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的身体论文-代长顺

新生的身体论文-代长顺

导读:本文包含了新生的身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体育教育,大一新生,身体素质,影响因素

新生的身体论文文献综述

代长顺[1](2018)在《体育教育专业大一新生身体素质状况分析——以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该校体育教育专业近叁年大一新生入学的身体素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增强学生体育教学中对自身身体素质锻炼的认知教育,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体育世界(学术版)》期刊2018年07期)

代长顺,李丹[2](2018)在《体育教育专业大一新生身体素质状况分析——以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该校体育教育专业近叁年大一新生入学的身体素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增强学生体育教学中对自身身体素质锻炼的认知教育,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文体用品与科技》期刊2018年06期)

李莲[3](2018)在《江苏省大一新生身体素质测试管理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部出台的“叁个办法、两个标准”,将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推向新层面,在江苏省大一新生身体素质测试管理机制的实施下,江苏省学生体质的下滑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部分指标明显回升。本文以江苏省大一新生身体素质测试管理机制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测试制度、评价机制、反馈机制和干预机制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另外,从身体素质测试管理机制的推广情况和通过对苏州大学2014-2016年大一新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来探讨其产生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测试制度逐渐完善,体现在高校选择更具代表性;样本选择的合理性;测试时间的统一性;测试项目由身体素质测试指标转变为《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指标;从2011年起,问卷内容由一项增加至四项;测试全程由数据抽检转变为全程监督。2、在评价机制中,评价方法多样化。有平均值、合格率、优良率、升降排名方法以及总排名方法,但在这些排名方法中存在了不同的排名方法产生不同的结果。3、在反馈机制中,反馈形式以政府颁布1号或2号文件,并且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对外宣布,强调了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性;反馈对象是将测试结果反馈到政府,没有精准的反馈到该生所在的高中;反馈的内容主要是组织实施、统计方法、结果排名、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文件内容结果清晰,体现了文件内容的全面性。4、在干预机制中,江苏省颁布有关文件对社会、学校、家长分别做出了不同层面的要求,建立“叁位一体”的格局,来全面推动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5、江苏省大一新生身体素质测试管理机制形成了一个模版,各地级市纷纷效仿,这一管理机制被广泛推广、运用。6、运用2014-2016年苏州大学大一新生体质健康数据,通过省内的学生与省外学生对比的方法,对管理机制运行的成效进行了分析,从单项上,省内外学生都有处于自己优势的项目,但整体来说差别不大;但衡量学生体质状况应从总体出发,根据测试结果,省内男女生在总成绩上与省外男女生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综合来看,省内学生体质状况要好于省外学生。建议在采用平均值排名方法时,注意样本量的选择,并且在数理统计中,增加标准差来反应离散程度;积分总排名方法是否可以考虑参照《国家体质健康标准》各单项所设立的权重,再进行综合排名;《通知》中只对13个地级市当年的测试结果进行了排名,建议将历年的排名累计在一起进行总排名;继续完善身体素质管理机制的建设;政府应当设计出涵盖各单项成绩间的排名方法、总分排名的方法、历年测试成绩相加的排名方法的排名方法体系,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权重系数的分布;建立一个范本,为全国各地发展学生体质健康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8-03-01)

谈洁[4](2017)在《南京籍大学新生身体素质全省第八》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谈洁) 江苏籍大学新生身体素质如何?省教育厅在南京部分高校中随机抽样测试了江苏籍大学新生的身体素质。4月1日公布的测试结果显示,男女生总名次前3位的分别是苏州、连云港和徐州,南京位列第8。今年我省首次在南京市域内,集中选择了20所(本文来源于《南京日报》期刊2017-04-06)

汤晨皓[5](2016)在《2014-2015年江苏籍大一新生四项身体素质差异及成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一世纪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对我国现代化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高中阶段是大学生身体素质打下良好基础的关键时期,关注高中阶段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状况,可以为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以2014和2015年江苏籍大一新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四项身体素质(男生:50米、立定跳远、引体向上、1000米;女生50米、立定跳远、仰卧起坐、800米)的数据结果及影响因素为调查对象,全面分析大一新生的身体素质状况。研究发现2015年的大一新生比2014年的大一新生四项身体素质的不及格率呈上升趋势,及格率和良好率呈下降趋势,学生的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爆发力素质有所下降。研究显示不健康的作息时间、不规律的体育锻炼活动、不合理的闲暇时间安排、繁重的课业负担以及学校体育和家庭因素是影响江苏籍大一新生四项身体素质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6-10-01)

