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彦钧与刘天华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段言[1](2020)在《近四十年二胡演奏相关美学问题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基于学界对二胡艺术领域的长期关注,与二胡演奏相关的文论可谓是浩瀚广博。以现有资料为线索,不难发现的是,日益自觉的美学意识促使学者从美学视角对二胡演奏艺术所进行的初步研寻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故以20世纪80年代为时间节点,对其后至今近四十年与二胡演奏美学问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分别从人物、乐曲、流派与地域特色、演奏技法、美学传统的承接五个方面进行归纳与总结,希望能为二胡演奏美学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王钰玉[2](2019)在《二胡曲《二泉映月》演奏版本的特征分析 ——以阿炳、王国潼、宋飞演奏版本为例》文中指出《二泉映月》作为众多二胡作品中的经典曲目之一,自1950年问世以来,便因其苍劲质朴的演奏风格而被广泛地流传和演奏,时至今日已经形成了众多演奏家演奏的不同版本。本文以《二泉映月》的演奏版本研究为切入点,首先对阿炳先生的原版演奏版本、王国潼与宋飞老师的演奏版本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三个演奏版本的共同特征、差异性特征两个方面的比较,认为他们在引子的处理、定弦的方式上存在着部分共性,在演奏的速度、时长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在本文的第二章部分,分别对三位演奏家在演奏乐曲时个人的演奏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三位演奏家的演奏版本各具特色,无论在技法的表现方面还是在音乐的审美与追求方面都有着各自独到的见解。阿炳作为《二泉映月》的创作者和演奏者,他的演奏技法和情感处理都源自他生活的折射,而王国潼和宋飞老师的演奏则是根据阿炳的原版演奏进行了部分删减,然后又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演奏风格,三位演奏家的演奏特征在文中的具体位置进行举例说明。最后通过对《二泉映月》三个演奏版本的研究,探讨了三位演奏家的演奏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的传承与创新,并向他们学习精湛的演奏技艺,为今后更好的演绎这首乐曲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王虹岚[3](2019)在《对音乐学院学报二胡演奏家研究文献的综述》文中提出20世纪,是二胡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二胡理论研究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针对二胡演奏家的研究,研究内容非常丰富。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统计法、分类法,对国内十所音乐学院学报上,关于二胡演奏家的191篇文献进行研究,总结二胡演奏家研究文献成果。文章的目的在于了解已发表的关于二胡演奏家文献的研究现状,思考现阶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研究者提供思考。
李鹏程[4](2019)在《刘天华、华彦钧对二胡音乐的贡献》文中指出中国近代二胡音乐是上层精英声音与下层民间声音的叠合,是两个社会支柱群体内心话语在同一件乐器上的集中反馈,有其偶或性,也有其必然性。刘天华和华彦钧分别扛起了分属两个群体的大旗,他们共用二胡这件乐器为民众发声,同时又赋予二胡以不同的艺术魅力,折射出社会、民族、人文的不同印迹,又纳含着共同的心缘和夙愿,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时代精神。中国近代二胡音乐的崛起是江南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围和关照,潜藏着西学东渐洪流下民族意识崛起在江南文化中的渗透,也有五四新文化运动之于"自由""民主"诉求在江南文化中的隐现。从二元并立到殊途同归,中国近代二胡音乐恰是对社会骤变最为真实的写照。
杜婕[5](2017)在《器乐作品的人文性初探——以华彦钧及其作品《大浪淘沙》为例》文中指出201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把音乐课程性质定义为"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三者,但笔者发现,大多音乐教育对音乐课程的人文性渗透的意义和方法做了相关论述,却鲜有对民族音乐或器乐演奏与教学方向做出过具体的分析研究。本文拟以我国明清时期音乐人物华彦钧的人文影响为研究对象,对这位受封建思想和新思潮双重影响人物的社会属性及自然属性进行剖析,通过探究其生活环境和内心感受,结合乐曲对他的主观反映进行解读,从而总结归纳乐曲创作中技巧的运用把握及人物背景和主观感受相联系的作用,明确音乐人文性探索的实际意义和价值。特别是以其创作的琵琶乐曲《大浪淘沙》为例加以分析,意图见微知着,从而让我们领悟民族器乐的人文性。
