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苏联论文-张程

学习苏联论文-张程

导读:本文包含了学习苏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医学史,学习苏联,当代中国

学习苏联论文文献综述

张程[1](2019)在《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先进医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先进医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苏联医疗技术、医学理论、医疗体制、医学教育体制以及医疗作风等。学习既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出现过一些偏差,有些偏差反映了我国在学习外国先进科技时常犯的一些错误。考察学习的得失并分析原因,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可以为当前更好地学习外国先进科技提供借鉴和启示。(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吴艳玲[2](2018)在《新中国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历史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部分学者利用第一手资料,梳理20世纪50年代各行业学习苏联的情况,展现了人们对苏联经验的崇拜、追寻及反思,揭示了苏联经验对中国社会的重要影响。报纸、广播、通讯社既是宣传苏联经验的重要平台,也是学习苏联经验的重要领域。有关中国新闻界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研究有少量着述~①,略叙中苏双方代表团来往,重在反思新闻业务界的经验教训,但未见有对同期历史学新材料及研究成果的借鉴。本文以1949年至1956年学习(本文来源于《中共党史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吴艳玲[3](2018)在《单向度的学习:1949—1956年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移植》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国内外形势推动下新闻界"以苏为师",开始学习苏联经验,这也是中国新闻机关和新闻单位建章立制的过程。1950年,以新闻机关干部和新闻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的中央宣传工作参观团初步了解了苏联新闻宣传的规模、方法、思想和制度,但这一代表团长期以来未受到学界关注。中苏关系蜜月期间,报纸、广播、通讯社叁个代表团集中于1954年赴苏访问,全国各新闻单位全方位地学习苏联,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教条主义、时空错位、水土不服等问题。梳理这一学习过程,一方面是了解现行新闻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原则形成的历史过程,另一方面是吸取单向度学习的教训。(本文来源于《国际新闻界》期刊2018年01期)

储着武[4](2018)在《文化范例:新中国学习苏联文化及文化建设经验的发展历程(1949-1956)》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新中国开启了学习苏联文化及文化建设经验的新历程。这个历程可分为叁个阶段: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初步学习阶段;二,有计划经济建设时期全面学习阶段;叁,苏共二十大后反思学习阶段。这个时期经历了从号召学习苏联到掀起全面学习苏联的高潮,再到"以苏为戒"提出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习的变化。这种变化轨迹反映出新中国学习苏联文化及文化建设经验的复杂历程。(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李合敏[5](2017)在《关于新中国建国初期“向苏联学习”问题的若干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向苏联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人历来的信念"向苏联学习,借鉴苏联经验,争取苏联援助,建立、巩固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已久的信念。早在建国前夕的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就不仅明确提出了"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本文来源于《蚌埠党校》期刊2017年03期)

刘丽梅,姜玉平[6](2017)在《学习苏联办学经验与新交大建设——兼谈五十年代大学教学改革的得与失》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分析了19世纪50年代全面学习苏联的历史背景下,交通大学参照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分别从组建教学组织、制定教学计划、改革教学环节、开展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的全面教学改革。这一教学改革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推动了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建设。但是,高度集中统一的教育管理体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培养目标过高,专业过细,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来源于《现代教育科学》期刊2017年07期)

