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啶环蕃论文-董香江,席海涛,赵婷,孙小强

吡啶环蕃论文-董香江,席海涛,赵婷,孙小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吡啶环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1,3-二溴甲基-5-氟苯,氟代缺电子联吡啶环蕃,合成

吡啶环蕃论文文献综述

董香江,席海涛,赵婷,孙小强[1](2013)在《新型氟代缺联吡啶环蕃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3-二溴甲基-5-氟苯为原料,在低温条件下利用模板效应制得"联吡啶环蕃化合物"(1);1经过连续萃取及离子交换合成了新型氟代缺电子联吡啶环蕃单体——环蕃F-CPQT,收率7.6%,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表征。(本文来源于《合成化学》期刊2013年03期)

刘艳凤[2](2009)在《新型叁嗪环蕃及吡啶环蕃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分子化学是化学领域的一门交叉学科,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紧密相关,处于当代化学前沿。具有新的形状和几何构型的人工大环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应用是有机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分子识别基础上形成主-客体配合物是超分子体系的基本特征,冠醚、环糊精、杯芳烃、环蕃作为主客体化学最具有代表性的主体化合物在基础研究和许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环蕃作为一种重要的大环化合物,它的性质被化学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从结构看它是将芳香环由亚甲基桥连起来的环状化合物,分子内具有空腔,该空腔上的芳环是侧立的,具有一定的深度,并且具有疏水的性质。作为人工模拟酶,利用疏水性空腔,根据环的形状、大小以及静电作用等的不同,可以俘获不同种类的有机分子,形成主-客体包结物。目前环蕃研究领域的一个方向是对环蕃的骨架结构实施改变,包括用某些杂环化合物例如吡啶、咪唑、苯并咪唑、叁嗪、噻吩等代替苯环而形成的杂环环蕃,或用杂原子S、N、O或含杂原子的基团代替桥联亚甲基而形成的杂原子桥连环蕃,杂原子的引入改变了环蕃的主体结构和键合性能,以适合不同的底物分子。论文对叁嗪环蕃和吡啶环蕃的合成进行了研究,在第一部分对超分子化学以及环蕃化学进行了介绍,列举了各类杂环环蕃—吡啶环蕃、咪唑环蕃、吲哚环蕃、四硫富瓦烯环蕃、叁嗪环蕃、苯并叁唑环蕃等的研究现状,并且介绍了环蕃的发展情况以及研究前景;第二部分报道了几种杂原子叁嗪环蕃的合成方法以及表征数据,利用“片段偶联合成法”,以简单易得的价廉原料、在温和的条件下高效和高产率地合成了几种杂原子桥连的叁嗪环蕃化合物;第叁部分报道了一种含吡啶环的环蕃的合成方法,以间二甲苯为原料合成了间二苯甲酸,间二苯甲酰氯,再与乙酰乙酸乙酯钠盐反应合成间苯二甲酰二乙酰基乙酸乙酯,间苯二甲酰二乙酸乙酯,最后通过汉栖(Hantzsch)合成法合成了两种新的吡啶环蕃。(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09-06-30)

席海涛,高亚军,孙小强,殷开梁,陈正隆[3](2009)在《缺电子联吡啶环蕃与富电子苯醚链的结合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缺电子联吡啶环蕃(CPQT)和不同富电子苯醚链分子形成的准轮烷在乙腈溶液环境下的结构和相互作用.分别利用AM1和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6-31+g方法优化了环蕃分子的结构,并将获得的电荷导入分子动力学软件中.通过计算发现,CPQT和不同富电子苯醚链分子的结合能大小排序为BHEEB·CPQT>BHEB·CPQT>1/4DMB·CPQT.随着温度的升高,富电子苯醚链在环蕃中运动加剧,准轮烷稳定性下降,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本文来源于《物理化学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席海涛,孙小强,孟启,潘毅,胡宏纹[4](2008)在《缺电子联吡啶环蕃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4,4′-联吡啶基础上构筑的缺电子环蕃是超分子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在光物理、光化学和电化学方面的可控性变化,使其成为分子水平机器研究的热点之一。该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较多,本文总结了近20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化学进展》期刊2008年01期)