邵清纯[6](2017)在《阿炳与孙文明二胡音乐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二胡,作为民族拉弦乐器中最富有韵味与气质的一种,不仅受到我国人民群众的喜爱,在国际的大舞台上,二胡也与西方乐器得到了充分的“沟通”,迸发出精彩的火花。从记载的资料来看,二胡发展的源头可上溯到唐朝的奚琴,经过一千多年的不断演变与派生,才到如今大家所熟悉的这种形制。在刘天华先生对二胡进行改进、变革,引入高等学府之前,它的主要任务是在大江南北的民间戏曲音乐、民歌中作为伴奏乐器使用的,并不作为独奏乐器呈现在听众面前。百年问,经过了几代二胡艺术家的奠基开创与传承建构,才使其登上中国乐坛。现如今,二胡作为中国民族音乐舞台上的一支奇葩方有走向世界乐坛之态势。阿炳的二胡音乐,自1950年被杨荫浏等人录音后,走出无锡,洒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听众耳中,掀起了强烈的“阿炳热潮”。在音乐学界,不少专家学者把他视为与“国乐大师”刘天华同等重要的音乐家,认为他们从“专业化”与“民间化”这两个不同的方面为二胡艺术树起了高高的两而旗帜,为二胡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现如今,阿炳去世已近七十年,“阿炳热”的现象却未减退,他的乐曲依然活跃在音乐教学与舞台表演中。然而,在阿炳之后,民间就很难再挖掘出如他般有杰出才能的音乐大师,直至孙文明的出现。他隐没于市井,刻苦·生,要不是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有如奇迹般的绽放出绚丽的光彩,就很有可能被彻底的淹没在茫茫的人海,无声无息,孙文明的出现无疑是中国音乐史学界的一大幸事。虽然他没有像阿炳那样在乐坛上享有盛誉,但在乐曲创作、二胡演奏、乐器革新等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仍是不可磨灭的,并且也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与研究。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历史为序,对作为20世纪民间音乐家典范的阿炳与孙文明作出三个方面的比较,分别是对其生命贡献的比较、演奏技巧的比较以及传承与发展的比较,通过这三方面的比较研究予以他们新的再释。这既是对我们研究民族传统音乐大有裨益,更是今天我们纪念这两位国乐大师的本意所在。
徐宁健[7](2016)在《《二泉映月》的成功及相关问题思考》文中认为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由杨荫浏录音至今已60余年,其成功的因缘在于,乐曲自身的优秀、时代-政治的选择,使之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文化符号;诸多名家的演绎、改编、研究和推崇,使之得以广泛流传。需要思索的问题是,该曲被录音记谱确定,失去了即兴性;被加上标题,出现了望文生义的"写景"误读;被解释为苦难的心声,出现了纯粹"悲怆"的演绎;被纳入"二度创作",音准概念及把握受到改变;被改编为"新音乐",受到多声部的捆绑,等等。文章建议对该曲采取原样保护和变化发展"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杜婕[8](2016)在《无锡派琵琶的人文性探述》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无锡派琵琶进行人文剖析,包括流派整体的自然属性以及主要代表人物的社会属性,围绕地域定义、文化定义、音乐定义三个方面,分为四个章节进行了阐述。第一章对人文性的定义进行了阐述,总结概括了在音乐活动中人文性的实际意义和具体体现。第二章依据人文性的体现形式,对无锡派的立派条件、立派性质、派内传授关系以及流派形成的整体曲调风格进行了创新性的细致分析。第三章对无锡派代表人物的成长经历与生活环境进行探究论述,结合作品分析,领悟人物寄予乐曲精神的内涵实质,指导演奏方式。第四章总结了探索无锡派琵琶人文性的意义,对当代音乐演奏者的启示以及对音乐教育教学的影响。本文将以整体感知的方式;营造情景的方式;主体体现、多元解读的方式,三个方面对无锡派琵琶的人文性作探讨。通过列举、挖掘、论述无锡派音乐人文内容的过程,摸清音乐创作、流传的实质,把握在演奏与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渗透的意义,对当代琵琶追求在技术上“快、狠、准”的音乐习惯做出深层指引。
