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论文-段宏伟,周浩然,徐双平,赵德明,刘新刚

双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论文-段宏伟,周浩然,徐双平,赵德明,刘新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甲基硅烷,聚酰亚胺,杂环高聚物,苯氧基

双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论文文献综述

[1](2011)在《二(p-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及聚酰亚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地质大学的胡应模等人以二甲基二氯硅烷和对氨基苯酚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得到二(p-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SIDA);以此及4,4'-二氨基对苯醚为原料与均苯四羧酸二酐反应,合成得到有机硅氧烷聚酰亚胺;并分别采用热酰胺化与化学酰胺化制得了有机硅氧烷改性聚酰亚胺,并进行结构表征。(本文来源于《有机硅材料》期刊2011年06期)

胡应模,沈乐欣,朱建华,刘洋,杨雪[2](2011)在《二(p-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的合成及其聚酰亚胺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二甲基二氯硅烷和对氨基苯酚作为主要原料,一步法合成了二(p-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使用核磁共振光谱,红外光谱及质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以新合成的二(p-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SIDA)为原料和ODA,与PMDA反应合成有机硅氧烷聚酰胺酸,并分别采用热酰胺化与化学酰胺化制得了有机硅氧烷改性聚酰亚胺,使用FT-IR、TGA等手段对其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20%SIDA硅氧烷改性聚酰亚胺5%失重率温度为502℃,10%失重率温度为538℃,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NMP、DMAC、DMSO等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随着SIDA的增加得到明显的改善。(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1年08期)

段宏伟,周浩然,徐双平,赵德明,刘新刚[3](2009)在《双(4-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及其聚酰亚胺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善聚酰亚胺的加工性能,以对氨基酚和二氯二甲基硅烷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含硅二胺活性单体双(4-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简写APMSI),采用不同配比的APMSI和4,4’-二氨基二苯醚(ODA)混和胺与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共缩聚制得含硅聚酰亚胺.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1H和13C)、熔点测定仪对对乙酰氨基酚、双(4-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APMSI)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其总产率达到67%.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差热分析仪(DTA)、热重分析仪(TG)和溶解实验分别对纯聚酰亚胺和含硅聚酰亚胺的结构、热性能和溶解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含硅聚酰亚胺较纯聚酰亚胺耐热性低,但随含硅二胺单体增多而升高;其玻璃化转变温度随含硅二胺单体增多而大幅下降;其溶解性相对于纯聚酰亚胺有大幅提高.(本文来源于《材料科学与工艺》期刊2009年03期)

朱建华,胡应模,沈乐欣,杨雪,伊洋[4](2009)在《二(p-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二甲基二氯硅烷与对氨基苯酚的反应合成了1种新型氨基硅氧烷,采用核磁共振光谱,红外光谱及质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溶剂?温度?原料配比以及反应时间等对合成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合成反应条件为:对氨基苯酚与二甲基二氯硅烷的物质的量比为1.85∶1,苯作溶剂,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7.5 h,产物收率可达61.5%。(本文来源于《热固性树脂》期刊2009年03期)

朱建华,沈乐欣,伊洋,杨雪,胡应模[5](2008)在《二(p-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材料的研发中,有机硅-聚酰亚胺聚合物的研究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在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研发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在此研究领域中,由于能使用的含硅单体除氨丙基硅油或环四硅氧(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应用化学分会场论文集》期刊2008-07-01)

徐双平,周浩然,林飞,刘新刚,赵德明[6](2007)在《双(4-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对氨基酚为初始原料,对其进行氨基保护生成对乙酰胺基酚,在极性溶剂二甲基甲酰胺(DMF)、吡啶作缚酸剂下,与二甲基二氯硅烷反应.产物经盐酸酸化和氢氧化钠除酸,得到目标产物双(4-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活性单体.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核磁共振谱(1H)及熔点测定仪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所合成产物为目标产物,其总产率达到67%.(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朱普坤,冯威,王强,李佐邦[7](1994)在《双(4-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一种含硅氧烷的二元氨化合物(双(4-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设计,确定了合成过程的最佳反应条件,诸如: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介质等.此外,通过红外光谱、DSC、元素分析、核磁共振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和确认.(本文来源于《河北工学院学报》期刊1994年02期)

双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二甲基二氯硅烷和对氨基苯酚作为主要原料,一步法合成了二(p-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使用核磁共振光谱,红外光谱及质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以新合成的二(p-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SIDA)为原料和ODA,与PMDA反应合成有机硅氧烷聚酰胺酸,并分别采用热酰胺化与化学酰胺化制得了有机硅氧烷改性聚酰亚胺,使用FT-IR、TGA等手段对其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20%SIDA硅氧烷改性聚酰亚胺5%失重率温度为502℃,10%失重率温度为538℃,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NMP、DMAC、DMSO等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随着SIDA的增加得到明显的改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论文参考文献

[1]..二(p-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及聚酰亚胺[J].有机硅材料.2011

[2].胡应模,沈乐欣,朱建华,刘洋,杨雪.二(p-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的合成及其聚酰亚胺的制备[J].化工新型材料.2011

[3].段宏伟,周浩然,徐双平,赵德明,刘新刚.双(4-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及其聚酰亚胺合成[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9

[4].朱建华,胡应模,沈乐欣,杨雪,伊洋.二(p-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的合成[J].热固性树脂.2009

[5].朱建华,沈乐欣,伊洋,杨雪,胡应模.二(p-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的合成[C].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应用化学分会场论文集.2008

[6].徐双平,周浩然,林飞,刘新刚,赵德明.双(4-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的合成[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7

[7].朱普坤,冯威,王强,李佐邦.双(4-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的合成研究[J].河北工学院学报.1994

标签:;  ;  ;  ;  

双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论文-段宏伟,周浩然,徐双平,赵德明,刘新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