下可以溶解于水中,但不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此外,絮凝剂MBF-737在温度20~100℃,pH为5~10范围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冷藏发酵液和常温干粉末能维持高絮凝活性5个月以上。且絮凝剂MBF-737与Fe2+、Ca2+、Al3+、Fe3+有很好的协同性,处理高岭土悬浊液所需用量很少,只需0.2mL1.5g/L絮凝剂絮凝率即可达到90%以上,是一种用量少,性能高效的絮凝剂。絮凝剂MBF-737处理皮革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先加0.01125g/LMBF-737,再0.25g/L CaCl2,再加0.25g/L NaOH,水力条件为320r/min,2min;80r/min,7.5min,在此条件下放大15倍仍能维持较高的色度浊度去除率。沉降动力学实验表明微生物絮凝剂处理皮革废水形成的帆花具有非常好的沉降性能,不到30s时间大部分悬浮物即可沉降下来。絮凝剂MBF-737对皮革废水的絮凝机理为:NaOH使得废水中胶体微粒的表面电荷降低,颗粒间排斥力减弱,絮凝剂分子和废水颗粒物之间靠静电引力和离子键相互吸附,在Ca2+的架桥作用下沉降。絮凝剂中的羟基、羧基等极性基团使分子能够充分伸展,增加分子的有效长度,促进架桥作用的形成。(本文来源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期刊2013-06-30)

罗平,黄锃峰,杨萍[4](2012)在《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条件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富集-分离-筛选的方法,从土壤中筛选得到3株具有较高絮凝活性的菌种,将其两两混合培养后,发现其对高岭土悬液的絮凝率均有较明显的提高,并且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絮凝条件为:在pH=9时,微生物絮凝剂的最佳投量为2.0 mL,以2.0 mL 2.0%的CaCl2为助凝剂,对100 mL浓度为1 g/L的高岭土悬液的絮凝率可以达到90%以上;在与无机絮凝剂(10%PAC)和有机絮凝剂(0.1%PAM)的对比中,表现出了更高的絮凝活性和更好的絮凝效率。(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2年08期)

武春艳[5](2011)在《降解HNS生产废水的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筛选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从六硝基茋生产废水、被六硝基茋生产废水污染的土壤和杨树枝上,经过分离筛选驯化,得到几种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经复合最后筛选出一种较高效的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其最佳的培养条件和絮凝条件,将其应用到六硝基茋生产废水的处理中,并进行絮凝活性分布的测定,对所产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进行了分离纯化及初步鉴定,实验结果表明:共得到15种纯种菌落从六硝基茋生产废水及被其污染的土壤、杨树枝中用六种富集培养基经多次分离、纯化得到,经驯化和对其絮凝率的测定,获得7株耐六硝基茋废水的具有絮凝活性的高效菌种,经驯化它们的絮凝率均发生了变化,有增有减,这说明驯化对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产絮能力有一定的影响,选择5株具有较高絮凝活性的菌种进行复合,得到絮凝率大大高于单一菌群的复合菌群MBF_4,其絮凝率达77.60%。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MBF_4的培养基经优化其最佳碳源为复杂糖淀粉,最佳氮源为蛋白胨,絮凝剂产生的最适宜pH值为5。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MBF_4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条件经优化,其最佳絮凝条件为:投加量3mL,pH值8,金属离子为Ca~(2+)。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MBF_4在处理六硝基菧生产废水时最佳投加量为6ml,最佳pH值为8,对六硝基茋生产废水色度、COD的去除率可达93.33%、73.08%,为六硝基茋生产废水的后续处理提供了有利条件。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MBF_4的絮凝活性分布在上清液中,而不是菌体细胞自身,通过分离提纯,最终得到微生物絮凝剂,经鉴定其不仅含有蛋白质类物质,而且还含有糖类物质。(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1-04-27)

李政,吴伟林,张云波,刘其友,赵东风[6](2011)在《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培养及对炼化废水处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炼油厂活性污泥中筛选出5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菌株,依次编号为SHD-1至SHD-5。将任意2株复合培养后,发现SHD-1和SHD-5构建的复合菌对炼化废水的絮凝效果最好。通过单因子实验确定复合菌的最优培养条件:培养时间为48 h,初始pH为7,摇床转速为160 r/min、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NH4)2SO4(质量比为1∶1)。在最优培养条件下,复合菌所产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对炼化废水中浊度、石油类物质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3.45%、53.42%和20.98%,絮凝效果优于无机絮凝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环境污染与防治》期刊2011年03期)