刘琪[7](2017)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学习苏联的高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巩固新生政权,尽快改变国民经济和生产一片凋敝的境况,新中国的奠基者们做出了向苏联学习的政治决策。但是基层的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对学习苏联抱有一定的怀疑态度和抵触心理,思想认识始终无法同政治高层保持一致,存在明显的滞后性。这无疑给中共领袖推行全面学习苏联的政治决策带来了阻碍,使国家各个领域学习苏联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中共领袖们对在全国范围内发起“学习苏联的高潮”运动的愿望变得更加迫切。1953年,为了使社会各个阶层在学习苏联方面达成共识,进一步统一国家意志和民众思想,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四次会议上做出了“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学习苏联的高潮”的决定,很快将全国学习苏联的运动引向高潮。这个高潮发起于1953年,一直延续到1958年中苏关系出现明显裂痕为止。1950年代,新中国“学习苏联的高潮”阶段不仅是中国建设史上一段极具争议的时期,期间通过学习苏联获得的各种成果,也对中国日后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它是由新中国政治精英们酝酿发起并引导的、自上而下的,以实现国家民族重新崛起为目标的全民政治运动,因此它的运动过程始终伴随着政治环境的影响。本文主要是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通过分析中共政治领袖掀起“学习苏联的高潮”的深层原因,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学习苏联的高潮”的发起、过程、具体表现及影响等情况作了一定的考察,并试图以全国各个领域学习苏联的具体案例和中苏关系的变化为线索,进一步解读“学习苏联的高潮”这段历史。通览全文,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学习苏联的高潮”运动尽管存在不恰当地盲目照搬苏联经验的问题,但并不能完全否定其起到的重要的历史作用。任何一个国家要想获得长足有效的发展和进步,就要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和学习,并结合自身实际有选择性地借鉴一切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既要礼貌地请进来,也要自信地走出去,只有这样主动顺应时代潮流,吸取和借鉴世界各国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生产规律的先进经验,才能使国家实现持久的繁荣富强。(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宁宇涵[8](2017)在《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1954年,由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写出版的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是苏联重要的政治经济学着作,是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重要教材和范本,在中国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深受苏联模式的影响,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苏联模式弊端的初步暴露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的挫折,中共领导人试图通过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检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思路的缺陷与不足,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教科书》的学习和反思中,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以及理论界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但由于思想认识的历史局限,毛泽东等第一代中共领导人尚未从总体上质疑苏联模式,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体制束缚,而仅仅是作了细枝末节的调整和修改。十一届叁中全会后,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共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转变,开启了改革开放之路,突破了苏联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束缚,走上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突破了苏联模式的体制束缚,同时超越了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本文由绪论和正文四章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梳理了相关文献综述。第一章,论述了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编写与基本情况。本文分析了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编写背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基于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同时加强联共(布)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斯大林的主持下由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写出版了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由于中共领导人缺乏社会主义经验,加之斯大林大力推行苏联模式,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自出版以后在社会主义国家得到广泛传播,在中国也引起了中共领导人和理论界的关注并且掀起了学习热潮。第二章,论述了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社会背景和基本情况。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由于领导干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知识准备不足,同时"叁面红旗"引发的社会问题逐步暴露出来,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引起中共领导人和理论界关注和学习。中共领导人和理论界作为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重要主体,试图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第叁章,论述了中共领导人和理论界对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学习与反思。中国模仿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确立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同时,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共领导人认识到苏联模式的弊端并且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但是这种积极地探索并未坚持下去,中共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体制束缚。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与探讨,理论界对斯大林和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作了深入地分析,既认识到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科学性,同时也指出了这本着作的历史局限性,提出了许多适合当时具体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然而在"左"倾思想影响下,理论界的思考不仅没有摆脱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而且提出的某些正确思想观点也没有引起重视。第四章,结语部分,历史的回顾与审视。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对中国产生了复杂而长远的历史影响。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对《教科书》的学习和反思并没有能够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共领导人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坚持改革开放,确立了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探索出了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本文通过分析《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中国的引入、中共领导人和理论界对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学习与反思,从一个侧面揭示出中国共产党由学习苏联模式到反思苏联模式的历史过程。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都要坚持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能搞教条主义照搬照抄别国经验、他国模式。(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7-05-01)

张敬华[9](2016)在《语言思维的构设性与文化代码在英语阅读学习中的解读——以丘吉尔《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讲话》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通过对丘吉尔讲话部分内容的解读,指出解读语言思维的构设性与文化代码在高级英语阅读学习中的重要性,解读能够帮助学习者提升阅读的深度和品质。(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6年14期)

