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剂量预测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防护水平辐射,标准剂量场,预测模型,空气比释动能
剂量预测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邢立腾,黑大千,王鹏,蒋伟[1](2019)在《防护水平辐射标准剂量场预测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防护水平辐射标准剂量场主要用于对防护水平剂量仪的准确性进行检定校准,为测量待检仪器的响应,辐射场检验点需要涵盖防护水平下空气比释动能的量程。常用于仪器校准的辐射剂量场包括:X射线、~(137)Cs、~(60)Co叁种辐射场。利用蒙特卡罗模拟计算程序MCNP对X射线、~(137)Cs、~(60)Co叁种常用的辐射场进行了重建,并针对该叁种辐射剂量场中常用空间位置建立了X、γ射线的空气比释动能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对三种常用辐射标准剂量场进行了预测,与实验测量结果对比,误差均小于2%。(本文来源于《工业计量》期刊2019年05期)
王一川,韦超祎,许开伟,黄平平,吕雅[2](2019)在《无痛胃镜检查中丙泊酚诱导剂量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患者丙泊酚诱导剂量的影响因素,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方法随机选取自愿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59例(男77例,女82例),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后行胃镜检查。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与丙泊酚剂量相关的因素,然后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①丙泊酚诱导剂量与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术前脉压差成负相关,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627(P<0.001)、0.629(P<0.001)和0.200(P<0.05);与患者术前心率成正相关,r值为0.403(P<0.001)。②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无痛胃镜丙泊酚诱导剂量=3.407-0.458×年龄-0.528体质量指数+0.184术前心率+0.157术前平均压。模型拟合度R=0.838,F=72.039,P<0.001,提示该模型可信度较高。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丙泊酚诱导剂量的预测模型,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朱世荣,李雨蒙,王明镜,赵攀,范腾[3](2019)在《基于修订版国际血栓预测模型(IPSET)、评价中药联合小剂量羟基脲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修订版国际血栓预测模型(IPSET)、评价中药联合小剂量羟基脲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 ET)的临床疗效。方法基于修订版IPSET,对25例接受中药联合小剂量羟基脲治疗的ET患者进行分组,分析血小板计数、血栓发生事件及疾病进展转化情况,探讨该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极低危组及低危组16例,在治疗及随访过程中血小板显着下降(P<0.05),同时未出现血栓事件,疾病亦未见明显进展。中危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显着下降(P<0.05),1例患者在随访6个月时发生脑血栓事件,余患者未见血栓事件及疾病转换情况。高危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未见显着下降(P>0.05),3例患者出现血栓事件,其中1例患者在随访3月出现心梗,另外2例在分别在随访6月、12月时出现脑梗事件。1例在随访过程中转换为骨髓纤维化。结论修订版IPSET能够很好预测血栓发生事件,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疾病进展转化情况,中药联合小剂量羟基脲治疗ET,能很好地降低患者组血小板计数,从而减少血栓时间事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9-06)
唐筱婉,都丽萍,梅丹,张波,王振苗[4](2019)在《华法林遗传学模型预测剂量与治疗剂量不符的抗凝治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华法林遗传学剂量预测模型(简称遗传学模型)预测剂量与实际治疗剂量不符的原因。方法通过参与2例服用华法林患者的抗凝治疗过程,分析华法林遗传学模型预测剂量与治疗剂量存在差异的原因,参与华法林的剂量调整,并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结果 2例患者华法林敏感性基因检测结果分别为细胞色素P450 2C9(CYP2C9)*1/*3、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1(VKORC1)-1639AA和CYP2C9*1/*1、VKORC1-1639 AA,最终的华法林治疗剂量与3种遗传学模型预测剂量不符,认为可能是由于其他影响华法林抗凝疗效的因素(如生理特性、其他基因位点多态性以及不良嗜好等)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的协同作用导致的。结论华法林存在显着个体差异,临床药师应综合考虑影响华法林疗效的因素,以临床抗凝疗效及国际标准化比值为标准,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15期)
