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长春岭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松辽盆地,扶余—长春岭,青山口组,油页岩
长春岭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宋青磊,刘招君,胡菲,谢文泉,宋朔[1](2016)在《松辽盆地扶余—长春岭地区上白垩统青山口组油页岩品质特征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松辽盆地扶余—长春岭地区上白垩统青山口组发育多层油页岩,油页岩颜色主要为棕褐色和灰黑色,发育水平层理和块状层理,揭示其沉积于半深湖-深湖环境。通过系统取样、测试和分析表明:研究区油页岩为中等含油率、中发热量、高灰分及低硫油页岩。总有机碳(TOC)测试结果为4.87%~19.90%,平均为7.88%,表明油页岩有机质丰度较高;通过岩石热解参数分析,研究区油页岩有机质类型以Ⅰ型为主,Ⅱ型次之;结合最大热解峰顶温度T_(max)(℃)的变化范围为437℃~449℃,指示出研究区的油页岩有机质成熟度处在未熟-低熟阶段。对研究区油页岩的厚度及含油率展布特征进行分析表明:研究区2号和3号矿层油页岩厚度最大,连续性最好,ZK0809井和ZK3201井区油页岩累计厚度较大,而SY9井区油页岩含油率最高。(本文来源于《世界地质》期刊2016年02期)
胡菲,刘招君,孟庆涛,谢文泉,宋青磊[2](2015)在《松南隆起扶余长春岭地区青山口组油页岩矿层优选及其成矿条件差异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松辽盆地蕴含了丰富的油页岩资源,"全国油页岩资源评价"的储量为3236×108t,占全国的45%,松南隆起区是目前油页岩查明程度较高的地区。吉林省地勘局于2006-2010年对扶余-长春岭地区资源评价表明:该区共发育19层油页岩,矿床规模巨大,查明资源量452×108t,占全省查明资源42.06%。但对于扶余-长春岭地区单矿层特征,目前还未进行详细的工作,各矿层连续性如何、品位如何、厚度如何、展布特征怎么样,将成为制约该地区油页岩开发利用的关健,因此,笔者拟在对各油页岩矿层工业品质特征特征进行评价,优选出有利的开发目标层位,将为该区油页岩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在测试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连井剖面矿层对比,认定扶余长春岭地区4层油页岩矿连续性较好,厚度稳定,自下而上分别为2号矿层、1号矿层、6号矿层和7号矿层。对这4层主要矿层进行了取样测试分析,结果表明:2号矿层有机质丰度较高,Toc最高达19.90%,平均为8.15%,有机质类型主要为I型,含油率最高达16.37%,平均含油率为6.49%,属于中等品质油页岩;1号矿层Toc最高为9.80%,平均为6.54%,有机质类型主要为I-II型,含油率最高为7.34%,平均含油率为5.19%,属于中等品质油页岩;6号矿层有机质丰度相对较低,Toc最高为7.34%,平均为4.36%,有机质类型主要为I型,含油率最高为5.87%,平均含油率为4.60%,属于低品质油页岩;7号矿层有机质丰度相对较低,Toc最高为5.69%,平均为4.92%,有机质类型主要为I型,含油率最高为4.63%,平均含油率为4.07%,属于低品质油页岩。对扶余长春岭地区4层主要油页岩矿层厚度及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1号矿层顶板埋深标高钻井上变化于185~635m,最大厚度为6m,最小为1m,平均厚度为4.17m,矿层厚度变化系数为32.13%,属于稳定型矿层(厚度变化系数<50%时,属于厚度稳定型矿床);其上发育1号矿层,与2号矿层垂向间距为3-12m,钻井上揭露平均厚度为为4.80m,矿层顶板埋深标高钻井上变化于174~624m,最大厚度为8m,最小为2m,平均厚度为4.80m,厚度略有增大,矿层厚度变化系数为37.7%,属于稳定型矿层;6号矿层顶板埋深标高钻井上变化于201~613m,最大厚度为5m,最小为1m,平均厚度为1.85m,矿层厚度变化系数为69.7%,属于不稳定型矿层,相对于1号矿层,矿层间距变大、厚度变薄;7号矿层矿层顶板埋深标高钻井上变化于196~591m,最大厚度为3m,最小为1m,平均厚度为1.60m,矿层厚度变化系数为57.5,属于不稳定型矿层,相对6号矿层,矿层间距变小、厚度减薄。