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指示副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指示副词,不对称性,时,空形容词,语料库
指示副词论文文献综述
沈怡梦,罗思明[1](2016)在《英汉“指示副词+时/空形容词”语篇不对称性认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立足详尽的语料分析,对比考察英汉"指示副词+时/空形容词"的语篇不对称性,并加以认知功能阐释。研究发现:第一,英汉"指示副词+时/空形容词"具有不对称性;第二,汉语中不仅指示副词"这么"和"那么"存在不对称性,指示副词后面所跟形容词中表示空间的形容词与表示时间的形容词也具有不对称性;第叁,英语中"this/that"作为指示副词时,一般出现在口语或非正式语体中,与汉语一样,英语指示副词"this"和"that"也存在不对称性,且指示副词后面所跟形容词中表示空间的形容词与表示时间的形容词也具有不对称性;第四,时空距离远近、心理距离远近、现实与虚拟以及熟悉度的高低都会影响英汉指示副词"this/that"和"这么/那么"的不对称性。(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期刊2016年09期)
吴迪[2](2013)在《日语“指示副词”的意义与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日语中的“こうそうああどう”在词典中为副词词性和感叹词的词性。本论文是以探究其作为指示类副词的意义和用法为目的。从句法学的角度来看,“こうそうああどう”属于独立词。却不能独立作为句子成分,但具有修饰后面所接词汇的作用。从意义上来说,“こうそうああどう”在词典中为副词词性,但从根本上是由指示词转变而来,主要的功能是指代事物。在语法研究领域,一般称其为“指示类副词”。“こうそうああどう”的复杂之处在于,都有各自的意义、用法,所以有必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首先,通过对副词“こう”的诸多调查实例的分析,来分析“こう”作为指示副词和程度副词的句子构成形式及意义和用法。“こう”具有“こう+动词”、“こう+动词连体形+名词”、“こう+名词+动词(语句)”这叁种句子构成形式,同“言う、考え、思う、呼ぶ”等表示思考、发话、言语行为的动词一起使用,发挥指示作用。在修饰形容词时,表示说话人的语气,同情态动词一起使用,发挥程度副词的作用。其次,探究“そう”作为指示副词和程度副词的句子构成形式及意义、用法。在指示副词的用法中,和表示思考、发话、言语行为的动词一起使用,或同表示人的情感的动词如,“心配する”“安心する”“困る”“ほめる”“軽蔑する”“恐れる”等一起使用,实现其指示副词的作用。与此相反,作为程度副词的用法,“そう”修饰形容词、副词、具有形容词特征的词时,已不具有指示的作用,而是用来表示数量及程度。作为程度副词的特征,同“それほどに”“そんなに”等词一样,多与否定形式呼应。另外把“こう”“そう”从“直示用法”、“照应用法”、“程度副词的区别”这叁个方面进行区分。(1)直示用法,“こう”“そう”的共同点是,二者在表示“直示”的时候,都一般与“言う”“答える”“考える”“思う”“闻く”“见る”等表示思考、发话、言语行为的动词一起使用。但“こう”指示的是眼前的事物,而“そう”解释的意味更强,一般指示的是听话人。(2)副词“こう·そう”的照应用法,同典型的指示词的照应用法有所不同,典型的照应用法如“それこれ”是由照应词和先行词两个要素组成,而“こう·そう”的照应用法必须要同其它的词句一起组合使用。“そう”和“こう”的不同点是:①与指示副词“そう”共同使用的表言语行为的动词,指的并不是说话人的动作。也就是说,“そう”多数是通过对方的行为,来表示说话人的判断或评价。②指示副词“そう”指示的并不依赖具体内容,而是要在了解社会常识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会经常引用他人说的话或是想法。③说话人通过“そう”,用来表示原因、理由或是程度。④通过他人的语言或是想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心情,这种情况用“こう”。⑤说话人通过“こう”来表示所指示谈话内容的根据时,并且所指示内容与第叁者没有关系,仅仅是同说话人和听话人相关,在这种情况下用“こう”更恰当。(3)“こう·そう”在作为程度副词的用法中,共同点是二者在与形容词及具有形容词性质的词一起使用时,表示总结性的概念,发挥了程度副词的作用。不同点是,副词“こう”与形容词及具有形容词性质的词一起使用,在表达说话人当时现场的感受时,多表现出厌烦的心情。与之相反,“そう”多与否定呼应使用,按照一定的句子构成形式,如“それほどに”、“そんなに”这样,表示程度较甚或数量较大。感叹词的“ああ”可以作为独立的句子成分,而副词“ああ”必须要同其他的词句一起才能构成句子成分,也就是说副词“ああ”不能单独作为句子成分,如果不同其他的词结合在一起,就没有意义,也就构不成句子。“ああ”的指示用法也好、程度副词用法也好,都指示说话双方都熟悉的事物或是常识性的知识,也叫做“记忆指示用法”。这只不过是为了给听话人提供方便,由“ああ”限定了焦点化的场面。总之,是以与过去的直接经验相关的要素为指示对象,一般来说没有先行词,不能用眼睛直接看到,也不能直接感受到。最后,副词“どう”同“こうそうああ”有所不同,虽说也称作是“指示副词”但其指示的功能已经非常弱,主要指示了一种不确定的状态,作为条件表现形式,突出了较为极端的情况,特别是很难肯定的情况,以实现表现说话人犹豫不决的心情的作用。在语法学范畴一般称作是呼应副词,从句子构成形式来看,有「どう…か(だい)」型、「どう…だ(だろう)」型、「どう…ない」型,也就是说「どう」和「…か(だい)」「だ…(だろう)」「…ない」等形式呼应使用。这也正体现了呼应副词的作用。另外,也可以构成如,「どう…ても(だって)」、「どう…たら(ば)」等条件复句的形式。这样的句子构成形式从语法范畴来看,与称其为修饰关系相比,更具有句子构成的特征,作为条件表现的形式,实现了突出极端情况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3-04-01)