刘宏博[6](2016)在《影响大学新生身体素质的主要原因及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体育教育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高校实施体育教学时,发现好多新生身体素质极差。数据显示,大学新生国家学生体质检测不达标,这些原因是中小学阶段忽视了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偏向文化课学习而导致的结果。中小学学生对体育知识掌握情况不太了解,对体育课没有产生爱好,对运动技能的熟悉和体育了解意识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实施中小阶段学生的体育任务关键要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体育师资队伍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地方学校的实施情况,才能够解决大学新生身体素质的现状。(本文来源于《同行》期刊2016年14期)

彭丹,邓冰,肖德卫[7](2016)在《贵州省某高校大学新生身体形态发育指标及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近年来大学新生体质健康有关指标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贵州省某高校2010年至2013年入学新生共5 915名,按照《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手册》进行身体形态指标及营养状况的检测;将2010年身高、体重数据与《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的常模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身高4年来各个年龄组有所增长,但增长趋势平缓,2010年汉族乡村男生、汉族城市女生、乡村女生身高均值都显着低于全国同类人群身高水平(P<0.01);男生的体重4年总体呈小幅增加的趋势,女生的体重增长趋势不明显,2010年该校汉族乡村男生、乡村女生体重均值显着低于全国汉族乡村男生、乡村女生体重均值(P<0.01);营养状况有明显的城乡差异(P<0.01),2013年城市男生营养不良率和肥胖率最高分别为25.0%和6.3%,2010年城市女生营养不良检出率最高为33.3%,2012年的城市女生肥胖检出率最高为2.8%。结论:贵州省某高校4年新生的身体形态和营养状况男女、城乡差异明显,与全国常模有差距。(本文来源于《贵州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丛培信,王超,刘海斌,纪瑞芳[8](2016)在《提高理工类高校新生身体素质的对策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大连理工大学2015级新生身体素质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简要探讨理工类高校新生身体素质水平不高的原因,进而从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体育课情感、改革体育课教学模式和评分制度、引入新的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提高理工类高校新生身体素质的有效对策。(本文来源于《航海教育研究》期刊2016年02期)

刘权,唐榕[9](2015)在《军训期间学生身体不良反应分析——以四川师范大学2013级新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目的:了解新生军训中身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其与体育活动的关系。(2)方法: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3)结果:本文对军训期间学生身体不良反应进行了简析,结果显示军训对学生身体的影响较大,学生身体素质整体表现较差,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军训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与军训期间学生身体不良反应存在非常显着的相关性,而造成身体不良反应和心理压力的原因可能是学生较差身体素质和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军训期间学生身体不良反应存在性别差异,女生表现的较男生更容易疲劳和晕倒,面对压力,心理承受力更低;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和适当增加每次体育活动锻炼时间可以降低军训期间出现的晕倒等不良反应,同是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睡眠质量。(本文来源于《文体用品与科技》期刊2015年22期)

刘建武[10](2015)在《基于跨理论模式的大学新生身体活动量研究——以福州市个案大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五个不同运动阶段大学生身体活动量表现有其差异,以运动阶段分类量表将研究对象归属于五个不同运动阶段组别,以叁日回忆记录法问卷为工具,将所得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新入学男生处于无意图期、意图期、准备期运动阶段的占43.33%;五个不同运动阶段的研究对象在平时、平时中重度与叁日中重度身体活动量的表现上均具极显着差异;在假日休息时间,学生的身体活动量较少,一般不会去从事规律运动,因而在授课时应着重于引导学生养成运动习惯,尤其更应鼓励其在假日积极从事规律运动。(本文来源于《福建警察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新生的身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该校体育教育专业近叁年大一新生入学的身体素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增强学生体育教学中对自身身体素质锻炼的认知教育,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持续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生的身体论文参考文献

[1].代长顺.体育教育专业大一新生身体素质状况分析——以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为例[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

[2].代长顺,李丹.体育教育专业大一新生身体素质状况分析——以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为例[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

[3].李莲.江苏省大一新生身体素质测试管理机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8

[4].谈洁.南京籍大学新生身体素质全省第八[N].南京日报.2017

[5].汤晨皓.2014-2015年江苏籍大一新生四项身体素质差异及成因研究[D].东南大学.2016

[6].刘宏博.影响大学新生身体素质的主要原因及现状[J].同行.2016

[7].彭丹,邓冰,肖德卫.贵州省某高校大学新生身体形态发育指标及差异研究[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6

[8].丛培信,王超,刘海斌,纪瑞芳.提高理工类高校新生身体素质的对策思考[J].航海教育研究.2016

[9].刘权,唐榕.军训期间学生身体不良反应分析——以四川师范大学2013级新生为例[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

[10].刘建武.基于跨理论模式的大学新生身体活动量研究——以福州市个案大学为例[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5

标签:;  ;  ;  ;  

新生的身体论文-代长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