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极限冲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筒型基础,冲刷率,极限承载力,竖向
极限冲刷论文文献综述
陆罗观,刘润,练继建,陈广思[1](2019)在《考虑冲刷影响的筒型基础竖向极限承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直径宽浅式筒型基础,阻水宽度大,在位工作期间受波浪海流作用,其周围土体易被冲刷。为研究单侧地基土体受冲刷后筒型基础的竖向极限承载力变化,通过引进冲刷率的概念,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不同冲刷率下筒型基础的竖向极限承载力;并基于Meyerhof理论建立了计算不同冲刷率下筒型基础竖向极限承载力的极限平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冲刷率增大,筒型基础的极限承载力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当冲刷率为0.8时,即筒型基础单侧土体冲刷深度达6.4 m时,筒型基础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折减率为3.28%。建立的极限平衡算法可准确计算冲刷条件下筒型基础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本文来源于《海洋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段瑞芳,王鼎,王晓明[2](2019)在《冲刷作用下斜坡桩基竖向极限承载力评价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不能考虑土体冲刷对桩周土体初始应力的影响及随着冲刷深度的增加桩周土体压缩回弹效应的增强,简单地按高承台形式来考虑水流冲刷作用对桩基承载性状的影响是不够准确的.文中建立了考虑冲刷深度比率的冲刷作用下斜坡桩基竖向承载力评价模型.设计了10组数值模拟实验,采用FLAC3D弹塑性分析软件,分析了冲刷作用对桩端阻力与桩侧摩阻力的影响机理.采用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冲刷作用的影响系数函数;使用基于麦考特法的通用全局优化算法进行迭代计算,确定影响系数函数的参数,得到冲刷作用下斜坡桩基竖向极限承载力评价方法.(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期刊2019年01期)
何勇,朱昊,邵勇,杭丹[3](2018)在《新孟河感潮河段支流口门闸下极限冲刷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感潮河段支流口门外江侧水流受涨落潮牵制作用明显,水流流态复杂,为保证河道堤防安全,避免在大流量引、排水时河道严重冲刷,危害临近建筑物,对闸下冲刷展开研究十分必要。以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界牌水利枢杻为例,构建1:50物理模型开展试验,结果表明:若新开河被开挖至粉砂层,由于粉砂起动流速较小,极易被水流冲起造成河道严重冲刷;由于水流在软硬介质边缘处会产生漩涡,不停的淘刷坑底,使冲刷坑不断加深,所以在进行建筑物护底设计时,应全河段宽度范围内进行防护;根据感潮河段水流受涨落潮牵制作用的水动力特征,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主流路上冲刷较为严重的区域建筑物进行防护。(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8年04期)
黄春华,何贞俊,王斌[4](2016)在《人和地铁工程极限冲刷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广州市地铁叁号线北延段在人和拦河坝下游穿越流溪河,通过对地铁隧道工程跨流溪河区段的水流流态和河床冲刷情况进行了分析,利用动床物理模型试验预测了冲坑深度。成果表明,试验工况下拦河坝下游洪水流速均在4 m/s以上,河床冲刷明显,使地铁隧道顶层裸露,需对隧道进行防护,拟定几种防护措施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推荐了较优防护方案。(本文来源于《人民珠江》期刊2016年11期)
芦妍婷,黄本胜,邱静,刘达[5](2015)在《汕头苏埃通道工程河床极限冲刷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分析规划航道开挖前后工程附近区域水流流态与流速的变化情况,并选择最不利的水文组合对规划航道疏浚后的工程附近河床进行极限冲刷试验。结果表明:航道按规划疏浚以后,水流流态变化不大,100年一遇洪水下工程线位河床最大冲深约为4.36 m,300年一遇洪水下工程线位河床最大冲深约为6.74 m。工程设计应以规划航道标高为基础,综合考虑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及防冲刷措施,确定工程的设计埋深。(本文来源于《广东水利水电》期刊2015年12期)
