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新的酸制剂控制沙门氏菌(论文文献综述)
唐慕德[1](2019)在《益生菌的筛选及其对王锦蛇影响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益生菌在畜禽养殖业中有着广泛应用,而在特种养殖动物中,特别是蛇类养殖中鲜见研究报道。为了探究益生菌对蛇的影响,本课题筛选出益生菌,以人工养殖的王锦蛇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42天的喂养试验,为益生菌在蛇类养殖业中的推广应用奠定理论基础。从4株益生菌中挑选到1株经异常毒性检查、安全性检查、消化液耐受和药敏试验符合要求的益生菌,以表型特征检查和16s rDNA序列测定的方法鉴定细菌。采用单因素变量法和正交试验优化培养获得益生菌液,按1mL/100g体重的剂量给试验蛇灌服108cfu/mL的益生菌液,分别采集粪样和血样,进行肠道菌群、蛋白质、白细胞等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如下:1.筛选到的符合要求的益生菌为地衣芽孢杆菌。2.地衣芽孢杆菌优化培养基组方为蛋白胨10g/L、牛肉膏15g/L、酵母粉3g/L、磷酸二氢钾2g/L,最佳培养条件为37℃,pH7.2,摇床转速200rpm,培养10h。3.灌服了益生菌的试验组王锦蛇的肠道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含量比对照组低,肠道粪肠球菌含量比对照组高,粪便蛋白质的含量比对照组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王锦蛇血液中总胆红素、丙二醛的含量、谷丙转氨酶的活性均降低,血液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上升;以上指标差异均显着(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王锦蛇的平均日增重更大,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加,血液中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活性降低,血液中尿酸、尿素氮、肌酐、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降低;但差异均不显着,对白细胞中各细胞含量的影响也不显着(P>0.05)。结论:地衣芽孢杆菌是适合王锦蛇应用的益生菌。该菌不影响王锦蛇的健康,对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减轻粪便的味道,为益生菌在王锦蛇上的推广应用与深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张旺[2](2017)在《几种植物源活性物质的抑菌、抗病毒效果及其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寻找植物源活性物质是天然产物农药研发的重要途径。本文一方面对常用的抗病毒物质筛选以及评价方法进行优化和探索,另一方面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和报道,广泛搜集可能具有抗病毒或抑菌活性的植物源物质,研究其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eis)Keissler]和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的抑制效果,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方式和机制。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本氏烟和几种常用的植物病毒抑制剂为实验材料,分别将药剂注射于烟叶的五个点和整片烟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接种TMV-GFP,2 d后在紫外灯下观察并统计不同处理后的荧光斑面积与斑点数量。结果显示,各处理组荧光强度均低于对照组,荧光斑的统计情况与ELISA检测结果相近,表明荧光强弱情况能够大致反映叶片内病毒含量。并且本体系对几种病毒抑制剂的室内评价结果与田间药效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本文建立的2种筛选方式可以用于抗病毒物质的活性评价和筛选。与筛选抗病毒物质常用的枯斑法和叶碟法相比,该体系不仅能够快速评价抗病毒物质的活性还能直观的反映药剂在病毒扩散和复制过程中的作用特点,具有操作简单,现象直观,周期短的优点。2.以烟草花叶病毒为靶标,对收集到的15种植物源物质进行抗病毒活性测定,经过初筛、复筛并结合防御酶活性情况,筛选出熊果酸与4-甲氧基香豆素2种能够降低病毒初侵染含量的活性物质。研究其作用方式与机制,结果显示,熊果酸与4-甲氧基香豆素能够不同程度提高烟草中SOD、PPO、POD、CAT这几种防御酶活性,降低烟叶中过氧化物含量;在病毒侵染前期可以降低植物细胞的膜脂过氧化程度,减轻细胞膜受损;并且能够上调PR1、NPR1和PR2等防卫反应相关基因表达量,促进病程相关蛋白的合成,从而降低病毒初侵染含量,具有保护和延缓病程的作用。体外作用研究发现,2种活性物质与TMV混合1 h后,病毒粒体发生了明显的聚集现象,而溶剂处理后的病毒分散均匀无聚集,其中熊果酸处理后的聚集程度较4-甲氧基香豆素更为明显。将处理后的病毒摩擦接种至本氏烟,荧光的斑点数量和病毒含量都有所降低,说明2种物质能在体外直接作用病毒粒体,降低病毒的侵染活性或体内复制水平,对病毒具有一定钝化作用。3.利用平板抑菌法,以烟草赤星病菌为靶标,测定15种植物源物质的抑菌活性,发现丁香油与丁香油酚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丁香油含量为4.13%时能够强效抑制赤星病菌孢子的萌发,丁香油含量为0.52%时显着降低菌丝的生长速度,减少菌丝的生长量。进一步研究作用机理发现,丁香油的作用位点之一是细胞膜,其能破坏赤星病菌的细胞膜结构,增加质膜通透性,使细胞内含物外渗,并提高膜脂过氧化程度,增加丙二醛含量,导致菌丝细胞死亡,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刘童,黄海燕,徐嘉良[3](2015)在《噬菌体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微生物致病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在全世界频频发生,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由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耐药菌株出现,以及抗生素滥用,使得人们对食源性细菌疾病的控制更加困难。噬菌体是细菌的天敌,具有感染并裂解细菌的功能,噬菌体及其编码裂解酶的发现为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及生物防治开辟了新的途径。因此近年来有关噬菌体作为抗菌制剂的研究受到普遍关注。就噬菌体在食品中病原微生物检测和控制方面的研究作以综述。
