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电刷镀流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刷镀,极端润湿性,不锈钢网,油水分离
电刷镀流镀论文文献综述
王龙刚[1](2018)在《油水分离用极端润湿性网的电刷镀流镀制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不断排放和海上溢油事故的频繁发生导致了大量油水混合物的产生,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因此,对油水分离进行研究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极端润湿性表面指接触角大于150°或接触角小于10°的表面,其在油水分离领域有较大的应用前景,而制备油水分离用极端润湿性表面的现有方法大都存在表面强度不高、耐磨性较差等问题。论文提出采用电刷镀流镀法制备用于油水分离的极端润湿性网,主要研究工作包括:探索并优化了电刷镀流镀法制备极端润湿性网的工艺流程,以硫酸镍等为电镀液,成功在不锈钢网上制备出了超亲水-水下超疏油表面,然后将超亲水-水下超疏油表面经过简单的硬脂酸乙醇溶液处理后获得了超疏水-超亲油表面。研究了刷镀电压、刷镀时间及刷镀速度等工艺参数对不锈钢网表面接触角和滚动角的影响。在刷镀电压为16 V,刷镀时间为5 min,刷镀速度为8 m/min时获得了较优的超疏水表面,此时接触角可达158°,滚动角为6°。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了刷镀后不锈钢网表面的微观结构和化学成分,发现镀层表面元素主要是镍,镀层表面存在大量的微纳米级乳突结构、裂缝和凹坑,正是这些微结构共同组成了极端润湿性表面所必须的微纳米双重粗糙结构。研究了刷镀电压、时间和速度等工艺参数对镀层表面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刷镀电压的增大,不锈钢网镀层表面乳突状结构逐渐增多,晶粒逐渐细化;随刷镀时间的增加,镀层表面晶粒也逐渐细化;随着刷镀速度的增大,镀层表面乳突状结构逐渐减少。检测了超疏水镀层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超疏水镀层具有良好的自清洁性能和耐摩擦能力,同时,该镀层具有很好的耐弯折能力,反复弯折后无任何起皮脱落等现象。该镀层的超疏水性具有较好的时效性,放置120天后仍具有优异的超疏水性。利用制备的极端润湿性网进行了油水分离试验,研究了刷镀电压及不同初始含水量对超疏水-超亲油网油水分离效率的影响。超疏水-超亲油的网对重油(二氯甲烷)和水的混合物具备良好的分离效果,分离效率达99.5%以上;超亲水-水下超疏油网则对十六烷、正己烷、柴油、花生油等轻油和水的混合物表现出优异的分离效果,分离效率可达98%以上。(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5-01)
胡克[2](2014)在《电刷镀流镀法制备铜基底超疏水表面》一文中研究指出超疏水表面是指水滴接触角大于150°的表面,在铜基底上制备综合性能良好的超疏水表面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的铜基底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中存在的制备过程复杂和机械性能差等问题,论文提出采用电刷镀流镀法在紫铜表面制备含有纳米颗粒的超疏水复合镀层。主要工作有:针对传统电刷镀工艺石墨电极易损坏等问题进行改进,建立了制备超疏水表面用的电刷镀流镀试验装置,该装置可使加工电压大幅降低,简化加工工艺,提高加工效率。借助改进后的电刷镀流镀试验装置,在紫铜表面制备出超疏水性能良好的Ni/SiO2复合镀层和Ni/Al2O3复合镀层,研究了主要工艺参数对复合镀层接触角和滚动角的影响规律,在刷镀电压12V、刷镀时间4分钟这一较优工艺参数下,获得的Ni/SiO2复合镀层接触角达165°,滚动角为4.3°;获得的Ni/Al2O3复合镀层接触角达162°,接触角为5.5°。对超疏水复合镀层的润湿性模型进行分析和计算,证明了水滴与该镀层表面的接触更符合Cassie模型,水滴不陷入镀层表面的微纳米结构当中,滚动时受到的阻力很小,镀层滚动角也较小。分析了电刷镀流镀的加工电压和时间对Ni/SiO2复合镀层和Ni/Al2O3复合镀层表面微观形貌及润湿性的影响规律,发现复合镀层表面存在大量晶粒簇构成的微米级乳突和凹坑结构,乳突结构上镶嵌有纳米颗粒,这种微纳米双重粗糙结构是复合镀层具有超疏水性的基础;具备这种二元微纳米复合结构的镀层经低表面能氟化处理后,即可得到超疏水表面。对复合镀层的综合性能进行测试,证明两种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比紫铜基底均有显着提高,改善了紫铜基底的表面硬度差的问题;所得镀层的稳定性和耐磨性较好,具有很好的自清洁能力;复合镀层与紫铜基底的结合强度较高,机械性能良好,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4-05-01)
余建柏,陈铭[3](2008)在《电刷镀流镀技术及其在产品再制造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手工电刷镀工作效率低不适合自动化和批量化生产的要求。为此,提出一种电刷镀流镀技术,其特点是阳极不用棉包套贮存镀液,流镀工作时将阳极与工作保持一定的间隙,镀液通过液泵以一定流量循环流动至流镀工作区。本文研究了电刷镀流镀的阳极材料,设计了流镀界面,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流镀工艺参数,进行了产业化应用。(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研究》期刊2008年04期)
电刷镀流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超疏水表面是指水滴接触角大于150°的表面,在铜基底上制备综合性能良好的超疏水表面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的铜基底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中存在的制备过程复杂和机械性能差等问题,论文提出采用电刷镀流镀法在紫铜表面制备含有纳米颗粒的超疏水复合镀层。主要工作有:针对传统电刷镀工艺石墨电极易损坏等问题进行改进,建立了制备超疏水表面用的电刷镀流镀试验装置,该装置可使加工电压大幅降低,简化加工工艺,提高加工效率。借助改进后的电刷镀流镀试验装置,在紫铜表面制备出超疏水性能良好的Ni/SiO2复合镀层和Ni/Al2O3复合镀层,研究了主要工艺参数对复合镀层接触角和滚动角的影响规律,在刷镀电压12V、刷镀时间4分钟这一较优工艺参数下,获得的Ni/SiO2复合镀层接触角达165°,滚动角为4.3°;获得的Ni/Al2O3复合镀层接触角达162°,接触角为5.5°。对超疏水复合镀层的润湿性模型进行分析和计算,证明了水滴与该镀层表面的接触更符合Cassie模型,水滴不陷入镀层表面的微纳米结构当中,滚动时受到的阻力很小,镀层滚动角也较小。分析了电刷镀流镀的加工电压和时间对Ni/SiO2复合镀层和Ni/Al2O3复合镀层表面微观形貌及润湿性的影响规律,发现复合镀层表面存在大量晶粒簇构成的微米级乳突和凹坑结构,乳突结构上镶嵌有纳米颗粒,这种微纳米双重粗糙结构是复合镀层具有超疏水性的基础;具备这种二元微纳米复合结构的镀层经低表面能氟化处理后,即可得到超疏水表面。对复合镀层的综合性能进行测试,证明两种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比紫铜基底均有显着提高,改善了紫铜基底的表面硬度差的问题;所得镀层的稳定性和耐磨性较好,具有很好的自清洁能力;复合镀层与紫铜基底的结合强度较高,机械性能良好,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刷镀流镀论文参考文献
[1].王龙刚.油水分离用极端润湿性网的电刷镀流镀制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2].胡克.电刷镀流镀法制备铜基底超疏水表面[D].大连理工大学.2014
[3].余建柏,陈铭.电刷镀流镀技术及其在产品再制造中的应用[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