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绘画质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薄纱,服装效果图,电脑绘画,表现与应用
绘画质感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梅[1](2019)在《薄纱质感面料在服装效果图绘画中的表现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服装设计绘画是服装设计师表达设计构思最直接的手段,尤其是服装效果图表现的更加直观和生动,但在效果图绘制过程中,很多面料的质感很难表现,薄纱面料就是其中的一种。(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33期)
樊波[2](2019)在《质感·厚度·体量——许建康绘画中的审美追求》一文中研究指出许建康, 1965年5月出生于安徽省砀山县, 1985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文学学士, 1992年结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艺委会委员,江苏省文化产业学会艺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大展,先后获国家级铜奖1项、优秀奖3项,省级银奖2项、铜奖2项、优秀奖4项。主持省部级社科项目5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中)》期刊2019年03期)
吴鸿[3](2018)在《历史的质感——王在邶绘画作品的精神性特质》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在邶先生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艺术家,简单而平淡的简历更不足以说明他的经历和内涵。他于20世纪50年代末考入鲁迅美术学院附中,继而又升入本科继续深造,并于1967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工艺系装潢专业。之后在邶先生长期从事设计工作,并在环境艺术、雕塑、平面设计、包装装潢设计等领域多(本文来源于《当代油画》期刊2018年02期)
孟庆欣[4](2017)在《浅谈素描绘画中的质感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素描绘画中不同事物的质感表现为重点研究内容,将绘画中常出现的事物进行归纳分类,通过对比不同质感的区别总结相应的表现手法,并具体论述了八种不同质感的表现手法:玻璃质感表现;金属质感表现;纤维质感表现;发状质感表现;皮肤质感表现;木头质感表现;沙石质感表现;陶瓷质感表现。文章最后提出素描需要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高度概括,才能在艺术实践中得到最为实用质感表现方法。(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7年24期)
樊波[5](2017)在《质感·厚度·体量——许建康绘画中的审美追求》一文中研究指出许建康,1965年生于安徽省砀山县。1985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1992年结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师,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访问学者,江苏省书法教育协会理事。在我依稀的记忆中,许建康在南艺美院进修时就已然显出环俗的才情。后来我们在交谈中得知,他又在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本文来源于《中国书画》期刊2017年05期)
郭子剑[6](2016)在《论金属质感在绘画中的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下,金属质感的物品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在光线照的射作用下,光滑靓丽的外表总能呈现出光彩绚丽的迷人效果。这种既迷人又带有隐性的视觉效果逐渐被绘画界的艺术家们关注着。翻开历史的画册,金属质感在西方绘画作品中颇为频繁的呈现。笔者出于对金属质感的着迷,尤其是在西方绘画艺术史中,不同艺术家对于金属质感表现所呈现出的趣味性,成为了笔者在研究方向上的强劲动力。本文通过四个部分对金属质感在绘画中的表现进行了分析。首先,金属质感的表现在西方绘画创作中有着不同的影响。对文艺复兴、巴洛克艺术、罗可可艺术中表现不一的绘画作品多层次解读的同时,金属质感在绘画作品当中的含义也将得到诠释。工业革命的到来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两段不同时期的德国艺术家门采尔和基弗为例,通过他们的作品发掘金属质感在绘画当中的意义,对于绘画主题确立产生的影响。其次,不同历史时期的绘画风格千差万别,创作表现手法也各不相同,通过对金属质感在绘画中与肌理、明暗、色彩的关系进行分析,解读作品当中金属质感表现手法的理论含义与应用方式。再次,将绘画中的多样性和同一性、封闭的和开放的形式为两个论点,通过对金属质感在古典艺术与巴洛克艺术相关的作品中进行比较,探讨金属质感在艺术形式与风格上的关联与意义。最后,在个人绘画创作和思考中,以金属质感在绘画中的表现为探索依据,引领创作思绪,找到绘画的题材与主题的走向。(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期刊2016-03-01)
高源[7](2015)在《浅谈真实质感绘画》一文中研究指出绘画中带有真实质感的作品在原始社会的洞窟壁画中就出现了,经过画家对绘画中笔触肌理的研究,真实质感在油画中得到了发展,直到采用真实材料拼凑组合出来的拼贴画,拼贴画成为表现真实质感最有效的方式。这种可触摸的绘画被艺术家广泛用于创作中,让绘画中的真实质感表现不仅局限在画笔的描绘之下,而是拓展到了任何随处可见的材料的组合所带来的对于不同材料所特有的质地的触摸感受。(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5年05期)
张骥[8](2015)在《浅析绘画素描的质感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质感表现手法在素描造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效,所以质感的表现为创意素描提供了更多艺术表达语言,从而丰富艺术作品的感染力。(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5年06期)
吴婷[9](2014)在《雕塑的质感,哲理的沉思——从绘画、雕塑的角度解读《金黄的稻束》》一文中研究指出《金黄的稻束》是一首具有"雕塑的质感和光辉"的诗歌,它具有较深的哲理性思考。本文试图从绘画和雕塑的角度引导学生解读这首诗歌,还原诗歌的绘画之美,品味其雕塑之美,领悟其哲思之美。(本文来源于《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期刊2014年17期)
安息香[10](2013)在《梁思衡 绘画的物质感与重复的残酷》一文中研究指出梁思衡的工作室位于成都新都区,在临近川音美术学院一栋公寓的四楼,房间总共四十来平米,其中用于绘画的地方,不出十来平方。房间终日不得阳光直射,每天透过白色百叶窗照进来的,是对面楼房玻璃窗反射的二手阳光。"我这里什么都是二手的。"他开玩笑说。依照他的描述,我以为那是个阴郁的地方,却不想被二手阳(本文来源于《美术文献》期刊2013年01期)
绘画质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许建康, 1965年5月出生于安徽省砀山县, 1985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文学学士, 1992年结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艺委会委员,江苏省文化产业学会艺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大展,先后获国家级铜奖1项、优秀奖3项,省级银奖2项、铜奖2项、优秀奖4项。主持省部级社科项目5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绘画质感论文参考文献
[1].王雪梅.薄纱质感面料在服装效果图绘画中的表现与应用[J].艺术品鉴.2019
[2].樊波.质感·厚度·体量——许建康绘画中的审美追求[J].美与时代(中).2019
[3].吴鸿.历史的质感——王在邶绘画作品的精神性特质[J].当代油画.2018
[4].孟庆欣.浅谈素描绘画中的质感表现[J].明日风尚.2017
[5].樊波.质感·厚度·体量——许建康绘画中的审美追求[J].中国书画.2017
[6].郭子剑.论金属质感在绘画中的表现[D].杭州师范大学.2016
[7].高源.浅谈真实质感绘画[J].艺术科技.2015
[8].张骥.浅析绘画素描的质感表现[J].才智.2015
[9].吴婷.雕塑的质感,哲理的沉思——从绘画、雕塑的角度解读《金黄的稻束》[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4
[10].安息香.梁思衡绘画的物质感与重复的残酷[J].美术文献.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