付维星[4](2011)在《过硫酸氢钾复合粉消毒剂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畜禽传染性疫病的频频爆发制约了我国养殖业的发展,不仅给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在动物传染病防控过程中,缺乏安全有效的复方兽用消毒剂是主要原因之一。本文研究旨在以临床上常用的过硫酸氢钾三盐复合物、强效催化剂、表面活性剂、无机缓冲溶液等为基础,开发出对病毒、细菌、真菌、支原体、芽孢等微生物有高效杀灭作用的广谱、高效、低毒的兽用复方消毒剂,以保障我国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首先进行了过硫酸氢钾复合粉中氯化钠和有效氯成分的质量控制研究,利用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对研制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粉消毒剂进行稳定性试验考察,为其有效期和包装运输条件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然后对过硫酸氢钾复合粉进行毒理学评价和药效学评价,最终为此消毒剂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如下:1过硫酸氢钾复合粉中氯化钠和有效氯成分的质量控制研究建立了一种测定过硫酸氢钾复合粉中氯化钠含量的方法。本试验以氯化钠基准试剂为对照,采用电位滴定-水溶液银量法在常温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线性范围为10.0 mg-55.0 mg,r=0.9997;方法重复性好(RSD=1.11%,n=5);准确度高,回收率为99.6%(RSD=0.88%,n=6),加样回收率为99.1%(RSD=1.39%,n=6)。此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过硫酸氢钾复合粉中氯化钠含量的测定方法。建立了测定过硫酸氢钾复合粉中有效氯含量的N,N’-二乙基-1,4-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以碘酸钾标准溶液为对照,将DPD溶液和磷酸盐缓冲液(pH 6.5)混合后,加入待测样品,在325 nm处对三者反应形成的红色半醌式化合物进行分光光度测定。结果表明:有效氯浓度在0.05-2.0 mg/L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2;方法重复性好(RSD≤2.65%,n=6);准确度高,平均回收率为93.68%-105.55%(RSD≤1.29%,n=6),且与碘量滴定法测定的结果相比在统计学上无显着差异。该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过硫酸氢钾复合粉有效氯含量的测定方法。2过硫酸氢钾复合粉的稳定性研究为确定过硫酸氢钾复合粉的有效期和包装运输条件,本研究用电位滴定法和碘量法测定过硫酸氢钾复合粉中氯化钠和有效氯的含量,并分别用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室温长期留样试验对过硫酸氢钾复合粉进行稳定性研究。影响因素试验表明过硫酸氢钾复合粉对湿度较敏感,6个月加速试验的结果显示双层铝箔纸可以作为合适的包装材料,室温留样1年后,样品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本品在密闭、遮光的贮存条件下性质稳定,室温下贮存期可暂定为2年。3过硫酸氢钾复合粉杀菌效果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为考察过硫酸氢钾复合粉的体外杀菌活性及有机物、pH、温度对其杀菌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显示,0.03125%-0.25%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粉消毒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和猪链球菌均有杀灭作用,0.25%过硫酸氢钾复合粉消毒液与试验菌作用1 min,杀菌率均为100%,1%过硫酸氢钾复合粉消毒液以生理盐水作为溶剂,与蜡样芽孢杆菌作用60 min,其杀微生物活性优于以灭菌水作为溶剂;过硫酸氢钾复合粉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能量试验最低合格浓度为0.5%,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和猪链球菌能量试验最低合格浓度为为0.1%;较高温度和酸性环境可以显着增强过硫酸氢钾复合粉的杀菌效果,而高含量的小牛血清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消毒剂的杀菌活性。结果表明过硫酸氢钾复合粉具有极强的杀菌效果,提高浓度和温度、延长作用时间或降低pH值可以增强其杀菌作用。4过硫酸氢钾复合粉消毒剂的毒理学评价为考察过硫酸氢钾复合粉消毒剂的局部(皮肤、粘膜等)刺激性,本文通过家兔皮肤刺激性试验和家兔急性眼刺激试验对过硫酸氢钾复合粉消毒剂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浓度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粉消毒液对家兔的皮肤刺激指数为0,皮肤刺激强度级别为无刺激性;此消毒液对家兔急性眼刺激可判定为无刺激性。综上所述,本文研制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粉复方消毒剂,稳定性好,且安全有效,在环境消毒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张帆[5](2009)在《饲用嗜酸乳杆菌制剂研制及乳酸菌检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是乳酸菌家族中重要的有益菌之一,对促进人体健康、维持胃肠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并日益成为微生态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嗜酸乳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乳酸链球菌(Streptococcus lactis acidi)的微生态关系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嗜酸乳杆菌的培养条件、生物量、产酸、耐酸、抗胆盐、世代繁殖和抑菌特性做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嗜酸乳杆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60C~380C,最适起始pH为5.5~6.2,静置培养比振荡好,最高生物量和滴定酸度分别可达1010CFU/mL和2190T。同时嗜酸乳杆菌具有强耐酸性和耐胆盐性,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均有较强抑菌作用。研究表明用菊粉代替培养基中部分葡萄糖对嗜酸乳杆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当MRS培养基中葡萄糖与菊粉比为1:1时,明显提高了嗜酸乳杆菌的生物量和酸度,370C,培养48h,其活菌数量和酸度比对照组提高1010 CFU/mL和100T。嗜酸乳杆菌体外抑菌特性的研究表明,随嗜酸乳杆菌培养时间的变化,其代谢产物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抑制作用明显不同,但不抑制乳酸杆菌生长。嗜酸乳杆菌和乳酸链球菌在混合培养时的微生态关系。330C,培养48h,两菌发酵液的抑菌(金黄色葡萄糖球菌ATCC25923)效果最好。混合培养20h后,两菌生物量和体系总产酸量远大于各自纯培养,乳酸含量一直上升,24h可达23.175mg/L,乙酸含量一直稳定在12mg/L左右。嗜酸乳杆菌和乳酸链球菌混合培养接种比例的抑菌优先顺序为1:1,2:1和1:2。结果表明,混合培养可加快有机酸产生,增大发酵液抑菌强度;两菌在混合培养阶段及同一体系中均能相互共处,互相促进生长。建立了微生物青贮剂所含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PP)活菌数量的检测方法;比较了PP和LP繁殖能力和活力,表明PP强于LP;建立了粪链球菌(Streptococcus faecalis,SF)数量检测及种属鉴定方法。