王彬[6](2015)在《马骝洲水道过江隧道极限冲刷遭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磨刀门水道是西江的主要泄洪通道,洪潮动力交汇,汛期径流作用较强,而马骝洲水道是磨刀门水道重要分汊,多年实测地形资料表明马骝洲水道一直处于冲刷状态。极限冲刷洪潮遭遇分析是极限冲刷计算的重要准备工作。利用马口、马骝洲潮位站、内港潮位站多年实测系列资料,作冲刷计算遭遇分析,为极限冲刷计算提供边界条件。(本文来源于《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林凤标,王彬[7](2015)在《磨刀门横洲水道过江隧道河段极限冲刷深度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磨刀门水道为西江主要输水输沙通道,洪潮动力交汇,汛期径流作用强劲,整治后2000年~2014年实测地形资料表明:横洲水道主槽处于下切状态。在极端洪水条件下,过江隧道极限冲刷深度预测是工程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文中通过动床数值模拟手段获得极限冲刷深度,可为过江隧道埋设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5年07期)
颜永先,张继东,吴波明,范厚彬[8](2014)在《潮流作用下金塘大桥桩基局部冲刷极限深度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跨江跨海大桥桥墩基础,由于墩前下降水流及马蹄形漩涡的影响,易在水流当中受到水体的局部冲刷冲刷,严重时危及桥梁安全。近些年,由于金塘大桥周围围垦工程和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该工程水域的水沙条件与建桥时有较大的改变,本文介绍双向强潮流作用下桥墩局部冲刷深度计算公式——韩海骞公式,并基于实测水文、泥沙及桥墩冲刷深度,运用该公式计算在水沙变化条件下,金塘大桥桩基在最不利大潮工况作用下最深局部冲刷深度,为桥梁的日常管理和安全运营提供数据支撑。(本文来源于《江西建材》期刊2014年20期)
杨聿,杨莉玲[9](2014)在《广佛环线穿(跨)越陈村水道隧道工程极限冲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珠江叁角洲一维河网潮流数学模型和工程附近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分析了工程河段洪枯季水流运动特性,合理设计了极限冲刷计算的水文、泥沙、底质参数和相关条件,对陈村水道可能发生的极限冲刷进行了研究预测,根据计算结果对极限冲刷前后隧址附近河床断面、剖面、滩槽格局等形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对隧道埋深的合理性进行了评价。(本文来源于《广东水利水电》期刊2014年09期)
雷明慧,聂锐华,刘艺平,刘兴年[10](2014)在《清水冲刷粗化层极限冲深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总结前人对粗化层冲刷深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室内不同级配的非均匀床沙概化模型试验,探讨了清水冲刷粗化层极限冲刷深度。通过概化的粗化层结构模型,将粗化保护层厚度与床面可动层厚度建立关系,从而提出了一个简单、实用的清水冲刷粗化层极限冲深计算方法;并通过水槽实验资料对计算方法进行验证,将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期刊2014年S2期)
极限冲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不能考虑土体冲刷对桩周土体初始应力的影响及随着冲刷深度的增加桩周土体压缩回弹效应的增强,简单地按高承台形式来考虑水流冲刷作用对桩基承载性状的影响是不够准确的.文中建立了考虑冲刷深度比率的冲刷作用下斜坡桩基竖向承载力评价模型.设计了10组数值模拟实验,采用FLAC3D弹塑性分析软件,分析了冲刷作用对桩端阻力与桩侧摩阻力的影响机理.采用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冲刷作用的影响系数函数;使用基于麦考特法的通用全局优化算法进行迭代计算,确定影响系数函数的参数,得到冲刷作用下斜坡桩基竖向极限承载力评价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极限冲刷论文参考文献
[1].陆罗观,刘润,练继建,陈广思.考虑冲刷影响的筒型基础竖向极限承载力研究[J].海洋工程.2019
[2].段瑞芳,王鼎,王晓明.冲刷作用下斜坡桩基竖向极限承载力评价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9
[3].何勇,朱昊,邵勇,杭丹.新孟河感潮河段支流口门闸下极限冲刷试验研究[J].人民长江.2018
[4].黄春华,何贞俊,王斌.人和地铁工程极限冲刷物理模型试验研究[J].人民珠江.2016
[5].芦妍婷,黄本胜,邱静,刘达.汕头苏埃通道工程河床极限冲刷物理模型试验研究[J].广东水利水电.2015
[6].王彬.马骝洲水道过江隧道极限冲刷遭遇分析[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7].林凤标,王彬.磨刀门横洲水道过江隧道河段极限冲刷深度预测[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5
[8].颜永先,张继东,吴波明,范厚彬.潮流作用下金塘大桥桩基局部冲刷极限深度计算[J].江西建材.2014
[9].杨聿,杨莉玲.广佛环线穿(跨)越陈村水道隧道工程极限冲刷研究[J].广东水利水电.2014
[10].雷明慧,聂锐华,刘艺平,刘兴年.清水冲刷粗化层极限冲深试验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