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图像叙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曾梵志,油画,图像叙事,陌生化
图像叙事论文文献综述
张博[1](2019)在《曾梵志油画创作中的“陌生化”图像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中国当代艺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曾梵志的油画作品具有强烈的"陌生化"特质。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将"陌生化"美学理论与曾梵志油画作品相结合,探讨"陌生化"审美理论对其油画创作中图像叙事语法结构的影响。分别从叙事元素的营造与叙事方式的构建两个层面,归纳"陌生化"叙事结构在其作品中的具体表现。(本文来源于《四川戏剧》期刊2019年10期)
张哲一[2](2019)在《试以诠释学角度分析基于神话文本的图像叙事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古老的文化会孕育沉淀出许多传说神话。"故事是具有感染力……具有启发性……可以吸引到形形色色的学习者。"[1]神话故事中蕴藏的无限价值,吸引了图像领域创作者从中挖掘吸取养分。神话文本由文字转化到视觉呈现,经绘画语言的诠释具有了空间性;诠释者与神话文本都具有历史,或相同或不同,时间的痕迹也会带来不同的诠释态度;往往同一题材会被不同的图像创作者所关注并诠释,产生各色各异的图像叙事作品,这其中的差异性正是疑之诠释的表现。(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9年21期)
曹凯中[3](2019)在《图像叙事与空间操作:概念建筑的语义变迁及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概念建筑这一特点类型建筑实践出发,通过对布雷、超级工作室、埃森曼、海杜克以及屈米等人的实践读解,归纳了这一类型实践的特征,并进一步从图像叙事与空间操作两个维度探讨了概念建筑的操作途径。(本文来源于《住区》期刊2019年05期)
朱蘅初[4](2019)在《从图像叙事到情绪疗愈——论绘本创作中艺术与心理的交互》一文中研究指出艺术治疗被引进国内多年,其人文特质吸引着愈来愈多学者的关注,对其模式、功能的讨论亦方兴未艾。而图像叙事在学术的生硬质地上通过多元的艺术活动,于跨学科的实务与理论之间诠释了理解、想象与创造的艺术治疗新历程。本文通过对图像叙事在绘本创作中的表达运用进行初步分析,试图探寻艺术创作与个体身心的交互关系。(本文来源于《美术大观》期刊2019年10期)
鹿咏[5](2019)在《现代图像叙事的隐喻机制及其话语生产》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以及图像符号表征的常态策略,隐喻超越传统修辞场域的视觉生成不仅取决于热奈特、伯克的修辞学拓展,同时奠基于巴特图像修辞观的正式确立。而作为现代图像符号的意指实践,基于形式相似基础上的联想机制、意指生产的公约机制以及符号意指的情境语境成为现代隐喻视觉生成的内在动因。视觉时代图像主导范式的确立、技术媒介的发展以及大众文化与消费意识的渲染则成为视觉隐喻现代扩张的外在推动力。正是内外动因的协力塑型了现代视觉隐喻的常态范式与意义供给,也为当下视觉研究的"向内转"提供了一定的理性思考。(本文来源于《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10期)
李华,张康夫[6](2019)在《伊斯特万·巴尼亚伊无字绘本《变焦》的图像叙事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伊斯特万·巴尼亚伊的无字绘本作品《变焦》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了这部作品图像叙事中的形象表现和情感表现两个方面的内容,主要从视点的转换,特写式构图,画面气氛烘托,色彩表现等方面入手,希望分析和研究这部绘本的艺术特点和其独到之处。(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75期)
侯小春[7](2019)在《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中雷神图像叙事方式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汉画像石与魏晋南北朝墓葬壁画中的雷神图像为讨论对象,通过图像分析并结合同时代的文本及其他视觉艺术材料,指出其图像自身的叙事结构与方式发生的叁方面转变,即视觉形象由多元化向符号化方向转变、组合形式由群组化向单一化方向转变、叙事结构由情节性与线性向空间方位转变。其原因在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相比两汉时期,文本的丰富程度、墓葬形制、其他视觉材料与道教发展都发生了变化。(本文来源于《美术大观》期刊2019年09期)
陶珊珊[8](2019)在《《叁毛流浪记》图像叙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40年代末期,张乐平创作了连载型漫画《叁毛流浪记》,该作品是一种以图言说的图本叙事。图本中包括1107幅图片,主要描绘的是民国时期流浪儿童叁毛在上海的生活遭遇,揭露了当时社会环境下人性的冷酷、残忍、虚伪、欺骗以及不平。本文通过分析《叁毛流浪记》中图像隐性结构、符号秩序、画内图像环境、时间等,将《叁毛流浪记》图像叙事严密的内在逻辑结构清晰地呈现出来。因此,研究《叁毛流浪记》的图像叙事对于主题性绘画创作极具意义和价值。(本文来源于《美术文献》期刊2019年08期)
付露[9](2019)在《表情包符号的意义生产与图像叙事功能——以图文结合类表情包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表情包已经成为网络交际语言之一,能够起到及传达情感,调节气氛的作用。本文从表情包的功能、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试图探究图文类表情包的作用与问题。研究发现,图文结合类表情包存在着字面意义和情境意义。在表情包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字面意义与情境意义一致和相背离的情况,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表情包具有图像叙事和获取身份认同的作用,但过度使用和滥用会带来符号意义的消解,话题的过分娱乐化表达以及权益侵犯等问题。(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上旬刊)》期刊2019年08期)
陶晨晨[10](2019)在《丰子恺插图《祝福》中的图像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丰子恺为《祝福》作插图时,从外聚焦视角切入,使鲁镇百姓的冷漠一览无余,将"看客文化"凸显得淋漓尽致;从内聚焦视角绘图,使得画面更丰富,与原文本互相映衬;重点突出"时间零",串联起故事的来龙去脉,绘画大胆传神,颇富想象力。(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21期)
图像叙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古老的文化会孕育沉淀出许多传说神话。"故事是具有感染力……具有启发性……可以吸引到形形色色的学习者。"[1]神话故事中蕴藏的无限价值,吸引了图像领域创作者从中挖掘吸取养分。神话文本由文字转化到视觉呈现,经绘画语言的诠释具有了空间性;诠释者与神话文本都具有历史,或相同或不同,时间的痕迹也会带来不同的诠释态度;往往同一题材会被不同的图像创作者所关注并诠释,产生各色各异的图像叙事作品,这其中的差异性正是疑之诠释的表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图像叙事论文参考文献
[1].张博.曾梵志油画创作中的“陌生化”图像叙事[J].四川戏剧.2019
[2].张哲一.试以诠释学角度分析基于神话文本的图像叙事创作[J].明日风尚.2019
[3].曹凯中.图像叙事与空间操作:概念建筑的语义变迁及其研究[J].住区.2019
[4].朱蘅初.从图像叙事到情绪疗愈——论绘本创作中艺术与心理的交互[J].美术大观.2019
[5].鹿咏.现代图像叙事的隐喻机制及其话语生产[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6].李华,张康夫.伊斯特万·巴尼亚伊无字绘本《变焦》的图像叙事特征[J].教育现代化.2019
[7].侯小春.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中雷神图像叙事方式转变[J].美术大观.2019
[8].陶珊珊.《叁毛流浪记》图像叙事研究[J].美术文献.2019
[9].付露.表情包符号的意义生产与图像叙事功能——以图文结合类表情包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
[10].陶晨晨.丰子恺插图《祝福》中的图像叙事[J].青年文学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