范晓静[6](2009)在《植物内生细菌GFP标记及两个基因与定殖的关系》文中认为植物内生菌是一个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微生物类群,分布于没有外在感染症状的健康植物组织内,并与宿主植物协同进化。近年来,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和研究方法的不断深入,植物内生菌的生态和生理作用及其作为潜在的生防资源和外源基因载体,在农业和医药领域中的巨大应用潜力,已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内生细菌生物制剂成为未来的一个研究发展方向。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植物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S2和解淀粉芽孢杆菌TB2菌株是对多种植物具有促生和防病作用的植物内生细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了解内生细菌在植物体内的定殖、活动能力及作用方式,本研究利用编码绿色荧光蛋白的gfp基因对内生细菌菌株BS2和TB2进行荧光标记。通过标记菌表达的绿色荧光来监测内生细菌在植物组织的定殖活动,并对标记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菌株标记前后的生防功能和定殖能力进行比较研究。利用枯草芽孢杆菌168菌株rpsD基因的启动子替换质粒pGFP4412中蜡状芽孢杆菌4412启动子,从而构建了能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穿梭载体pS4GFP,将其导入内生细菌BS2和TB2菌株中,利用gfp基因表达后菌落在荧光显微镜下发出的绿色荧光,得到高效表达GFP的标记菌,分别命名为BS2-gfp和TB2-gfp。标记菌生理生化研究结果表明,与出发菌BS2和TB2比较,两个标记菌株均出现了生长滞后的现象;出发菌和标记菌对真菌的抑菌效果比较分析发现,菌株标记前后拮抗活性无显着变化;菌株标记前后在植物体内定殖数量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标记菌株在植物体内定殖菌量稍低于出发菌株。经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测定分析显示,本实验构建的标记系统对目标菌株的生长代谢、拮抗能力等方面的影响不是很大,可以满足进一步实验的要求。为了研究内生细菌的侵染定殖机制,我们克隆了来自内生细菌BS2和TB2的纤维素酶基因和果胶酶基因,并对这两个基因是否在内生细菌进入植物体内这一过程中起作用进行了探讨。首先,我们分别从内生细菌BS2和TB2中克隆到了β-1,4-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ORF。对这两个β-1,4-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ORF及其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基因的ORF全长均为1500 bp,编码499个氨基酸,分子量都约为55 kDa,菌株BS2等电点为7.49,TB2等电点为7.83。Blast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两个β-1,4-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都为99%。两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只有一个碱基差异,即BS2中1015位是A ,TB2中是G。相应位置的氨基酸由BS2中的组氨酸变成了TB2中的精氨酸。另外,两基因的序列与枯草芽孢杆菌标准菌株BS168的β-1,4-内切葡聚糖酶基因比对结果表明,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与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为93%。使用pET-29a(+)载体,我们成功地表达了这两个β-1,4-内切葡聚糖酶,SDS-PAGE电泳在59 kDa左右有融合蛋白带,与推算的结果一致。同时研究了该酶的生物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两个β-1,4-内切葡聚糖酶的最适反应pH均为6.4,属于中性纤维素酶,且酶的pH稳定范围较宽,pH 5.49都较稳定。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左右,当温度高于55℃后酶活急剧下降,65℃时酶活仅为50℃时的31%。为了探明来自内生细菌的β-1,4-内切葡聚糖酶基因与内生细菌进入植物之间的关系,我们使用穿梭载体构建了组成型表达β-1,4-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载体,转入野生菌中,得到过表达突变体。同时使用具有单交换功能的整合载体pMUTIN-GFP+构建敲除载体,转入野生菌中,得到低量表达突变体。进一步将过表达载体转入低量表达突变体中获得β-1,4-内切葡聚糖酶基因互补突变体。将不同突变体的菌液对小白菜进行灌根接种,然后对小白菜不同组织内的内生细菌菌量进行不同时间的分离,观察分离情况。分离结果表明:过表达突变体在植物体内的定殖数量明显高于低量表达突变体和标记菌株。其中低量表达突变体在植物体内的定殖数量最低,而互补突变体的定殖数量与过表达突变体基本一致,且明显高于标记菌株。以上结果表明内生细菌产生的β-1,4-内切葡聚糖酶在内生细菌进入植物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次,我们还分别克隆了来自内生细菌BS2和TB2的果胶酶基因。对两个果胶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其推测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到的果胶酶基因由启动子区域和1266 bp的ORF区域构成,对两个果胶酶基因的ORF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果胶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都为99%,与枯草芽孢杆菌标准菌株BS168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与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为72%。与其他已报道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地衣芽孢杆菌的果胶酶基因同源性均低于72%。使用pET-30a(+)载体,我们成功地表达了这两个果胶酶,SDS-PAGE电泳在50 kDa左右有融合蛋白带,与推算的结果一致。为了探明来自内生细菌的果胶酶基因与内生细菌进入植物之间的关系,我们将带启动子的全长果胶酶基因与穿梭载体连接构建了过表达载体,转入野生菌中,筛选得到果胶酶过表达突变体。将过表达突变体与标记菌株的菌液对小白菜进行灌根接种,然后于不同时间对小白菜不同组织内的内生细菌菌量进行分离统计。分离结果表明:在侵入小白菜体内的初期,过表达突变体在小白菜体内的定殖菌量明显高于标记菌株,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之间的定殖数量逐渐变得不明显。要想更明确地弄清果胶酶的功能,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综合全部实验结果,我们得出结论:β-1,4-内切葡聚糖酶在内生细菌中是保守的,是帮助内生细菌定殖植物体内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对于内生细菌产生的果胶酶,初步分析表明它在内生细菌进入植物体内初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赵宇[7](2007)在《刺五加提取物对仔猪抗氧化功能和肠道发育的影响》文中指出为了研究刺五加提取物对仔猪抗氧化功能和肠道发育的影响,本文选用胎次、体重相近的长白×大白二元杂交品种健康仔猪进行饲养试验。试验共用仔猪192头,随机分为8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各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100、200、1000mg/kg刺五加醇提取物,200mg/kg刺五加水提取物,10g/kg刺五加粗粉和200mg/kg金霉素。自仔猪出生7天起进行补饲,饲养试验期为5周,饲养试验结束后统计仔猪腹泻率与死亡率。