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真生存论文-朱连增

本真生存论文-朱连增

导读:本文包含了本真生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道,本真生存状态,能动性,虚无

本真生存论文文献综述

朱连增[1](2018)在《能动性的自觉削弱——通达道与本真生存状态的道路》一文中研究指出庄子和海德格尔对人之生存的思考,透射出理解人之生存结构的深刻共识,即在人的生存境域中,包含着一个无的维度,它是人们可以"回视"的场所。与这种回视相关的是一种内心的幽深宁静和主体能动活动的削弱。具体事物在主体能动活动的减弱中渐渐褪色,一种总体性、无区分的世界基质得以通达。能动性的减弱让主体的生命显得"衰弱无力",然而,这种衰弱却与内心的宁静适成比例。(本文来源于《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汪小红,胡宇[2](2017)在《诗意栖居理论视角下当代女大学生本真生存之思》一文中研究指出处于青春期的女大学生,在这个多元快速发展的时代,受到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的冲击,导致部分女大学生只重视金钱,不注重精神;只注重消费,不注重创造,生命缺乏诗意灵性。当代女大学生只有直面自己的生存困境,通过"思"与"诗"摆脱资本、技术与消费等带给人的精神上的束缚,以诗与思为聆听大道道说的方式,超越女性的他者地位,实现本真生存,才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下)》期刊2017年07期)

李天道,唐君红[3](2017)在《中国美学之本真生存意识及其自由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美学认为,"人"应该回复原初纯真心性,以保持自然本真的生存态。超越人的世俗欲念与是非观念,澄明"人"的本心本性,以本真自然之性与"物"性冥合,"以物观物",从而达成本真自然的生存域。体现在审美活动中,就是以"虚静"之心观物,得"物"之自然本性,以达到"朝彻"、"至诚"的境域。在中国美学看来,"人"与天地并立为叁,天人相通,能尽"人"之心,"便与天同"。这样,遂使中国美学所主张的本真生存活动呈现出一种顺应自然的自由精神。(本文来源于《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齐洪利[4](2017)在《本真生存与生活技能教育——职业教育价值诉求的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生存论哲学出发,把职业教育的价值诉求定位在人的本真生存基础上,着眼于人的生命意义的创造和超越,并以此实现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和功能。职业教育的使命就是基于人本真的生存方式,为"具体的人"提供全面的生活技能教育,既授人以生存手段和技能,又导人以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期刊2017年03期)

刘晓轩[5](2016)在《向死而在与人的本真生存》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什么是人的本真的存在方式的追问自古已有,但是站在今天的立场上,不难发现在传统形而上学对人的追问中,并没有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甚至是在对人的存在的追问中就已经产生了某种“偏差”,传统的形而上学对人的把握方式并没有能真正把握住了“人的意义”,或者说只是在某种层面上抓住了部分东西。在对人的本真存在的追问中,还会牵扯到人的死亡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因为人类是有限的存在者,所以才会对存在的意义进行追问。这种有限性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人是有死的,因为人总有一死才会对自己的存在意义进行反思,追问自己应该如何生活,追问什么才是我作为我自己而存在。传统形而上学对人的生存就没有得到恰当的把握,也就不能对人的死亡和人的本真生存做到真正地把握。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法和线索。虽然海德格尔的这部着作主要瞄准的是“存在的意义”的问题,但是因为此在和存在本身有着存在关系,所以这部着作大量地探讨了人这种存在者的存在方式。海德格尔对人、死亡、本真性问题的讨论十分独特,而这种独特的原因在于海德格尔对所运用的哲学方法的革新,这种方法就是形式显示。正是运用这种方法,海德格尔恰当地对人的存在进行把握,在此基础上也就对人的死亡以及人的本真的生存状态做出了生存论的把握。通过形式显示的这一方法再回过头来看传统形而上学的方法我们就能看出传统形而上学为什么错失人的本真生存的这一系列问题。从方法上来说,传统形而上学使用的是总体化和形式化的方法,它们抓住的就只是事物的内容意义和关联意义。而海德格尔运用形式显示的方法则抓住了更深层次的实行意义,尤其是到时意义这一个实行意义的突出方面。从到时意义这一方面就能看到正是死亡这一种突出的到时方式提供了人的本真的生存。本文正是想通过对海德格尔的思想的解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我们的死亡,以及为什么我们通常处在一种非本真的状态中。海德格尔对死亡现象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我们的死亡现象。我们在朝向死亡的姿态中理解我们的生存,进一步认识到我们对自己的存在负有责任并且拥有做出选择的自由。我们可以在自由地面对死亡这一无可逃避的命运中,在非本真的状态中唤回自身,达到本真生存的状态。(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6-05-09)