武春艳,柴涛,林凡聪,邹运,于国强[7](2011)在《降解六硝基茋废水用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一种单体猛炸药-六硝基茋生产废水及被其污染的土壤和杨树枝中分离筛选具有较高活性的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通过常规分离、纯化、驯化获得对六硝基茋生产废水的高效降解菌,采用单因素试验进行培养基及絮凝条件优化,获得最佳絮凝条件,将其应用于六硝基茋生产废水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成功筛选出了对六硝基茋生产废水具有较高降解能力并且絮凝活性较高的MBF4菌株,该菌产絮凝剂的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适初始pH为5.0,最佳投加比例为D1:D3=2:1,最佳絮凝条件为:投加量为3 mL,pH为8,金属离子为1 mL Ca2+,对六硝基茋生产废水的色度、浊度、COD去除率分别为93.33%、51.13%、73.08%,可为六硝基茋生产废水的后续处理提供有利条件。(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11年01期)

姬秀娟,蒋文举,张帆,王向东[8](2010)在《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XJBF-1的性能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XJBF-1的物质组成及絮凝活性,同时考察了该絮凝剂对淀粉废水、印染废水及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XJBF-1主要由多糖(63.4%)组成,其分子为线性结构,平均分子质量为50 798 u,具有较高的絮凝活性。XJBF-1处理淀粉废水、印染废水及垃圾渗滤液的最佳pH值分别为3、6、6,最佳絮凝剂投量均为7.0 mL/L,最佳助凝剂(1%的CaC l2)投量分别为4、8、8 mL/L。在此条件下,XJBF-1对淀粉废水、印染废水及垃圾渗滤液中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8%、66%、58%,其对淀粉废水及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优于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0年11期)

赵东风,刘洁,张云波,刘其友[9](2010)在《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活性污泥和土壤中筛选出5株对石化废水絮凝效果较好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以菌1和菌5混合培养所形成的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为研究对象,得到其最适絮凝条件:废水温度30℃,pH=9,絮凝剂投加量60μL,慢搅转速20 r/min,慢搅时间6 min,1 mol/L的Ca2+是最好的阳离子助剂。(本文来源于《工业水处理》期刊2010年04期)

王有乐,张宝茸,范志明,侯坚[10](2009)在《淀粉废水培养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两株根霉M9和M17复配产生的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特性,并优化了马铃薯淀粉废水对该复合菌的培养条件。该絮凝剂具有投加量少、絮凝效果和耐热性好的特点。马铃薯淀粉废水对该复合菌的较佳培养条件为:废水COD 1 600 mg/L,添加0.3 g/L尿素、0.04 g/L磷酸二氢钾,无需添加碳源和调节pH,M9接种60 mL/L、M17接种40 mL/L后培养35 h。在此条件下,投加5 mL/L的发酵液即可对高岭土悬液的絮凝率达到92.67%。经过培养微生物后的废水COD为510 mg/L,去除率93.60%,可直接经过好氧处理达标排放,或与净水混合后灌溉马铃薯种植基地,降低了工艺处理的难度。(本文来源于《工业水处理》期刊2009年10期)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因其高效的絮凝效果和安全无毒的特性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复合型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背景及其特点,着重介绍其研制与应用,包括菌种的筛选及生产条件优化、廉价底物制备、成分剖析、絮凝机理、复合型生物絮凝剂工程运用等内容。进一步指出现今复合型生物絮凝剂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论文参考文献

[1].李立欣,邓丽华,朴庸健,马放,王杰.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与化学絮凝剂复配处理地表水的效果[J].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2019

[2].李立欣,刘婉萌,马放.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研究进展[J].化工学报.2018

[3].裴瑞林.养猪废水制备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及其应用[D].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3

[4].罗平,黄锃峰,杨萍.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条件的优化[J].环境工程学报.2012

[5].武春艳.降解HNS生产废水的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筛选及应用研究[D].中北大学.2011

[6].李政,吴伟林,张云波,刘其友,赵东风.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培养及对炼化废水处理的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

[7].武春艳,柴涛,林凡聪,邹运,于国强.降解六硝基茋废水用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应用[J].水处理技术.2011

[8].姬秀娟,蒋文举,张帆,王向东.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XJBF-1的性能及应用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0

[9].赵东风,刘洁,张云波,刘其友.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条件优化[J].工业水处理.2010

[10].王有乐,张宝茸,范志明,侯坚.淀粉废水培养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9

标签:;  ;  ;  ;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论文-李立欣,邓丽华,朴庸健,马放,王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