本试验从每组分别随机选取14和21日龄仔猪3头,采集血清、肝脏和小肠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四个抗氧化指标和二糖酶、脂肪酶、胰蛋白酶三种消化酶的活性,并制作组织切片观察空肠与回肠的绒毛形态。对抗氧化功能的研究结果表明,50mg/kg刺五加醇提取物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能够显着提高仔猪血清GSH-Px和肝脏SOD的活性;与200mg/kg金霉素组相比,能够显着提高仔猪血清GSH-Px和肝脏CAT的活性。200mg/kg刺五加水提取物组的仔猪血清MDA含量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对肠道发育的研究结果表明,50mg/kg刺五加醇提取物组的仔猪空肠二糖酶和胰蛋白酶活性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显着提高;与200mg/kg金霉素组相比,仔猪空肠二糖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均有显着提高。50mg/kg刺五加醇提取物组与200mg/kg刺五加水提取物组的仔猪空肠和回肠的绒毛发育良好,整齐细长;腹泻率与死亡率均为0,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和200mg/kg金霉素组。总之,50mg/kg刺五加醇提取物组和200mg/kg刺五加水提取物组的仔猪腹泻率和死亡率最低,为本试验的最佳添加剂量。
程金荣[8](2006)在《不同有机酸对广西飞凤土鸡营养物质代谢、血液理化指标及肠道微生态效应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通过两个试验探索了:(1) 有机酸对广西飞凤土鸡营养物质代谢及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规律;(2) 有机酸对飞凤土鸡肠道的微生态效应。 试验一:不同有机酸对广西飞凤土鸡营养物质代谢及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 选用78只体重相近的8周龄飞凤土鸡公鸡,随机分成13组(对照组和12个试验组),每组6只鸡(单笼饲养),每只鸡为一个重复,对照组饲喂不添加任何酸化剂和抗生素的全价饲粮,试验组添加不同种类不同水平的有机酸,三种有机酸(柠檬酸、延胡索酸、乳酸)的添加水平均为:0.15%,0.25%,0.5%,1.0%,进行消化代谢试验,采集饲料测定饲粮pH值,在试验结束(28天后),采血分析血液理化特性。结果表明: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适量的有机酸(柠檬酸、延胡索酸、乳酸)有提高飞凤土鸡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三种有机酸在0.5%、1.0%添加水平时均能显着提高飞凤土鸡对饲粮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钙、磷表观利用率(P<0.05),0.25%添加水平也能显着影响饲粮粗蛋白、钙、磷的利
张镇福[9](2004)在《猪配合饲料生产HACCP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阐述了HACCP体系的基本原理,分别对HACCP体系基本原理的七个程序: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确定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建立关键控制点的监控程序、建立纠正措施、建立记录保持程序、建立验证程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介绍了HACCP体系的发展历程及国内外的应用情况,说明了在新形势下饲料安全的重要性,指出了在我国现行饲料工业中应用HACCP体系的重要意义和迫切性。 论文首先从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角度分析了饲料中存在的显着危害因素。一般情况下,饲料中的物理危害发生概率较小,可视为非显着危害;化学性的显着危害主要有:重金属、农药残留、二恶英、违禁添加剂、抗生素残留等;微生物性的显着危害主要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并对各种危害物质的污染途径、对人畜的危害特征等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同时,论文还参照食品和药品GMP法规的相关内容以及我国在饲料卫生法规方面的研究进展,把饲料工业的SSOP分为八个环节:配方设计、建筑设施、原料接收、储藏和运输、设备运行和维护保养、卫生和虫害控制、加工控制、产品追踪和召回,并根据每个环节的特点和要求建立了相应的卫生标准操作规程。通过建立饲料生产GMP和SSOP操作规程,使饲料企业实行HACCP体系更为容易。 最后,根据HACCP体系基本原理建立了福建省海新集团有限公司猪配合饲料生产HACCP体系的实施方案,确定,猪配合饲料生产的关键控制点有:原料接收、配方设计、添加剂称量、制粒四个工序。
程宇[10](2003)在《用新的酸制剂控制沙门氏菌》文中研究指明 在发达国家,沙门氏菌病是最常见的人畜共患病。据报道,欧盟每年在100万人中有730人感染此病,但真实数据估计是4500人。约有5%,的病例会发生严重毒血症,每1000个沙门氏菌病例中就有1个人死亡。近年来,由畜禽源性沙门氏菌引起人类死亡的警告越来越严重。特别是禽肉及禽蛋的沙门氏菌污染受到普遍的关注。当前,沙门氏菌是影响养猪业的重大因素之一。
二、用新的酸制剂控制沙门氏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新的酸制剂控制沙门氏菌(论文提纲范文)
(1)益生菌的筛选及其对王锦蛇影响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益生菌的概述 |
1.2.1 益生菌的定义 |
1.2.2 益生菌的种类 |
1.2.3 益生菌的筛选标准 |
1.2.4 益生菌的作用机制 |
1.2.5 益生菌的运用 |
1.2.6 益生菌的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
1.3 地衣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 |
1.3.1 地衣芽孢杆菌的概述 |
1.3.2 地衣芽孢杆菌的作用机理 |
1.3.3 地衣芽孢杆菌的鉴定 |
1.3.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益生菌的筛选与鉴定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仪器 |
2.2.2 试剂和药品 |
2.2.3 实验动物 |
2.2.4 实验菌种 |
2.3 方法 |
2.3.1 培养基的制备 |
2.3.2 试验菌株异常毒性检测 |
2.3.3 抗菌药体外抑菌试验 |
2.3.4 消化液耐受性试验 |
2.3.5 活菌计数 |
2.3.6 益生菌的鉴定 |
2.4 结果 |
2.4.1 异常毒性检测结果 |
2.4.2 抗菌药对体外抑菌试验结果 |
2.4.3 消化液耐受性实验结果 |
2.4.4 益生菌鉴定结果 |
2.5 分析与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地衣芽孢杆菌体外培养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仪器 |
3.2.2 试剂和药品 |
3.2.3 实验菌种 |
3.3 方法 |
3.3.1 地衣芽孢杆菌最适无机盐的确定 |
3.3.2 培养基的配制 |
3.3.3 地衣芽孢杆菌体外最佳培养条件的研究 |
3.3.4 地衣芽孢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3.3.5 培养基配方的优化 |
3.3.6 地衣芽孢杆菌在最优配方中生长曲线的测定 |
3.3.7 菌液适宜保存条件的探究 |
3.3.8 菌液保存过程中异常毒性与安全性检测 |
3.4 结果 |
3.4.1 地衣芽孢杆菌最适无机盐 |
3.4.2 地衣芽孢杆菌体外培养最适条件 |
