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加固试验论文-王鑫

渗透加固试验论文-王鑫

导读:本文包含了渗透加固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可液化砂土,纳米硅溶胶,碳纳米管,叁轴试验

渗透加固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王鑫[1](2019)在《碳纳米管增强的纳米硅溶胶渗透加固砂土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砂土液化历来是土动力学和岩土地震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易造成地陷、建筑物下沉和倾斜、滑坡、地下管道及隧道的上浮等与砂土液化相关的工程灾害。纳米硅溶胶可以快速渗透进入砂土,然后形成硅凝胶固化砂土。针对硅凝胶中具有大量微裂纹从而导致固化砂土强度降低的问题,将掺杂碳纳米管的纳米硅溶胶渗透进入砂土,然后形成固化的硅凝胶-砂复合体。本文通过静叁轴试验、循环动叁轴试验、叁轴损伤试验和电镜扫描,探究碳纳米管增强的纳米硅溶胶体系渗透加固可液化砂土的宏细观机理。(1)对用10%、20%、30%、40%硅溶胶分别掺杂0、0.01%、0.02%、0.03%、0.04%、0.05%的碳纳米管加固后的可液化砂土进行固结不排水剪切叁轴试验。固化砂土的破坏应力随着硅溶胶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破坏应变随着硅溶胶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相同硅溶胶浓度下,偏应力峰值随着碳纳米管浓度的增大先上升后下降,基本在0.02%、0.03%时达到最大;(2)用20%硅溶胶分别掺杂0、0.01%、0.05%碳纳米管加固可液化砂土,养护3天、7天、28天、56天。纯硅溶胶加固的试样偏应力峰值随时间增长有降低趋势,而添加碳纳米管后试样的偏应力峰值随时间增长有提高趋势;(3)用5%、10%、20%、30%、40%硅溶胶分别掺杂0%、0.01%的碳纳米管,养护3天后进行不同动应力比、不同有效围压下的循环动叁轴试验。随着硅溶胶浓度的增大,试样的抗液化能力增强;硅溶胶浓度为5%时,2个试样出现液化现象;硅溶胶浓度为10%时,试样孔隙水压力上升但未到液化标准;20%、30%、40%加固效果无明显差别;(4)用10%、20%、30%、40%硅溶胶分别掺杂0.02%的碳纳米管加固的可液化砂土,在200次循环振动后进行固结不排水叁轴试验。硅溶胶浓度为10%时,试样强度下降,硅溶胶浓度较高时,试样强度未见明显下降。随着硅溶胶浓度的增大,试样强度的衰减程度减小;(5)通过电镜扫描试样及凝胶内部结构,掺杂碳纳米管后,凝胶裂缝明显减少。碳纳米管缠绕为长绳索状且穿插在硅凝胶裂缝间,因此可以知道碳纳米管增强硅凝胶-砂复合体强度的细观机理为碳纳米管缠绕成绳索状穿插在硅凝胶裂纹间,从而抑制裂纹扩展且增加试样强度。(本文来源于《浙江科技学院》期刊2019-06-01)

张金凤[2](2015)在《文物保护中化学渗透加固试验研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渗透加固的概念对于国内文物保护研究而言,尚处起步阶段。在保护材料的研发过程中,环境试验的作用至关重要,它决定着保护措施的成败。环境试验始于1839年,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各个行业,是评价材料和产品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的一种重要手段。相对(本文来源于《中国文物报》期刊2015-06-16)

张宪朝[3](2011)在《PS渗透加固潮湿环境土遗址效果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遗址的保护研究已成为世界文物保护界普遍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课题,并且对于潮湿环境土遗址加固保护目前还没有比较理想的加固材料。近年来,敦煌研究院开发的一种高模数硅酸钾溶液(PS)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土遗址保护加固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加固效果。但是PS溶液究竟能否用于对潮湿环境地区的土遗址加固保护以及其加固效果如何,目前还没有比较成熟的理论和成果。本论文将借助室内试验从PS溶液渗透加固潮湿环境遗址土后的强度和变形方面对PS溶液渗透加固效果进行试验研究。本文主要从室内试验的角度,以浙江良渚遗址土为研究对象,利用非饱和直接剪切试验和非饱和固结试验,从抗剪强度和压缩变形角度来研究3%PS渗透加固潮湿环境遗址土的加固效果,最后借助压汞试验从微观角度探讨PS加固遗址土的微观机理。主要内容包括以下部分:(1)通过对五种不同含水率3%PS溶液渗透加固前后的潮湿环境遗址土的直接剪切试验的剪应力-剪切位移关系曲线的分析,把经3%PS溶液渗透加固前后的潮湿环境遗址土的剪应力-剪切位移关系曲线分为两种主要类型曲线:峰值后软化型曲线和逐渐硬化型曲线。分析了潮湿环境遗址土经3%PS溶液渗透加固前后的抗剪强度与竖向压力及含水率的关系;分析了潮湿环境遗址土经3%PS溶液渗透加固后的抗剪强度提高百分比与竖向压力及含水率的关系。认为潮湿环境土遗址在不同含水率、不同部位经3%PS渗透加固后,其抗剪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含水率19%试样底部抗剪强度提高程度最大,提高百分比为50%。(2)通过对五种不同含水率3%PS溶液渗透加固前后的潮湿环境遗址土固结试验的压缩曲线的分析,得出潮湿环境遗址土经3%PS渗透加固前后的压缩变形情况随着含水率的不同有不同的表现情况。通过对潮湿环境遗址土经3%PS渗透加固前后的先期固结压力、弹性压缩指数及弹塑性压缩指数的分析,认为潮湿环境不同含水率土遗址经3%PS渗透加固后,其抵抗压缩变形的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含水率19%试样的弹性压缩指数减小程度最大,为50%。(3)通过对潮湿环境遗址土经3%PS渗透加固前后试样的压汞试验对其经3%PS渗透加固后在宏观上表现为抗剪强度和抵抗压缩变形的能力提高进行微观现象观察,得到的压汞试验结果为:试样经PS渗透加固后,试样孔隙体积增加了16.2%。以上试验结果意味PS渗透加固技术在对潮湿环境土遗址加固保护方面将会是一种比较有前景的加固方法。(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1-06-01)

刘杰,缪良娟[4](1990)在《缓慢蓄水对大坝防渗体渗透加固作用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石坝防渗体填筑质量偏低,容易出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不均匀沉降过大,会引起防渗体产生裂缝,如果在此种情况下,水库很快进入高水位运行,容易产生渗流冲蚀。二是防渗体(本文来源于《人民黄河》期刊1990年05期)

渗透加固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化学渗透加固的概念对于国内文物保护研究而言,尚处起步阶段。在保护材料的研发过程中,环境试验的作用至关重要,它决定着保护措施的成败。环境试验始于1839年,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各个行业,是评价材料和产品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的一种重要手段。相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渗透加固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王鑫.碳纳米管增强的纳米硅溶胶渗透加固砂土的试验研究[D].浙江科技学院.2019

[2].张金凤.文物保护中化学渗透加固试验研究方法[N].中国文物报.2015

[3].张宪朝.PS渗透加固潮湿环境土遗址效果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4].刘杰,缪良娟.缓慢蓄水对大坝防渗体渗透加固作用的试验研究[J].人民黄河.1990

标签:;  ;  ;  ;  

渗透加固试验论文-王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