李天道[6](2014)在《儒家美学的“本真”生存审美诉求》一文中研究指出儒道美学重视人的生存问题,把人,即"此在"的"本真"生存作为最高的审美诉求与审美境域。在儒家美学看来,"仁"的构成境域就是人的一种"本真"生存态势或生命状态,也即"本真"审美域的达成态。可以说,正是从重视人生、珍惜生命、推崇"本真"生存出发,儒家美学强调作为个体的人的自身生命意识的培养。而"仁"审美域的达成流程其本身就是一种"本真"生存态的生动呈现。(本文来源于《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6期)

李天道,李尔康[7](2014)在《嵇康人生美学之“本真”生存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嵇康人生美学所推崇的审美诉求和审美境域是"本真"生存。"本真"生存来自于自由洒脱、自然任心,所谓自然任心,即自然而然、任其自然,其美学意义表征着对现实世界与"名教"的超越,对自我种种欲望的超越,实质上则意味着一种超尘绝俗、一往不复的自由精神。在此意义上,淡泊、恬淡、自然、"本真"生存则成为嵇康美学审美诉求的内在逻辑,但这种"本真"生存并非认识论意义上的"本真"生存,即不是通过认识必然和改造客观世界而有的"本真"生存,而是一种诉诸于一己心灵体验的"本真"生存,可以称之为存在论的"本真"生存,这种"本真"生存之境是嵇康审美诉求的最终归宿。(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6期)

聂晓黎,王菁[8](2014)在《裘德通往本真生存的情感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无名的裘德》是19世纪英国着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讲述的是男主人公裘德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与其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冲突并最终毁灭的故事。小说以裘德从成长到毁灭的过程为主线,涉及当时英国在维多利亚时期冷酷的社会伦理、妇女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斗争、教育体制中森严的等级以及贫苦儿童心灵扭曲等社会现象。本文以小说男主人公裘德的情感经历为蓝本,从20世纪初德国着名哲学家海德格尔所传承和发扬的存在主义哲学视角出发,对其存在境况当中超越时代背景的因素进行分析。小(本文来源于《短篇小说(原创版)》期刊2014年18期)

曾道扬[9](2014)在《论《呼啸山庄》的“本真生存”》一文中研究指出虚无和孤独是人的"本真生存",这在存在主义思想家那里得到了多方证明。《呼啸山庄》以"荒原"意象象征了人的这种状态。凯瑟琳·恩萧和希刺克厉夫表现为对本真生存的感知、逃离和回归,他们以奔向死亡的极端形式来实现归复,其他人则表现为对"本真生存"的"无知"或遮蔽,却依然生活在荒原的包围中。勃朗特既看到了本真之人的痛苦和超越,也看到了非本真之人的幸福和局限,体现出对"本真生存"的圆融思考。(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4年06期)

李天道[10](2013)在《儒家美学之“本真”生存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儒、道、释美学都很重视人的"本真"生存问题,都是从"生存"的意义上关注人的。就儒家美学而言,"仁"的构成境域就是人的"本真"生存态势或生存状态。并且,从重视人生出发,儒家美学强调个体自身生命意识的培养。"仁"的人生境域与审美境域的构成就是心灵的升华,为人的一种"本真"生存态,表现出一种对人自身生命意识的充分肯定,以及在此基础上领悟生命、体味生命的审美意趣。(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6期)

本真生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处于青春期的女大学生,在这个多元快速发展的时代,受到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的冲击,导致部分女大学生只重视金钱,不注重精神;只注重消费,不注重创造,生命缺乏诗意灵性。当代女大学生只有直面自己的生存困境,通过"思"与"诗"摆脱资本、技术与消费等带给人的精神上的束缚,以诗与思为聆听大道道说的方式,超越女性的他者地位,实现本真生存,才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本真生存论文参考文献

[1].朱连增.能动性的自觉削弱——通达道与本真生存状态的道路[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2].汪小红,胡宇.诗意栖居理论视角下当代女大学生本真生存之思[J].美与时代(下).2017

[3].李天道,唐君红.中国美学之本真生存意识及其自由精神[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4].齐洪利.本真生存与生活技能教育——职业教育价值诉求的反思[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

[5].刘晓轩.向死而在与人的本真生存[D].山东大学.2016

[6].李天道.儒家美学的“本真”生存审美诉求[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7].李天道,李尔康.嵇康人生美学之“本真”生存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8].聂晓黎,王菁.裘德通往本真生存的情感因素分析[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

[9].曾道扬.论《呼啸山庄》的“本真生存”[J].名作欣赏.2014

[10].李天道.儒家美学之“本真”生存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标签:;  ;  ;  ;  

本真生存论文-朱连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