3.4.3 地衣芽孢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3.4.4 培养基配方的优化 |
3.4.5 地衣芽孢杆菌在优化后培养基中生长曲线的测定 |
3.4.6 地衣芽孢杆菌菌液适宜保存条件的探究 |
3.4.7 保存过程中地衣芽孢杆菌菌液安全性与异常毒性的检测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地衣芽孢杆菌对王锦蛇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仪器 |
4.1.2 试剂和药品 |
4.2 实验动物 |
4.2.1 动物来源 |
4.3 方法与步骤 |
4.3.1 培养基的配制 |
4.3.2 蛇血液中细菌与粪便寄生虫的检查 |
4.3.3 副黏病毒Ferievirus检测 |
4.3.4 蛇血象检查和白细胞分类计数 |
4.3.5 肠道菌群的检测 |
4.3.6 粪便蛋白质含量的检测 |
4.3.7 粪便pH值的测定 |
4.3.8 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 |
4.3.9 其他指标的观测 |
4.5 数据处理 |
4.6 结果 |
4.6.0 蛇的病原检查 |
4.6.1 肠道菌群的检测 |
4.6.2 粪便蛋白质含量及pH的检测 |
4.6.3 白细胞检测 |
4.6.4 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 |
4.6.5 其他观测指标 |
4.7 讨论 |
4.7.1 试验动物健康的检查 |
4.7.2 地衣芽孢杆菌对王锦蛇肠道菌群的影响 |
4.7.3 地衣芽孢杆菌对王锦蛇粪便蛋白质含量和肠道pH值的影响 |
4.7.4 地衣芽孢杆菌对王锦蛇外周血白细胞的影响 |
4.7.5 地衣芽孢杆菌对王锦蛇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4.7.6 其它 |
4.8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2)几种植物源活性物质的抑菌、抗病毒效果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病毒病与抗病毒物质的筛选 |
1.1.1 植物病毒病 |
1.1.2 植物病毒病的防治现状 |
1.1.3 抗病毒物质的筛选方法 |
1.2 植物源抗病毒物质 |
1.2.1 植物源抗病毒物质研究进展 |
1.2.2 植物源抗病毒物质的作用机理 |
1.3 烟草赤星病与植物源抑菌物质 |
1.3.1 烟草赤星病及其危害特点 |
1.3.2 赤星病防治现状 |
1.3.3 植物源抑菌物质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 |
1.4.1 探索和建立抗病毒物质的快速筛选评价体系 |
1.4.2 植物源抗病毒物质的筛选及其作用机制初步探究 |
1.4.3 抑制赤星病菌的植物源物质筛选及其作用机制初步探究 |
第2章 探索和建立抗TMV物质的快速筛选评价体系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供试药剂 |
2.1.2 植物材料 |
2.1.3 供试毒源 |
2.1.4 含TMV-GFP侵染性克隆的农杆菌菌液制备 |
2.1.5 粗提TMV-GFP病毒粒子的制备 |
2.1.6 五点注药接种处理 |
2.1.7 注药摩擦接种处理 |
2.1.8 ELISA法测定烟草叶片病毒含量 |
2.1.9 田间药效试验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五点注药接种试验 |
2.2.2 注药摩擦接种试验 |
2.2.3 酶联免疫法(ELISA)测病毒含量 |
2.2.4 田间药效试验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植物源抗TMV物质的筛选及其作用机制初步探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植物材料 |
3.1.2 供试毒源 |
3.1.3 供试物质 |
3.1.4 病程相关蛋白引物设计 |
3.1.5 病毒粒体的电镜观察 |
3.1.6 粗提病毒与试剂混合后摩擦接种 |
3.1.7 ELISA法测定烟草叶片中病毒含量 |
3.1.8 处理方法与酶活性测定 |
3.1.9 烟草叶片丙二醛含量测定 |
3.1.10 烟草叶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的测定(羟胺氧化法) |
3.1.11 烟草叶片过氧化物测定(DAB、NBT) |
3.1.12 防卫反应相关基因 |
3.1.13 植物细胞质膜透性的测定(电导仪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几种植物源物质的抗病毒效果与初步筛选 |
3.2.2 抗病毒活性物质复筛 |
3.2.3 植物源活性物质的保护作用机理 |
3.2.4 植物源活性物质对TMV的体外作用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抑制赤星病菌的植物源物质筛选及其作用机制探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菌株 |
4.1.2 供试植物源物质 |
4.1.3 培养基 |
4.1.4 几种植物源活性物质对赤星病菌的活性测定 |
4.1.5 丁香油对赤星病菌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 |
4.1.6 丁香油对赤星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4.1.7 丁香油对赤星病菌菌丝生长量的影响 |
4.1.8 丁香油对赤星病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4.1.9 丁香油对赤星病菌菌丝膜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
4.1.10 丁香油对赤星病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对赤星病菌有抑菌作用的植物源活性物质筛选 |
4.2.2 丁香油对赤星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4.2.3 丁香油对赤星病菌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 |
4.2.4 丁香油对赤星病菌菌丝生长量的影响 |
4.2.5 丁香油对赤星病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4.2.6 丁香油对赤星病菌菌丝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
4.2.7 丁香油对赤星病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探索和建立了抗TMV物质的快速筛选评价体系 |
5.1.2 筛选获得2种植物源抗TMV物质并初步明确了其作用机制 |
5.1.3 明确丁香油可以抑制赤星病菌并初步分析了其抑菌机制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已发表和已录用论文及参加课题 |
(3)噬菌体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检测 |
1.1通过噬菌体扩增检测 |
1.2通过荧光标记的报告噬菌体检测 |
1.3生物传感器检测 |
2控制和消毒 |
2.1裂解性噬菌体在果蔬消毒上的应用 |
2.2裂解性噬菌体在肉类消毒上的应用 |
2.3裂解性噬菌体在乳制品消毒上的应用 |
3总结与展望 |
(4)过硫酸氢钾复合粉消毒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消毒剂研究进展 |
1.3 过硫酸氢钾复合粉文献综述 |
1.3.1 理化性质 |
1.3.2 作用机理 |
1.3.3 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 |
1.3.4 毒性 |
1.4 小结与展望 |
