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钹大鼓论文-李伟,刘舒仪

花钹大鼓论文-李伟,刘舒仪

导读:本文包含了花钹大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体系,核心素养,特色课程

花钹大鼓论文文献综述

李伟,刘舒仪[1](2019)在《培育核心素养,构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体系——北京小汤山中心小学花钹大鼓特色课程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研究背景和意义1.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会上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及基本内涵。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叁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本文来源于《中国教师》期刊2019年03期)

陈径舟[2](2013)在《高如常:京郊的花钹大鼓达人》一文中研究指出花钹大鼓是一种以钹、鼓为道具和伴奏乐器的民间舞蹈。相传清朝乾隆年间,一位山西老人逃荒到北京后牛坊村,因感恩村里人的收留,将花钹大鼓表演技艺传授给当地村民,随后在北京流传。2008年,花钹大鼓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如常是北京市(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报》期刊2013-12-02)

刘丹青[3](2013)在《北京昌平区“花钹大鼓”舞蹈形态特征研究及教材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北京昌平区后牛坊村“花钹大鼓”是在明末清初时期从外地传入北京地区的一项传统民间民俗艺术。它也是目前北京地区为数不多能够保存比较完整的民间舞蹈艺术。昌平区后牛坊村的“花钹大鼓”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其已在2005年和2008年分别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昌平区首个“国字号”非遗项目。本篇论文着重依靠田野调查和亲身参与观察的研究方法,在理解北京“花钹大鼓”这门艺术时首先从北京“花钹大鼓”的历史源流出发,考察其产生背景、历史轨迹和发展现状,并根据目前现实状况提出若干有利于“花钹大鼓”传承和保护的一系列方法措施。随后针对“花钹大鼓”舞蹈的表演形式、典型动作、表演时的音乐、服饰、道具各要素以及风格特征等问题予以细致的研究、分析与阐释。论文亦从多个角度观察研究“花钹大鼓”,并据此总结出北京后牛坊村“花钹大鼓”舞蹈内容的训练价值及其进入课堂并将其编排成为教材的深刻意义,尝试将“花钹大鼓”舞蹈教材的建设框架和教材编排实例的设想转变为实际的文字内容。使得将其引入专业院校民间舞蹈教材具有相当的可行性。同时通过对“花钹大鼓”舞蹈教材的整理研究也展现出了它所拥有的独特魅力。本篇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叁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该论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理论与方法,以及论文的整体结构框架和论述思路。正文部分分为叁章,第一章主要介绍后牛坊村“花钹大鼓”的产生背景和相关的历史文化,历史源流和发展状况,从而提出了相应的保护、传承措施,推动民间艺术积极全面的发展。第二章主要是对后牛坊村“花钹大鼓”舞蹈的表演形式、特色动作以及队形、音乐、服饰、道具等方面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描述,力求客观、真实、全面地向人们展示出“花钹大鼓”舞蹈的整体面貌。除此之外本章还依据上述研究内容总结出了“花钹大鼓”的若干艺术特征以及之所以形成这些显着特征的主要缘由。随后提出了“花钹大鼓”舞蹈的学习对于舞蹈专业学生所具有的训练价值和目的意义。第叁章以“花钹大鼓”的教材建设框架和教材实例作为出发点,对“花钹大鼓”进入课堂教学及教材编排进行了详细论述,指出其被引入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13-03-01)

曲超,岳迪[4](2011)在《西铁营花钹大鼓的宗教文化透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西铁营花钹大鼓是北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它是清代民众以进香修善为宗旨而自发组织的民间武会十叁档之一,从西铁营花钹大鼓的生存背景来看,明清时代统治阶级推行"儒释道"叁教并用的政策,使得它的宗教文化内容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具有多重含义。笔者从原始信仰、道教、儒学叁个角度来阐析西铁营花钹大鼓的宗教文化蕴含。(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2期)

岳迪[5](2010)在《西铁营花钹大鼓文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铁营花钹大鼓是北京市具有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是民众参与清代庙会进香活动而自发组织的武会十叁档之一,流传于丰台区南苑乡西铁营村公所辖的中顶村,民间称它为“大鼓老会”、“花钹挎鼓”等。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展的北京市民间舞蹈普查工作,由《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北京卷首次以“花钹大鼓”统一了此类民间舞蹈的名称,才有本文所使用的“西铁营花钹大鼓”之名。本文首先描述了西铁营花钹大鼓的生存环境,并根据花钹大鼓艺术形态及北京各地区花钹大鼓的概况进行它的源脉探讨,继而分析了它的“皇会”冠冕本质。然后立足于其香会身份及民间舞蹈身份,分别进行走会结构及舞蹈本体的分析,并通过提取花钹舞蹈本体特征来探究它的舞蹈形态成因。最后笔者以文化分类的方式,采用舞蹈生态学和舞蹈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深入到花钹舞蹈本体及香会内部规则中进行文化蕴含的解析,又以它源、盛、衰叁个发展阶段的功能变化,得出功能是支撑民间舞蹈发展的内因,群众的需求是民间舞蹈发展根本动力的结论。(本文来源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期刊2010-06-30)