刘艳丽,林蓉,冯永刚,许晓丽[5](2019)在《基于基因多态性建立肾功能不全患者华法林稳态剂量的预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CYP2C9*3(1075A>C)和VKORC1-1639G>A基因多态性,建立肾功能不全患者华法林稳态剂量的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8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内科服用华法林的肾功能不全患者(涉及疾病包括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病变、遗传性肾脏疾病)且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1.5~3.0的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法检测CYP2C9*3(1075A>C)和VKORC1-1639G>A基因型,分析患者基因型、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华法林稳态剂量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肾功能不全患者华法林稳态剂量的预测模型,并另选25例患者进行验证。结果:103例患者的CYP2C9*3(1075A>C)和VKORC1-1639G>A基因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其中CYP2C9*3(1075A>C)AA基因型患者华法林平均稳态剂量(3.20±0.88)mg/d显着高于CYP2C9*3(1075A>C)AC基因型患者华法林平均稳态剂量(2.17±0.13)mg/d(P<0.05),VKORC1-1639G>A AA基因型患者华法林平均稳态剂量(2.89±0.08)mg/d显着低于VKORC1-1639G>A GA基因型患者华法林平均稳态剂量(4.01±0.17)mg/d(P<0.05);男性患者华法林稳态剂量(3.16±0.11)mg/d高于女性患者华法林稳态剂量(3.07±0.13)mg/d(P>0.05);年龄与华法林稳态剂量呈负相关(P<0.05);eGFR与华法林稳态剂量呈正相关(P<0.05);BMI与华法林稳态剂量无明显相关性(P>0.05),肾功能不全患者华法林稳态剂量=3.057-0.73~*VKORC1-1639G>A+0.08~*eGFR-0.013~*年龄+0.565~*CYP2C9*3(1075A>C)[VKORC1-1639G>A:AA=1,GA=0,GG=0;CYP2C9*3(1075A>C):AA=1,AC=0;年龄为岁;eGFR单位为mL/(min·1.73 m~2)](R~2=0.502)。25例验证患者的预测模型剂量(3.12±0.56)mg/d与实际稳态剂量(3.06±0.93)mg/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2C9*3(1075A>C)AA和VKORC1-1639 G>A不同基因型患者的华法林稳态剂量有明显差异,成功建立肾功能不全患者华法林稳态剂量的预测模型。(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9年13期)
刘欢[6](2019)在《聚焦超声治疗剂量预测系统的建立—声场与生物传热模型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作为一种新兴的非侵入性治疗技术,其原理为通过一定的聚焦方式将体外低能量的超声波束聚焦到体内形成具有一定大小的高能量焦点,借助热效应、空化效应和机械效应使焦域组织温度瞬间升高至65℃以上,焦点产生不可逆性凝固性坏死且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目前HIFU已经应用于乳腺癌、肝癌、胰腺癌、子宫肌瘤和肾脏肿瘤等各类良恶性实体肿瘤的临床治疗,展示了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3]。利用HIFU进行消融治疗,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可达到较好的消融效果,但临床治疗目前主要依赖于医生的经验投放辐照剂量[4]。因此,HIFU治疗过程中剂量投放仍然是一个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声传播与生物传热模型是建立HIFU治疗剂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本研究着眼于HIFU临床剂量投放预测的科学问题,通过对聚焦超声焦域处的瞬态声传播以及生物传热相关机制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期对声场进行优化为临床治疗选择合适张角换能器提供指导,优化HIFU辐照过程中的声传播和生物传热模型,为临床治疗剂量预测系统建立提供参考依据。目的1.开展聚焦超声焦域处瞬态声传播的可视化研究,探讨不同张角球腔换能器的声传播特性,为换能器的张角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2.考虑HIFU辐照过程中组织传热的热波效应、组织声学特性(声速、声衰减)随温升的变化,比较分析相同辐照剂量下靶区组织中的温升变化与理论模拟,优化HIFU治疗的声传播与生物传热模型。方法1.本文研究了不同发射面张角的HIFU换能器焦域处的声传播。发射面张角分别为360°、180°、150°、120°、90°,焦距115mm的664.2KHz HIFU换能器在相同的激励电压下通过COMSOL物理仿真其稳态和瞬态声场分布,基于Schlieren纹影法拍摄聚焦超声焦域处的声传播。通过实时拍摄及仿真分析了行波聚焦过程中声场的分布及其声焦域大小变化情况。2.本文基于有限热传播速度的概念修正传统Pennes生物传热方程,建立了HIFU辐照中考虑热弛豫贡献的生物传热热波(Twmbt,Thermal wave model of bio-heat transfer)模型;进一步研究了组织中声传播的热声透镜效应,辐照过程中当温度高于45℃时,组织特性开始逐渐发生改变,建立辐照过程中组织声速、声衰减随温度变化的声场—温度场耦合模型进行理论模拟;同时探讨了声轴上随温度变化的网格设置对声场、温度场的影响。3.针对HIFU辐照过程中的组织传热,本文研究了HIFU定点辐照新鲜离体牛肝组织时,不同辐照参数(1039.95W/cm2×267s,1386.6W/cm2×200s)相同辐照剂量下的组织焦域处温升。