第二章 电位滴定法测定过硫酸氢钾复合粉中氯化钠含量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DPD 分光光度法、碘量法测定过硫酸氢钾复合粉中有效氯含量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过硫酸氢钾复合粉的稳定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第五章 过硫酸氢钾复合粉消毒剂的毒理学和杀灭微生物效果评价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 |
5.3 试验方法 |
5.4 结果 |
5.5 讨论 |
第六章 过硫酸氢钾复合粉消毒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3 结果 |
6.4 讨论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饲用嗜酸乳杆菌制剂研制及乳酸菌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益生菌概述 |
1.1.1 益生菌研究背景 |
1.1.2 益生菌产生及研究现状 |
1.1.3 益生菌首选菌株乳酸菌 |
1.2 嗜酸乳杆菌的研究概况 |
1.2.1 嗜酸乳杆菌的基本特性 |
1.2.2 嗜酸乳杆菌的发酵特性 |
1.2.3 嗜酸乳杆菌的分类鉴定技术 |
1.2.4 嗜酸乳杆菌的分类 |
1.2.5 嗜酸乳杆菌在动物和人体中分布 |
1.2.6 嗜酸乳杆菌的代谢机理 |
1.2.7 嗜酸乳杆菌的分离与培养 |
1.2.8 嗜酸乳杆菌及其代谢物的保健作用 |
1.2.9 嗜酸乳杆菌在食品及饲料添加剂上应用 |
1.2.10 嗜酸乳杆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益生菌菌种选育及应用要点 |
1.3.1 菌种来源 |
1.3.2 菌种的安全检测 |
1.3.3 活菌含量 |
1.3.4 稳定性 |
1.3.5 规模化生产 |
1.3.6 针对性 |
1.3.7 使用时间 |
1.3.8 使用剂量 |
1.4 微生物青贮剂菌种检测 |
1.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菌种及来源 |
2.1.2 指示菌 |
2.1.3 培养基选择及配制 |
2.1.4 其它主要试剂 |
2.2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菌种的活化 |
2.3.2 菌种分离纯化 |
2.3.3 供氧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2.3.4 有氧驯化 |
2.3.5 活菌计数法 |
2.3.6 总酸度测定(NaOH 滴定法) |
2.3.7 pH 值的测定 |
2.3.8 OD 值的测定 |
2.3.9 世代时间的测定 |
2.3.10 生长动力曲线测定 |
2.3.11 耐酸性的测定 |
2.3.12 耐胆盐能力的测定 |
2.3.13 (牛津杯法)抑菌能力测定 |
2.3.14 菊粉培养基增殖因子实验 |
2.3.15 (离子色谱法)乳酸、乙酸的测定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嗜酸乳杆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3.1.1 改变通气量对嗜酸乳杆菌生物量影响 |
3.1.2 嗜酸乳杆菌生长动力曲线 |
3.1.3 嗜酸乳杆菌菌龄的探索 |
3.1.4 菊粉对嗜酸乳杆菌生长的影响 |
3.1.5 嗜酸乳杆菌耐酸特性 |
3.1.6 嗜酸乳杆菌耐胆盐特性 |
3.1.7 嗜酸乳杆菌耐药特性 |
3.1.8 嗜酸乳杆菌抑菌特性 |
3.2 嗜酸乳杆菌与乳酸链球菌微生态关系研究 |
3.2.1 指示菌 |
3.2.2 特殊试剂 |
3.2.3 抑制特性复壮 |
3.2.4 两乳酸菌混合培养最佳温度选择 |
3.2.5 两种乳酸菌混合培养接种模式的选择 |
3.2.6 混合培养与纯培养时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 |
3.2.7 两种菌混合培养与纯培养生物量、产酸量变化 |
3.3 乳酸菌检测方法建立 |
3.3.1 植物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活菌计数检测 |
3.3.1.1 细菌形态观察 |
3.3.1.2 乳酸菌活菌菌落总数检测 |
3.3.1.3 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菌落数检测 |
3.3.2 粪链球菌特性及活菌计数检验 |
3.3.2.1 样品制备与培养方法 |
3.3.2.2 形态观察 |
3.3.2.3 定量检测 |
3.3.2.4 粪链球菌种属特性鉴定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植物内生细菌GFP标记及两个基因与定殖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植物内生细菌的研究概况 |
1.1 植物内生细菌的定义 |
1.2 植物内生细菌的种类和种群数量 |
2 植物内生细菌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研究现状 |
2.1 植物内生菌的生物学作用 |
2.1.1 内生细菌的固氮作用 |
2.1.2 促进植物生长作用 |
2.1.3 增强宿主植物抗逆境、防病等作用 |
2.2 植物内生细菌的改造与利用 |
2.3 植物内生细菌的内生定殖 |
2.3.1 植物内生细菌的来源 |
2.3.2 植物内生细菌的侵入途径 |
2.3.3 植物内生细菌的定殖 |
2.4 植物内生细菌定殖的检测方法 |
3 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 |
3.1 纤维素酶的分类 |
3.2 纤维素降解细菌的研究概况 |
3.3 纤维素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4 果胶酶的研究概况 |
4.1 果胶酶的分类 |
4.2 果胶降解微生物的研究概况 |
4.3 果胶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一章 内生细菌的gfp 基因标记及标记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株和质粒 |
1.1.2 植物材料 |
1.1.3 主要试剂 |
1.1.4 培养基 |
1.1.5 主要仪器设备 |
1.2 rpsD 基因启动子的克隆 |
1.2.1 模板的制备 |
1.2.2 PCR 扩增 |
1.2.3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
1.2.4 PCR 扩增产物的纯化 |
1.2.5 PCR 扩增产物的克隆 |
1.2.6 目的基因的检测 |
1.2.7 表达载体的构建 |
1.2.8 重组表达载体的检测 |
1.2.9 标记菌的获得 |
1.2.10 标记菌株发光表型观察 |
1.2.11 GFP 标记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1.2.12 标记菌株稳定性测定 |
1.2.13 标记菌株在小白菜和番茄体内的定殖 |
1.2.14 野生菌株与标记菌株在植物体内定殖数量的比较 |
1.2.15 野生菌株与标记菌株抑菌效果的比较 |
1.2.16 标记菌株在植物组织中的切片观察 |
2 结果与分析 |
2.1 rpsD 基因启动子的 PCR 扩增及测序 |
2.2 重组质粒 pS4GFP 的构建 |
2.3 标记菌株的获得 |
2.4 外源基因标记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2.4.1 外源基因标记对菌株 BS2 生长的影响 |
2.4.2 外源基因标记对菌株 TB2 生长的影响 |
2.5 标记菌的遗传稳定性研究 |
2.6 标记菌株在植物体内的定殖测定 |
2.6.1 平板记数法对标记菌株 BS2-gfp 在小白菜组织内的定殖测定 |
2.6.2 平板记数法对标记菌株 TB2-gfp 在番茄组织内的定殖测定 |
2.7 野生菌株与标记菌株在植物体内定殖数量的比较分析 |
2.8 菌株标记前后对真菌的抑菌效果比较 |
2.9 GFP 标记菌株在植物组织中的切片观察 |
2.9.1 荧光显微镜观察植物根表的 GFP 标记菌 |