而在平面上,整体来说,扶余长春岭地区青山口组油页岩呈现从背斜带向两冀方向厚度变大,含油率变高的趋势;油页岩顶板埋深背斜带埋藏较浅,向两冀逐渐加深,且呈由西南向北东方向逐渐变浅的趋势。由以上分析可知,从垂向上看,2号矿层和1号矿层含油率较高,有机碳丰度较高,厚度较大,为本区油页岩开发利用的首选矿层,其次为6号矿层和7号矿层,而从平面上看,扶余长春岭背斜北东方向埋藏较浅,含油率较高,为本区油页岩开发利用的首选区域。通过地球化学测试分析,对扶余长春岭地区4层主要油页岩矿层的成矿条件差异进行了分析。从古气候上看,通过Rb/Sr,Th/U分析,2号矿层和1号矿层Rb/Sr,Th/U值较低,指示了一种相对温暖湿润的古气候环境,而6号矿层和7号矿层Rb/Sr,Th/U值相对较高,指示了一种相对火热干旱的古气候环境;从古湖泊环境上看,通过TOC/S值、伽马蜡烷指数、Sr/Ba值分析来反映其古水体盐度,2号矿层和1号矿层TOC/S值较低、伽马蜡烷指数较高、Sr/Ba值较高,均指示一种相对咸水的环境,而6号矿层和7号矿层TOC/S值相对较高、伽马蜡烷指数较低、Sr/Ba值较低,指示一种相对淡水环境。通过Pr/Ph值以及V/Ni比值来反映其氧化还原条件,从V/Ni比值上看,4层油页岩均具有较大的V/Ni比值,均反映了一种强还原环境,从Pr/Ph值上看,2号矿层Pr/Ph值在0.8左右,指示了一种强还原的水体环境,1号矿层、6号矿层和7号矿层Pr/Ph值在1.0左右,指示一种弱还原环境。总的来说,2号矿层和1号矿层沉积时期相对温度湿润的古气候条件,提供了充足的有机质供给条件,同时相对咸水和强还原的水体环境,为有机质的大量富集提供了保存条件,因此,形成了相对较厚的、含油率较高的中等品质油页岩。(本文来源于《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10-24)
果艳梅[3](2015)在《长春岭地区扶余油层储层预测及含油气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春岭构造是吉林油田早期发现的含油气构造,构造形态为被断堑复杂化的长轴背斜;最大圈闭线为-200m;闭合高度160m;闭合面积约139.0k m2。并于20世纪初70年代开始进行勘探,发现了一批油气显示井,由于试油产量低,投产效果差,一直没有获得较大的突破,当时认为长春岭构造定型于明水组沉积末期,晚于油气运移主要时期,不会形成大的油气规模。21世纪初期,为了进一步评价本区地质和含油气状况,针对不同的区块相继部署了几口评价井,突破了本区的工业油流观,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实际问题,如:同一构造单元储层特征不同、含油气情况不同;储层砂体在平面上呈条带状分布,纵向砂体迭加连片,砂岩稳定性差;前人利用迭后信息,预测成果差异很大,砂体预测成果与钻井吻合性差;长春岭地区砂泥岩速度差小,声波曲线不能较好地反映地下岩性特征等。本文针对该区存在的油藏整体开发不利的以上问题,利用叁维地震资料对区域储层进行精细顶面构造解释,重新识别微断层;利用先进的绘图软件对储层进行科学合理的描述,对油藏类型及油气水分布规律进一步认识;同时开展相应重点储层的含油气预测,对进一步提高本区已开发区块评价效果和进一步部署新井,实现储层的整体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5-03-01)
张明学,鲁鹏[4](2012)在《长春岭地区扭动构造与油气成藏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最新处理的叁维地震资料,对长春岭地区的扭动构造展开了精细研究。根据该区的构造特征,识别出雁列式、发辫状、"入"字型等平面组合的扭动构造样式,并进一步研究了扭动构造对油气聚集的作用,认为长春岭地区的扭动构造形成了有利于油气聚集的圈闭,同时,该区内扭动构造具有十分有利的成藏条件。因此,开展长春岭地区反转构造的研究,对于下一步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2年34期)
胡玉双,蒋伟东[5](2012)在《长春岭地区断裂特征及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春岭地区断裂的形成具有明显的分期特征,通过构造精细解释识别出以北东向为主,南北向为辅的7组断裂密集带。垂向上发育下部、上部、长期继承性3套断裂系统;在以往的资料成果和平衡剖面技术的基础上,分析得出长春岭地区断裂的形成演化先后经历了火石岭组~营城组时期的伸展变形,登娄库组~嫩江组时期整体拉张变形,四方台组~古第叁系时期反转构造变形,将长春岭地区断裂演化分为3个时期。(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2年33期)
