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再融资偏好论文-赵莉

股权再融资偏好论文-赵莉

导读:本文包含了股权再融资偏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分红能力,超常派现,股权再融资,大股东持股比率

股权再融资偏好论文文献综述

赵莉[1](2019)在《分红能力、超常派现与股权再融资》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选取沪深两市主板A股现金股利分配水平超过分红能力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Logistic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对上市公司的分红能力、超常派现与股权再融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的超常派现是为进行股权再融资而采取的一种主动财务策略;实施股权再融资的上市公司中,在主动超常派现的财务策略实施过程中,前期通过现金股利发放付出的现金资源越多,则后期通过股权再融资获得的回报越丰厚;在大股东持股比率超过50%的强势大股东控制类上市公司中,前期现金股利发放额与后期股权再融资募集资金额之间的相关关系更加显着,即大股东是否具有绝对控股地位对上市公司的主动超常派现财务策略的实施效果存在显着影响。文章的研究结论对规范上市公司的分红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商业会计》期刊2019年22期)

张兆侠,靳建国[2](2019)在《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监管的理论与实施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是证券市场融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前端管制不断放松,前端管制的放松为证券市场注入了活力,从而带来了证券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文章以2006年为临界点,从投资者收益、上市公司绩效、投资效率等方面入手,实证分析了股权再融资的监管效果,并由此提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监管的改进路径。(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研究》期刊2019年14期)

任晓聪,王慧[3](2019)在《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监管的理论分析与策略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是证券市场融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发行股权类证券在证券市场进行融资的行为,不仅有助于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也能助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但证券市场中的信息非对称、我国金融领域法律的不完善等问题,倒逼政府加强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监管。本文基于双重差分模型,通过对2000~2017年我国股权再融资监管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流通股比率越高,投资人收益越低,即当前我国股权再融资手段较为单一且效率不高。因此,需拓展监管主体,提升监管效率,完善上市公司再融资监管机制。(本文来源于《经济体制改革》期刊2019年04期)

戴书松,雷钰迪[4](2019)在《定向增发的期权特征与投资者套利动机——基于股权再融资政策修订后的经验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规之前,定向增发的定价机制在A股市场中由于存在期权特征,可以为定增参与者带来市场套利机会。本文深入分析定向增发的定价机制,分别利用2015年及截止至2017年年底的数据研究证监会在2017年2月17日修订并且实施定向增发的相关新规后,定向增发所展现的市场新特征。结果发现,由于新规的实施,定向增发的期权特征被"剥夺",定增参与者的市场套利机会减少,市场对于定增公告的反应具有显着差异:在定向增发的期权特征尚且存在时具有积极反应,消失后具有消极反应。通过定向增发期权特征存在前后CAAR的对比分析发现,上述积极与消极反应是上市公司为维持一定水平套利空间应对新规所作出的措施。本文为股权再融资新政策实施后仍然存在的套利动机提供了新证据,对监管层具有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财会通讯》期刊2019年20期)

施翔宇[5](2019)在《股权再融资市场时机选择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市公司想要维持生存和发展,融资就是其要进行的必要活动,股权再融资作为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是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与壮大所需资金问题的重要途径。运用传统金融学研究公司的股权再融资行为,都是建立在如投资者理性、市场有效等一些基本假设前提下,在此基础上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因此,国外学者从市场非完全有效,外部投资者非理性的视角,研究资本市场环境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选择的影响,重点关注了股权再融资的市场时机选择行为,对股权再融资市场时机选择行为影响资本结构的问题也越来越为关注。与外国资本市场相比,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短,市场制度也不健全,监管部门为了规范和稳定市场,引导市场的正确发展,颁布了多项与股权再融资有关的制度。这些股权再融资条件的设置,约束了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市场时机选择的自由度。因此,在研究股权再融资市场时机选择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时,结合我国政府监管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8-2017年A股市场进行股权再融资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在结合相关理论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实证研究股权再融资市场时机选择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从研究背景与意义、以往文献综述等展开。第二部分是本文涉及到的理论基础,分别介绍了与资本结构相关的理论和股权再融资市场时机选择影响资本结构的机理。第叁部分为现状分析,包括股权再融资规模现状、股权再融资监管现状和股权再融资市场时机选择影响资本结构的现状。第四部分为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分为对资本结构的当期影响和持续性影响分析。第五部分给出了本文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政府监管下我国资本市场的股权再融资市场时机选择行为对上市公司当期的资本结构产生影响,主要通过影响长期负债改变资本结构,但这种影响并不具有持续性。也就是说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再融资市场时机选择,在资本市场获得股权再融资,其长期负债也会相应减少,使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降低。本文的研究丰富了股权再融资市场时机选择行为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应用,加深人们对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活动的理解,对于投资者教育、上市公司自身经营以及政府监管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庄胡蝶,翟卫华[6](2019)在《财务柔性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014—2018年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CSMAR、wind金融证券数据库资源和Stata11软件完成数据分析处理,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现象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股权投资偏好并不是全体上市公司所为;具有控制权的大股东影响配股融资决策;财务柔性储备越多的企业越不偏好股权再融资;成长性越高的上市公司越偏爱股权再融资;企业收入波动性与企业股权再融资行为呈现负相关。(本文来源于《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梁瑜[7](2019)在《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前后经营业绩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股权再融资的规模也不断上升,但是上市股权再融资前后经营业绩情况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依据实际的相关各项财务指标,利用科学严谨的方差检验法、T检验法,探究分析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前后经营业绩的变化,并对其影响因素具体分析研究。希望我国各大上市公司能够提高对企业危机的警惕性,根据自身公司资本结构的特点,合理选择恰当的融资方式和最佳融资时机,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腾飞添砖加瓦。(本文来源于《中国集体经济》期刊2019年14期)

