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地层论文-陈莹璐,黄春长,周亚利,张玉柱,周亮

遗址地层论文-陈莹璐,黄春长,周亚利,张玉柱,周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遗址地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官亭盆地,二方村遗址,全新世,自然灾害

遗址地层论文文献综述

陈莹璐,黄春长,周亚利,张玉柱,周亮[1](2019)在《青海官亭盆地二方村遗址全新世土壤沉积物地层序列与OSL测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野外考察观测,结合土壤学与沉积学多种指标测试分析,在官亭盆地喇家遗址东侧的二方村遗址建立了完整的全新世土壤沉积物地层序列。选择关键层位系统采集年代学样品,应用单片再生剂量法(SAR),进行光释光(OSL)年代测定,结合文化层考古断代,建立了可靠的土壤与沉积物地层年代框架。发现在全新世大暖期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之下,以风成堆积为主的基础上,发育形成了肥沃疏松的黑垆土类古土壤,成为史前人类种植农业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但是全新世大暖期后期全球性气候恶化背景条件下,在二方村遗址OSL年龄3940~3780a BP之间,对应喇家遗址~(14)C年龄3850~3600a BP期间,官亭盆地发生多场大地震,加上全球气候恶化致使青藏高原边缘频繁发生强对流天气,造成大规模暴雨山洪泥流事件频繁发生,导致黑垆土发育的突然中断。黄河北岸第二级阶地的肥沃黑垆土类土壤被厚达1.0~4.0 m坚硬贫瘠的红色黏土覆盖。这不仅毁灭了以稷粟类谷物种植为主的喇家村齐家文化大型聚落(4150~3850a BP),也导致土壤与土地资源严重退化。由此可知,从4200a BP开始的全球性气候恶化,对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环境敏感带造成了严重影响,灾害性地表过程造成了黄河第二级阶地土壤土地资源严重退化。这些都成为驱动官亭盆地在3600a BP时期辛店/卡约文化原始农牧混合型土地利用方式形成的重要因素。该研究结果对于深入理解青藏高原东北边缘资源环境演变、自然灾害以及人地关系演变规律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黄春长,郭永强,张玉柱,周亚利,赵辉[2](2019)在《青海官亭盆地喇家遗址全新世地层序列与史前灾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河上游官亭盆地喇家遗址的考古发掘,揭示出史前多重灾难毁灭齐家文化聚落和人群的骇人事件,成为史前环境变化与文明演变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也引起了学术界和各类媒体的关注.但是,围绕喇家遗址史前灾难问题产生了激烈的学术争议.究其原因,关键是对于遗址区域地表过程、沉积物性质和来源、地层序列和层位关系认知不够.文章对喇家遗址所在的黄河第二级阶地和整个官亭盆地,进行地貌学、土壤学、沉积学和地层学观察分析的基础上,系统采样,进行沉积学测试分析和年代测定,建立了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地层序列和年代框架.发现其基本层序与黄土高原中东部地区相同,从下向上仍然是晚更新世马兰黄土(L_(1-1))-全新世早期黄土质过渡层(Lt)-全新世中期黑垆土(S_0)-全新世晚期黄土(L_0)-现代土壤(MS).其中,在喇家遗址齐家文化聚落废墟东部,全新世中期黑垆土层(S_0)被两组红色黏土质泥流沉积层(RC_1/RC_2)穿插,分裂成为3个亚层,即古土壤层上段(S_(0上))、中段(S_(0中))和下段(S_(0下)).通过地层对比与OSL测年和~(14)C测年数据的综合分析,表明在中全新世晚期,即3850~3600a BP,受到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强对流天气影响,官亭盆地北部晚第叁系红层丘陵沟壑地区,频繁发生高强度暴雨山洪和泥流灾害.它们沿着沟道流经古洪积扇前沿和黄河第二级阶地进入黄河河道.其中有两期多次大规模的山洪泥流过程,溢出沟槽扩散到黄河第二级阶地表面喇家遗址区域.其间还有两场多次大地震及其相关地质灾害与之相伴生,形成群发性巨大灾难事件,共同摧毁了喇家遗址的齐家文化聚落,造成居室内人群的死亡.文章建立了喇家遗址区域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沉积物与土壤地层序列,分析论证了史前灾难的成因,对于深入探索黄河上游官亭盆地史前环境变化与灾害,以及人类活动影响问题具有科学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刘泽雨,马春梅,朱诚,尚广春,孙智彬[3](2018)在《长江叁峡中坝遗址地层的孢粉学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重庆忠县中坝遗址剖面82个地层样品和遗址附近的12个现代表土样品进行孢粉分析,结果表明:表土样品中孢粉含量较高,沉积地层中频繁出现蕨类植物孢子(相对于木本和草本花粉,其数量多,比例高),揭示出中坝地区植被长期处于次生化状态。表土花粉中,松在乔灌木中占明显优势;旱生草本花粉以蒿属、十字花科和菊科等为主;蕨类孢子以水龙骨、叁缝孢子、凤尾蕨、石松孢子和单缝孢子为主,植被处于次生化。地层花粉中,蕨类孢子以凤尾蕨属、卷柏属、其它叁缝孢子和单缝孢子为主;乔灌木植物花粉以松属和榆属占优势;草本植物花粉中,禾本科、菊科、藜科和蒿属等含量较高。研究点孢粉分析显示,人类活动对中坝遗址影响较大:1)新石器晚期:先人栽培种植活动已经开始;2)新石器时代末期至六朝,受人类活动影响,植被覆盖度较低;3)商代至周初至秦汉时期,人类活动不断加强;4)唐宋时期,人类栽培种植活动较活跃;5)明清至现代,人类砍伐当地植被日趋严重,导致植被次生化现象增强。(本文来源于《微体古生物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4](2018)在《官亭盆地喇家遗址全新世中期古土壤地层考古炭方剖面》一文中研究指出官亭盆地喇家遗址是一处以齐家文化为主的大型史前灾难遗迹,它的发掘具有重要的科研和考古价值。官亭盆地喇家遗址全新世中期古土壤地层考古炭方剖面,可以直观看到全新世中期黑垆土类古土壤地层中夹有两层红粘土质泥流堆积层,记录了两期大型的暴雨泥流事件,为我们揭开了喇家灾难的神秘面纱。详见本期《青海喇家遗址全新世中期土壤与泥流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一文。(本文来源于《山地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于建军,何嘉宁[5](2017)在《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遗址发掘获重要收获》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至2017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合作,对吉木乃县通天洞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分两个发掘区,发掘面积合计65平方米,发现了距今45000多年的旧石器中期向晚期过渡的文化层堆积,出土石器、铜器、铁器等各类标本和动物化石2000余件(本文来源于《中国文物报》期刊2017-12-01)