李颖[6](2009)在《“花钹大鼓”——后牛坊村的文化符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昌平区后牛坊村的“花钹大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依据社会学、民俗学,尤其是舞蹈文化人类学等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将“花钹大鼓”作为核心物,置于历史、文化大背景中,综合考察研究相互间的联系,并期冀挖掘哪些因素影响、制约了它的发生、发展,力求从文化学的高度较系统、宏观、深入地对平定“花钹大鼓”的基本形态、典型特征、功能作用等问题给予一定的研究、分析与阐释,同时把它作为理解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视角和维度,整体把握丰富灵动、相互联系的乡土社会。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说明选题的缘由,综述本课题的相关研究成果,介绍本文的理论依据,交代本文所依据的研究资料,并阐明研究方法及基本思路;并阐释北京地区“花钹大鼓”的发展现状,进一步表明后牛坊村“花钹大鼓”的独特性和研究的必要性。第二部分,通过对小汤山地区和牛坊村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细致而系统的描述和整理,并深刻剖析了村民群体气质形成的原因,为其对“花钹大鼓”艺术特征的渗透打下了铺垫。以大槐树传说为切入点,描述了村民的集体记忆,并运用历史人类学的理论对其进行辩析。表明了对于后牛坊村村民来说,“花钹大鼓”的传说与移民记忆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并且是一种符号化转述。第叁部分,分析说明后牛坊村“花钹大鼓”如何与村落的传说与记忆结合:通过宗教仪式活动,在与外部社区融合的过程中,最终成为村落的文化符号。除此之外,本文还运用了舞蹈生态学的特征分析法对后牛坊村“花钹大鼓”有别于北京其它地区“花钹大鼓”的表演形态和艺术特性进行了系统而科学的阐述。最后以文化符号对群体认同的唤醒和重塑的角度,将其放在后牛坊村城市化的进程中进行文化再生产的审视和探讨。第四部分,结语。揭示了后牛坊村“花钹大鼓”与村落宗教活动和集体欢腾的联系,强调了乡民艺术在强化内部认同、谋求与外部社区融合过程如何发挥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09-05-01)

李岩[7](2009)在《花钹大鼓危机重重难于传承》一文中研究指出花钹大鼓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早在2005年就被列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正式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昌平区第一个“国字号”非遗项目。近日,从花钹大鼓的两位传人高如常、郝维栋口中得知,拥有72套变换动作的花钹(本文来源于《北京商报》期刊2009-03-02)

马全祥,郝冬[8](2007)在《昌平花钹大鼓成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马全祥 通讯员 郝冬)经过叁个多月的公示调查,近日北京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对外公布。昌平区小汤山镇后牛坊村花钱大鼓榜上有名。 后牛坊村花钱(本文来源于《北京社会报》期刊2007-01-13)

[9](2006)在《花钹大鼓:民间花会的一朵奇葩》一文中研究指出一    “花钹大鼓”的传人口述——    我们一生珍爱的“玩艺儿”    “两叁岁时大鼓就进入咱心窝窝了”    “花钹大鼓”的真正的名字其实是叫“雷音圣会·子弟花钹”。据祖辈讲,“雷音圣会”这个名字的由来与佛家有关,但具体是怎样的没有说清楚。“子弟花(本文来源于《北京日报》期刊2006-05-05)

花钹大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花钹大鼓是一种以钹、鼓为道具和伴奏乐器的民间舞蹈。相传清朝乾隆年间,一位山西老人逃荒到北京后牛坊村,因感恩村里人的收留,将花钹大鼓表演技艺传授给当地村民,随后在北京流传。2008年,花钹大鼓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如常是北京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花钹大鼓论文参考文献

[1].李伟,刘舒仪.培育核心素养,构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体系——北京小汤山中心小学花钹大鼓特色课程探究[J].中国教师.2019

[2].陈径舟.高如常:京郊的花钹大鼓达人[N].中国文化报.2013

[3].刘丹青.北京昌平区“花钹大鼓”舞蹈形态特征研究及教材浅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3

[4].曲超,岳迪.西铁营花钹大鼓的宗教文化透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5].岳迪.西铁营花钹大鼓文化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

[6].李颖.“花钹大鼓”——后牛坊村的文化符号[D].中央民族大学.2009

[7].李岩.花钹大鼓危机重重难于传承[N].北京商报.2009

[8].马全祥,郝冬.昌平花钹大鼓成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N].北京社会报.2007

[9]..花钹大鼓:民间花会的一朵奇葩[N].北京日报.2006

标签:;  ;  ;  ;  

花钹大鼓论文-李伟,刘舒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