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折射论文-王瑞琪

电磁波折射论文-王瑞琪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磁波折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超材料,左手材料,介电常数,磁导率

电磁波折射论文文献综述

王瑞琪[1](2016)在《材料手性特征与电磁波折射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Veselago预言了左手材料和一系列新颖的电磁现象,如负折射、反多普勒效应、反切伦科夫效应等。本世纪初,Smith等在Pendry等人的工作基础上,制造出在微波频段同时具有负介电常数和负磁导率的超材料(metamaterials),实现了负角度折射,证明了左手材料的存在。从此,超材料及独特电磁特性的研究越来越引人关注。通常,材料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为复数,Veselago理论预言所涉及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均为负的材料是一种特殊的情况。为揭示介电常数和磁导率为负数的材料的手性特征,本文拟对手性判据做深入探讨,并进一步将左手材料细分为理想左手材料和准左手材料。介电常数和磁导率为复数的材料往往是损耗材料。实验表明,在有损耗的左手材料/空气界面,电磁波负折射遵循Snell定律;但是,可见光在金、银劈尖的折射不遵循Snell定律。陈良尧教授等对各种争议性机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表明贵金属膜界面光折射现象与等离子体、负磁导率和Goos-Hanschen等效应无关;依据普适反射折射理论给出的适用于探讨光从介质到金属和从金属到介质的关系式,不能正确地描述光穿过贵金属膜的传播行为。因此,研究损耗对电磁波反射折射的影响,检验、鉴别反射折射理论的适用性仍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深入比较能量流线方法和我们新近发展的反射折射理论,列举两种方法预言的电磁波折射行为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电磁参量易于调节的两维传输线,系统探讨损耗对电磁波反射折射的影响,检验反射折射理论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6-11-18)

刘艳峰,刘竹琴[2](2012)在《利用电磁波折射现象计算和测量液体折射率》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产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并且遵守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本实验利用一个金属板作为反射体,利用蒸馏水、乙醇、糖溶液(80%)作为折射体,验证了电磁波中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同时测量出了液体的折射率。(本文来源于《大学物理实验》期刊2012年06期)

冒蔚,杨磊,铁琼仙[3](2008)在《电磁波折射延迟的弯曲改正》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中性大气折射延迟改正中压缩截止高度角和提高改正精度的要求,推导了电磁波折射延迟中由天文大气折射引起的路径弯曲改正的计算公式,这是在许多理论模型中给出中性大气折射延迟改正的公式时,都会在主项后边给出的,却又因为它是小量而常被忽略的一项改正.实际上,在不太低的高度角,例如15°,这一项就达到1cm量级,是不能忽略的.李延兴等人专门对这一改正作了推导,给出了逐步逼近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值;严毫健也曾给出了直接计算的公式,计算结果却比李延兴等人的小3倍多,这说明对该项改正有必要作进一步的研究,拿出简便可靠的计算公式.(本文来源于《天文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冒蔚,李彬华,杨磊,铁琼仙,张捍卫[4](2005)在《测定天文大气折射和建立电磁波折射延迟实测模型(Ⅰ)——观测原理和可行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述了天文大气折射和电磁波中性大气折射延迟的成因,以及不同观测站、不同方位的折射值存在差异的事实;根据测定瞬时天文大气折射、建立本地实测模型的观测原理和要求,分析了长期以来不能直接测定天文大气折射的几个主要障碍,介绍了现已具备的排除这些障碍的必要条件,为建立天文大气折射实测模型,和随观测站、随方位而异的电磁波折射延迟改正模型提供了保证。(本文来源于《天文研究与技术.国家天文台台刊》期刊2005年04期)

铁琼仙,杨磊,李彬华,张捍卫,冒蔚[5](2005)在《测定天文大气折射和建立电磁波折射延迟实测模型(Ⅱ)——采用依巴谷星表作为工作星表》一文中研究指出叙述了测定大气折射对工作星表的要求和星表系统误差的影响,并通过FK5星表相对于依巴谷星表的系统误差,来说明以往的各种基本星表都不适用的原因;文章说明了依巴谷星表所列星位置不含随天区而异的系统误差的特性,分析了该星表问世时的精度和十多年后的今天仍能达到的精度,说明它可以作为这种测定的工作星表,从而为直接测定天文大气折射值和折射率差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条件;文章还介绍了依巴谷星表的星等分布,认为只需选用亮于6mag的依巴谷星,这一星等范围,为制定专用测量仪器终端的设计方案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天文研究与技术.国家天文台台刊》期刊2005年04期)

