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性传播疾病患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期妊娠,引产,性传播疾病,衣原体
性传播疾病患者论文文献综述
杨晗,陈文娟,赵江红,黄凤精[1](2018)在《中期妊娠引产706例患者性传播疾病和阴道感染状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中期妊娠引产妇女性传播疾病和生殖道感染状况,为妇女孕期保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706例中期妊娠引产患者性传播疾病和阴道感染的相关数据。性传播疾病包括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梅毒;阴道感染包括: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按患者婚姻状况,分为已婚组和未婚组。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06例中期妊娠引产者中,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和梅毒的发生率分别为10.20%、0.28%和0.28%;阴道假丝酵母菌、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3.60%、10.20%和0.85%。已婚组和未婚组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6.60%、2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发生率分别为12.78%、15.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率分别8.87%、13.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期妊娠引产女性中,性传播疾病以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为主,未婚女性的发生率更高;阴道感染以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细菌性阴道病为主。(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期刊2018年S2期)
王丽纹,曾永祥[2](2018)在《干预治疗对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干预治疗对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择接受治疗的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患者106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根据具体诊断结果实施针对性的常规性病干预治疗措施,对照组则患者未给予药物治疗,定期随访患者并比较其妊娠的结局。结果观察组足月儿的数量显着高于对照组,而新生儿的早产率和先天性疾病的的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妊娠结局,提高足月儿出生率,降低新生儿感染和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46期)
徐丽[3](2017)在《妇科住院患者性传播疾病感染的调查分析与心理护理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统计和分析妇科疾病住院治疗人群中感染性传播疾病的感染情况与心理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7年06月因妇科疾病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358例作为研究对象,统一进行淋球菌、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梅毒螺旋体,尖锐湿疣的实验室检查,去患者的病理活检进行分析和确诊。结果研究对象中有20.39%的比例存在不同程度的性传播疾病感染情况,在感染性传播疾病的研究对象中,多种致病菌混合感染的比例占6.14%,而只有单一致病菌感染的人数比例占14.25%。按照年龄因素分析在STD感染的性传播疾病研究对象中,显示40岁以上的患者人数要明显低于40岁以下的患者人数,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妇科入院常规检查中重视性传播疾病的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针对40岁以下伴有生殖器炎症的患者,需要严密监测其性传播疾病的感染症状,并且给予心理护理安抚和对症治疗。(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期刊2017年50期)
时建荣[4](2016)在《干预治疗对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干预治疗对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济源市中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感染性传播疾病的孕产妇患者48例,根据自愿原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采取针对性的常规性病干预治疗措施,对照组未采取相应治疗,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包括足月儿、早产儿、死胎及患有先天性疾病的新生儿例数。结果观察组足月儿比例高于对照组,早产儿、死胎、患有先天性疾病的新生儿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病干预治疗可有效改善妊娠和性传播疾病患者的妊娠结局,降低胎儿死亡率和性病感染率。(本文来源于《河南医学研究》期刊2016年07期)
范淑静,李爱明,谢彩霞[5](2016)在《门诊女性性传播疾病患者治疗情况调查分析及健康宣教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调查门诊女性性传播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面,分析门诊女性的性病防治认知特点,为制定针对性更强的健康宣教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由专业人员设计的《性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调查问卷》对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女性性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患者性病知识水平与患者一般资料、治疗情况以及性病知识的来源的关系。并通过得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宣教对策。结果:门诊女性性病患者的性病知识得分与患者户籍性质、学历、年龄、收入水平不同而显着不同,同时性病知识水平越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也越高,心理压力越小。结论:需要规范性病知识获取渠道,加强性病预防知识普及工作,同时正确引导性病治疗,多管齐下,增加患者和健康人的性病预防和治疗认识水平,降低性病的传播风险。(本文来源于《中国性科学》期刊2016年06期)
林如娇[6](2016)在《心理护理干预对性传播疾病患者抑郁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患者抑郁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4-12-30~2015-08-30到该院门诊治疗的90例STD患者,按就诊次序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4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干预前以常模作为对照(常模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叁组SDS评分进行比较;干预后对干预组和常规组的SDS评分和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干预组和常规组SDS总评分高于常模组(P<0.05),而干预组与常规组间SDS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DS总评分均较干预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组较常规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性病患者的抑郁情绪和治疗的依从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新医学》期刊2016年05期)
