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养心通脉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养心通脉方,气阴两虚,血瘀,冠心病
养心通脉方论文文献综述
黄志辉[1](2019)在《养心通脉方治疗气阴两虚挟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养心通脉方治疗气阴两虚挟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佛冈县佛冈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气阴两虚挟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临床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养心通脉方进行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治疗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65.0%,观察组心电图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5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平均发作次数、发作时间都有明显降低,而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要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养心通脉方治疗气阴两虚挟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效果确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本文来源于《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向忠军,王建国,简维雄,吴航宇,张月娟[2](2019)在《加减养心通脉方干预对冠心病血瘀证亚型患者CTNNB1基因表达的影响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加减养心通脉方对冠心病血瘀证亚型CTNNB1基因表达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符合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患者23例,按胸痹血瘀证亚型诊断标准分成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组7例、气滞血瘀证组8例和痰浊血瘀证组8例,进行为期1个月的加减养心通脉方的治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服药前后CTNNB1基因表达的变化,观察服药前后血脂血糖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不同证型的患者相比治疗前CTNNB1基因表达改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比治疗前血糖值均有所下降,气虚血瘀组治疗前后血糖值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的患者中TC、TG在治疗后,比治疗前值均有所下降,3组治疗前后TC值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证组、气虚血瘀证组TG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患者的HDL、LDLC值在治疗后相比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养心通脉方对冠心病血瘀证3个亚型(气虚、气滞、痰浊)CTNNB1基因表达无明显的调控作用,以方测证,说明CTNNB1基因的表达可能不是冠心病血瘀证的发病机制之一。但该方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血瘀证亚型血糖及脂类异常,有较好的降脂和降糖作用。(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朱梓铭,郑景辉,唐友明,徐文华,伍燕宏[3](2019)在《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养心通脉方对冠心病的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更全面地预测养心通脉方(Yangxin Tongmai Formula,YTF)对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药物靶点数据库分析平台,基于化合物ADME特性筛选养心通脉方中相关活性成分,预测化合物的作用蛋白质靶点,进一步构建靶点蛋白数据集;基于Genecards数据库获取CHD高度相关蛋白靶点,构建数据集;将养心通脉方与CHD靶点数据集进行比对与分析,并基于共同靶点构建蛋白质-蛋白质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靶点通路网络(target-pathway network)及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经分析养心通脉方中62个化合物,99个作用蛋白质靶点以及与CHD相关的20个共同靶点(占养心通脉方化合物靶点的25%)发现,相关靶点共有55个的生物学过程及39条通路被显着富集(P <0. 05),本次预测结果与养心通脉方前期已证实的成果在功效及机制上有一定契合。结论: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通,过构建多维调控网络初步揭示了养心通脉方对CHD的作用机制,为其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张敏,白永胜[4](2019)在《养心通脉方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养心通脉方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本院老年病科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80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养心通脉方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肠道益生菌数量及肠道致病菌数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主症及兼症积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乳酸菌、双歧杆菌数量显着多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大肠杆菌、真菌数量显着少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养心通脉方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可显着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增加肠道益生菌,减少致病菌。(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3期)
梁逸强,岑倩,朱涛,庞延,葛惠琴[5](2019)在《养心通脉方对心衰大鼠心肌横管重构及其相关蛋白Junctophilin-2和caveolin-3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察养心通脉方对压力超负荷大鼠横管重构的影响,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缩窄腹主动脉建立心力衰竭模型。第18周末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横管幂频值、心肌组织JP-2、Cav-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养心通脉方可以改善大鼠射血分数(EF值),改善左室横管幂频值(TTpower),增强JP-2与Cav-3蛋白表达。结论养心通脉方可以改善心功能,改善左室横管重构,从而起到抗心力衰竭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2期)
杨清华,王庆高,潘朝锌,张振千,张以昆[6](2019)在《养心通脉方对心肌梗死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及相关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养心通脉方对心肌梗死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及相关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0只大鼠制作成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A正常对照组、B模型组、C麝香保心丸组、D养心通脉方低剂量组、E养心通脉方中剂量组、F养心通脉方高剂量组。灌胃6周后处死动物,取心肌组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面积与左室面积比、大鼠心肌梗死边缘区心肌微血管数(MVC)、微血管密度(MVD)和心肌梗死边缘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表达。结果:养心通脉方各剂量组心肌梗死面积与左室面积比和麝香保心丸组相似,和模型组相比明显减小(P<0.05);养心通脉方各剂量组梗死边缘区MVC、MVD、PDGF、IGF-1的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5),养心通脉方高、中剂量组高于麝香保心丸组(P<0.05);低剂量组与麝香保心丸组相似(P>0.05)。结论:养心通脉方能缩小大鼠急性心肌梗死范围,并能促进心肌梗死后大鼠缺血心肌的局部血管新生,对大鼠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而上调心肌梗死边缘区PDGF、IGF-1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广西中医药》期刊2019年03期)
孙育红[7](2018)在《养心通脉方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养心通脉方在稳定型心绞痛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取8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参与此次研究,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入院进行治疗。随机均等分组,对照组40例予以西医治疗;实验组40例同时予以养心通脉方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记录、分析和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平均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好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所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后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减少,发作时间缩短,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所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养心通脉方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病情症状,治疗效果理想。(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8年31期)
