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连氮论文-周志刚,石松林

酮连氮论文-周志刚,石松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酮连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合肼,酮连氮法,尿素法,生产技术比较

酮连氮论文文献综述

周志刚,石松林[1](2019)在《酮连氮法和尿素法水合肼生产技术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介绍了水合肼的性质、用途和生产方法。从产能、投资、劳动效率、产品质量、产品成本及副产物利用等方面对酮连氮法水合肼和尿素法水合肼生产技术进行比较,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和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盐科学与化工》期刊2019年11期)

王嘉豪,马云超,马敬环,刘莹,张欢[2](2019)在《PAC-PPFC复合混凝预处理酮连氮法制肼废水》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加强混凝预处理酮连氮法制肼废水的处理效果,研发了以聚合氯化铝(PAC)-聚磷氯化铁(PPFC)复合混凝剂,以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为助凝剂的强化混凝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曲面设计,探讨了强化混凝工艺预处理酮连氮法制肼废水参数。结果表明,COD和NH_4~+-N去除率影响先后顺序为废水pH>PAC-PPFC投加量>APAM投加量和PAC-PPFC投加量>废水pH>APAM投加量,各影响因子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当PACPPFC投加量2 g/L、APAM投加量6.3 mg/L、原水pH为9.0时,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32.64%和50.42%,与模型预测结果基本一致,表明了强化PAC-PPFC复合混凝工艺预处理制肼废水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郑淑君[3](2018)在《过氧化氢合成丁酮连氮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华东理工大学公开了采用甲酰胺催化丁酮(MEK)、氨气和过氧化氢合成丁酮连氮。通过考察氨气通入总量、氨气流速、反应时间、助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及初始水量对丁酮连氮合成反应的影响,得到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氨气通入总量为V(NH3):n(MEK)=(18 000 mL):(1(本文来源于《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期刊2018年02期)

顾春思,王涛,田恒水[4](2018)在《过氧化氢法合成丁酮连氮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甲酰胺催化丁酮(MEK)、氨气和过氧化氢合成丁酮连氮。通过考察氨气通入总量、氨气流速、反应时间、助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及初始水量对丁酮连氮合成反应的影响,得到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氨气通入总量为V(NH_3)∶n(MEK)=18 000(mL)∶1(mol),氨气流速u(NH_3)=135 mL/min,反应时间t=5 h,甲酰胺用量为n(甲酰胺)∶n(MEK)=0.8,初始水量为n(初始水量)∶n(MEK)=1.6。在该工艺条件下,丁酮的转化率为91.87%,丁酮连氮的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94.78%和87.08%。(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18年01期)

唐丽,朱桂生,彭粉成[5](2017)在《酮连氮合成水合肼生产废水COD处理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NIPS法制备多种PPSU膜用于水合肼废水处理,优选出其中合适的膜进行废水处理实验,结合活性炭吸附预处理与臭氧催化氧化深度处理,使得水合肼废水COD处理及有机物脱除达到预期目标。(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7年24期)

权小刚,田恒水,齐鸣斋[6](2016)在《丁酮连氮反应精馏制取水合肼工艺过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丁酮连氮在反应精馏条件下水解制水合肼的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亲水性离子液体[BMIM]BF_4为催化剂,在回流比R=4、塔釜温度为112℃、搅拌速率为600r/min的条件下,在散装填料塔中丁酮连氮转化率为92.30%,肼基选择性为71.39%。(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期刊2016年02期)

澹台姝娴,李反修[7](2015)在《常压下丁酮连氮制水合肼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常压下酮连氮制备水合肼收率较高的试验条件:丁酮的25%氨饱和溶液100 m L加水20 m L,在10℃条件下滴加12%次氯酸钠溶液8 m L,控制滴加时间在60 min,滴加完毕后保温180 min,再将反应液升温至70℃,并保温120 min。在此条件下,水合肼收率为88.39%。(本文来源于《氯碱工业》期刊2015年10期)