王颖[9](2014)在《阿炳及《二泉映月》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50年以来,阿炳及他的《二泉映月》被中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研究,在我国传统音乐各个专题性研究中,该专题研究成果数量之多,范围之广是不多见的。值此阿炳诞辰120周年之际,本文意欲对2005至2013年与此专题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
钱彤[10](2014)在《从阿炳到刘天华——音乐传播视阈下的中国民族器乐发展》文中指出作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杰出的两位作曲家,阿炳与刘天华以各自非凡的艺术造诣有力推进了近现代民族器乐创作的发展。虽然他们二人一位栖身民间城镇,一位身处现代都市,但均呈现出民族音乐创作经由城镇到城市传承及传播的历史演化进程。论文由此深入探寻二人器乐作品两种迥然不同的传播路径,认为这两种音乐传播方式均较好完成了他们作品民族器乐作品经典化的塑造。结论认为,这一个案研究对于目前学界理解当代音乐传播对于中国民族器乐发展的意义有着重要的启示。
二、华彦钧与刘天华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彦钧与刘天华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近四十年二胡演奏相关美学问题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二胡人物的美学研究 |
(一)有关阿炳的研究 |
(二)有关刘天华的研究 |
(三)有关闵惠芬的研究 |
(四)与其他二胡艺术家相关的研究 |
二、二胡乐曲的美学诠释 |
(一)对作曲家新创乐曲的研究 |
(二)对改编或移植乐曲的研究 |
三、风格流派与地域特色研究 |
(一)二胡艺术的风格流派 |
(二)地域风情与民族特色 |
四、演奏技法的美学观照 |
五、二胡艺术之路的美学探寻 |
(一)觉解于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二胡演奏之道 |
(二)在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的指导下孕育二胡艺术的民族神韵 |
(2)二胡曲《二泉映月》演奏版本的特征分析 ——以阿炳、王国潼、宋飞演奏版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二泉映月》研究概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二章 阿炳、王国潼、宋飞演奏《二泉映月》的版本比较 |
第一节 演奏版本的共同特征 |
第二节 演奏版本的差异性特征 |
第三章 阿炳、王国潼、宋飞演奏《二泉映月》的特征分析 |
第一节 阿炳《二泉映月》的演奏特征分析 |
第二节 王国潼《二泉映月》的演奏特征分析 |
第三节 宋飞《二泉映月》的演奏特征分析 |
第四节 阿炳、王国潼、宋飞演奏《二泉映月》的研究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对音乐学院学报二胡演奏家研究文献的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二胡演奏家研究文献概述 |
第一节 文献数量统计分析 |
第二节 文献研究对象统计分析 |
第二章 二胡演奏家研究文献分析 |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文献 |
一、有关华彦钧的研究 |
二、有关刘天华的研究 |
三、有关蒋凤之的研究 |
四、有关其他二胡演奏家的研究 |
五、小结 |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文献 |
一、有关刘天华的研究 |
二、有关黄海怀的研究 |
三、有关华彦钧的研究 |
四、有关其他演奏家的研究 |
五、小结 |
第三节 21世纪00年代的研究文献 |
一、有关刘天华的研究 |
二、有关闵惠芬的研究 |
三、有关华彦钧的研究 |
四、有关蒋凤之的研究 |
五、有关黄海怀、刘北茂和王乙的研究 |
六、有关其他演奏家的研究 |
七、小结 |
第四节 21世纪10年代的研究文献 |
一、有关闵惠芬的研究 |
二、有关宋国生的研究 |
三、有关刘天华、陈振铎、宋飞的研究 |
四、有关王国潼、华彦钧、蒋凤之、孙文明的研究 |
五、有关其他演奏家的研究 |
六、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文献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
第一节 研究文献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对研究文献成果的思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5)器乐作品的人文性初探——以华彦钧及其作品《大浪淘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文性定义及主要体现 |
二、音乐人物华彦钧的人文背景 |
三、华彦钧器乐作品《大浪淘沙》人文性解析 |
(一) 文学释义 |
(二) 音乐学解析 |
1. 第一乐段 |
2. 第二乐段 |
3. 第三乐段 |