冯玉萍[8](2018)在《养心通脉方治疗气阴两虚挟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取养心通脉方治疗气阴两虚挟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到该院进行治疗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所有患者均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养心通脉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心通脉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挟血瘀型)疗效确切,具有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双足与保健》期刊2018年03期)
郭宗耀[9](2017)在《基于“心与小肠相表里”探讨养心通脉方对冠心病血瘀证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目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和腹腔注射维生素D_3、异丙肾上腺素(ISO)的方法制备大鼠冠心病血瘀证模型,基于中医藏象学说“心与小肠相表里”理论,探讨冠心病血瘀证与肠道菌群的关系及养心通脉方对冠心病血瘀证大鼠模型肠道菌群的影响。实验方法首先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与模型组两组,模型组采用高脂饲养和腹腔注射维生素D_3、异丙肾上腺素的方法复制大鼠冠心病血瘀证模型。造模成功后再将模型组分为4组,分别为冠心病血瘀证组、自然恢复组、阿托伐他汀钙组、养心通脉方组。养心通脉方干预两周后对大鼠小肠(沿回盲部上循5cm)肠道内容物的大肠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真菌进行培养计数,分析冠心病血瘀证与肠道菌群的关系及养心通脉方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实验结果1.大鼠造模后,血脂、血流变各项指标较健康对照组大鼠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心电图Ⅱ导联J点上抬或下移、T波低平或倒置,心脏病理切片结果说明已经成功复制大鼠冠心病血瘀证模型。2.通过肠道菌群培养分析,发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各组大鼠的大肠杆菌及真菌都有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的数目都明显减少,尤其冠心病血瘀证大鼠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养心通脉方干预能够降低TCHO、TG、LDL-C指标值,升高HDL-C指标值,与冠心病血瘀证组、自然恢复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养心通脉方降低TG指标优于阿托伐他汀钙组(P<0.05)。养心通脉方能够降低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指标值,与冠心病血瘀证组和自然恢复组数值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养心通脉方组在降低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标方面优于阿托伐他汀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养心通脉方干预后,在肠道菌群方面,养心通脉方组与冠心病血瘀证组、自然恢复组、阿托伐他汀钙组比较,大肠杆菌数目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冠心病血瘀证组、自然恢复组比较,养心通脉方组真菌数目均减少(P<0.05或P<0.01);养心通脉方组乳酸杆菌与双歧杆菌的数目较冠心病血瘀证组、自然恢复组、阿托伐他汀钙组相比数量增多,恢复较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结论1.冠心病血瘀证大鼠肠道存在严重的炎性反应。冠心病血瘀证大鼠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的数目都明显减少,大肠杆菌及真菌数目明显增多,冠心病血瘀证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衡存在相互影响。2.养心通脉方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血瘀证大鼠血脂及血液流变指数;养心通脉方有利于冠心病血瘀证大鼠肠道菌群包括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的恢复,有利于改善冠心病血瘀证大鼠模型肠道菌群失衡的病理状态,维持大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可能为养心通脉方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之一。3.中药可能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干预调整肠道菌群构成而达到平衡肠道微生态,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从而达到改善冠心病血瘀证大鼠病理状态,治疗冠心病之目的。(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6-01)
[10](2017)在《总局叫停“养心通脉方”等10条违规广告和8个栏目》一文中研究指出3月31日,总局发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立即停止播出"养心通脉方"等违规广告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叫停"养心通脉方"等10条违规广告和8个栏目。经总局近期监看,一些电视台播出的"养心通脉方""黑五类福寿汤"等广告,存在时长超时、以节目形态变相发布等严重违规行为,违反了《广告法》《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本文来源于《广电时评》期刊2017年08期)
养心通脉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加减养心通脉方对冠心病血瘀证亚型CTNNB1基因表达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符合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患者23例,按胸痹血瘀证亚型诊断标准分成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组7例、气滞血瘀证组8例和痰浊血瘀证组8例,进行为期1个月的加减养心通脉方的治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服药前后CTNNB1基因表达的变化,观察服药前后血脂血糖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不同证型的患者相比治疗前CTNNB1基因表达改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比治疗前血糖值均有所下降,气虚血瘀组治疗前后血糖值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的患者中TC、TG在治疗后,比治疗前值均有所下降,3组治疗前后TC值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证组、气虚血瘀证组TG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患者的HDL、LDLC值在治疗后相比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养心通脉方对冠心病血瘀证3个亚型(气虚、气滞、痰浊)CTNNB1基因表达无明显的调控作用,以方测证,说明CTNNB1基因的表达可能不是冠心病血瘀证的发病机制之一。但该方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血瘀证亚型血糖及脂类异常,有较好的降脂和降糖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养心通脉方论文参考文献
[1].黄志辉.养心通脉方治疗气阴两虚挟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2].向忠军,王建国,简维雄,吴航宇,张月娟.加减养心通脉方干预对冠心病血瘀证亚型患者CTNNB1基因表达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3].朱梓铭,郑景辉,唐友明,徐文华,伍燕宏.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养心通脉方对冠心病的作用机制[J].辽宁中医杂志.2019
[4].张敏,白永胜.养心通脉方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
[5].梁逸强,岑倩,朱涛,庞延,葛惠琴.养心通脉方对心衰大鼠心肌横管重构及其相关蛋白Junctophilin-2和caveolin-3的影响[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
[6].杨清华,王庆高,潘朝锌,张振千,张以昆.养心通脉方对心肌梗死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及相关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J].广西中医药.2019
[7].孙育红.养心通脉方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8].冯玉萍.养心通脉方治疗气阴两虚挟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J].双足与保健.2018
[9].郭宗耀.基于“心与小肠相表里”探讨养心通脉方对冠心病血瘀证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7
[10]..总局叫停“养心通脉方”等10条违规广告和8个栏目[J].广电时评.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