潘欣远[8](2019)在《股权再融资与环境信息披露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过去的十余年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也得到了各方的重视,环境信息披露被列为股权再融资时的环保核查重要内容,投资者对环境信息的需求也进一步加大。目前,上市公司对于环境信息是否披露是由其自身决定的,意味着具有自由裁量权的上市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来决定是否披露公司的环境信息,因此,存在一定的非财务信息操纵行为。在当前社会环境下,证券监管部门更加关注上市公司再融资时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鉴于此,上市公司为了更好地获取股权再融资资格,开始倾向于主动披露环境信息。在新形势的转变下,本文进一步探究股权再融资与环境信息披露管理的关系。首先,分析解读国内外关于环境信息披露、股权再融资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通过理论分析对环境信息披露和股权再融资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然后,从实证角度出发,将股权再融资行为看作一种“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企业是否在股权再融资前,对环境信息披露进行了向上的管理。同时,本文考虑不同行业性质、内部监督以及外部监督的影响,使用交互项调节变量的分析方法,分别探讨了行业性质、内部控制以及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对股权再融资时环境信息披露管理的调节作用。最后对本文的主要实证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证明二者关系具有可靠性。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在股权再融资前,对环境信息披露进行了向上的管理。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所在行业性质的差异决定了企业对待环境信息披露的不同态度,尤其是重污染行业的企业,对环境信息披露管理呈现出负向的调节效应,加深了环境信息披露的管理程度。而内部控制以及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则对环境信息披露管理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削弱了环境信息披露管理程度。最后,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加强监管力度、发挥行业和产权性质优势、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以及利益相关者环保意识的建议。本文以我国的环境政策变更为基础,探讨了股权再融资时,上市公司是否对环境信息披露进行了向上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时除财务信息操纵外非财务信息操纵的研究,为监管部门审核再融资资格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5-01)

李玫,侯晓莘[9](2019)在《评《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决策研究:基于行为金融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资本市场最基础的功能是将储蓄转化为投资。我国上市公司利用股权再融资筹集经营活动所需资金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投资者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导致股权再融资被当做是上市公司"圈钱"的工具,进而使得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下降,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得不到有效发挥。当前对股权融资多采用传统金融理论进行研究,缺乏对融资者非理性心理偏差的深入考虑。行为金融学以微观个体行为产生的心理为研究基础,从心理的角度来研究融资和资源配置问题,其研究思路、理论及方法更适合我国当前尚不成熟的金融市场。由连英祺撰写的(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19年07期)

高明宇[10](2019)在《高新技术企业股权再融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新技术产业越来越成为促进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和重要手段。本文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求企业通过股权再融资这一手段如何影响经营绩效,结果发现股权再融资前企业的现金流量与融资规模直接影响经营绩效呈现出反向关系,而股权再融资前公司股权集中度却与经营绩效呈现正向关系,即股权集中度越高,融资后的绩效表现越好。最后,建议规范高新技术企业再融资行为,促进我国的再融资市场稳健发展。(本文来源于《现代商业》期刊2019年09期)

股权再融资偏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是证券市场融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前端管制不断放松,前端管制的放松为证券市场注入了活力,从而带来了证券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文章以2006年为临界点,从投资者收益、上市公司绩效、投资效率等方面入手,实证分析了股权再融资的监管效果,并由此提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监管的改进路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股权再融资偏好论文参考文献

[1].赵莉.分红能力、超常派现与股权再融资[J].商业会计.2019

[2].张兆侠,靳建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监管的理论与实施效果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9

[3].任晓聪,王慧.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监管的理论分析与策略选择[J].经济体制改革.2019

[4].戴书松,雷钰迪.定向增发的期权特征与投资者套利动机——基于股权再融资政策修订后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2019

[5].施翔宇.股权再融资市场时机选择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6].庄胡蝶,翟卫华.财务柔性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影响分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7].梁瑜.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前后经营业绩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

[8].潘欣远.股权再融资与环境信息披露管理[D].中国矿业大学.2019

[9].李玫,侯晓莘.评《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决策研究:基于行为金融视角》[J].统计与决策.2019

[10].高明宇.高新技术企业股权再融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J].现代商业.2019

标签:;  ;  ;  ;  

股权再融资偏好论文-赵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