李晓晴,杨侠,惠海英,孙彦,苏亚妮[7](2016)在《性传播疾病患者心理状态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性病患者心理状态及其与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病例组70例,对照组60例。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定所有受试者心理状态,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受试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性病患者在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症状、敌意、精神性等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病例组患者外周血CD4+及CD4+/CD8+显着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性病患者存在广泛的心理障碍和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心理障碍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本文来源于《陕西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04期)
张金霞,黄蕊[8](2015)在《关于性传播疾病患者心理问题的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真实地了解性病患者的心理感受及存在的心理问题,为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与患者以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度访谈的方式全面收集资料,运用Claizzi现象学分析法提炼访谈主题。结果:性病患者在患病过程的不同阶段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将发现的心理问题的主题列出来。结论:面对性传播疾病患者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寻找临床解决方案,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理护理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性科学》期刊2015年12期)
冯真真,陆建福,霍剑锋[9](2015)在《妇科门诊患者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感染临床检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是一类以性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的泌尿生殖道感染性疾病。STD病原体主要有以下几种: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淋球菌(NG)、人乳头瘤病毒(HPV)、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部分真菌等。其中UU、CT、NG是3种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其中解脲支原体是支原体感染最常见(本文来源于《实用医药杂志》期刊2015年10期)
陈再明,吕曹华,葛维维[10](2015)在《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性传播疾病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医院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沙眼衣原体(Ct)、淋菌(NG)、解脲脲支原体(Uu)性传播疾病病原体分布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13年1月-2014年5月647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尿道或宫颈分泌物,采用多重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检测Ct、NG、Uu基因,分析3种病原体分布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647份标本中有311份检出病原体,阳性率为48.07%;单一感染204例占65.59%、混合感染107例占34.61%,女性总阳性率为52.57%,高于男性的4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40岁患者总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对氯霉素、多西环素敏感率分别为97.22%、95.83%;NG对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均为96.30%;Uu对交沙霉素、米诺环素的敏感率分别为96.55%、95.40%。结论医院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Ct、NG、Uu感染率较高,临床应结合3种病原体感染差异及药敏试验,制定治疗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期刊2015年03期)
性传播疾病患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干预治疗对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择接受治疗的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患者106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根据具体诊断结果实施针对性的常规性病干预治疗措施,对照组则患者未给予药物治疗,定期随访患者并比较其妊娠的结局。结果观察组足月儿的数量显着高于对照组,而新生儿的早产率和先天性疾病的的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妊娠结局,提高足月儿出生率,降低新生儿感染和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性传播疾病患者论文参考文献
[1].杨晗,陈文娟,赵江红,黄凤精.中期妊娠引产706例患者性传播疾病和阴道感染状况分析[J].广东医学.2018
[2].王丽纹,曾永祥.干预治疗对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
[3].徐丽.妇科住院患者性传播疾病感染的调查分析与心理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
[4].时建荣.干预治疗对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
[5].范淑静,李爱明,谢彩霞.门诊女性性传播疾病患者治疗情况调查分析及健康宣教对策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6
[6].林如娇.心理护理干预对性传播疾病患者抑郁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6
[7].李晓晴,杨侠,惠海英,孙彦,苏亚妮.性传播疾病患者心理状态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相关性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6
[8].张金霞,黄蕊.关于性传播疾病患者心理问题的质性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5
[9].冯真真,陆建福,霍剑锋.妇科门诊患者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感染临床检测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15
[10].陈再明,吕曹华,葛维维.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性传播疾病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