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台风区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台风,风险区划,致灾因子
台风区划论文文献综述
沈浩[1](2018)在《江阴市台风灾害风险区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台风灾害风险区划是江阴市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江阴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运用统计学方法借助Origin和Arc GIS等软件对近十年来影响江阴市的台风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十年来影响江阴市的台风中有67%是从福建登陆的,其中北上和向东北的路径占41%;除了过境台风对江阴市影响较大外,"秋台风"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它往往会与冷空气结合共同造成影响,结合后影响强度会大幅增强。另外,本文分别从台风暴雨和台风风力两个角度对台风致灾因子进行分析,形成了江阴市台风灾害综合风险区划。结果表明:江阴市台风灾害风险等级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的趋势,江阴市西部和北部沿江地区是台风灾害高风险区,东南部台风灾害风险等级相对较低。(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7 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期刊2018-10-24)
周小梅,杜清运,彭瑞[2](2018)在《浙江省台风灾害风险区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AHP层次分析法,针对传统台风灾害评价系统中评价因子不全面的缺点,以当前灾害学对灾害的评估理论为基础,以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为子系统对浙江省台风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其中致灾因子包括台风暴雨和台风大风;孕灾环境包括地形、河网等自然环境因子;承灾体包括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等社会经济因子以及海塘、堤防等环境因子。分析结果经过可视化最终得出浙江省台风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浙江省各市台风灾害存在地域性差异,总体上从内陆到沿海台风灾害风险逐步增大,而沿海各市之间的灾害风险也不完全相同,可作为台风灾害管理资源分配的理论参考基础。(本文来源于《地理空间信息》期刊2018年08期)
刘璐[3](2018)在《宁波市台风灾害综合风险区划与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地理信息资料、气象资料、灾情资料以及社会经济数据,运用归一化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以及加权综合评估法,对宁波市台风灾害进行综合风险区划与评估。选取16个评价指标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以及防灾减灾能力这四方面对宁波市台风灾害风险进行了分析,从而构建了台风灾害风险评价指标和基于GIS的综合评价模型,形成了 1000m×1000m的综合风险区划图,并将台风灾害风险划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低的五级风险。在宁波市台风灾害风险评价框架下,文章着重对研究区致灾台风灾情损失进行了详细研究,根据1981—2014年间的17次致灾台风灾情资料,选取直接经济损失、房屋倒损间数、农作物受灾面积及人口死亡数作为灾情评价指标,在灰色关联分析的基础上用回归分析建立灾度评估方程对宁波市台风灾害灾情进行定量化评估。结果表明:(1)宁波市台风灾害综合风险东北部高于西南部,高风险和较高风险的地区主要是宁波市区和慈溪市;中等风险地区是余姚市、象山县;低风险和较低风险地区是宁波市的南部地区和西南地区。虽然宁波市区防灾减灾能力较高,遭受台风灾害潜在损失较小,但由于生产总值高,人口密度大,一旦遭遇台风将带来难以预计的损失。(2)宁波市致灾台风频数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趋势是一致的,都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由于防御措施的加强,由台风带来的人员死亡数、房屋倒损间数、农作物受灾面积呈逐年递减趋势,这说明政府的防灾减灾能力在逐步提高。分析的17次致灾台风中,1997年的9711号台风“WINNIE”灾情最严重,2011年的1109号台风“梅花”则是灾情最轻的。(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8-05-01)
韩兴勇,李亚琦,岳宗胜[4](2016)在《我国渔业台风灾害风险评价及区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我国易遭受台风灾害的13个省、市、自治区渔业台风灾害风险,文章从台风气象灾害的危险性、渔业系统的敏感性、脆弱性和抗灾减灾能力4要素的内涵出发,共选取18个指标,建立完备的渔业台风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出各地区的渔业台风灾害风险指数。同时根据风险指数的大小,将这些地区分为4个等级:高风险区为广东和福建,中风险区为海南、山东、浙江和江苏,低风险区为江西、广西、辽宁和安徽,微风险区为河北、上海和天津。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区别化加大渔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重视渔业主产区风险管理以及差异化推广政策性渔业保险的建议,旨在为渔业台风灾害的有效管理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海洋开发与管理》期刊2016年05期)
