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技术创新经济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创业管理,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创新经济学,区域技术经济
技术创新经济学论文文献综述
[1](2014)在《《技术经济》月刊、《创新与创业管理》集刊、《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集刊征稿启事》一文中研究指出·《技术经济》月刊《技术经济》是由中国科协主管、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协办的学术期刊,现任主编为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吴贵生教授。本刊1982年创刊,每月25日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11-1444/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002-980X,邮发代号为80-584。《技术经济》主要栏目:技术创新、区域技术经济、产业技术经济、技术经济分析、技术经济理论、技术管(本文来源于《技术经济》期刊2014年07期)
[2](2014)在《《技术经济》月刊、《创新与创业管理》集刊、《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集刊征稿启事》一文中研究指出《技术经济》月刊《技术经济》是由中国科协主管、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协办的学术期刊,现任主编为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吴贵生教授。本刊1982年创刊,每月25日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11-1444/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002-980X,邮发代号为80-584。《技术经济》主要栏目:技术创新、区域技术经济、产业技术经济、技术经济分析、技术经济理论、技术管(本文来源于《技术经济》期刊2014年06期)
徐则荣[3](2013)在《西方技术创新经济学的新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技术创新经济学是在熊彼特创新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我们从创新的涵义、创新群的产生、技术创新动因、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创新与风险利润、创新投入与产出等方面与熊彼特创新理论比较,揭示技术创新经济学的新发展并对其进行评价。(本文来源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5期)
束克东[4](2012)在《美国学派的约翰·雷:技术创新经济学的先驱》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批驳了现代经济学中将熊彼特作为技术创新经济学先驱的提法,系统地分析了约翰·雷的技术发明理论。该理论阐述了发明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及其经济增长不是来自古典经济学所倡导的资本积累而是技术发明。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思想可以在约翰·雷的技术发明理论中找到对应点,从此意义上,约翰·雷才是真正的技术创新经济学的先驱。(本文来源于《“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世界经济”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0次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2-12-01)
胡晓东,黎宇霞[5](2008)在《技术创新经济学下的科技税收政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古典经济学承认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却把技术进步视为其外生力量。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是由经济系统决定的,并建立起技术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但完全忽视了创新系统中制度因素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科技税收政策的作用机制是以一定的创新理论为基础的,对创新活动认识的不同,科技税收政策目标、职能、范围也将会发生变化。(本文来源于《科技创业月刊》期刊2008年11期)
张仁德[6](2005)在《一部论述知识如何转化为创新的着作——评《科学、技术与创新经济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社会的进步,总是由知识和创新活动所推动的。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创新活动日益成为决定企业、产业乃至国家竞争力头等要务的今天,梁正博士的专着《科学、技术与创新经济学》(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的出版,可谓正逢其时。知识与创新这一对概念,是最令主流经济学尴尬的范畴,因为它们完全不符合“均质化”分析的要求,由此决定了对其进行理论驾驭所存在的困难。仅就这一点而言,该书所做的工作就是很有意义的,它试图提供一个统一的框架来解释科学、技术与创新这叁者之间的紧密关系,并最终落脚到知识如何转化为创新这一关键问题上,从多个角度审视了创新活动发生的内在机理,这样的视角,在国内同类工作中是仅见的。总的来看,该书具有以下的特点:视角独特。国内目前有关技术创新和知识经济主题的着作不可谓不多,但从知识的本质及其独有特点的角度出发,进而揭示知识、学习与创新活动叁者之间关系的系统研究尚不多见。该书将知识,尤其是“经济上有用的知识”的研究作为全书的起点,对知识的内在结构、知识作为一种特殊“产品或要素”的“经济性质”、学习与知识创造之问的关系等经济学以往较少涉及、或较为零散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重新梳理和整合。与许多冠名“知识经济学”的着作相比,该书对知识的经济学研究要深入得多,扎实得多。(本文来源于《天津社会科学》期刊2005年03期)
高文博[7](2004)在《技术创新经济学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进入 21 世纪,技术创新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样,近些年来人们对技术创新经济学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本文以熊彼特的创新思想为起点,概括性地对技术创新经济学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回顾,进而对其发展原因加以分析,总结了这一学科的最新进展以及通过这项研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这一部分简要地概括了现代技术创新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及其发展历程,进而指出本文的写作目的,及文章的论述脉络。 第二部分,熊彼特的创新思想。众所周知,熊彼特的是现代技术创新理论的开山鼻祖,对于一篇评述技术创新经济学的文章而言,回顾熊彼特的创新思想是有必要的。熊彼特在其 1912 出版的德文版《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自此引发了近一个世纪的创新研究。在这部着作中,熊彼特将“经济发展”看作是“根本的经济现象”,而“创新”则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熊彼特以创新为核心概念,对信用、资本、利息以及企业家等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基本概念的定义和功能进行重新表述,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经济发展理论体系。此后,在其另外两部重要着作《经济周期》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中运用其创新思想分别对资本主义经济波动和社会演进进行了具体分析。尽管其理论学说难免有其局限和缺陷,但它仍为以后的经济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线索,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 第叁部分,现代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由于熊彼特的思想偏离当时新古典经济学主流,所以《经济发展理论》一书的出版,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 1934 年此书英文版的问世,情况才略有好转。但人们真正承认 37<WP=42>熊彼特学说的时间是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的。