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磷酸氢钙母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磷酸二氢钾,母液,磷酸氢钙,明胶
磷酸氢钙母液论文文献综述
李春丽,关云山,张志强,邢英,梁之帅[1](2011)在《磷酸氢钙制备磷酸二氢钾的工艺研究Ⅱ——母液的净化、蒸发和结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明胶厂富产的磷酸氢钙为原料,与硫酸钾在液相中进行复分解反应,得到的母液经净化、蒸发和结晶制备得到磷酸二氢钾。考察了母液净化方式、母液pH、水蒸发量和自然冷却结晶等过程对产品纯度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氢氧化钠作除杂剂,控制母液pH=4.5,水蒸发量为70%(质量分数),自然冷却结晶得到的磷酸二氢钾产品可以达到国家工业一等品标准。(本文来源于《无机盐工业》期刊2011年08期)
邹宇,伍钧,杨刚,唐微[2](2008)在《MAP法处理饲料级磷酸氢钙母液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MAP(磷酸铵镁)法处理高浓度饲料级磷酸氢钙母液,研究了处理的最优反应条件并分析了最优条件下所得产物成分。结果表明,母液处理的最优反应条件为pH=9.5,n(NH4+)∶n(PO34-)=1∶1,反应时间10 min,反应温度40℃以下。该条件下,当温度为40℃时,PO43-、Mg2+和Ca2+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46%、92.54%和98.48%,残留浓度分别为15.91、70.25和2.94 mg/L。生成的沉淀产物中P2O5、NH4+-N、CaO和MgO所占重量百分比分别为29.08%、6.07%、2.83%和15.91%,所含MAP可作为肥料回收利用。(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08年09期)
邹宇[3](2008)在《化学沉淀法处理磷酸氢钙母液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化学沉淀法处理磷酸氢钙母液,研究了母液HAP(羟基磷酸钙)法处理和MAP(磷酸铵镁)法处理的最优反应条件及最优条件下所得产物成分,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母液处理的最优方法,并进一步探讨了母液的二次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在母液的HAP法处理单因素试验中,随着pH值的增加,PO_4~(3-)去除率不断增加,Ca~(2+)残留浓度急剧升高,Mg~(2+)残留浓度不断减少;随着温度增加,PO_4~(3-)残留浓度不断减少,Ca~(2+)残留浓度不断升高,Mg~(2+)残留浓度不断降低,温度增加有利于PO_4~(3-)的去除;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PO_4~(3-)、Ca~(2+)、Mg~(2+)残留浓度和去除率变化不大,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不明显。在母液的MAP法处理单因素试验中,随着pH值的升高,PO_4~(3-)和NH_4~+-N的残留浓度先下降后上升,PO_4~(3-)在pH=9-10左右达到最低值,去除率在90%以上,Ca~(2+)和Mg~(2+)残留浓度随pH增加不断下降;随着n(Mg~(2+)):n(PO_4~(3-))比值的升高,PO_4~(3-)残留浓度先迅速减小后趋于平缓,NH_4~+-N残留浓度先下降后上升,Ca~(2+)浓度缓慢降低,Mg~(2+)残留浓度迅速升高,说明Mg~(2+)适度过量有利于PO_4~(3-)的去除,但过量过多反而不利于磷酸铵镁的产生,也导致了Mg~(2+)残留浓度的增加;随着n(NH_4~+):n(PO_4~(3-))比值的升高,PO_4~(3-)、Mg~(2+)残留浓度逐渐降低,NH_4~+-N、Ca~(2+)残留浓度逐渐增加,NH_4~+相对PO_4~(3-)过量有利于MAP的生成,但过多的NH_4~+也造成了处理液中NH_4~+-N残留浓度的增加;随着时间的增加,在反应5min以内,PO_4~(3-)、NH_4~+-N、Mg~(2+)残留浓度迅速降低,Ca~(2+)残留浓度迅速升高。随着时间继续增加,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不明显;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当温度从10℃上升到40℃,温度对PO_4~(3-)、NH_4~+-N、Mg~(2+)残留浓度的影响不明显,Ca~(2+)残留浓度迅速下降。随着温度进一步上升,PO_4~(3-)、NH_4~+-N残留浓度迅速提高,Mg~(2+)残留浓度迅速下降,Ca~(2+)变化不明显。说明温度升高不利于磷酸铵镁的生成。