指示副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日语中的“こうそうああどう”在词典中为副词词性和感叹词的词性。本论文是以探究其作为指示类副词的意义和用法为目的。从句法学的角度来看,“こうそうああどう”属于独立词。却不能独立作为句子成分,但具有修饰后面所接词汇的作用。从意义上来说,“こうそうああどう”在词典中为副词词性,但从根本上是由指示词转变而来,主要的功能是指代事物。在语法研究领域,一般称其为“指示类副词”。“こうそうああどう”的复杂之处在于,都有各自的意义、用法,所以有必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首先,通过对副词“こう”的诸多调查实例的分析,来分析“こう”作为指示副词和程度副词的句子构成形式及意义和用法。“こう”具有“こう+动词”、“こう+动词连体形+名词”、“こう+名词+动词(语句)”这叁种句子构成形式,同“言う、考え、思う、呼ぶ”等表示思考、发话、言语行为的动词一起使用,发挥指示作用。在修饰形容词时,表示说话人的语气,同情态动词一起使用,发挥程度副词的作用。其次,探究“そう”作为指示副词和程度副词的句子构成形式及意义、用法。在指示副词的用法中,和表示思考、发话、言语行为的动词一起使用,或同表示人的情感的动词如,“心配する”“安心する”“困る”“ほめる”“軽蔑する”“恐れる”等一起使用,实现其指示副词的作用。与此相反,作为程度副词的用法,“そう”修饰形容词、副词、具有形容词特征的词时,已不具有指示的作用,而是用来表示数量及程度。作为程度副词的特征,同“それほどに”“そんなに”等词一样,多与否定形式呼应。另外把“こう”“そう”从“直示用法”、“照应用法”、“程度副词的区别”这叁个方面进行区分。(1)直示用法,“こう”“そう”的共同点是,二者在表示“直示”的时候,都一般与“言う”“答える”“考える”“思う”“闻く”“见る”等表示思考、发话、言语行为的动词一起使用。但“こう”指示的是眼前的事物,而“そう”解释的意味更强,一般指示的是听话人。(2)副词“こう·そう”的照应用法,同典型的指示词的照应用法有所不同,典型的照应用法如“それこれ”是由照应词和先行词两个要素组成,而“こう·そう”的照应用法必须要同其它的词句一起组合使用。“そう”和“こう”的不同点是:①与指示副词“そう”共同使用的表言语行为的动词,指的并不是说话人的动作。也就是说,“そう”多数是通过对方的行为,来表示说话人的判断或评价。②指示副词“そう”指示的并不依赖具体内容,而是要在了解社会常识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会经常引用他人说的话或是想法。③说话人通过“そう”,用来表示原因、理由或是程度。④通过他人的语言或是想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心情,这种情况用“こう”。⑤说话人通过“こう”来表示所指示谈话内容的根据时,并且所指示内容与第叁者没有关系,仅仅是同说话人和听话人相关,在这种情况下用“こう”更恰当。(3)“こう·そう”在作为程度副词的用法中,共同点是二者在与形容词及具有形容词性质的词一起使用时,表示总结性的概念,发挥了程度副词的作用。不同点是,副词“こう”与形容词及具有形容词性质的词一起使用,在表达说话人当时现场的感受时,多表现出厌烦的心情。与之相反,“そう”多与否定呼应使用,按照一定的句子构成形式,如“それほどに”、“そんなに”这样,表示程度较甚或数量较大。感叹词的“ああ”可以作为独立的句子成分,而副词“ああ”必须要同其他的词句一起才能构成句子成分,也就是说副词“ああ”不能单独作为句子成分,如果不同其他的词结合在一起,就没有意义,也就构不成句子。“ああ”的指示用法也好、程度副词用法也好,都指示说话双方都熟悉的事物或是常识性的知识,也叫做“记忆指示用法”。这只不过是为了给听话人提供方便,由“ああ”限定了焦点化的场面。总之,是以与过去的直接经验相关的要素为指示对象,一般来说没有先行词,不能用眼睛直接看到,也不能直接感受到。最后,副词“どう”同“こうそうああ”有所不同,虽说也称作是“指示副词”但其指示的功能已经非常弱,主要指示了一种不确定的状态,作为条件表现形式,突出了较为极端的情况,特别是很难肯定的情况,以实现表现说话人犹豫不决的心情的作用。在语法学范畴一般称作是呼应副词,从句子构成形式来看,有「どう…か(だい)」型、「どう…だ(だろう)」型、「どう…ない」型,也就是说「どう」和「…か(だい)」「だ…(だろう)」「…ない」等形式呼应使用。这也正体现了呼应副词的作用。另外,也可以构成如,「どう…ても(だって)」、「どう…たら(ば)」等条件复句的形式。这样的句子构成形式从语法范畴来看,与称其为修饰关系相比,更具有句子构成的特征,作为条件表现的形式,实现了突出极端情况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指示副词论文参考文献
[1].沈怡梦,罗思明.英汉“指示副词+时/空形容词”语篇不对称性认知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6
[2].吴迪.日语“指示副词”的意义与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