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治未病”理念在亚健康防治中的应用

浅谈中医“治未病”理念在亚健康防治中的应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100029

摘要: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疾病的预防,医学关注的对象也逐渐从“已病”人群向“未病”人群转变,医学干预的切入时间也逐渐提前。“治未病”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明显的超前性,它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核心理念也将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从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与当今社会亚健康防治两个方面作为切入点,阐述中医“治未病”在防治亚健康中的一些应用。

关键词:治未病;亚健康;预防

1.“治未病”的概念和理论渊

1.1“治未病”的含义

“治未病”是中医学中重要的防治思想。“治未病”一词首见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淮南子》中亦云:“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里的“治”,不仅指医疗,还包括整理、治理、研究、管理等内容。“治未病”,顾名思义,就是预先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传变。它的含义非常广泛,大致讲,其内容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三大主题。这就要求人们在平时就要时刻有着预防疾病的观念,有了小病就要及时治疗,注意阻止其继续深入并恶化,这样才能掌握健康的主动权。

1.2“治未病”的古代理论渊源

“治未病”这一思想源自《内经》。历代医家又对其“治未病”内容进行了继承、补充和发扬。

东汉张仲景秉承《黄帝内经》、《难经》之旨,将“治未病”思想与临床医学相结合,如《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是根据五脏六腑的生克制化规律所提出的既病防变的预防措施。

后唐代医家孙思邈指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未病”、“欲病”、“已病”是疾病酿成前后的三个阶段。发现并治疗处于不同阶段的疾病,可以视为区分医生水平高下的尺度之一。

元代朱震亨指出:“与其求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提出了预防与养生二者的重要性。

清代叶天士根据温病的发展规律,温邪易耗液伤津这两个特点,提出对于肾水素虚的患者应防病邪乘虚深入下焦,损及肾阴,在治疗上主张在甘寒养胃同时加入咸寒滋肾之品,以“先安未受邪之地”,是既病防变法则的典范。

2.“亚健康状态”的定义、诱因和临床表现

2.1“亚健康状态”的定义

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发现人除了健康和疾病状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中间状态,表现为躯体或心理的种种不适,但无法用仪器检测出达到疾病的诊断指标,这种中间状态开始被称为“第三状态”,后又被其他学者称为“潜病状态”、“灰色状态”等。[1]

2.2“亚健康状态”的诱因

全国卫生组织调查表明: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中老年人所占的比例最大,约45%以上,在一些从事商业活动、企业管理的人中群,这个比例更高。诱发亚健康的原因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2.2.1过度紧张和压力

研究表明,长期情绪紧张和过大的压力会对机体造成四方面的损害:一是引发急慢性应激直接损害胃肠系统或心血管系统,造成应激性溃疡和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甚至加速血管硬化速度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二是引发脑应激疲劳和认知功能下降;三是破坏生物钟,影响睡眠质量;四是免疫功能下降,导致恶性肿瘤和感染机会增加。

2.2.2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

吸烟、醺酒,睡眠不足、作息颠倒,久坐不运动,甚至挑食或平素喜食肥甘厚味,这些都是造成亚健康的最常见原因。

2.2.3环境污染的不良影响

雾霾,水源污染、噪音、射线、电磁波、微波及其它物理、化学因素的污染是防不胜防的健康隐性杀手。

2.2.4不良精神、心理因素刺激

人都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不仅要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更重要的是适应社会的变化,如果当人体长期处于某种不良环境状态之下,如工作压力过大、人际关系不协调,家庭关系不和睦,离婚,丧偶,工作不顺利,升迁不利等,这会对身理和心理两方面都会产生不良刺激,当这种不良刺激超出了人的承受能力时,就会成为破坏力,破坏人体健康,其结果就是导致人体亚健康状态甚至疾病的产生。这是引起心理亚健康和躯体亚健康的重要因子之一。[2]

2.3“亚健康状态”的临床表现

亚健康在临床上常被诊断为疲劳综合症、内分泌失调、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症等。其在心理上的具体表现是:精神萎靡,情绪低落,反应迟钝,夜寐不安,白天犯瞌睡,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减退,焦虑烦躁,易受惊吓等。在生理上则表现为疲劳乏力,活动时汗出气短,腰酸腿疼等。有时还会出现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如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室内传导阻滞、甚至房颤等。