若母液中Mg~(2+)相对PO_4~(3-)过量过多,当n(Mg~(2+)):n(PO_4~(3-))比值大于1.2,随着pH升高,可能形成其他Mg~(2+)沉淀,不利于磷酸铵镁的产生,要以MAP形式回收磷,需同时补充PO_4~(3-)和NH_4~+-N;影响母液PO_4~(3-)处理效果的最显着因素是n(Mg~(2+)):n(PO_4~(3-)),其次是反应温度,然后是n(Mg~(2+)):n(NH_4~+)、反应时间和pH值。使PO_4~(3-)去除率最高的反应条件为:pH值为9,n(Mg~(2+)):n(PO_4~(3-))为1.3:1,n(Mg~(2+)):n(NH_4~+)为0.9:1,反应温度是25℃,反应时间为30min。使NH_4~+-N残留浓度达到最低的反应条件为:pH值为9,n(Mg~(2+)):n(PO_4~(3-))为1:1,n(Mg~(2+)):n(NH_4~+)为1.2:1,反应温度是25℃,反应时间为30min。母液在MAP法最优条件下处理所得的沉淀产物中主要组分为磷酸铵镁。MAP法为磷酸氢钙母液处理的最佳方法,其最优工艺条件为:pH为9~9.5,n(Mg~(2+)):n(PO_4~(3-))=1.2:1,n(NH_4~+):n(PO_4~(3-))=1:1,反应时间为10min,反应温度为40℃。该条件下PO_4~(3-)、Ca~(2+)、Mg~(2+)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5%、95%、85%以上。沸石吸附可将母液中PO_4~(3-)、NH_4~+-N、Ca~(2+)、Mg~(2+)去除率进一步提高到98%以上,可作为母液二次处理的最优方法。MAP法处理磷酸氢钙母液,不仅大大降低母液PO_4~(3-)、Ca~(2+)、Mg~(2+)残留浓度,利于母液在生产工艺中的循环利用,防止母液外排将造成的水体污染,同时也得到主要产物磷酸铵镁,可作为缓释复合肥而带来一定经济效益,从经济上弥补母液处理成本。总体说来,用MAP法处理磷酸氢钙母液在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上是可行的,特别是对未进入沉淀池的高浓度离心母液(如1#母液)进行MAP法处理,所得经济效益更为可观,在实际处理工艺设计中,可考虑将母液MAP法反应装置置于离心装置之后,沉淀池之前。(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08-06-01)
孙景春[4](2002)在《30kt/a饲料级磷酸氢钙装置主中和母液的封闭循环》一文中研究指出1 饲钙生产主中和母液实现封闭循环的必要性饲钙生产中 ,将产生主中和母液 (以下简称母液 ) 9t/t成品。30 kt/a装置 ,母液量为 41 t/h。因为母液中含有 Mg O、Si O2 、K+ 、Na+ 有害杂质 ,以及P2 O50 .2 %~ 0(本文来源于《磷肥与复肥》期刊2002年02期)
那成琦,徐冰翠[5](1988)在《用制碱母液生产磷酸氢二铵》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前言凤城县化工厂因前一阶段氯化铵滞销把制碱母液全部放掉,使企业受到了很大损失。鉴于目前国内化肥较紧缺,特别是磷酸二铵更供不应求,最近开发了用制碱母液生产磷酸二铵的工艺。这样既为企业增加了经济效益,又合理地利用了资源,同时也为农业提供了高浓度复合肥料。(本文来源于《化学世界》期刊1988年02期)
磷酸氢钙母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运用MAP(磷酸铵镁)法处理高浓度饲料级磷酸氢钙母液,研究了处理的最优反应条件并分析了最优条件下所得产物成分。结果表明,母液处理的最优反应条件为pH=9.5,n(NH4+)∶n(PO34-)=1∶1,反应时间10 min,反应温度40℃以下。该条件下,当温度为40℃时,PO43-、Mg2+和Ca2+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46%、92.54%和98.48%,残留浓度分别为15.91、70.25和2.94 mg/L。生成的沉淀产物中P2O5、NH4+-N、CaO和MgO所占重量百分比分别为29.08%、6.07%、2.83%和15.91%,所含MAP可作为肥料回收利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磷酸氢钙母液论文参考文献
[1].李春丽,关云山,张志强,邢英,梁之帅.磷酸氢钙制备磷酸二氢钾的工艺研究Ⅱ——母液的净化、蒸发和结晶[J].无机盐工业.2011
[2].邹宇,伍钧,杨刚,唐微.MAP法处理饲料级磷酸氢钙母液的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08
[3].邹宇.化学沉淀法处理磷酸氢钙母液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
[4].孙景春.30kt/a饲料级磷酸氢钙装置主中和母液的封闭循环[J].磷肥与复肥.2002
[5].那成琦,徐冰翠.用制碱母液生产磷酸氢二铵[J].化学世界.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