陆逸[5](2016)在《浙江台风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中国台风灾害风险评估中存在的高分辨率县级灾情资料缺乏、多致灾因子与承灾体脆弱性耦合的台风灾害综合风险研究不足的现状,本文采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2004-2012年省、县级的全国台风灾情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选取县级灾情质量相对较好浙江为研究区域。对浙江台风灾情和台风致灾因子特征进行了讨论,并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得到台风致灾因子综合强度指数;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浙江人口脆弱性指数;综合两个指数,最终得到浙江省县级台风灾害综合风险指数及区划。主要结论如下:(1)全国灾情及风雨特征:1984-2012年间,台风造成的灾情损失总体显着上升。台风暴雨自东南沿海向内陆递减,降水强度越强,台风暴雨贡献越显着。台风极端大风主要出现在华东、华南沿海,平均强度增强。(2)浙江灾情及风雨风险:浙江东南部地区受灾较为严重,日降水量50mm以上的台风暴雨频次占比自浙江东南沿海线地区向内递减,在与福建交界处达到最大,暴雨风险最高。另外,浙江东南部、与福建交界处以及杭州湾地区受台风极端大风的侵袭最为频繁,面临风灾的危险性最高。(3)浙江台风灾害风险指数及区划:综合风雨强度指数的高值区分别为温州、台州和宁波,与危险性分析结果吻合。浙江脆弱性较高的地区为经济较为落后、山地较多、易发生地质灾害的西南山区,而在防灾减灾能力较强、房屋质量较高的市区和沿海总体脆弱性较低。本文最终得到的台风灾害综合风险指数及区划与实际灾情对应较好,可以为防台减灾提供重要的背景参考。(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6-06-01)
方胜,刘洪涛[6](2016)在《我市推出台风暴雨雷电灾害风险区划》一文中研究指出3月15日,2016年全市气象灾害联动联防工作会议在市气象局召开,贯彻落实市城市公共安全和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市主要领导讲话要求和市叁防工作会议精神。据了解,为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联动联防的针对性,按照《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相关规定,我市将于今年推出台风暴(本文来源于《深圳特区报》期刊2016-03-16)
陈映强,黄育娇,郑继玲[7](2014)在《基于GIS揭西县台风灾害风险的区划》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和承灾体易损性等3因子的作用,结合台风灾害风险性评价技术和GIS技术,对揭西县台风灾害风险程度进行评价和等级划分,并绘制揭西县台风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河婆镇和东南部凤江、棉湖、塔头等3镇为台风灾害高风险区;总体趋势为:东南向西北地区,台风灾害风险性逐渐降低。(本文来源于《广东气象》期刊2014年06期)
白成祖,张韧,洪梅,郝志男,杨理智[8](2014)在《基于改进型模糊贝叶斯网络的广东省台风风暴潮灾害风险区划》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研究背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和气象灾害频发,其中风暴潮灾害是我国发生频率最高、经济损失最重且危害最大的海洋自然灾害,2008-2013年间风暴潮导致直接经济损失约518亿元,4.06×103万人罹遭灾痛,1.06×103千公顷农田受淹。而中国沿海作为风暴潮影响第一承险体,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全国70%以上的大城市、55%的国民经济收入都分布于此,如何减轻沿海各省台风暴潮灾害造成的损失,尤其是对发生概率小、历史灾情资料严重不足的特大台风暴潮等自然灾害进行风险评估,是我国学术界和经济、社会及管理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来源于《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12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理论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期刊2014-10-24)