采用B超监控强回声信号,PCD探头采集声散射信号进行被动空化检测以确保HIFU辐照离体牛肝组织温升变化的作用机制是单纯热效应。通过理论与实验对比分析,对生物传热模型进行进一步修正。结果1.随着换能器张角的增大,轴向-6dB焦域面积减小,焦域形状由椭圆形逐渐变为圆形。张角为360°时,-6dB声焦域面积最小,呈“圆形”;张角为90°时,-6dB声焦域面积最大,呈“椭圆形”。随着张角的增大(90°、120°、150°、180°、360°):(1)水听器声场扫描的-6dB声焦域长轴分别为2.39λ、2.02λ、1.58λ、λ、0.53λ,对应线性声场仿真结果2.37λ、2.16λ、1.63λ、1.15λ、0.55λ;(2)-6dB声焦域的短轴分别为0.85λ、0.71λ、0.59λ、0.55λ、0.52λ,对应线性声场仿真结果0.9λ、0.72λ、0.62λ、0.56λ、0.51λ;(3)-6dB声焦域面积分别为3.47λ2、2.49λ2、1.61λ2、0.95λ2、0.48λ2,对应线性声场仿真结果3.69λ2、2.69λ2、1.77λ2、1.1λ2、0.49λ2.水听器扫描实验结果与Comsol稳态声场分布仿真计算结果吻合良好,长轴、短轴及-6dB轴向声焦域面积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0.992、0.999,均达到0.99以上。2.随着开口角度增大,-6dB声学焦域处声传播过程中超声径向聚焦宽度降低越快,聚焦能力愈强;开口角度一定时,超声汇聚到达-6dB焦域位置,声波径向宽度基本保持不变,类似于平面波向前传播。发射面张角越大,径向宽度越小。-6dB径向声波传播过程中,焦点位置宽度最窄,且随着开口角度的变化,焦点位置发生毫米量级的偏移,在120°~150°之间较明显。3.在单纯热损伤情况下,HIFU辐照离体牛肝组织,相同的辐照剂量下,随着辐照声强的增加,温度上升速率越快。采用Pennes生物传热方程理论模拟HIFU定点辐照(辐照参数为1039.95W/cm2×267s和1386.6W/cm2×200s)新鲜离体牛肝组织时,辐照初始阶段(1039.95W/c m2×267s的0~48s,1386.6W/cm2×200s的0~57s)的焦点温升明显高于实验测得温升;采用TWMBT模型模拟的焦点温升在辐照初始阶段与实验吻合良好,但辐照中最大温升(1039.95W/cm2×267s为27℃,1386.6W/cm2×200s为36.5℃)较实验测量结果(1039.95W/cm2×267s为32.5℃,1386.6W/cm2×200s为41.5℃)低;采用考虑热声透镜效应和T WMBT模型模拟的焦点温升(1039.95W/cm2×267s为32℃,1386.6W/cm2×200s为42℃)在整个HIFU辐照过程中,计算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能够较好的预测实验结果。结论1.开口角度一定时,超声传播汇聚到达-6dB焦域位置,声波径向宽度基本保持不变,类似于平面波向前传播;驱动功率一定时,随着开口角度的增加,-6dB声学焦域范围逐渐减小,能量分布越集中,聚焦能力越强;形状逐渐以“椭圆形”向“圆形”变换;实验与声传播仿真结果相关系数均达0.99以上。2.HIFU辐照能量一定时,随着声强的增加,焦域组织温度上升速度越快;在单纯热损伤条件下,相比传统Pennes生物传热方程,综合考虑生物组织声学特性随温度变化、热波效应、声轴方向网格设置等因素,经过修正后考虑组织声学特性变化的Twmbt生物传热模型可更好地对HIFU辐照实验温升结果进行预测,可用于下一步HIFU治疗剂量预测系统的建立。(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吴先想[7](2019)在《基于机器学习构建宫颈癌VMAT计划剂量预测模型及其自动计划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宫颈癌是女性肿瘤疾病中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在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治疗计划设计时,物理师首先根据自身计划设计经验对危及器官DVH(Dose volume histogram)参数做出估计,然后不断去调整靶区和OARs(Organs at risk)的限制参数,TPS(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根据目标参数对治疗计划进行不断的迭代优化。由于危及器官较多,各个危及器官剂量限值较为严格,经常会出现膀胱、直肠、小肠及股骨头剂量限值过低,导致靶区剂量均匀性和适形度较差,或靶区剂量均匀性和适形度较好,膀胱、直肠、小肠及股骨头剂量指数超出临床要求。物理师在治疗计划中需要不断的进行“试错”,直到设计的治疗计划符合临床要求,但治疗计划通常达不到最优化,计划质量不统一。机器学习中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可以对已有“先验性知识”进行学习后生成模型,使用该模型即可完成相关任务。将机器学习和宫颈癌VMAT治疗计划相结合生成自动计划,即可解决上述问题,宫颈癌VMAT治疗计划设计复杂度将会降低,计划设计效率和质量将会得到提升。机器学习在宫颈癌VMAT治疗计划设计中的应用具有较大的潜力。目的研究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的剂量预测模型实现对OARs剂量学指数的预测,并将预测值作为优化目标实现自动计划。方法选取60例宫颈癌病例,在临床计划基础之上继续优化生成优化计划。选择其中45例优化计划作为训练集,剩余15例优化计划作为验证集。选择训练集中的8例病例,分析膀胱、直肠、小肠及股骨头层面上剂量跌落规律,建立OARs空间信息模型。分析空间距离指数与膀胱、直肠、小肠剂量学指数(V_(30)、V_(40)、V_(50))、股骨头剂量学指数(V_(30)、V_(35)、V_(40))及自身体积的相关性。基于TensorFlow搭建人工神经网络,使用K折交叉验证法对训练集中OARs空间距离指数、靶区体积及其相应的剂量学指数对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根据泛化误差确定隐藏层节点数量,根据均方根误差选择合适的人工神经网络作为OARs剂量学指数预测模型,并对验证集中的治疗计划OARs进行剂量学指数预测,将预测值与优化计划中剂量学指数进行对比,评估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将预测值输入至设定的自动计划模板生成自动计划。