张晓凌[6](2017)在《西藏尼阿木底旧石器遗址考古获重要发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世界屋脊”“地球第叁极”,地域广袤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自然环境恶劣,对人类特别是古人类的生存、迁徙、交流和开发构成了严峻的挑战。高寒缺氧、生物资源稀少的不利因素制约着古代人类迁入和开发青藏高原的步伐,人类最早何时扩散到该区域至今仍为(本文来源于《中国文物报》期刊2017-03-10)

李潇丽,贾真秀,裴树文,马东东[7](2016)在《泥河湾盆地麻地沟遗址地层易溶盐沉积及其环境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麻地沟遗址地处泥河湾盆地东部岑家湾台地古人类活动集中区,是近年来新发现和发掘的早更新世古人类活动遗址之一。对遗址湖滨相沉积物易溶盐类的测试和分析表明,此剖面代表的泥河湾古湖易溶盐为SO_4~(2-)-Na~+-HCO_3~--C~l-型,剖面平均含盐量为11.41‰,属于半咸水湖,处于半干旱区湖泊演化中后期的硫酸盐湖向氯化物湖的过渡阶段。K~+、Na~+、Ca~(2+)、Mg~(2+)、SO_4~(2-)和Cl~-等6类离子的变化曲线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且它们与含盐量的变化大体一致。地层含盐量的变化和沉积物中细颗粒含量变化具有一致性,细颗粒含量较高对应含盐量相对较高时期。根据含盐量和各主要离子比值并结合平均粒径和磁化率的变化将湖泊气候演化划分为5个阶段,古人类在该遗址活动时期对应于湖泊演化的第2—4阶段,处于气候相对较为温湿、动植物资源丰富、湖水含盐量较低时期。该项研究对探讨麻地沟遗址利用者的生存行为与环境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6年03期)