祝关伟[6](2012)在《长春岭地区扶余油层沉积微相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岩心和测井分析资料为基础,通过对长春岭地区扶余油层的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粒度分布特征、测井相特征等沉积相标志的综合研究,确定了该区主要为浅水湖泊叁角洲沉积,主要沉积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废弃河道、席状砂等。结合区域沉积相资料,根据测井资料、砂体分布特征、岩心微相剖面对本区扶余油层储层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掌握了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和变化规律。(本文来源于《科技与企业》期刊2012年15期)
王丽丽[7](2012)在《朝阳沟——长春岭地区扶余油层油气成藏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朝阳沟—长春岭地区沉积、构造、成藏系统研究,认识到朝长地区处于叁肇和王府两个有效生烃凹陷之间,油源丰富、多期发育的河道砂体为油气提供了储集空间、地层超压成为油气向下排的动力、砂体与断裂的斜交构成油气运聚的通道;识别出朝长地区主要发育岩性、断层-岩性、岩性-断层等多种油气藏类型;认清了上生下储短距离运聚、中距离侧向运聚、远距离侧向运聚等油气成藏模式;预测了Ⅰ、Ⅱ、Ⅲ叁类含油气有利区。(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地质》期刊2012年04期)
王优[8](2012)在《长春岭地区扶余油层储层微观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春岭地区是吉林油田十二五期间重要的评价部署区,目前对其主要储层扶余油层的微观特征研究很薄弱,且不够系统,制约了该层系的进一步评价与开发。本文以长春岭地区取芯井的岩心观察描述为基础,通过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图像粒度、图像孔隙、高压压汞等分析测试手段,以石油地质学、储层地质学、沉积岩石学、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油层物理等多学科的理论为指导,对研究区扶余油层的储层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孔隙结构特征、微观非均质性特征、物性特征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最后综合储层沉积微相的研究成果对储层进行了分类评价及有利区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扶余油层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其次为长石岩屑砂岩,杂基的含量在9.10%-13.82%之间,粒度较细,细砂岩占绝对优势,占到近50%,粉砂岩次之,分选程度以中等为主,结构成熟度较高。填隙物主要是泥质杂基,硅质和碳酸盐胶结物。成岩阶段主要储层成岩阶段处于晚成岩阶段A1-A2期。孔隙类型主要为原生孔、次生孔、复合孔,喉道类型主要为片状、弯片状和管束状喉道。孔喉组合类型属于中孔和小孔、微细喉和微喉型储层渗透性受孔喉控制明显,小孔喉所占体积越多,渗透率越低。本文综合考虑储层的物性及与其相关性较好的孔隙结构参数等,并结合其岩石学特征、储层微相特征,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研究区扶余油层的储层划分为叁类并根据储层的优差对研究区有利区进行了预测。该研究为指导研究区下一步高效、合理开发扶余油层提供了依据。同时,对于松辽盆地南部其他地区扶余油藏的勘探与开发以及进一步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2-03-26)
