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刮伤论文-樊武厚,张廷有,但卫华,李正军

耐刮伤论文-樊武厚,张廷有,但卫华,李正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耐刮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纳米SiO2,耐刮伤性,复合乳液,原位生成

耐刮伤论文文献综述

樊武厚,张廷有,但卫华,李正军[1](2010)在《纳米SiO_2/丙烯酸树脂复合乳液的耐刮伤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简要介绍纳米SiO2粒子性质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纳米SiO2/丙烯酸树脂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及其对复合涂膜耐刮伤性和耐磨性的影响,指出通过原位生成方法即在单体聚合的过程中引入前驱体正硅酸乙酯TEOS,使TEOS的水解和单体的聚合同步进行,是制得具有优异耐刮伤性复合乳液的最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2010年全国皮革化学品会议论文集》期刊2010-07-22)

陈松巍[2](2009)在《水性纳米复合涂料的制备及其耐刮伤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环氧树脂涂料是涂料的一个重要品种,因其优异的性能(耐化学性、附着力、耐腐蚀等)在涂料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其固化过程中产生高度交联,使分子链间活动能力小,因而脆性较大,耐刮伤性不好。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涂料的保护和装饰作用越来越受到涂料厂商和消费者的重视。汽车、地板、家具等物件表面的涂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沙石、洗涤或人为刮擦而损伤,导致失光、划痕,影响涂膜美观,因而,开发高光泽、高透明的耐刮伤涂料,使其应用于汽车、家具及其它需要提供耐刮伤性的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提高耐刮伤性最有效也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添加纳米无机粒子。在众多的纳米粒子中,由于二氧化硅具有一定的硬度和低折射率的特性,常被用于制备透明的耐刮伤性涂料。在已有关于耐刮伤研究的报道中,几乎所有的环氧/二氧化硅复合涂料都是针对溶剂性体系。然而,随着环境法规的限制日益苛刻,发展水性涂料已是大势所趋,近年来针对水性环氧涂料的开发也进展迅速,如何改善水性环氧的耐磨耐刮伤性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论文利用无机纳米粒子的增强增韧作用,将其加入水性环氧清漆中,在提高涂层耐刮伤性的同时保持较高的光泽和透明性。首先,选择市场上不同类型的纳米SiO_2和Al_2O_3作为候选改性剂,通过共混法制备水性环氧纳米复合清漆,并利用多指刮伤仪、自动划伤仪、光泽计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考察了涂层的所需性能。结果表明,ST-C型纳米SiO_2溶胶不仅对耐刮伤性有一定的增强作用,同时对光学性能影响较小。然后,利用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叁甲氧基硅烷(GPTMS)对ST-C型SiO_2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液中进行表面改性。红外光谱和热失重分析表明,SiO_2粒子表面有效接枝GPTMS,同时在水相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改性后的SiO_2对环氧清漆的耐刮伤性提高更为显着,且对涂层的透明性及光泽影响更小。我们进一步研究了纳米SiO_2及GPTMS用量对涂层所需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SiO_2用量为2%,GPTMS用量(占SiO_2质量比)为30%时,所制备的水性环氧纳米复合清漆的综合性能最佳。另外,纳米刮擦实验表明,涂层的耐刮伤性不仅在宏观上大大提高,在微观尺度下同样明显改善。(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09-05-09)

周树学,文男赓,游波,武利民[3](2008)在《挥发诱导自组装制备聚碳酸酯耐刮伤涂层》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挥发诱导自组装法制备了聚碳酸酯(PC)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耐刮伤涂层,考察了基材处理方式、自组装液组成、涂装工艺等因素对自组装涂层厚度、透明性及耐刮伤性的影响。实验发现,采用1,6-己二胺处理PC基材时,涂层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好,得到的涂层耐刮伤性好。利用可聚合阳离子表面活性剂(R-303)时,可以省略后续洗涤处理工艺,而不影响涂层的耐刮伤性。(本文来源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陈丽,章永化,史博,吴国锋,冯雪雁[4](2007)在《耐刮伤有机/无机杂化涂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甲苯二异氰酸酯与双(叁乙氧基硅丙基)胺反应生成的多官能团硅氧烷和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以乙醇为溶剂、醋酸为催化剂进行共水解,将得到的溶胶成膜,得到有机/无机杂化涂层。对涂层的一些力学性能(铅笔硬度、耐磨性和附着力等)进行测试,并用红外光谱和热失质量分别对涂层的化学组成及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S iO2含量为8.5%时,杂化涂层的力学性能达到一个较佳值,其溶胶的离心稳定性和杂化涂层的耐水性及热稳定性优异。(本文来源于《涂料工业》期刊2007年06期)

张华东,杨献红[5](2007)在《浅析粉末涂料涂膜的耐刮伤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了在粉末涂料制造及涂装过程中涂膜出现刮伤的原因,并分析了在配方设计及涂装中耐刮伤性的影响因素及采取的措施,以期得到抗刮伤性强的涂膜。(本文来源于《中国涂料》期刊2007年05期)