3.中医在治疗亚健康中的应用

3.1针灸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用捻、提等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艾条或艾炷在体表一些穴位处进行熏灼皮肤,利用热刺激来疏通经络,温通血脉,从而治疗疾病。针灸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机体内平衡阴阳的潜力,通过加强自身内在的调节能力去应对内外环境的影响与干扰,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固护正气,提高机体抵御病邪的能力,从而达到未生病前预防疾病的发生并保持健康状态、生病之后防止进一步发展,疾病痊愈以后防止复发的目的。[3]

3.2吐纳

吐纳即呼吸,属气功中的锻炼技法,是通过改变正常呼吸来锻炼人的呼吸系统功能,调动相关支持系统的状态,这样一来运动系统、循环系统等都会得到相应锻炼。比如“吸一呼三”、“吸三呼一”等等,把一口气变成多口气,以期达到增大人体肺活量的目的。

3.3导引

最著名的是华佗所创的五禽戏。“五禽戏”一词最早见于南北朝陶弘景所著的《养性延命录》。但亦有人认为相传是由东汉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鹤五种动物的动作创编的一套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医疗气功。它是一种动静结合、寓动于静、静中有动、刚柔相济、内外兼练的仿生功法。在汉代以前已经有许多类似的健身法,被称为导引。当代中医也无不重视这类技术。

3.4食饵

通过少量使用特殊食物或食物组合,调整人体状态,这种方式称为食饵。如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大量记载了食饵技术。孙思邈在《千金方》作了高度概括:“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这句话告诉我们,食物能祛邪保健,滋养人体气血,如果仅用食物就能治好疾病的人,可称高明的医生。治病的一般规律是,洞悉疾病的病因,明了病情,然后先用食物调治,食物治疗不好,再使用药物。当代中医聂文涛则将其诠释为食物训练。人体两个重要锻炼需要相伴一生:肢体功能训练、代谢功能训练。后者首选食物训练,却时常被当代人忽视。碳水化合物代谢功能衰退:消渴,甚至出现糖尿病、低血糖、糖尿病足;脂肪代谢功能衰退:肥胖,甚至出现高血脂、脂肪肝、动脉硬化、冠心病;蛋白质代谢功能衰退:尿酸增高,甚至会出现痛风;代谢激素失去平衡:甚至出现甲亢、甲减。

3.5按矫

《素问·异法方宜论篇》中说“导引按矫者,亦从中央出也”。可见按矫这是一种与导引并肩的技术。古代又有“推拿”、“按跷”、“跷引”、“案杌”诸称号。《史记》上有记载秦代著名医家扁鹊,曾用按摩的方法来治疗虢太子的尸厥症。秦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之久,可见按摩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了。我国最早的按摩专书,当推《黄帝按摩经》,可惜早已亡佚。但在现存的中医经典古籍《黄帝内经》里,许多地方亦有记载按摩。如《血气形志篇》就有记载“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

4.“治未病”在防治亚健康中的现实意义

20世纪末,全球医学界大讨论的最终结论是:最好的医学不是治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得病的医学。[4]中医学认为,医学的目的首先是“消患于未兆”、“济羸劣以获安”,其次才是治疗疾病。这里所谓的“未兆”,即未有显著疾病征兆之时;所谓“羸劣”,即虚损的状态或不太健康的状态,但并非是指有病,这便是现在人们常说说的“亚健康”状态,而治未病的重点人群就是亚健康群体。“船到江心补漏迟”,故善医者,知病势之盛而必传也,预为之防,无使结聚,无使泛滥,无使并合,此上工治未病之说也。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马烈光[5]也认为,随着医疗环节的“端口前移”,卫生预防成为当前医学界研究的重点,而中医学中具有预防特点的“治未病”理念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种“治未病”的思想不仅能够降低疾病的发生率、防止疾病继续深入或传变、满足人民群众日渐增长的保健需求,又能降低医疗费用,从而实现“多赢”的局面。中医讲究“治未病”,就是注重集体保养,预防疾病发生,并且把疾病消灭在最初的阶段,这顺应了当前在生活水平提高的条件下,人们追求健康的趋势。

参考文献:

[1]蓝毓营.“治未病”源流述略[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9):38-39.

[2]曹关志.亚健康的防治与中医治未病[J].四川中医,2012,30(08):26-28

[3]邱连利.针灸“治未病”之我见[J].甘肃中医药,2011,24(4):4-5

[4]刘建树.浅谈中医“治未病”[J].中国民间疗法,2015,12,23(12):7-8

[5]董小红.我国“治未病”健康体系尚不健全[N].经济参考报,2010-04-03(007)

标签:;  ;  ;  

浅谈中医“治未病”理念在亚健康防治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