张眉[9](2014)在《浙江省台风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GIS技术,将浙江省划分为500m×500m空间单元,利用气象数据、遥感数据、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加权综合评价法、归一化法、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价等方法,分别对台风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进行评估,最后根据风险评估模型得到浙江省台风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结果。评估过程中,将人口和GDP统计数据空间化,其结果作为承灾体脆弱性精细化评估指标,进而提高了台风风险评估与区划的精度。通过对评估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浙江台风风险程度由沿海至内陆递减;风险等级最高的地区主要为沿海地区;次高和中风险区主要是沿海内陆及杭州湾一带的城市:浙江西部地区的风险程度较低。结合承灾体脆弱性精细化评估可以看出,虽然浙北一些城市,例如杭州市的防灾减灾能力较强,属于中等风险区域,受台风正面袭击的概率也较小,但由于主城区GDP产值高,人口密集,一旦遭遇大风和连续的强降水天气,造成的损失不容小觑。(2)将不同等级风险区域截取人口和GDP空间化的结果显示:台风灾害高风险区所对应的人口分布数最多,其次是次高风险区和中风险区;高风险区和中风险区所影响的GDP产值较高,次低和低风险区所影响到的GDP产值相对较低。(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4-06-01)
郭伟,李育慧,庄毅斌,吴建成,陈艺娜[10](2013)在《基于GIS技术的漳州台风灾害风险区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漳州市地处福建省最南端,气候温和,属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天气复杂多变,气象灾害频繁,平均每年受台风影响多达3.3个,属台风灾害的重灾区。本文根据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理论和台风灾害风险形成机制,以201013号台风"鲶鱼"(南北路径)和201011号台风"凡亚比"(东西路径)为例,结合大监站和区域自动站的降水和最大风速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地理信息数据以及相关灾情等资料,借助GIS平台开展台风灾害风险区划研究。结果表明:南北路径台风灾害高风险区主要位于龙海大部以及漳浦、东山、云霄和诏安的沿海一带,低风险区主要位于漳州西部山区;东西路径台风的灾害风险区划除了诏安、云霄北部的风险等级较高及东山、古雷的风险等级较低外,其它分布特征与"南北路径"的大致相同。(本文来源于《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7应对气候变化与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期刊2013-10-22)
台风区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AHP层次分析法,针对传统台风灾害评价系统中评价因子不全面的缺点,以当前灾害学对灾害的评估理论为基础,以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为子系统对浙江省台风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其中致灾因子包括台风暴雨和台风大风;孕灾环境包括地形、河网等自然环境因子;承灾体包括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等社会经济因子以及海塘、堤防等环境因子。分析结果经过可视化最终得出浙江省台风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浙江省各市台风灾害存在地域性差异,总体上从内陆到沿海台风灾害风险逐步增大,而沿海各市之间的灾害风险也不完全相同,可作为台风灾害管理资源分配的理论参考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台风区划论文参考文献
[1].沈浩.江阴市台风灾害风险区划研究[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7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2018
[2].周小梅,杜清运,彭瑞.浙江省台风灾害风险区划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18
[3].刘璐.宁波市台风灾害综合风险区划与评估[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
[4].韩兴勇,李亚琦,岳宗胜.我国渔业台风灾害风险评价及区划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
[5].陆逸.浙江台风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
[6].方胜,刘洪涛.我市推出台风暴雨雷电灾害风险区划[N].深圳特区报.2016
[7].陈映强,黄育娇,郑继玲.基于GIS揭西县台风灾害风险的区划[J].广东气象.2014
[8].白成祖,张韧,洪梅,郝志男,杨理智.基于改进型模糊贝叶斯网络的广东省台风风暴潮灾害风险区划[C].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12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理论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研究.2014
[9].张眉.浙江省台风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
[10].郭伟,李育慧,庄毅斌,吴建成,陈艺娜.基于GIS技术的漳州台风灾害风险区划研究[C].创新驱动发展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7应对气候变化与农业气象防灾减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