2.9.2 荧光显微镜观察植物组织内的 GFP 标记菌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芽孢杆菌内切β-1,4-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株和质粒 |
1.1.2 主要试剂 |
1.1.3 培养基 |
1.1.4 主要仪器设备 |
1.2 方法 |
1.2.1 内生细菌 BS2、TB2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1.2.2 目的 DNA 扩增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1.2.3 目的 DNA 的扩增及其产物纯化 |
1.2.4 PCR 扩增产物的克隆 |
1.2.5 目的基因的检测 |
1.2.6 克隆片段的分析方法 |
1.2.7 bglC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1.2.8 重组表达载体的检测 |
1.2.9 BglC 蛋白表达及其检测 |
1.2.10 酶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克隆载体的构建与验证以及目的基因的序列分析 |
2.1.1 β-1,4-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 PCR 扩增 |
2.1.2 阳性克隆载体的鉴定 |
2.1.3 克隆片段的 DNA 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 |
2.1.4 菌株 BS2、TB2 内切葡聚糖酶的信号肽切割位点分析 |
2.2 bglC 基因表达载体的酶切鉴定 |
2.3 BglC 蛋白 SDS-PAGE 电泳检测 |
2.4 平板检测β-1,4-内切葡聚糖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活性 |
2.5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2.6 酶的生物学特性 |
2.6.1 酶反应的最适pH |
2.6.2 酶的pH 稳定性 |
2.6.3 酶反应的最适温度 |
2.6.4 酶的热稳定性 |
3 讨论 |
第三章 内切β-1,4-葡聚糖酶基因在芽孢杆菌中的表达以及与定殖关系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株和质粒 |
1.1.2 植物材料 |
1.1.3 主要试剂 |
1.1.4 培养基 |
1.1.5 主要仪器设备 |
1.2 方法 |
1.2.1 bglC 基因表达盒的构建 |
1.2.2 bglC 基因表达盒扩增产物的克隆 |
1.2.3 克隆载体的检测 |
1.2.4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1.2.5 同源重组片段的克隆 |
1.2.6 敲除载体pMUTIN-GFP~+-kn 的构建 |
1.2.7 bglC 基因突变体的筛选 |
1.2.8 bglC 基因互补转化子的筛选 |
1.2.9 酶活测定 |
1.2.10 突变体接种植物体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bglC 基因表达盒的获得 |
2.2 过表达载体的获得 |
2.3 敲除载体的构建 |
2.3.1 同源重组片段的克隆 |
2.3.2 敲除载体pMUTIN-GFP~+-kn 的获得 |
2.4 突变菌株的获得 |
2.5 过表达突变体的荧光检测 |
2.6 敲除突变体的分子检测结果 |
2.7 酶活测定结果 |
2.8 突变体在植物体内定殖检测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芽孢杆菌果胶酶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株和质粒 |
1.1.2 主要试剂 |
1.1.3 培养基 |
1.1.4 主要仪器设备 |
1.2 方法 |
1.2.1 果胶酶基因部分片段的克隆 |
1.2.2 果胶酶基因 ORF 的克隆 |
1.2.3 果胶酶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1.2.4 重组表达载体的检测 |
1.2.5 果胶酶蛋白表达及其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果胶酶基因部分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2.1.1 果胶酶基因部分片段的 PCR 扩增 |
2.1.2 阳性克隆载体的鉴定 |
2.1.3 克隆片段的 DNA 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 |
2.2 克隆载体的构建与验证以及目的基因的序列分析 |
2.2.1 果胶酶基因 ORF 片段的 PCR 扩增 |
2.2.2 阳性克隆载体的鉴定 |
2.2.3 克隆片段的 DNA 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 |
2.2.4 菌株 BS2、TB2 果胶酶的信号肽切割位点分析 |
2.3 果胶酶基因表达载体的酶切鉴定 |
2.4 果胶酶蛋白 SDS-PAGE 电泳检测 |
2.5 平板检测果胶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活性 |
3 讨论 |
第五章 果胶酶基因在芽孢杆菌中的表达以及与定殖关系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株和质粒 |
1.1.2 植物材料 |
1.1.3 主要试剂 |
1.1.4 培养基 |
1.1.5 主要仪器设备 |
1.2 方法 |
1.2.1 果胶酶全长基因的克隆 |
1.2.2 果胶酶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1.2.3 果胶酶基因过表达突变体的筛选 |
1.2.4 果胶酶敲除载体的构建 |
1.2.5 果胶酶基因敲除突变体的转化 |
1.2.6 敲除突变体的分子检测 |
1.2.7 突变体接种植物体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果胶酶全长基因的 PCR 扩增 |
2.2 阳性克隆载体的鉴定 |
2.3 果胶酶全长基因测序结果 |
2.4 果胶酶过表达载体的获得 |
2.5 过表达突变菌株的平板检测 |
2.6 果胶酶基因同源重组片段的 PCR 扩增 |
2.7 敲除载体的获得 |
2.8 敲除突变体的转化及分子检测结果 |
2.9 突变体在植物体内定殖检测分析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7)刺五加提取物对仔猪抗氧化功能和肠道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抗生素饲料添加剂替代品的研究进展 |
1.1.1 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作用与危害 |
1.1.2 抗生素饲料添加剂替代品 |
1.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
1.2.1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特点 |
1.2.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生物学功能 |
1.2.3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不足 |
1.3 中草药刺五加的研究现状 |
1.3.1 刺五加的主要活性成分 |
1.3.2 刺五加的药理作用 |
1.3.3 刺五加在畜牧生产领域中的应用状况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工作 |
参考文献 |