(6)阿炳与孙文明二胡音乐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论域厘定 |
1. 阿炳与孙文明 |
2. 二胡音乐 |
(三) 研究方法 |
1. 文献研究法 |
2. 采访调查法 |
(四) 文献叙事 |
1. 阿炳文献述评 |
2. 孙文明文献述评 |
一、生命贡献的比较 |
(一) 生命经历的比较 |
1. 阿炳生命历程 |
2. 孙文明生命历程 |
3. 比较后的判断 |
(二) 艺术贡献的比较 |
1. 阿炳艺术成就 |
2. 孙文明艺术成就 |
3. 比较后的评价 |
二、演奏技巧的比较 |
(一) 《二泉映月》分析 |
1. 音调来源、音乐标题与音乐内容 |
2. 乐曲形式与创作特征 |
(二) 《流波曲》分析 |
1. 音调来源、音乐标题与音乐内容 |
2. 乐曲形式与创作特征 |
(三) 《二泉映月》与《流波曲》比较 |
1. 内容表达 |
2. 曲式结构 |
3. 乐谱版本 |
4. 乐器形制 |
(四) 与其他二胡作品演奏技巧比较 |
1. 阿炳二胡演奏技巧 |
2. 孙文明二胡演奏技巧 |
3. 比较后的评价 |
三、传承与发展的比较 |
(一) 后人对阿炳二胡音乐的传承发展 |
(二) 后人对孙文明二胡音乐的传承发展 |
(三) 比较后的的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二泉映月》的成功及相关问题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不幸的阿炳与幸运的《二泉映月》 |
二、众星捧“月”———众多名人成就了《二泉映月》 |
三、《二泉映月》已成为时代符号 |
四、高处不胜寒———相关问题思考 |
五、结语 |
(8)无锡派琵琶的人文性探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对象、方法与目的 |
1.2 解读人文性定义及人文性的主要体现 |
1.2.1 人文性定义 |
1.2.2 人文性的主要体现 |
2 无锡派形成的人文基础 |
2.1 流派释义 |
2.2 无锡派立派的人文因素 |
2.2.1 立派条件 |
2.2.2 无锡派较明确师承关系介绍 |
2.2.3 无锡派的立派性质及特殊性 |
2.2.4 无锡派琵琶的整体曲调风格 |
3 无锡派主要代表人物的人文探析 |
3.1 代表人物华秋苹 |
3.1.1 生活背景 |
3.1.2 华秋苹所善专长的人文性探究 |
3.1.3《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真传》 |
3.1.4 对现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 |
3.2 代表人物华彦钧 |
3.2.1 生存背景 |
3.2.2 例析《大浪淘沙》 |
3.3 代表人物刘天华 |
3.3.1 生活背景 |
3.3.2 例析《虚籁》 |
3.4 简述曹安和、杨荫浏及其艺术贡献 |
3.4.1 代表人物杨荫浏 |
3.4.2 代表人物曹安和 |
4 探索无锡派琵琶人文性的意义 |
4.1 民族精神的传承 |
4.2 促进音乐文化探究能力的培养 |
4.2.1 在琵琶演奏方面的作用 |
4.3 促进民族音乐的交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阿炳及《二泉映月》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阿炳生平研究 |
1、阿炳与刘天华的比较研究 |
2、跨文化比较研究 |
二、《二泉映月》作品研究 |
1、音乐本体研究 |
2、文化、美学及其他研究 |
三、结语 |
四、华彦钧与刘天华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近四十年二胡演奏相关美学问题研究综述[J]. 段言.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20(03)
- [2]二胡曲《二泉映月》演奏版本的特征分析 ——以阿炳、王国潼、宋飞演奏版本为例[D]. 王钰玉. 聊城大学, 2019(01)
- [3]对音乐学院学报二胡演奏家研究文献的综述[D]. 王虹岚. 武汉音乐学院, 2019(12)
- [4]刘天华、华彦钧对二胡音乐的贡献[J]. 李鹏程. 音乐创作, 2019(01)
- [5]器乐作品的人文性初探——以华彦钧及其作品《大浪淘沙》为例[J]. 杜婕.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7(03)
- [6]阿炳与孙文明二胡音乐比较研究[D]. 邵清纯. 浙江师范大学, 2017(07)
- [7]《二泉映月》的成功及相关问题思考[J]. 徐宁健. 艺术百家, 2016(S1)
- [8]无锡派琵琶的人文性探述[D]. 杜婕. 四川师范大学, 2016(02)
- [9]阿炳及《二泉映月》研究综述[J]. 王颖.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4(01)
- [10]从阿炳到刘天华——音乐传播视阈下的中国民族器乐发展[J]. 钱彤.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