李曼玥[8](2016)在《侯家窑遗址地层、年代与形成环境》一文中研究指出泥河湾盆地侯家窑遗址是华北地区古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旧石器文化及古人类演化进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1974年该遗址发现以来,出土了大量极具特色的石器、人类化石以及哺乳动物化石,使其成为国内综合研究水平较高的旧石器文化遗址之一。侯家窑人在泥河湾盆地生存了多长时间?侯家窑人在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过程中如何适应当时的生存环境?当时的环境对侯家窑人的生存状况、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对探索东方人类起源以及现代中国人的起源和扩散,完善我国旧石器时代人类演化过程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侯家窑遗址剖面(74093号地点,2007年~2012年发掘,剖面总厚度15.0 m)11个光释光测年样品、294个孢粉样品、323个磁化率样品和323个粒度样品的综合分析,探讨了侯家窑遗址地层成因、形成时代及古环境演化序列,同时基于东亚表土孢粉数据库,采用现代类比法(Modern Analogue Technique,简称MAT)定量重建了侯家窑遗址形成时期的古温度和古降水,利用生物群区划法(BIOME方法)重建了研究区植被演化历史,还原了侯家窑人生存、繁衍的环境背景。主要获得以下研究结果和认识:(1)野外考察和粒度分析结果显示,侯家窑遗址文化层底部主要由粉砂质粘土、黑色泥炭层和灰色砂泥质透镜体等组成,指示滞水还原环境沉积;结合古河流发育与分布证据,推测侯家窑遗址文化层可能是泥河湾古湖退却和消亡过程中形成的冲沟或水道,被随后发育的NNW-SSE向古河流切割阻塞形成的牛轭湖沉积。(2)人类学和古生物证据显示,侯家窑人具有从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过渡的性质,属于北京人向尼安德特人的过渡类型,其石器文化属华北小石器工业传统,是北京人文化向峙峪文化过渡的重要环节;出土的动物化石组合和孢粉学证据指示侯家窑上文化层处于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过渡时期。光释光测年结果证明侯家窑文化层形成于距今24万年~13万年,其中下文化层形成于24.0万年~19.0万年之间,对应于MIS 7阶段;上文化层形成于19.0万年~13.0万年,对应于MIS 6阶段;文化层之上至表土层(洪积层)形成于13.0万年~8.0万年,对应于MIS 5阶段。(3)侯家窑遗址周围古气候—古环境经历了两次明显的冷暖交替变化过程:底部的泥河湾层对应气候极为寒冷,研究区年均温、最热月均温和最冷月均温维持在2℃、16℃和-14℃左右;年降水量在400 mm~600 mm左右;遗址周围广泛发育云杉林。下文化层形成时期(距今24.0~19.0万年),研究区气候相对温和偏干,年均温、最热月和最冷月均温均明显上升,分别达到4℃~6℃、19℃~22℃、-14℃~-10℃;年降水量变化基本维持在400~500 mm左右;植被景观为稀树灌丛草原。上文化层(19.0万年~13.0万年),降水量明显增多;年均温和最冷月均温分别下降至2℃和-16℃,与24万年之前下伏的泥河湾层气候状况相近,最热月均温降幅相对较小,指示寒冷湿润的气候条件;发育典型的针叶林植被。洪积层(距今13.0万年~8.0万年),研究区表现出增温趋势;该阶段早期降水量在400mm左右,后期降水量逐渐增多,指示温暖湿润气候条件;植被景观为偏暖的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植被。利用BIOME方法重建的植被类型结果与孢粉组合反映的植被类型相似,可相互验证。(4)研究区气候变化与北半球中低纬度气候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轨道参数引起的太阳辐射量变化是研究区气候变化的直接驱动因素。(5)良好的地貌条件、丰富的动物资源和石器原料是侯家窑文化在寒冷期(MIS 6)得以延续的主要原因,寒冷的气候条件并未导致侯家窑人灭绝;相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侯家窑文化的进步。(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6-05-14)

李曼玥,张生瑞,许清海,谢飞,王法岗[9](2016)在《侯家窑遗址地层、年代与形成环境的新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侯家窑遗址是目前国内外综合研究水平较高的旧石器遗址之一。恢复和重建遗址形成时期的气候和环境背景,对还原侯家窑人生存条件,理解古人类进化过程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最新的地层学、年代学和古生物学综合研究显示:侯家窑人生活在距今24—13万年,下文化层属牛轭湖相沉积,由泥河湾古湖退却和消亡过程中形成的冲沟或水道被随后发育的NNW—SSE向古河流切割阻塞形成;上文化层对应于后期发育的古土壤层。距今13—8万年,遗址区被冲洪积层掩埋。轨道参数引起的太阳辐射量变化是导致研究区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孢粉资料显示,研究区古气候、古环境经历了明显的冷暖交替过程,与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MIS 7阶段气候相对温和,植被景观为稀树灌丛草原;MIS 6阶段气候寒冷,年均温较现今下降3℃—4℃,发育典型的针叶林植被;MIS 5阶段气候温暖,植被景观为针阔叶混交林—草原。侯家窑文化经历了由温和向寒冷的气候变化,表明寒冷的气候条件并未导致侯家窑人灭绝,相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侯家窑文化的进步;MIS 5阶段以来,河流作用破坏了侯家窑人原有的生存条件,是导致侯家窑文化中断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古生物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王法岗[10](2015)在《侯家窑遗址2007-2012发掘地层的新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回顾了侯家窑遗址名称的由来,报道了侯家窑遗址2007—2012年考古发掘对该遗址地层的新认识,新的考古发掘证实该遗址的文化遗物并非出自以往报道的泥河湾层之中,在此基础上对该遗址的时代、泥河湾古湖结束的时间、泥河湾层的上限以及许家窑组等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认识。(本文来源于《文物春秋》期刊2015年06期)

