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环境收入曲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旅游业收入,旅游业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碳排放总量
环境收入曲线论文文献综述
范跃民,余一明,孙博文[1](2019)在《旅游业收入增长对旅游业碳排放存在非线性影响吗?——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拓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Grossman和Krueger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对旅游业收入增长与旅游业碳排放是否符合长期EKC假设进行了检验,发现:总体上,旅游收入的增加显着提高了旅游业碳排放总量,而且显着降低了碳排放强度;旅游业收入与旅游业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但对碳排放总量指标不满足EKC假设;东中西分样本估计中,旅游业收入的增加显着提高了东中西各地区的碳排放总量,其中东部地区旅游收入的弹性最高,而中部最小;东部与西部地区旅游业收入的增加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均符合EKC假设;旅游收入的提高显着增加了西部地区的碳排放强度,中西部地区的旅游收入增长与碳排放强度存在显着的倒U关系。在建设旅游生态区方面,政府应遵循国家标准,并鼓励制定当地特色的地方标准,利用生态学规律指导旅游活动中再生资源的闭环环节,有序推进区域旅游业发展,完善旅游交通、信息和服务网络。(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宋丽颖,刘源[2](2014)在《地方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基于陕西省环境收入曲线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构建双对数叁次协整方程,选取1986-2012年陕西省人均实际GDP、人均工业污染排放量相关数据,分析了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指标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发现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呈现倒N型EKC曲线,工业固体废弃物呈现N型EKC曲线,各污染物曲线拐点出现时间大体相同;探讨了工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能源强度对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影响,建议优化环境投资、构建流动型污染物排放交易机制、加快工业产业升级转型、调整外商投资与出口品结构。(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6期)
李从欣,吕建珍,李国柱[3](2012)在《收入、收入类别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00-200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人均收入、收入类别与六种污染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关系取决于污染指标的选择,在样本期内,部分污染指标呈现出倒U型EKC关系;在倒U型曲线的转折点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临界水平高于农村人均纯收入的临界水平。(本文来源于《经济与管理》期刊2012年04期)
潘丹,应瑞瑶[4](2010)在《收入分配视角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基于1986—2008年的时序数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收入分配状况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在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扩展的基础上,利用1986—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回答了以下问题: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以及影响机制;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否会削减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治理功能。研究发现:首先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显着为正,并且这种影响存在着滞后效应;其次收入差距通过影响环境治理的公共支出从而对环境污染产生影响;再次,不断拉大的收入差距减弱了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的改善效果,延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转折点的到来。不同的收入差距指标显示出研究结果的稳健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坛》期刊2010年06期)
蔡惠光,李怀政[5](2009)在《人均收入、产业结构与环境质量——基于EKC曲线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两难冲突已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一个经济处于起飞阶段的国家,一方面由于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业污染物排放的不断增加,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另一方面资源的可耗竭性、环境恶化反过来也限制了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通过对1991以来中国环境污染及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第一,中国的环境倒"U"型曲线下降阶段并未出现;第二,产业结构对环境质量有显着的影响,工业占GDP比重越高,环境污染越严重。(本文来源于《经济与管理》期刊2009年01期)
李海鹏,叶慧,张俊飚[6](2006)在《中国收入差距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实证检验——基于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扩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扩展的基础上,分析和验证了收入差距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应用联合国统计司公布的中国1986-2002年度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数据,通过计量模型论证收入差距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假设。结果发现,收入差距扩大会刺激二氧化碳排放,收入差距越大这种影响的效果就会越恶劣。而且收入差距因素还会通过作用于经济增长,促使经济增长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加强,延迟转折点的到来。因此,我国目前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要以提高社会整体福利为目的,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这将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期刊2006年02期)
环境收入曲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构建双对数叁次协整方程,选取1986-2012年陕西省人均实际GDP、人均工业污染排放量相关数据,分析了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指标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发现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呈现倒N型EKC曲线,工业固体废弃物呈现N型EKC曲线,各污染物曲线拐点出现时间大体相同;探讨了工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能源强度对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影响,建议优化环境投资、构建流动型污染物排放交易机制、加快工业产业升级转型、调整外商投资与出口品结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环境收入曲线论文参考文献
[1].范跃民,余一明,孙博文.旅游业收入增长对旅游业碳排放存在非线性影响吗?——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拓展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宋丽颖,刘源.地方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基于陕西省环境收入曲线的实证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3].李从欣,吕建珍,李国柱.收入、收入类别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J].经济与管理.2012
[4].潘丹,应瑞瑶.收入分配视角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基于1986—2008年的时序数据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0
[5].蔡惠光,李怀政.人均收入、产业结构与环境质量——基于EKC曲线的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9
[6].李海鹏,叶慧,张俊飚.中国收入差距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实证检验——基于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扩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