熊彼特之后西方学者在技术创新方面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叁个方面展开:一是新古典经济学家为将技术进步纳入到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所做的努力,其结果就是以罗伯特·索洛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及近年来发展声势颇大的新增长理论;二是以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为代表的以进化观点分析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叁是以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的弗里曼教授为代表,侧重研究技术创新的方式、途径、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等问题,经验研究和案例分析为其突出特点。本文这一部分,简要地回顾了自哈罗德—多马模型以来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发展(包括近期发展起来的新增长理论),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技术创新经济学的进化理论以及其 SPRU 传统。 第四部分,技术创新经济学发展的原因。这一部分对近半个世纪以来技术创新经济学的发展原因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主要包括叁个方面:首先,技术创新经济学的发展得益于熊彼特创新思想的召唤。正如前文所说,尽管自亚当·斯密等古典经济学家以来,人们就已经认识到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是始终将技术看作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没能将其纳入经济分析之中。正是熊彼特最先将技术创新引入了经济分析,而且将其作为核心概念加以运用。尽管如此,对技术创新的具体机理熊彼特却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技术创新经济学正是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而应运而生。其次,技术创新经济学的发展针对的是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致命缺陷。二战以后,宏观经济学的分析逐渐从对经济波动研究转移到经济增长上来,与此同时也越来越注意到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尽管新古典理论模型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完善,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一种近乎精致的程度,但是仍未能对技术创新的具体机理进行系统研究,而这些正是技术创新经济学努力进行的工作。最后,技术创新经济学的发展还源于对主流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反思。注重规范分析而缺乏对现实经验的解释分析是当代 38<WP=43>主流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而现代技术创新经济学的研究企图弥补这种规范分析与解释分析相割裂的状态。由此可见,对研究方法的反思同样可以看作是技术创新经济学发展的动力之一。 第五部分,总结与启示。本文这一部分首先对技术创新经济学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总结,进而阐明了其最新的发展动向。最后作者指出了通过本文的写作得出的启示以及我国技术创新经济学的研究现状。(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4-04-01)
刘霞[8](2003)在《创新经济学的关注:技术创新与知识外溢的组织学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指出 ,在主流经济学传统中不被重视的组织学习问题 ,被创新经济学从技术创新与知识传递的角度切入所进行的研究 ,构成经济学首次系统研究组织学习的重要领域。由此 ,经济学家开始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正式以纯粹经济学的方式关注起组织学习 ,特别是技术创新与知识外溢问题。他们发现了组织学习过程的不同类型 ,认为在不同的组织过程或是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 ,组织会使用不同类型的学习。而且 ,组织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发现并积极利用内部学习源和外部学习源 ,内外学习源对组织的有效学习构成不同的效用。(本文来源于《求索》期刊2003年01期)
营正刚[9](2002)在《技术创新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与趋势——从熊比特到现代技术创新经济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熊比特关于技术创新的基本观点熊比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创新理论”,他首先以静态方法分析了“循环流转”,然后从“动态”和“发展”的观点分析了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活动;进而进入了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分析。1、静态经济学的表现:“循环流转”分析熊比特的创新理论的假设前提是“循环流转”分析,即假定在经济生活中存在一种所谓的“循环流转”的均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不存在企业家,没有创新活动,也没有发展。企业总收(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统计》期刊2002年03期)
乔晓楠[10](2002)在《科学技术创新经济学涵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中,美国的新经济已经证明了科学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所以,现在我们有必要认真的分析一下科学技术创新的经济学涵义,以便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和机制奠定一个微观基础。前人理论的回顾在提出我个人的观点以前,我们先(本文来源于《科学决策》期刊2002年04期)
技术创新经济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技术经济》月刊《技术经济》是由中国科协主管、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协办的学术期刊,现任主编为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吴贵生教授。本刊1982年创刊,每月25日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11-1444/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002-980X,邮发代号为80-584。《技术经济》主要栏目:技术创新、区域技术经济、产业技术经济、技术经济分析、技术经济理论、技术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技术创新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
[1]..《技术经济》月刊、《创新与创业管理》集刊、《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集刊征稿启事[J].技术经济.2014
[2]..《技术经济》月刊、《创新与创业管理》集刊、《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集刊征稿启事[J].技术经济.2014
[3].徐则荣.西方技术创新经济学的新发展[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
[4].束克东.美国学派的约翰·雷:技术创新经济学的先驱[C].“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世界经济”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0次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
[5].胡晓东,黎宇霞.技术创新经济学下的科技税收政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8
[6].张仁德.一部论述知识如何转化为创新的着作——评《科学、技术与创新经济学》[J].天津社会科学.2005
[7].高文博.技术创新经济学述评[D].吉林大学.2004
[8].刘霞.创新经济学的关注:技术创新与知识外溢的组织学习[J].求索.2003
[9].营正刚.技术创新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与趋势——从熊比特到现代技术创新经济学[J].内蒙古统计.2002
[10].乔晓楠.科学技术创新经济学涵义[J].科学决策.2002
标签:创业管理;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创新经济学; 区域技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