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玻璃电极论文-程晓红,刘一峰,马红超,董晓丽

导电玻璃电极论文-程晓红,刘一峰,马红超,董晓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导电玻璃电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FTO导电玻璃,铋膜电极,差分脉冲伏安法,溶出峰

导电玻璃电极论文文献综述

程晓红,刘一峰,马红超,董晓丽[1](2015)在《铋膜修饰FTO导电玻璃电极检测溶液中的铅离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铋膜修饰FTO导电玻璃电极,通过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溶液中痕量铅离子,考察并优化测定铅离子的工艺参数。在0.1mol/L HAc-NaAc缓冲溶液(pH=5.0)中,沉积电位在-1.0V搅拌富集360s,铅离子在铋膜修饰FTO导电玻璃电极上可得到最高溶出电流。铅离子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50~250μg/L,最低检出限为2.35μg/L。铋膜修饰FTO导电玻璃电极可对铅离子进行检测,而且检测结果良好。(本文来源于《大连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肖旺钏,肖作志,张启卫,崔国星,郑可利[2](2011)在《以导电玻璃为电极超声电解合成纳米银溶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导电玻璃为电极,超声电解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外观颜色的纳米银溶胶。结果表明,纳米银溶胶的外观颜色与电解电压和PVP的浓度有关;超声是合成稳定纳来银溶胶的一个不可少的条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表明,不同电解电压和PVP浓度得到的纳米银溶胶的形貌和粒径大小也不同;透射电镜分析表明,纳米银颗粒的粒径随PVP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本文来源于《化学世界》期刊2011年06期)

张贵荣,徐承天,张爱健,陈丽,陆嘉星[3](2008)在《在线紫外-可见光谱研究ITO导电玻璃电极上苯胺与对苯二胺的电化学共聚及其产物的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苯胺与对苯二胺在ITO导电玻璃上发生了电化学共聚合,在0.5mol/LH2SO4水溶液的纯苯胺和苯胺与对苯二胺共聚时的循环伏安曲线以及其对应的在线紫外-可见光谱表明对苯二胺的加入除了发生共聚外,也使聚合的速率明显加快;而且纯苯胺在循环伏安电化学聚合时在430nm处出现的吸收带因对苯二胺的加入而消失,说明对苯二胺的加入使聚合的机理与纯苯胺的聚合机理有明显不同,主要原因是苯胺产生的反应中间体可能很快与对苯二胺的阳离子自由基反应聚合.在导电玻璃ITO上的聚合物膜的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表明,对苯二胺的加入可能产生了具有1,2取代模式结构,这说明了对苯二胺结合进入到聚合物中.这种共聚使得产物的表面形貌也发生了变化,聚合物扫描电镜图表明对苯二胺的加入有利于纤维状的表面形貌产生,纤维的直径可达到50nm粗细;同时用在线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纯聚苯胺和共聚物随电位变化的电变色性质,结果表明在0~0.6V之间共聚物与纯聚苯胺的在线紫外-可见光谱有明显的不同,且共聚物的电变色可逆性比纯聚苯胺好;同时SEM图也表明在0.8V电位下聚苯胺和共聚物表面形貌发生了团聚.(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李永红[4](2001)在《关于玻璃电极导电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玻璃电极导电机理的研究 ,证明了 2 5℃时玻璃电极电势 φ是 φ =φ + 0 0 5 91(pH) ,而不是 φ =φ - 0 0 5 91(pH)(本文来源于《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1年03期)

李桂枝,刘永明[5](1999)在《玻璃电极作为内导电极的叁溴苯酚 PVC 涂膜电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结晶紫-叁溴苯酚缔合物为活性材料研制了玻璃电极作为内导电极的PVC膜叁溴苯酚涂膜电极。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为2.0×10~(-5)mol·L~(-1)~1.0×10~(-2)mol·L~(-1),斜率为59mV/pC,检出下限为1.0×10~(-5)mol·L~(-1);电极的pH使用范围为10~12。实验表明涂膜电极的响应速度快,稳定性与重现性均优于普通液体内参比体系的叁溴苯酚离子选择性电极。对废水样中苯酚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与紫外光度法相符。(本文来源于《化学传感器》期刊1999年03期)

林祥钦,魏培海,买光昕,韩文俊,余亦舜[6](1992)在《掺锡叁氧化二铟导电玻璃双工作电极薄层光透电化学池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了ITO导电玻璃双工作电极薄层光透电化学池的设计。这种薄层池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特点,其突出优点在于工作电极的边际效应因采用辅助工作电极而得以明显消除。以Fe(CN)_6~(3-)/(4-)~考察了该池的电化学和光谱吸收响应特性。(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1992年06期)

明绍福,王慎敏[7](1985)在《电势法测定溶液的PH值——玻璃电极导电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电势分析法测定溶液的PH值是目前国内外广为采用的方法。以玻璃电极作为H~+离子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使用酸度计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可以直接显示出溶液的PH值。方法简便、迅速、准确。但关于电势法测定溶液PH值的导电机理,尤其是玻璃电极的导电机理,目前国内外虽有些论述,但说法不尽一致。所以研究其导电机理对教学、科研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科学报告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1985年S1期)

明绍福,王慎敏[8](1985)在《玻璃电极导电机理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论述了玻璃电极的结构,并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电流通过玻璃膜时,膜内 HCI 溶液中的 H~+离子浓度和膜外溶液中 Na~+离子浓度均有变化,璃璃膜中 Na_2O%含量也发生了变化。电流通过干玻璃层的传导是由 Na~+离子从一个点位到另一个点位的迁移来完成的。H~+离子不能穿透玻璃膜。(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学报》期刊1985年02期)

导电玻璃电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导电玻璃为电极,超声电解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外观颜色的纳米银溶胶。结果表明,纳米银溶胶的外观颜色与电解电压和PVP的浓度有关;超声是合成稳定纳来银溶胶的一个不可少的条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表明,不同电解电压和PVP浓度得到的纳米银溶胶的形貌和粒径大小也不同;透射电镜分析表明,纳米银颗粒的粒径随PVP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导电玻璃电极论文参考文献

[1].程晓红,刘一峰,马红超,董晓丽.铋膜修饰FTO导电玻璃电极检测溶液中的铅离子[J].大连工业大学学报.2015

[2].肖旺钏,肖作志,张启卫,崔国星,郑可利.以导电玻璃为电极超声电解合成纳米银溶胶的研究[J].化学世界.2011

[3].张贵荣,徐承天,张爱健,陈丽,陆嘉星.在线紫外-可见光谱研究ITO导电玻璃电极上苯胺与对苯二胺的电化学共聚及其产物的表征[J].化学学报.2008

[4].李永红.关于玻璃电极导电机理的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

[5].李桂枝,刘永明.玻璃电极作为内导电极的叁溴苯酚PVC涂膜电极研究[J].化学传感器.1999

[6].林祥钦,魏培海,买光昕,韩文俊,余亦舜.掺锡叁氧化二铟导电玻璃双工作电极薄层光透电化学池的设计[J].分析化学.1992

[7].明绍福,王慎敏.电势法测定溶液的PH值——玻璃电极导电机理[J].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科学报告会论文摘要汇编.1985

[8].明绍福,王慎敏.玻璃电极导电机理的探讨[J].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85

标签:;  ;  ;  ;  

导电玻璃电极论文-程晓红,刘一峰,马红超,董晓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