李大龙[9](2012)在《长春岭地区地震构造解释与构造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层序地层学、新的构造地质理论以及其它的石油勘探理论等为指导,以长春岭地区的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为基础,并与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比,借助不整合面等特殊界面,对长春岭地区的地震资料进行高精度的构造解释,最终建立等时地层格架。利用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获得的迭加速度谱资料,建立适合本区的叁维速度场模型,实现变速度成图。结合成果图,并利用地震资料,得出长春岭地区深层构造在平面上可划分为“叁隆叁凹”的构造格局,中浅层构造在平面上可划分为“叁个背斜和叁个向斜”的构造格局;通过详细的构造分析,结合层序界面特征,依据T_5、T_4、T_3和T_(03)代表的不整合面,研究区纵向上划分出断陷构造层、断坳转化构造层、坳陷构造层和反转构造层;研究区构造样式发育丰富,主要有伸展构造样式、扭动构造样式以及反转构造样式。在构造层序-地层分析以及平衡剖面制作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构造演化进行分析。确定长春岭地区经历了断陷伸展期、断坳转换期、坳陷稳定沉降期以及反转变形时期四个阶段。综合长春岭地区不同时期烃源岩分布特征,以及地层特征,得出长春岭地区纵向上发育有二套储盖组合。通过对圈闭综合评价结果,并结合构造、沉积和石油地质综合分析,认为长春岭背斜、四马架背斜和朝阳断裂带叁个地区是下一步勘探的有利地区。(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2-03-01)
王阳[10](2012)在《长春岭地区登娄库组至泉头组一段层序地层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结合地震、测井、录井、岩芯等资料,对长春岭地区登娄库组至泉头组一段层序地层格架、沉积相、储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以重大不整合面和最大湖泛面的形成与分布为主线,开展钻井-地震联合统层,结合主要反射界面的特征,在认真对比和分析前人的解释成果的基础上,将登娄库组和泉头组一段各分为四个层序,并分析总结出各个层序界面的特征。研究区共识别出5种大相、8种亚相、26种微相;此外针对该区多物源﹑相带变化快等特点,采取反演的方法进行储层预测,对岩性圈闭进行识别,刻画出了登娄库组和泉头组一段各层序的沉积微相图,并且总结出长春岭地区研究层段沉积演化规律。根据生储盖特征将研究层段划分为两套储盖组合,通过石油地质分析,结合两套储盖组合,对有利区进行预测。(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2-03-01)
长春岭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松辽盆地蕴含了丰富的油页岩资源,"全国油页岩资源评价"的储量为3236×108t,占全国的45%,松南隆起区是目前油页岩查明程度较高的地区。吉林省地勘局于2006-2010年对扶余-长春岭地区资源评价表明:该区共发育19层油页岩,矿床规模巨大,查明资源量452×108t,占全省查明资源42.06%。但对于扶余-长春岭地区单矿层特征,目前还未进行详细的工作,各矿层连续性如何、品位如何、厚度如何、展布特征怎么样,将成为制约该地区油页岩开发利用的关健,因此,笔者拟在对各油页岩矿层工业品质特征特征进行评价,优选出有利的开发目标层位,将为该区油页岩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在测试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连井剖面矿层对比,认定扶余长春岭地区4层油页岩矿连续性较好,厚度稳定,自下而上分别为2号矿层、1号矿层、6号矿层和7号矿层。对这4层主要矿层进行了取样测试分析,结果表明:2号矿层有机质丰度较高,Toc最高达19.90%,平均为8.15%,有机质类型主要为I型,含油率最高达16.37%,平均含油率为6.49%,属于中等品质油页岩;1号矿层Toc最高为9.80%,平均为6.54%,有机质类型主要为I-II型,含油率最高为7.34%,平均含油率为5.19%,属于中等品质油页岩;6号矿层有机质丰度相对较低,Toc最高为7.34%,平均为4.36%,有机质类型主要为I型,含油率最高为5.87%,平均含油率为4.60%,属于低品质油页岩;7号矿层有机质丰度相对较低,Toc最高为5.69%,平均为4.92%,有机质类型主要为I型,含油率最高为4.63%,平均含油率为4.07%,属于低品质油页岩。