遗址地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黄河上游官亭盆地喇家遗址的考古发掘,揭示出史前多重灾难毁灭齐家文化聚落和人群的骇人事件,成为史前环境变化与文明演变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也引起了学术界和各类媒体的关注.但是,围绕喇家遗址史前灾难问题产生了激烈的学术争议.究其原因,关键是对于遗址区域地表过程、沉积物性质和来源、地层序列和层位关系认知不够.文章对喇家遗址所在的黄河第二级阶地和整个官亭盆地,进行地貌学、土壤学、沉积学和地层学观察分析的基础上,系统采样,进行沉积学测试分析和年代测定,建立了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地层序列和年代框架.发现其基本层序与黄土高原中东部地区相同,从下向上仍然是晚更新世马兰黄土(L_(1-1))-全新世早期黄土质过渡层(Lt)-全新世中期黑垆土(S_0)-全新世晚期黄土(L_0)-现代土壤(MS).其中,在喇家遗址齐家文化聚落废墟东部,全新世中期黑垆土层(S_0)被两组红色黏土质泥流沉积层(RC_1/RC_2)穿插,分裂成为3个亚层,即古土壤层上段(S_(0上))、中段(S_(0中))和下段(S_(0下)).通过地层对比与OSL测年和~(14)C测年数据的综合分析,表明在中全新世晚期,即3850~3600a BP,受到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强对流天气影响,官亭盆地北部晚第叁系红层丘陵沟壑地区,频繁发生高强度暴雨山洪和泥流灾害.它们沿着沟道流经古洪积扇前沿和黄河第二级阶地进入黄河河道.其中有两期多次大规模的山洪泥流过程,溢出沟槽扩散到黄河第二级阶地表面喇家遗址区域.其间还有两场多次大地震及其相关地质灾害与之相伴生,形成群发性巨大灾难事件,共同摧毁了喇家遗址的齐家文化聚落,造成居室内人群的死亡.文章建立了喇家遗址区域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沉积物与土壤地层序列,分析论证了史前灾难的成因,对于深入探索黄河上游官亭盆地史前环境变化与灾害,以及人类活动影响问题具有科学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遗址地层论文参考文献

[1].陈莹璐,黄春长,周亚利,张玉柱,周亮.青海官亭盆地二方村遗址全新世土壤沉积物地层序列与OSL测年研究[J].地质学报.2019

[2].黄春长,郭永强,张玉柱,周亚利,赵辉.青海官亭盆地喇家遗址全新世地层序列与史前灾难研究[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9

[3].刘泽雨,马春梅,朱诚,尚广春,孙智彬.长江叁峡中坝遗址地层的孢粉学初步研究[J].微体古生物学报.2018

[4]..官亭盆地喇家遗址全新世中期古土壤地层考古炭方剖面[J].山地学报.2018

[5].于建军,何嘉宁.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遗址发掘获重要收获[N].中国文物报.2017

[6].张晓凌.西藏尼阿木底旧石器遗址考古获重要发现[N].中国文物报.2017

[7].李潇丽,贾真秀,裴树文,马东东.泥河湾盆地麻地沟遗址地层易溶盐沉积及其环境意义[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6

[8].李曼玥.侯家窑遗址地层、年代与形成环境[D].河北师范大学.2016

[9].李曼玥,张生瑞,许清海,谢飞,王法岗.侯家窑遗址地层、年代与形成环境的新认识[J].古生物学报.2016

[10].王法岗.侯家窑遗址2007-2012发掘地层的新认识[J].文物春秋.2015

标签:;  ;  ;  ;  

遗址地层论文-陈莹璐,黄春长,周亚利,张玉柱,周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