张淑珍[10](2016)在《从学习苏联模式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落后国家在革命胜利后走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需要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中继续探索。苏联模式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探索出来的社会主义模式。它一度成为各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效仿的榜样。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认识对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中国自己的路”的曲折过程。结合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认识的变化,从整体上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发展过程、经验教训,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新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认识的变化的角度,研究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四大期间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探究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规律性。从整体上看,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相互联系的四大部分。第一,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苏联社会主义的认识、学习苏联模式的原因和学习苏联模式向社会主义过渡。这是中国共产党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缘起。本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第二,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苏联模式的框架下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本部分包括第叁章和第四章。第叁,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突破苏联模式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五章论述了这一问题。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苏联模式的突破以及意义。这是本文的落脚点。第六章论述了这一问题。现将本文的主要内容摘要如下。第一章,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苏联社会主义的认识。由于本文的研究主题涉及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认识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影响,本章首先阐释了苏联模式的内涵和特征,然后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苏联经验的认识,最后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向苏联学习的原因。所谓苏联模式是指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所建立的社会主义模式,它包括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它内在地包含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模式两个层面的内容,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苏联的实践形式。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层面看,苏联模式基本上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制度、体制模式层面看,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道路必然受国情的制约,苏联模式也是如此。从整体上看,苏联模式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叁方面的特征。客观地说,由于是在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难以充分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它必然会在具体体制上存在需要及时改革弊端。从整体上看,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苏联经验的认识包括对俄国无产阶级政党革命经验的认识和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认识两个方面。中国共产党对苏联经验认识的变化深刻地影响了中国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都经过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的探索过程。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对苏联经验的认识及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解决了如何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苏联经验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方法论问题。这为后来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打下了坚实的方法论基础。中国共产党选择向苏联学习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苏联模式的独特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学习苏联经验的客观原因。苏联经验具有首创性、不可替代性和榜样性。向苏联学习的主观原因有两点。一是中共和苏共在政治信仰上相同。二是中国共产党在外交方针上选择了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一边倒”外交方针的确立使中国共产党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最终选择了苏联模式作为未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效仿的对象。尽管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并不打算马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但在筹建新中国的过程中已经开始考察和研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第二章,学习苏联模式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试图在新民主主义阶段实现了工业化之后,再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中国共产党在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的同时,在政治体制、工业化和高等教育叁个方面向苏联学习。新民主主义建设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遇到了之前没有预料到的新问题。一是土地改革后贫富分化的出现使农村各阶层对互助组的态度产生了分歧。二是落后的农村个体经济难以满足工业化和城市化对粮食和农产品原材料的需求。叁是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违法行为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对叁个难题的解决关系到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否还要按照原来的设想继续发展下去。中国共产党在借鉴苏联经验探索解决上述难题的过程中,决定提前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提前结束新民主主义阶段的原因非常复杂。第一,党的领导人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矛盾的认识是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只要条件具备,就可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中国共产党认为,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条件包括工业化程度这一客观条件和全国人民是否准备好这一主观条件。七届二中全会之后,毛泽东更重视主观条件。1952年毛泽东把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确定为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中国必然会提前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第二,中国共产党在借鉴苏联经验解决新民主主义建设遇到的新问题时,在事实上逐渐走上了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道路。第叁,苏联模式的影响是中国共产党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原因。由于新中国成立伊始就开始大规模向苏联学习国家建设的经验,中国还没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就已经在若干方面接受了苏联的建设方法。当新民主主义建设遇到难题时,毛泽东等领导人自然想到了向苏联经验中寻求答案。苏联模式的理论和实践推动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形成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决策的出台。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全面学习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正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学习苏联模式的积极成效是,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社会制度变革。但这一时期对苏联模式的学习也存在两大问题,对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不良影响。第一,在学习方式上存在忽视两国国情的差异而照抄照搬的现象。第二,对苏联模式认识的历史局限性使中国共产党缺乏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对苏联模式的认识不准确,没有把苏联模式分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体制模式两个层次来认识。这使得中国共产党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把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等同于坚持斯大林创造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体制模式。由此导致了1958年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二是没有认识到苏联模式的两大缺陷。苏联模式存在两大缺陷:没有充分继承列宁晚年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没有继承恩格斯晚年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中国共产党当时难以客观地认识苏联模式,这是很难克服的历史局限性。苏联模式形成于苏联特殊的国情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不具有普遍规律性。因此,苏联社会模式并不完全适合当时的中国。第叁章,以苏为鉴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苏共二十大前后,赫鲁晓夫尝试对斯大林时期的理论和政策进行改革,其中苏共二十大对中国共产党影响最大。苏共二十大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转折点。苏共二十大促使中国共产党重新认识苏联模式、反思学习苏联模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初步认识到了苏联模式的弊端,也认识到照抄照搬的做法不利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苏共二十大之后中国共产党尝试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八大前后,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第一,党的八大之前,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应处理好十个方面的关系的思想。第二,党的八大制定了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和更好地推进工业化的政策。第叁,党的八大对国内的主要矛盾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并做出了实现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第四,党的八大对执政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第五,党的八大以及会议结束后,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第六,毛泽东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成就具有重要意义。第一,为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确立做了思想准备。第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探索的成就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成为促成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确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的重要因素。不仅如此,中国共产党在八大前后的探索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也存在明显的历史局限性。第一,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存在局限性。这主要表现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尝试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没有认识到市场机制的重要性。第二,对斯大林和苏联经验的认识存在局限性。这主要包括两点:对苏联模式弊端的认识不全面、不深刻;没有认识到苏联模式的重大缺陷。第叁,对我国国内主要矛盾的认识尚不成熟。第四,对我国阶级关系的认识存在局限性。一方面,党的领导人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民族资产阶级是否仍然存在这一问题认识不清。另一方面,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认识不清。这影响了阶级关系的处理,使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思想再次抬头。第五,党的领导人没有真正认识到个人崇拜的巨大危害和在中国反对个人崇拜的重要性。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局限性为后来党内“左”倾错误的发展埋下了隐患。由于把苏联模式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普遍规律,中国共产党无意使中国走上根本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意味着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只能是对苏联模式的继承和发展,而不可能是对苏联模式的突破。第四章,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严重曲折。苏共二十大之后,中共和苏共之间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两党之间的分歧在实践中逐步发展成为公开论战。中苏论战中关于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关于对斯大林的评价问题。中苏论战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阶段不同导致了的两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认识的分歧。中苏分歧产生时,苏联模式的弊端在苏联已经充分体现出来,而在中国却尚未完全暴露。苏共和中共必然会产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认识。赫鲁晓夫要对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中国共产党对改革的紧迫性认识不够,主张在坚持苏联模式的前提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因此,中国共产党把赫鲁晓夫的改革尝试当作修正主义来批判。两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道路的不同观点说明,两党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理解上产生了巨大分歧。中国共产党认为只有在苏联模式的框架下进行的探索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对苏联模式的任何改革,都是修正主义性质的。中苏两国执政党之间的分歧和论战使“左”的思想路线逐步主导了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等领导人修改了党的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放弃了党的八大制定的经济建设方针,脱离生产力的实际发展水平在生产关系上盲目求纯,把党内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分歧视为阶级斗争。随着“左”倾错误的发展,中国社会主义道路逐步陷入了“反修防修”的误区。“反修防修”本质上是对苏联模式的固守。这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重大挫折。苏共二十大之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本来有了良好的开端,但后来却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这其中的深层次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认识的历史局限性和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理解的偏差。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为后来者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经验教训。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期间,是实现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方向历史转折的准备时期。中国共产党决定结束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路线,探索一条新的社会主义道路。思想解放运动、平凡冤假错案工作和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成就的考察为这一历史转折的完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十一届叁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反思苏联模式,继续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苏联模式的认识,对苏联模式认识的科学化反过来又推动了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终于克服了其自身对苏联模式认识的历史局限性。苏联模式不再被视为不可违背的普遍规律,而是被视为需要改革的社会主义模式。中国共产党开始突破苏联模式的窠臼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逐步做出了一系列正确的决策: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做出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了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文明建设道路进行了有益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成就是: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确立了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把对外开放确立为中国的基本国策;形成了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探索的成就是:确立了四项基本原则;在体制上有效防止了个人专断和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恢复和发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政协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理清了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目的、目标、内容等重要问题。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探索的成就是:借鉴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地位、指导方针、根本任务、内容和指导思想等问题。此外,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正式起步。探索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到党的十四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苏联模式。第六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苏联模式的突破及意义。本章主要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意义和对苏联模式的突破以及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经验教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诸多方面有自己的创造,在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上已经对苏联模式有所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对中国的发展、对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对人类文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发展过程给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留了下极其宝贵的经验教训。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多样性。各国必须根据国情选择适合本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根据时代主题的变化发展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国家的关系,必须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面临许多难题,我们应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探索。该文试图揭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到挫折和后来取得巨大成就的深层次原因。本文认为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遇到挫折的深层次原因不是方法论问题。中国共产党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已经解决了方法论问题,那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学习苏联模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和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了这一方法论。但是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若干方面没能避免斯大林走过的弯路?为什么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一度遭到了严重挫折?除了苏联模式的独特历史地位和中国共产党没有实践经验的原因外,其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认识存在其自身难以超越的历史局限性。之所以在历史局限性,是因为当时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观仍然停留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和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水平上。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历程看,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认识到什么程度,社会主义道路就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终于克服了对苏联模式认识历史局限性后,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6-06-10)