2 刺五加及其提取物对仔猪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刺五加提取物对14d仔猪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2.3.2 刺五加及其提取物对21d仔猪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2.3.3 刺五加及其提取物对21d仔猪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3 刺五加及其提取物对仔猪肠道发育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刺五加及其提取物对仔猪空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3.2 刺五加及其提取物对仔猪空肠、回肠绒毛形态的影响 |
3.3.3 刺五加及其提取物对仔猪腹泻率与死亡率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不同有机酸对广西飞凤土鸡营养物质代谢、血液理化指标及肠道微生态效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酸化剂的种类 |
2.1 有机酸酸化剂 |
2.2 无机酸酸化剂 |
2.3 复合酸化剂 |
3 酸化剂的作用机制 |
3.1 酸化剂对饲粮的影响 |
3.2 降低胃肠道pH值,提高消化酶活性 |
3.3 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
3.4 改善胃肠道微生物区系 |
3.5 增强免疫机能,缓解应激 |
3.6 其他可能的作用机制 |
4 有机酸在畜牧业上的应用 |
4.1 柠檬酸的应用 |
4.2 延胡索酸的应用 |
4.3 乳酸的应用 |
5 影响有机酸使用效果的因素 |
5.1 有机酸的种类和用量 |
5.2 饲粮的种类和组成 |
5.3 动物的日龄和体重 |
5.4 有机酸与其他物质的协同作用 |
5.5 饲养环境条件 |
6 有机酸研究中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不同有机酸对广西飞凤土鸡营养物质代谢及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
1.1.1 试验动物 |
1.1.2 试验设计与日粮 |
1.2 饲养管理 |
1.3 试验测定项目及方法 |
1.3.1 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的测定 |
1.3.2 饲料pH值的测定 |
1.3.3 血液理化指标的测定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有机酸对飞凤土鸡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
2.1.1 柠檬酸水平对飞凤土鸡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
2.1.2 延胡索酸水平对飞凤土鸡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
2.1.3 乳酸水平对飞凤土鸡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
2.1.4 不同有机酸相同水平对飞凤土鸡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
2.2 不同有机酸对饲料pH值的影响 |
2.3 不同有机酸对飞凤土鸡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 |
2.3.1 柠檬酸水平对飞凤土鸡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 |
2.3.2 延胡索酸水平对飞凤土鸡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 |
2.3.3 乳酸水平对飞凤土鸡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 |
2.3.4 不同有机酸相同水平对飞凤土鸡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有机酸对飞凤土鸡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
3.2 不同有机酸对饲料pH值的影响 |
3.3 不同有机酸对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二章 不同有机酸对广西飞凤土鸡肠道微生态效应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采集 |
1.2 试验测定项目及方法 |
1.2.1 肠道内容物pH值的测定 |
1.2.2 肠道大肠杆菌的测定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有机酸对肠道内容物pH值的影响 |
2.2 不同有机酸对肠道大肠杆菌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有机酸对肠道内容物pH值的影响 |
3.2 不同有机酸对肠道大肠杆菌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结论与展望 |
1 论文的基本结论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猪配合饲料生产HACCP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综述:HACCP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
第二章 HACCP体系基本原理 |
2.1 HACCP体系简介 |
2.2 HACCP体系基本原理内容 |
第三章 饲料中的主要危害因素 |
3.1 重金属 |
3.2 农药残留 |
3.3 二恶英 |
3.4 违禁添加剂 |
3.5 抗生素残留 |
3.6 微生物的危害 |
第四章 配合饲料生产的良好操作规范(GMP)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
4.1 良好操作规范(GMP) |
4.2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
第五章 猪配合饲料生产HACCP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方案 |
5.1 企业概况简介 |
5.2 预备工作 |
5.3 HACCP体系实施步骤 |
第六章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6.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用新的酸制剂控制沙门氏菌(论文参考文献)
- [1]益生菌的筛选及其对王锦蛇影响的初步研究[D]. 唐慕德. 广西大学, 2019(12)
- [2]几种植物源活性物质的抑菌、抗病毒效果及其机理研究[D]. 张旺. 西南大学, 2017(02)
- [3]噬菌体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进展[J]. 刘童,黄海燕,徐嘉良. 食品科技, 2015(08)
- [4]过硫酸氢钾复合粉消毒剂的研究[D]. 付维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0)
- [5]饲用嗜酸乳杆菌制剂研制及乳酸菌检测研究[D]. 张帆.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10)
- [6]植物内生细菌GFP标记及两个基因与定殖的关系[D]. 范晓静. 福建农林大学, 2009(09)
- [7]刺五加提取物对仔猪抗氧化功能和肠道发育的影响[D]. 赵宇. 大连理工大学, 2007(02)
- [8]不同有机酸对广西飞凤土鸡营养物质代谢、血液理化指标及肠道微生态效应的影响[D]. 程金荣. 广西大学, 2006(12)
- [9]猪配合饲料生产HACCP体系的建立与实施[D]. 张镇福.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10]用新的酸制剂控制沙门氏菌[J]. 程宇. 饲料广角, 20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