将自动计划分别与临床计划及优化计划对比分析,评估自动计划、临床计划、优化计划的优劣。结果剂量在各个OARs周围跌落速度不同。膀胱、直肠、小肠的剂量学指数(V_(30)、V_(40)、V_(50))、股骨头的剂量学指数(V_(30)、V_(35)、V_(40))与其自身的空间距离指数多数呈中度相关至强相关,与其体积大小多数呈中度相关。膀胱、直肠、小肠及股骨头剂量学指数预测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8.74、15.86、1.53、1.71,隐藏层节点分别为12、20、10、10。OARs剂量学指数预测模型可较好的预测出膀胱、直肠、小肠剂量学指数(V_(30)、V_(40)、V_(50))及股骨头剂量学指数(V_(30)、V_(35)、V_(40)),预测值和优化计划中剂量学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动计划中剂量均匀性与临床计划、优化计划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剂量适形度相对于临床计划和优化计划分别提高了5.0%、4.9%(Z=-2.05,-2.16,P<0.05)。自动计划中多数OARs剂量学指数的平均值低于临床计划,其中自动计划中膀胱V_(50)指数比临床计划低2.95(%)(t=-2.912,P<0.05)。自动计划中OARs多数剂量学指数和优化计划相接近,但其中小肠的V_(50)剂量学指数、股骨头V_(35)和V_(40)剂量指数要比优化计划分别低0.84(%)、2.67(%)、1.96(%)(Z=-1.761,t=-3.93,Z=-3.51,P<0.05)。结论基于机器学习中人工神经网络构建的剂量指数预测模型可以准确的预测出OARs的剂量学指数。自动计划中OARs剂量学指数、靶区剂量均匀性和适形度优于临床计划和优化计划,满足临床计划设计要求。将基于机器学习的OARs剂量指数预测模型和计划模板相结合,生成宫颈癌VMAT自动计划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李林通,计成,严思敏,桑剑锋,葛卫红[8](2019)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左甲状腺素最佳初始剂量预测模型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左甲状腺素(L-T4)初始剂量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南京鼓楼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100例DTC术后患者,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等基础信息和出院后定期的随访信息,记录患者甲状腺功能检查相关数据及每次L-T4的调整剂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分析与L-T4初始剂量有显着相关性的预测因子,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建立L-T4初始剂量的预测模型,并进行前瞻性试验验证。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DTC术后患者L-T4初始剂量与患者年龄(P=0.01,F=3.993)、体质量(P<0.001,F=6.910)和BMI(P<0.001,F=7.698)均有显着的相关性,线性回归分析得出L-T4初始剂量预测模型为L-T4(μg/kg)=2.971-0.033×BMI-0.005×年龄。按经验性给予DTC术后患者L-T4,首次随访患者的甲状腺功能达标比例仅为16%(16/100);验证试验中按预测模型计算的初始剂量给予L-T4,首次随访患者的达标比例可达63.7%(44/69)。结论:建立的DTC患者术后L-T4初始剂量的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9年03期)
高伟祺,李志宏,陈维红[9](2019)在《2种基于“基因检测指导个体化用药”的华法林剂量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华法林剂量预测模型——国际华法林药物遗传学协会(IWPC)推荐的模型(模型1)和中国国家卫健委《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基因检测技术指南(试行)》推荐的模型(模型2)的剂量预测能力,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山西某院2016年度120例服用华法林且进行了CYP2C9&VKORC1基因型检测的本地区汉族患者分别采用模型1和模型2计算华法林剂量。以临床达到目标(INR 2~3)时的剂量作为最佳剂量,分析最佳剂量的影响因素,以及与2种预测模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CYP2C9、VKORC1基因型,性别,合并房颤和合用胺碘酮对华法林剂量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饮酒以及合用阿司匹林对华法林剂量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最佳剂量的相关性,模型1(R~2=0.53)高于模型2(R~2=0.43),但预测剂量值在模型1、2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西省汉族患者华法林使用剂量个体差异受多种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影响,模型1可能更适用于山西汉族人群的华法林剂量预测。