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不同穿刺部位与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不同穿刺部位与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54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4-0068-02

【摘要】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不同穿刺部位发生静脉炎的时间,为临床提供最佳的穿刺部位,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延长留置时间,从而减少病人的痛苦。方法:将病人分为5组,A组选择颈外静脉,B组选择上肢头静脉近心端,C组选择上肢头静脉远心端,D组选择手背静脉,E组选择大稳静脉。结论:颈外静脉及上肢头静脉近心端为输注甘露醇的最佳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甘露醇静脉炎观察

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近年来在我科普遍被釆用,静脉留置针在临床运用过程中是否能真正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取决于留置针的留置时间[1],而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时间受诸多因素影响;甘露醇作为脑水肿的重要脱水药,每天要输注2-4次,而甘露醇对输注的局部组织有一定的刺激性,易引起静脉炎,因此,输注甘露醇时正确选用穿刺部位至关重要。笔者总结,我科自2008年1月至12月的一年里,对265例脑血管意外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在不同穿刺部位所能保留的时间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择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其中男205例,女60例,年龄35-97岁,平均年龄72.5岁。

1.2方法

穿刺部位选择颈外静脉的患者为A组,选择头静脉近心端的为B组,选择头静脉远心端的为C组,选择手背静脉的为D组,选择大稳静脉的为E组,共265例。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型号为22G型号。5组病人在年龄、性别、病情、静脉用药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选择血管方面具有可比性。

操作方法采用标准留置针操作方法。

封管方法用生理盐水5ml加肝素钠50∪封管。对患者进行动态观察,有静脉炎发生的立即拔管,无静脉炎发生者240小时拔管。对5组的静脉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率进行比较。

1.3判断标准

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程度判断标准:出现穿刺点疼痛、红斑、肿胀、静脉条索状、穿刺点有渗出五项中一项即诊断为静脉炎[2]。

2结果

A组发生静脉炎4例,B组发生静脉炎6例,C组发生静脉炎6例,D组及E组均有静脉炎的发生。

3讨论

3.1输注甘露醇易发生静脉炎的机理甘露醇对静脉的损害作用与其药理作用有关,甘露醇对血管内皮细胞有直接损害作用,可激活炎症介质和丝分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直接引发血管内皮细胞调亡。快速输入高渗甘露醇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使组织渗透压随之升高,血管内皮细胞脱水,进而血小板聚集,并释放前列腺素E1E2,使静脉壁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浸润并产生炎症改变,使静脉收缩变硬。

3.2静脉血流量上肢静脉血流量:手臂至肘部静脉:<95ml/min,肘部至肩部静脉:100ml~300ml/min,锁骨下静脉:1l~1.5l/min,下肢膝部以下静脉:<95ml/min。

3.3导致静脉炎发生的原理是置管部位的不同和输注高分子液体,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换药方式、封管次数、抗生素的使用无关。远心脏的静脉管腔小,静脉回流缓慢,加上输注的药液浓度大,药液滞留于血管的时间长,对血管产生的刺激时间长,可导致静脉炎发生;而近心端的头静脉的解剖特点是粗而直,弹性好,离心脏近,血液回流量快,药液滞留于局部的时间短,对血管的刺激大大减少,故不易引起静脉炎,适宜于留置针的穿刺与留置,更适合输注甘露醇等刺激性药液。

参考文献

[1]许燕,赵艳伟.头皮静脉套管针的留置时间及影响因素分析.实用护理杂志,1999,15(12):3-5.

[2]胡洁.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静脉炎的防护.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1):1320.

标签:;  ;  ;  

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不同穿刺部位与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