李柏春,杨瑞岭,杨振生,林栋君[8](2014)在《常压下丁酮-丁酮连氮体系汽液平衡数据的测定与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水合肼生产中中间产物丁酮连氮与丁酮、水合肼等的分离问题,利用双循环汽液平衡釜,在常压(100 kPa)下测定了丁酮-丁酮连氮体系的汽液平衡数据,并用Herrington规则对测量数据进行热力学一致性检验,实验结果符合热力学一致性。利用化工模拟软件应用热力学方程WILSON,NRTL和UNIQUAC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和预测。得到了相关的模型参数,结果表明UNIQUAC模型对实验数据的吻合性最好,汽相组成的计算值与实验值最大绝对偏差不超过0.03,平均值不超过0.004。为工业分离工艺的设计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期刊2014年07期)

李柏春,孟楷,吴晓旺,杨振生[9](2014)在《丁酮连氮高压非催化水解制肼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得到丁酮连氮高压非催化水解制水合肼的反应动力学方程,在间歇釜式反应器中对其水解过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转速、压力、丁酮连氮与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温度和时间对丁酮连氮水解率的影响.研究了433.15~463.15 K温度范围内丁酮连氮水解制肼的非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得到丁酮连氮水解的拟均相可逆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丁酮连氮水解制肼正反应的活化能为15 214.16 J/mol,指前因子为3.203 3 L/mol h;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46.73 J/mol,指前因子为0.049 11 L/mol h;丁酮连氮、水、水合肼、丁酮的反应级数分别是0.010 73,0.156 7,0.848 4,0.927 5.(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李智钦,郭永强[10](2014)在《酮连氮法联合双氧水氧化法生产ADC发泡剂可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我国西部地区资源优势,采用酮连氮法联合双氧水氧化法生产ADC发泡剂的成本约为11 850元/t,ADC发泡剂价格按16 200元/t,西北地区运往东南沿海等地的运输费用以700元/t计,3万t/a生产装置的年利润总额达10 950万元。(本文来源于《氯碱工业》期刊2014年01期)

酮连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加强混凝预处理酮连氮法制肼废水的处理效果,研发了以聚合氯化铝(PAC)-聚磷氯化铁(PPFC)复合混凝剂,以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为助凝剂的强化混凝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曲面设计,探讨了强化混凝工艺预处理酮连氮法制肼废水参数。结果表明,COD和NH_4~+-N去除率影响先后顺序为废水pH>PAC-PPFC投加量>APAM投加量和PAC-PPFC投加量>废水pH>APAM投加量,各影响因子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当PACPPFC投加量2 g/L、APAM投加量6.3 mg/L、原水pH为9.0时,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32.64%和50.42%,与模型预测结果基本一致,表明了强化PAC-PPFC复合混凝工艺预处理制肼废水是可行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酮连氮论文参考文献

[1].周志刚,石松林.酮连氮法和尿素法水合肼生产技术比较[J].盐科学与化工.2019

[2].王嘉豪,马云超,马敬环,刘莹,张欢.PAC-PPFC复合混凝预处理酮连氮法制肼废水[J].水处理技术.2019

[3].郑淑君.过氧化氢合成丁酮连氮的工艺研究[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18

[4].顾春思,王涛,田恒水.过氧化氢法合成丁酮连氮的工艺研究[J].化学试剂.2018

[5].唐丽,朱桂生,彭粉成.酮连氮合成水合肼生产废水COD处理技术的研究[J].山东化工.2017

[6].权小刚,田恒水,齐鸣斋.丁酮连氮反应精馏制取水合肼工艺过程的研究[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6

[7].澹台姝娴,李反修.常压下丁酮连氮制水合肼工艺研究[J].氯碱工业.2015

[8].李柏春,杨瑞岭,杨振生,林栋君.常压下丁酮-丁酮连氮体系汽液平衡数据的测定与关联[J].化学工程.2014

[9].李柏春,孟楷,吴晓旺,杨振生.丁酮连氮高压非催化水解制肼动力学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4

[10].李智钦,郭永强.酮连氮法联合双氧水氧化法生产ADC发泡剂可行性研究[J].氯碱工业.2014

标签:;  ;  ;  ;  

酮连氮论文-周志刚,石松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