席海涛,孙小强,魏海林,孟启,潘毅[5](2007)在《“黑洞型”缺电子联吡啶环蕃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3,5,6-四氟-1,4-苯二甲酸为原料,经过酯化、还原及溴代,合成1,4-二溴甲基-2,3,5,6-四氟苯.以其为原料在低温下利用模板效应合成高度缺电子的"黑洞型"缺电子联吡啶环蕃化合物,经过连续液液萃取及离子交换得到"黑洞型"缺电子联吡啶环蕃单体.产品经1HNMR,13CNMR,MS表征.利用变温核磁共振技术研究"黑洞型"缺电子联吡啶环蕃与经典的双环(百草枯-对苯撑)型缺电子联吡啶环蕃在溶液中的变化.(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07年12期)

吡啶环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超分子化学是化学领域的一门交叉学科,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紧密相关,处于当代化学前沿。具有新的形状和几何构型的人工大环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应用是有机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分子识别基础上形成主-客体配合物是超分子体系的基本特征,冠醚、环糊精、杯芳烃、环蕃作为主客体化学最具有代表性的主体化合物在基础研究和许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环蕃作为一种重要的大环化合物,它的性质被化学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从结构看它是将芳香环由亚甲基桥连起来的环状化合物,分子内具有空腔,该空腔上的芳环是侧立的,具有一定的深度,并且具有疏水的性质。作为人工模拟酶,利用疏水性空腔,根据环的形状、大小以及静电作用等的不同,可以俘获不同种类的有机分子,形成主-客体包结物。目前环蕃研究领域的一个方向是对环蕃的骨架结构实施改变,包括用某些杂环化合物例如吡啶、咪唑、苯并咪唑、叁嗪、噻吩等代替苯环而形成的杂环环蕃,或用杂原子S、N、O或含杂原子的基团代替桥联亚甲基而形成的杂原子桥连环蕃,杂原子的引入改变了环蕃的主体结构和键合性能,以适合不同的底物分子。论文对叁嗪环蕃和吡啶环蕃的合成进行了研究,在第一部分对超分子化学以及环蕃化学进行了介绍,列举了各类杂环环蕃—吡啶环蕃、咪唑环蕃、吲哚环蕃、四硫富瓦烯环蕃、叁嗪环蕃、苯并叁唑环蕃等的研究现状,并且介绍了环蕃的发展情况以及研究前景;第二部分报道了几种杂原子叁嗪环蕃的合成方法以及表征数据,利用“片段偶联合成法”,以简单易得的价廉原料、在温和的条件下高效和高产率地合成了几种杂原子桥连的叁嗪环蕃化合物;第叁部分报道了一种含吡啶环的环蕃的合成方法,以间二甲苯为原料合成了间二苯甲酸,间二苯甲酰氯,再与乙酰乙酸乙酯钠盐反应合成间苯二甲酰二乙酰基乙酸乙酯,间苯二甲酰二乙酸乙酯,最后通过汉栖(Hantzsch)合成法合成了两种新的吡啶环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吡啶环蕃论文参考文献

[1].董香江,席海涛,赵婷,孙小强.新型氟代缺联吡啶环蕃的合成[J].合成化学.2013

[2].刘艳凤.新型叁嗪环蕃及吡啶环蕃的合成研究[D].西北大学.2009

[3].席海涛,高亚军,孙小强,殷开梁,陈正隆.缺电子联吡啶环蕃与富电子苯醚链的结合能[J].物理化学学报.2009

[4].席海涛,孙小强,孟启,潘毅,胡宏纹.缺电子联吡啶环蕃的研究[J].化学进展.2008

[5].席海涛,孙小强,魏海林,孟启,潘毅.“黑洞型”缺电子联吡啶环蕃的合成[J].有机化学.2007

标签:;  ;  ;  ;  

吡啶环蕃论文-董香江,席海涛,赵婷,孙小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