(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程弦,白树堂[10](2019)在《CYP2C9及APOE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稳态剂量和模型预测剂量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中国海南地区人群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2C9(CYP2C9)和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稳态剂量的影响,以及与模型预测剂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于我院心胸外二科就诊,并同意服用华法林抗凝需要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海南地区患者368例,其中男152例,年龄48.5~70.5(60.03±10.18)岁,女216例,年龄43.5~65.6(54.24±11.35)岁;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CYP2C9和APOE基因片段,并对患者进行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位点进行测序;同时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有无吸烟史和饮酒史,以及华法林稳态剂量等资料,并对这些临床资料进行回归分析,构建剂量预测模型。结果在368例患者中,CYP2C9基因型检测结果发现~*1~*1基因型患者301例,占比81.8%,~*1~*3型患者67例,占比18.2%,不同CYP2C9基因型患者,华法林稳态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E基因型检测结果显示E2基因型患者93例,占比25.3%,E3基因型患者221例,占比60.1%,E4基因型患者54例,占比14.7%,不同APOE基因型患者华法林稳态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体重以及CYP2C9与APOE基因型均与患者的华法林稳态剂量有关,回归分析的相关系数R~2=0.572,预测模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我国海南地区人群中,存在CYP2C9以及APOE基因多态性,而且不同基因型的患者华法林稳态剂量存在显着差异;通过CYP2C9、APOE基因以及患者年龄、体重构建华法林稳态剂量预测模型,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释不同患者之间华法林用药的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剂量预测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患者丙泊酚诱导剂量的影响因素,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方法随机选取自愿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59例(男77例,女82例),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后行胃镜检查。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与丙泊酚剂量相关的因素,然后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①丙泊酚诱导剂量与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术前脉压差成负相关,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627(P<0.001)、0.629(P<0.001)和0.200(P<0.05);与患者术前心率成正相关,r值为0.403(P<0.001)。②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无痛胃镜丙泊酚诱导剂量=3.407-0.458×年龄-0.528体质量指数+0.184术前心率+0.157术前平均压。模型拟合度R=0.838,F=72.039,P<0.001,提示该模型可信度较高。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丙泊酚诱导剂量的预测模型,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剂量预测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邢立腾,黑大千,王鹏,蒋伟.防护水平辐射标准剂量场预测模型的研究[J].工业计量.2019
[2].王一川,韦超祎,许开伟,黄平平,吕雅.无痛胃镜检查中丙泊酚诱导剂量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9
[3].朱世荣,李雨蒙,王明镜,赵攀,范腾.基于修订版国际血栓预测模型(IPSET)、评价中药联合小剂量羟基脲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疗效[C].2019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4].唐筱婉,都丽萍,梅丹,张波,王振苗.华法林遗传学模型预测剂量与治疗剂量不符的抗凝治疗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
[5].刘艳丽,林蓉,冯永刚,许晓丽.基于基因多态性建立肾功能不全患者华法林稳态剂量的预测模型[J].中国药房.2019
[6].刘欢.聚焦超声治疗剂量预测系统的建立—声场与生物传热模型的优化[D].重庆医科大学.2019
[7].吴先想.基于机器学习构建宫颈癌VMAT计划剂量预测模型及其自动计划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9
[8].李林通,计成,严思敏,桑剑锋,葛卫红.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左甲状腺素最佳初始剂量预测模型探讨[J].中国药房.2019
[9].高伟祺,李志宏,陈维红.2种基于“基因检测指导个体化用药”的华法林剂量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比较[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9
[10].程弦,白树堂.CYP2C9及APOE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稳态剂量和模型预测剂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