对扶余长春岭地区4层主要油页岩矿层厚度及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1号矿层顶板埋深标高钻井上变化于185~635m,最大厚度为6m,最小为1m,平均厚度为4.17m,矿层厚度变化系数为32.13%,属于稳定型矿层(厚度变化系数<50%时,属于厚度稳定型矿床);其上发育1号矿层,与2号矿层垂向间距为3-12m,钻井上揭露平均厚度为为4.80m,矿层顶板埋深标高钻井上变化于174~624m,最大厚度为8m,最小为2m,平均厚度为4.80m,厚度略有增大,矿层厚度变化系数为37.7%,属于稳定型矿层;6号矿层顶板埋深标高钻井上变化于201~613m,最大厚度为5m,最小为1m,平均厚度为1.85m,矿层厚度变化系数为69.7%,属于不稳定型矿层,相对于1号矿层,矿层间距变大、厚度变薄;7号矿层矿层顶板埋深标高钻井上变化于196~591m,最大厚度为3m,最小为1m,平均厚度为1.60m,矿层厚度变化系数为57.5,属于不稳定型矿层,相对6号矿层,矿层间距变小、厚度减薄。而在平面上,整体来说,扶余长春岭地区青山口组油页岩呈现从背斜带向两冀方向厚度变大,含油率变高的趋势;油页岩顶板埋深背斜带埋藏较浅,向两冀逐渐加深,且呈由西南向北东方向逐渐变浅的趋势。由以上分析可知,从垂向上看,2号矿层和1号矿层含油率较高,有机碳丰度较高,厚度较大,为本区油页岩开发利用的首选矿层,其次为6号矿层和7号矿层,而从平面上看,扶余长春岭背斜北东方向埋藏较浅,含油率较高,为本区油页岩开发利用的首选区域。通过地球化学测试分析,对扶余长春岭地区4层主要油页岩矿层的成矿条件差异进行了分析。从古气候上看,通过Rb/Sr,Th/U分析,2号矿层和1号矿层Rb/Sr,Th/U值较低,指示了一种相对温暖湿润的古气候环境,而6号矿层和7号矿层Rb/Sr,Th/U值相对较高,指示了一种相对火热干旱的古气候环境;从古湖泊环境上看,通过TOC/S值、伽马蜡烷指数、Sr/Ba值分析来反映其古水体盐度,2号矿层和1号矿层TOC/S值较低、伽马蜡烷指数较高、Sr/Ba值较高,均指示一种相对咸水的环境,而6号矿层和7号矿层TOC/S值相对较高、伽马蜡烷指数较低、Sr/Ba值较低,指示一种相对淡水环境。通过Pr/Ph值以及V/Ni比值来反映其氧化还原条件,从V/Ni比值上看,4层油页岩均具有较大的V/Ni比值,均反映了一种强还原环境,从Pr/Ph值上看,2号矿层Pr/Ph值在0.8左右,指示了一种强还原的水体环境,1号矿层、6号矿层和7号矿层Pr/Ph值在1.0左右,指示一种弱还原环境。总的来说,2号矿层和1号矿层沉积时期相对温度湿润的古气候条件,提供了充足的有机质供给条件,同时相对咸水和强还原的水体环境,为有机质的大量富集提供了保存条件,因此,形成了相对较厚的、含油率较高的中等品质油页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长春岭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1].宋青磊,刘招君,胡菲,谢文泉,宋朔.松辽盆地扶余—长春岭地区上白垩统青山口组油页岩品质特征及意义[J].世界地质.2016
[2].胡菲,刘招君,孟庆涛,谢文泉,宋青磊.松南隆起扶余长春岭地区青山口组油页岩矿层优选及其成矿条件差异性分析[C].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2015
[3].果艳梅.长春岭地区扶余油层储层预测及含油气性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5
[4].张明学,鲁鹏.长春岭地区扭动构造与油气成藏的关系[J].价值工程.2012
[5].胡玉双,蒋伟东.长春岭地区断裂特征及演化[J].价值工程.2012
[6].祝关伟.长春岭地区扶余油层沉积微相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2
[7].王丽丽.朝阳沟——长春岭地区扶余油层油气成藏特征[J].新疆石油地质.2012
[8].王优.长春岭地区扶余油层储层微观特征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
[9].李大龙.长春岭地区地震构造解释与构造特征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
[10].王阳.长春岭地区登娄库组至泉头组一段层序地层学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