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自然之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藏獒,喜马,梭罗,吊钟,海棠,瓦尔登,拉萨河,母狼,折映,世界第叁极
自然之美论文文献综述
谢天开[1](2019)在《《雪地藏獒》:自然之美,诗性之美》一文中研究指出《雪地藏獒》,自问世以来到今年已经是第五次再版了。美国生态作家梭罗,为了体验大自然,是以自我主动的方式居住于瓦尔登湖畔两年多时光。与梭罗不同,作为中国生态作家王跃,是如此幸运,他的全部少年时期,甚至大部分青年时期都是在世界第叁极青藏高原上成长的。(本文来源于《四川日报》期刊2019-12-13)
吕凤显[2](2019)在《艺术摄影创作只是为了获取客观自然美的写照吗?——从拍摄黄山美景时所想到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笔者拍摄黄山美景时的感悟,展开了对"艺术摄影应该仅仅只是客观自然美的真实记录、还是应该更多的去主观艺术表现"的思考,提出了艺术摄影更应该是"有我主观意识地去表现美"的创作观点。并最终认为:艺术摄影可以是客观自然美的真实写照,更可以是艺术美主观表现"有我"的写照。(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33期)
陈凯峰[3](2019)在《人居之美在于自然“天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此语出自先秦《庄子·天道》一文,此文虽非美学专论,但其文用以论说天道,显然应是人们已经形成的一个共识——美于"朴素"。何为"朴素"?汉《说文解字》释朴(朴)曰:"朴,木素也。"汉郑玄注《礼记·檀弓(下)》释(素)曰:"凡物无饰,曰素。"显然,早期人类居处的山野丛林,只有自然存在,没有任何人为的修饰,这就是"朴素"。尽管后来的人类文明对人居空间已有很多的特意改造和矫饰,甚至还自诩为伟大的创造,创造出地球上唯一的人类独立生存空间的"新天地"(参见图42-1上),也由此产生了无数的创造者和艺术家,但理性(本文来源于《城乡建设》期刊2019年22期)
张宇波[4](2019)在《用自然之美提高人类存在的意义——分析路易斯·C·蒂凡尼和他流光溢彩的虹彩玻璃》一文中研究指出路易斯·C·蒂凡尼是美国现代最杰出的装饰艺术家之一,他独创的虹彩("法瑞芙尔")玻璃为美国应用美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留下了众多流光溢彩、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路易斯崇尚自然之美,认为艺术家不应该脱离现实而存在。他毕生追求将大自然之美带进千家万户,使其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用动人心魄的美丽来提高人类存在的意义。(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32期)
吕安妮[5](2019)在《生命的轮回往复——谈云门舞集《稻禾》的自然之美》一文中研究指出《稻禾》是云门舞集成立四十年的作品,林怀民在"不惑之年"后再次回归稻米,以稻米的生命轮回喻人的生命历程,充满了自然之美、东方之美、意象之美。(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9年11期)
本刊编辑部[6](2019)在《发现自然资源之美——第一届“出彩自然资源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选登》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由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河南报业集团主办,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河南日报农村版承办的"出彩自然资源人"专题摄影比赛成绩揭晓,经过专家组的的认真评选,57幅摄影作品从554幅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分别获得自然资源人风采类、自然资源风光类、自然资源工作纪实(党建+)类等叁类摄影作品的一、二、叁等奖。本栏目选登部分自然资源风光类获奖作品,让大家在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的同时,(本文来源于《资源导刊》期刊2019年11期)
吴健东[7](2019)在《谈谈美术史课程中以自然美为创作题材的着名作品》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自然美的话题,我们知道了关于自然美的几点认识和几方面的规律。我们知道,脱离了人的活动,或者说没有了人的参与,自然的美是不存在的,因为"美"是形容词,有人说它是伪定义。既然没有人参与的"美"是自然界的自在性存在,那么,按照马克思的说法,"美"是具有人类的社会性的。人们在欣赏自然美的时候,同时就会主观的带有人的意志导向和人的联想,那么人的对自然界的审美就会使自然与人产生联系,自然就会听从人们感官上的呼唤进而产生美感或者说产生丑陋感。下面,我将从几幅着名的风景画作品当中来论述以上的观点。(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通信》期刊2019年21期)
[8](2019)在《用镜头发现自然之美》一文中研究指出都说"名师出高徒","科普·摄影·百科"的孩子们各显神通,万花筒里流光溢彩,摄影指导老师们也童心焕发,纷纷设想自己的代表作品,一展风采!(本文来源于《百科知识》期刊2019年31期)
刘军东,王昱茹[9](2019)在《低成本理念下野草景观设计特点及现状的应用研究——从InSitu花园赏自然之美》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的审美是随着时代审美的变化而变化,没有绝对美的标准。经历自然灾害的洗礼后,回归自然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对自然的认识逐渐从崇拜自然到征服自然最后到顺应自然。本文通过对InSitu花园植物景观设计分析,探寻景观设计初心,归纳低成本理念在植物配置中的应用方式及观赏草景观配置特点,以指导后期景观设计中对当地草本进行景观设计的应用。(本文来源于《花卉》期刊2019年20期)
吴明明,曾凡喜[10](2019)在《在晨诵中发现自然之美》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市级课题《乡土儿童诗进课堂的实践研究》的指导下,我们班的晨诵课程——"发现自然之美"应运而生。"发现自然之美"晨诵课程共有四个部分,分别是"春之韵""夏之语""秋之意""冬之境",从不同的季节特点出发,让孩子感受季节的同时,发现自然之美。(本文来源于《教育》期刊2019年42期)
自然之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笔者拍摄黄山美景时的感悟,展开了对"艺术摄影应该仅仅只是客观自然美的真实记录、还是应该更多的去主观艺术表现"的思考,提出了艺术摄影更应该是"有我主观意识地去表现美"的创作观点。并最终认为:艺术摄影可以是客观自然美的真实写照,更可以是艺术美主观表现"有我"的写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然之美论文参考文献
[1].谢天开.《雪地藏獒》:自然之美,诗性之美[N].四川日报.2019
[2].吕凤显.艺术摄影创作只是为了获取客观自然美的写照吗?——从拍摄黄山美景时所想到的[J].艺术品鉴.2019
[3].陈凯峰.人居之美在于自然“天成”[J].城乡建设.2019
[4].张宇波.用自然之美提高人类存在的意义——分析路易斯·C·蒂凡尼和他流光溢彩的虹彩玻璃[J].艺术品鉴.2019
[5].吕安妮.生命的轮回往复——谈云门舞集《稻禾》的自然之美[J].中国文艺家.2019
[6].本刊编辑部.发现自然资源之美——第一届“出彩自然资源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选登[J].资源导刊.2019
[7].吴健东.谈谈美术史课程中以自然美为创作题材的着名作品[J].中国新通信.2019
[8]..用镜头发现自然之美[J].百科知识.2019
[9].刘军东,王昱茹.低成本理念下野草景观设计特点及现状的应用研究——从InSitu花园赏自然之美[J].花卉.2019
[10].吴明明,曾凡喜.在晨诵中发现自然之美[J].教育.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