周树学,陈国栋,武利民,顾广新,游波[6](2006)在《丙烯酸酯聚氨酯/SiO_2纳米复合涂层结构与形态对其耐刮伤性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四乙氧基硅烷(TEOS)作为主要前驱体,通过改变溶胶-凝胶工艺参数制得了结构和形态各异的丙烯酸酯聚氨酯/SiO2纳米复合涂层,利用TEM、SAXS等手段表征涂层的结构与形态,由洗刷前后涂层的失光率来表征耐刮伤性,详细探讨了纳米复合涂层耐刮伤性与SiO2相特征、有机无机相作用力及SiO2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丙烯酸酯聚氨酯涂层中引入纳米SiO2相后,耐刮伤性明显提高。有机相与SiO2相之间的作用力是影响涂层耐刮伤性的最重要因素,作用力越强,耐刮伤性越好。网络状纳米SiO2与颗粒状纳米SiO2相比,更有利于耐刮伤性的提高,且网络状纳米SiO2质量分数越大,耐刮伤性越佳,但SiO2相的致密度和尺寸对耐刮伤性影响较小。对于颗粒状胶体SiO2,在15~160 nm范围内,粒径对耐刮伤性没有明显影响;随着胶体SiO2粒子的质量分数增加,耐刮伤性先增大后减小。(本文来源于《涂料工业》期刊2006年05期)

耐刮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环氧树脂涂料是涂料的一个重要品种,因其优异的性能(耐化学性、附着力、耐腐蚀等)在涂料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其固化过程中产生高度交联,使分子链间活动能力小,因而脆性较大,耐刮伤性不好。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涂料的保护和装饰作用越来越受到涂料厂商和消费者的重视。汽车、地板、家具等物件表面的涂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沙石、洗涤或人为刮擦而损伤,导致失光、划痕,影响涂膜美观,因而,开发高光泽、高透明的耐刮伤涂料,使其应用于汽车、家具及其它需要提供耐刮伤性的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提高耐刮伤性最有效也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添加纳米无机粒子。在众多的纳米粒子中,由于二氧化硅具有一定的硬度和低折射率的特性,常被用于制备透明的耐刮伤性涂料。在已有关于耐刮伤研究的报道中,几乎所有的环氧/二氧化硅复合涂料都是针对溶剂性体系。然而,随着环境法规的限制日益苛刻,发展水性涂料已是大势所趋,近年来针对水性环氧涂料的开发也进展迅速,如何改善水性环氧的耐磨耐刮伤性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论文利用无机纳米粒子的增强增韧作用,将其加入水性环氧清漆中,在提高涂层耐刮伤性的同时保持较高的光泽和透明性。首先,选择市场上不同类型的纳米SiO_2和Al_2O_3作为候选改性剂,通过共混法制备水性环氧纳米复合清漆,并利用多指刮伤仪、自动划伤仪、光泽计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考察了涂层的所需性能。结果表明,ST-C型纳米SiO_2溶胶不仅对耐刮伤性有一定的增强作用,同时对光学性能影响较小。然后,利用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叁甲氧基硅烷(GPTMS)对ST-C型SiO_2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液中进行表面改性。红外光谱和热失重分析表明,SiO_2粒子表面有效接枝GPTMS,同时在水相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改性后的SiO_2对环氧清漆的耐刮伤性提高更为显着,且对涂层的透明性及光泽影响更小。我们进一步研究了纳米SiO_2及GPTMS用量对涂层所需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SiO_2用量为2%,GPTMS用量(占SiO_2质量比)为30%时,所制备的水性环氧纳米复合清漆的综合性能最佳。另外,纳米刮擦实验表明,涂层的耐刮伤性不仅在宏观上大大提高,在微观尺度下同样明显改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耐刮伤论文参考文献

[1].樊武厚,张廷有,但卫华,李正军.纳米SiO_2/丙烯酸树脂复合乳液的耐刮伤性研究进展[C].2010年全国皮革化学品会议论文集.2010

[2].陈松巍.水性纳米复合涂料的制备及其耐刮伤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9

[3].周树学,文男赓,游波,武利民.挥发诱导自组装制备聚碳酸酯耐刮伤涂层[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

[4].陈丽,章永化,史博,吴国锋,冯雪雁.耐刮伤有机/无机杂化涂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J].涂料工业.2007

[5].张华东,杨献红.浅析粉末涂料涂膜的耐刮伤性[J].中国涂料.2007

[6].周树学,陈国栋,武利民,顾广新,游波.丙烯酸酯聚氨酯/SiO_2纳米复合涂层结构与形态对其耐刮伤性影响研究[J].涂料工业.2006

标签:;  ;  ;  ;  

耐刮伤论文-樊武厚,张廷有,但卫华,李正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