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生;综合实践活动;感受
一、教师如何指导学生确定活动主题
活动主题的确定,教师的引导很重要。教师需要将学生的各种想法与问题加以归类和整理,并按照一定的原则及要求加以分析和梳理,最终选择具有研究性价值和可能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1.帮助学生分析主题的价值
学生关注的问题是五花八门的,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探讨的主题,只有具有科学性和研究价值的选题才能成为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主题。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主题的价值,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最终确定最有价值的主题。
2.指导学生将问题进行归类和整合
有些问题本身有一定的价值,但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缺乏实施的可行性,因此,也不能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如,有的学生提出要研究宇宙问题,虽然有很强的科学性,但对于中学生而言,显得过空,过大,不具备研究的可能性,不能成为开展探究的主题。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先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的资料、产生的问题进行交流,展开讨论,再引导学生将这若干问题进行归类、整合,从而形成最有价值研究的主题。
二、如何指导学生拟定活动计划
适当的方案是成功的一半,精明的设计本身就是创新。综合实践活动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小组活动方案由组内人员共同商议完成。教师指导学生在制定活动方案时,一定要考虑它的可操作性,提醒学生考虑活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活动形式如涉及调查、采访,还要指导学生设计好调查和采访提纲,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预设,找到解决的方法。
三、如何指导学生收集获取信息
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文献调查、实地采访、网上浏览、活动观察、实验探究、查阅书籍。
对于刚接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生来说,在活动实施阶段,对如何广泛获取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料会很茫然,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主题内容,选取相应的调查、采访、上网、查书等方式获取信息,使其“最终成为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或能力”。如:2013年寒假期间,我们学校语文科组所有成员经过讨论确定“我谈本地新年风俗”有价值探讨的主题。每个班形成一个小组,小组是通过这样分工来获取资料的:家中有电脑的同学可以上网查找资料;家中有照相机或摄像机的同学可以进行实地调查、采访;其他同学可以通过询问长辈、看书、杂志、电视等途径收集资料。另外,教师有必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材料支持,如提供一些图书分类以便提高活动效率。
四、如何指导学生整理信息资料
学生最初获取的事实材料肯定是广泛的,也可能与主题无关,对此,教师要加以指导,帮助学生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做到去除与己无用的内容,取其精华。一般学生的资料整理可分为三步:
第一步:资料的筛选。首先教师指导学生可以先用表格或文字的形式,将本组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数据统计。
第二步:资料的分类。资料分类,人们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按照研究的不同内容进行分类;第二种,按照资料表现的形式分类。如我在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首先学生根据本组收集到资料进行归类,然后再按照资料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再一次的分类。
第三步:资料的汇编。这一步骤要求各组将已分类的资料,按照本组的研究课题,进行资料汇编,以便于更好地研究课题和查阅、保存。
五、如何指导学生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开放性课程,可以说是第二课堂活动,学生的活动或在教室,或走向社会,或走进大自然,活动范围会超出教师视野;而且每个小组活动的时间、地点、方式及进程也不尽相同,有时即使同组成员,由于分工不同,所做的事情也是不一样的,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尽相同。他们的活动带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学生在意志力、自制力和独立性以及合作精神等方面也存在个体差异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有效的指导管理,就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1.面对学生发生意见分歧时,引导他们寻找最佳途径。如:当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在某一问题出现意见分歧时,教师要了解事情原因,从中调解,促成他们之间的谅解,并引导他们对多种可行的方案进行比较选择,确定最佳解决问题的途径;
2.面对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时,鼓励学生知难而上。当学生面对比较困难和大的问题而产生畏难情绪和退避心理时,教师要指导他们获得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3.面对小组研究不平衡时,要组织各个小组及时协助。当各小组活动进程出现较大差异时,教师要组织其他小组成员对他们进行友好支援,培养全局意识和合作精神。?
总之,学生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的指导是必要的,它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使学生勇于实践、勇于创造。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源南学校5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