学习苏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部分学者利用第一手资料,梳理20世纪50年代各行业学习苏联的情况,展现了人们对苏联经验的崇拜、追寻及反思,揭示了苏联经验对中国社会的重要影响。报纸、广播、通讯社既是宣传苏联经验的重要平台,也是学习苏联经验的重要领域。有关中国新闻界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研究有少量着述~①,略叙中苏双方代表团来往,重在反思新闻业务界的经验教训,但未见有对同期历史学新材料及研究成果的借鉴。本文以1949年至1956年学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学习苏联论文参考文献

[1].张程.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先进医学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吴艳玲.新中国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历史考察[J].中共党史研究.2018

[3].吴艳玲.单向度的学习:1949—1956年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移植[J].国际新闻界.2018

[4].储着武.文化范例:新中国学习苏联文化及文化建设经验的发展历程(1949-1956)[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5].李合敏.关于新中国建国初期“向苏联学习”问题的若干思考[J].蚌埠党校.2017

[6].刘丽梅,姜玉平.学习苏联办学经验与新交大建设——兼谈五十年代大学教学改革的得与失[J].现代教育科学.2017

[7].刘琪.新中国成立初期“学习苏联的高潮”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7

[8].宁宇涵.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思考[D].安徽大学.2017

[9].张敬华.语言思维的构设性与文化代码在英语阅读学习中的解读——以丘吉尔《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讲话》为例[J].明日风尚.2016

[10].张淑珍.从学习苏联模式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6

标签:;  ;  ;  

学习苏联论文-张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