杨磊,铁琼仙,李彬华,张捍卫,冒蔚[6](2005)在《测定天文大气折射和建立电磁波折射延迟实测模型(Ⅲ)——专用测量仪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用天文大气折射测定值,建立随观测站和随方位而异的电磁波折射延迟改正模型的高精度要求,提出了新的仪器误差理论,其主要内容是允许仪器误差存在,并看成是不断变化的,采用相应的测量方法作实时的测定和修正,同时消除仪器的各种变形和误差的影响,排除观测数据中的各种系统误差来源,并达到提高单次测定精度目的;文中还针对不同纬度的观测站、多方位、从天顶直到低空的观测需要,给出了仪器总体结构的安排,和采用视频CCD作为接收器的终端设计方案,也给出了各种仪器误差的测定方法和测量装置的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天文研究与技术.国家天文台台刊》期刊2005年04期)

张捍卫,杨磊,铁琼仙,李彬华,冒蔚[7](2005)在《测定天文大气折射和建立电磁波折射延迟实测模型(Ⅳ)——瞬时天文纬度测定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测定天文大气折射的原理,以及建立电磁波折射延迟改正模型的需要,叙述了对瞬时天文纬度测定值的严格要求;分析了经典测量仪器和空间大地测量技术所得的瞬时纬度测定值在这里不适用的原因;提出采用子午方向以外的各给定方位的时角测定值与计算值之差,解算瞬时纬度测定值的新方法,以避免大气折射修正值残差的影响;文章对观测数据的处理提出了特殊要求,并论述了所拟专用测量仪器对实施这一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天文研究与技术.国家天文台台刊》期刊2005年04期)

杨磊,铁琼仙,李彬华,张捍卫,冒蔚[8](2005)在《测定天文大气折射和建立电磁波折射延迟实测模型(Ⅴ)——视天顶距测定值的取得》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述了测定瞬时大气折射值以及建立电磁波折射延迟改正模型时,对视天顶距测定值的精度要求和消除系统误差的必要性;根据新的仪器误差理论,文章采取与国外高精度测量仪器的误差测量方法相对比的方式,介绍了专用测量仪器的各种主要误差的测定方法及其所能达到的精度;还介绍了在不同方位的观测时,视频CCD图像中星像的分布情况。(本文来源于《天文研究与技术.国家天文台台刊》期刊2005年04期)

铁琼仙,张捍卫,李彬华,杨磊,冒蔚[9](2005)在《测定天文大气折射和建立电磁波折射延迟实测模型(Ⅵ)——瞬时大气折射值和折射率差的取得》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测定天文大气折射的原理,叙述了利用相应的观测值获得瞬时大气折射测定值和建立大气折射实测模型的途径,并从各种测定值与最后结果之间的关系,指出了这里对数据处理的要求;文章介绍了对测定值进行波长改正和建立折射延迟实测模型的处理方法,分析了改正模型对天文大气折射测定值的分布要求,给出了观测数据随天顶距的增大而加密的分布模型。(本文来源于《天文研究与技术.国家天文台台刊》期刊2005年04期)

电磁波折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产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并且遵守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本实验利用一个金属板作为反射体,利用蒸馏水、乙醇、糖溶液(80%)作为折射体,验证了电磁波中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同时测量出了液体的折射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磁波折射论文参考文献

[1].王瑞琪.材料手性特征与电磁波折射性质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

[2].刘艳峰,刘竹琴.利用电磁波折射现象计算和测量液体折射率[J].大学物理实验.2012

[3].冒蔚,杨磊,铁琼仙.电磁波折射延迟的弯曲改正[J].天文学报.2008

[4].冒蔚,李彬华,杨磊,铁琼仙,张捍卫.测定天文大气折射和建立电磁波折射延迟实测模型(Ⅰ)——观测原理和可行性[J].天文研究与技术.国家天文台台刊.2005

[5].铁琼仙,杨磊,李彬华,张捍卫,冒蔚.测定天文大气折射和建立电磁波折射延迟实测模型(Ⅱ)——采用依巴谷星表作为工作星表[J].天文研究与技术.国家天文台台刊.2005

[6].杨磊,铁琼仙,李彬华,张捍卫,冒蔚.测定天文大气折射和建立电磁波折射延迟实测模型(Ⅲ)——专用测量仪器[J].天文研究与技术.国家天文台台刊.2005

[7].张捍卫,杨磊,铁琼仙,李彬华,冒蔚.测定天文大气折射和建立电磁波折射延迟实测模型(Ⅳ)——瞬时天文纬度测定值[J].天文研究与技术.国家天文台台刊.2005

[8].杨磊,铁琼仙,李彬华,张捍卫,冒蔚.测定天文大气折射和建立电磁波折射延迟实测模型(Ⅴ)——视天顶距测定值的取得[J].天文研究与技术.国家天文台台刊.2005

[9].铁琼仙,张捍卫,李彬华,杨磊,冒蔚.测定天文大气折射和建立电磁波折射延迟实测模型(Ⅵ)——瞬时大气折射值和折射率差的取得[J].天文研究与技术.国家天文台台刊.2005

标签:;  ;  ;  ;  

电磁波折射论文-王瑞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