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州人均住房面积逾10平方米(论文文献综述)
周贺[1](2021)在《中国产业集聚对区域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产业集聚作为既能够影响房地产市场需求又能够影响房地产市场供给的重要经济变量,与房地产价格上涨存在着紧密的理论关联。同时,产业集聚作为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典型化特征之一,代表了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因此,研究产业集聚对我国区域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包括为解释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提供新视角与新证据,发现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区域分化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及为不同城市结合实际开展房地产市场调控和制定产业政策提供有益参考。本文在界定人口集聚、房地产和房地产价格相关概念后,对国内外有关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重视现实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进行阶段性分析;运用经济理论分析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以及产业集聚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作用机制和门限效应表现;选取合适经济变量,以中国35个大中城市数据为样本,应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和门限面板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本文获得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是我国产业集聚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和产业差异,房地产价格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产业集聚在东中西三大地带间差异明显,除北京和海南外,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产业区位熵指数明显大于1,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除了河南、安徽、内蒙古、陕西等省份表现较好外,包括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其他省份制造业集聚水平均较低。与制造业不同,以开发建设为主导的中西部地区,建筑业普遍具有较高的集聚水平。而金融业因其强大的中心集聚力,导致金融业集聚不仅存在明显的东中西差异,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带内省际差异,来源于第三产业的房地产业集聚表现出与金融业相似的特点,且其与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冷热密切相关。根据各地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数据,对比发现我国东部地区房地产价格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且东部省份的房地产价格分化严重,35个大中城市的土地成本数据也表现出了相似的特征。二是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具有显着的影响。理论上,产业集聚能够影响居民的房地产购买能力和数量,从而提升房地产的市场需求,同时产业集聚能够影响土地供给和房地产开发融资成本,从而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因此,产业集聚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影响房地产价格。以35个大中城市数据为样本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制造业和建筑业集聚对房地产集聚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金融业和房地产业集聚影响不显着,这反映了以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发展更能够长期影响房地产的价格水平,我国房地产价格水平的上涨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实体经济支撑的。考虑到房地产价格对产业集聚的反向影响关系,对模型内生性进行讨论,并采用新的核心解释变量测量方法和变更样本时间跨度的方式再次进行估计,发现研究结论是稳健的。此外,工资收入、财富水平、建筑成本、土地成本均对房地产价格具有显着正向影响,房屋竣工面积对房地产价格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与房地产价格的供需决定理论的预期结论相一致。三是人口集聚和土地成本是产业集聚影响房地产价格的重要机制变量。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是经济集聚理论成立的两大基础,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流动的主要原因,产业集聚导致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推动了人口集聚的发生,人口的居住需求又刺激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扬。产业集聚推动政府平衡工业用地与住宅土地供给,由于新增土地出让收入具有政府财政平衡和补贴工业用地基础设施建设的功能,这强化了政府提高土地价格的城市土地经营动机,进而推高了房地产成本和销售价格。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人口集聚和土地成本能够部分的传导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人口集聚和土地成本是产业集聚作用于房地产价格的重要影响机制。四是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门限效应特征,符合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城市在自然条件、区位条件、产业结构等多个方面存在差异,城市异质性能够影响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作用大小,即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存在着异质性影响。选取产业集聚水平、人口集聚水平和土地成本等反映城市异质性和房地产市场发展条件的变量为门限变量,实证结果证实了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是异质的,研究还发现对于大多数正处于发展中的城市来说,城市总体产业集聚水平较低、人口集聚水平较低和土地成本较低,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正向影响更大。分产业来看,制造业集聚在城市产业集聚水平不高时对房地产价格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大,而金融业集聚在城市产业集聚水平高于某一门槛后对房地产价格的正向促进作用则日益增强,这与产业升级理论下的城市经济发展现实相一致,对于北京上海等产业集聚度高的城市来说,金融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起到了更大的作用,而对于大多数普通城市,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集聚发展能够显着的拉动房地产价格上涨。基于上述研究结论,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房地产市场发展实际,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的政策建议:一是促进各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缩小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产业集聚差距和房地产价格差距。二是重视人口集聚对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尽可能采取多种形式保障好大中城市流入人口的住房问题。三是重视大中城市土地成本持续上升导致的房地产价格攀升问题,合理解决地方政府用住宅土地出让收入补贴工业用地开发成本,用住宅土地出让收入弥补财政赤字的问题,彻底遏制地方政府提高土地价格、助推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土地经营动机。加强顶层设计和对财税制度、官员晋升评价、中央地方事权划分、土地性质变更出让等多项重要经济制度的系统性改革,将房地产回归到居住属性的普通商品,实现“房住不炒”的房地产市场发展目标。
赖如意[2](2020)在《基于人力资本中介效应的居住成本对城市创新能力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经济新常态下,创新成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新引擎,城市作为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单元,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对国家建设创新体系至关重要。住房价格快速上涨使得居住成本不断上升,直接影响劳动者就业和择业过程中选择城市的行为,从而导致劳动力不合理流动,这成为制约城市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加之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城市吸引并留住劳动力为城市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问题:住房价格上涨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方向及影响程度;劳动力流动视角下,住房价格上涨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路径;不同住房价格水平下,劳动力聚集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聚焦“住房价格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问题,梳理相关文献综述发现,从研究层面看,多采用省级层面数据;从研究深度看,多侧重于住房价格与创新能力的直接效应验证,虽对内部传导机制进行理论分析,但缺乏内部传导机制的检验。且直接效应的影响方向结论不一;从指标选取看,多数学者仅采用住房价格这一因素,而忽略了住房价格的高低衡量标准应该与收入相结合,劳动者流动的关键在于自身相对效用的大小。基于此,本文利用2008-2017年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纳入居住成本指标精准衡量城市住房价格的高低、切实反映劳动力的相对效用,以住房价格上涨影响劳动力流动为研究视角,从城市层面探究居住成本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首先,探究居住成本对城市创新能力的直接影响效应;其次,引入异质性劳动力概念,探究居住成本上涨对城市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影响;紧接着,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居住成本对城市创新能力的间接影响效应,验证人力资本的中介传导机制;最后利用面板门槛模型,探究不同居住成本水平下,人力资本与城市创新能力的门槛效应,提出促进城市创新能力导向下的最优居住成本区间。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城市住房价格上涨带来的居住成本的上升,抑制劳动力流入,不利于城市人力资本集聚。(2)人力资本集聚对城市创新能力起促进作用;居住成本上涨对城市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负向影响,其中人力资本充当中介作用,中介效应相对大小为55.70%。(3)不同居住成本水平下,人力资本与城市创新能力存在门槛效应;在促进城市创新能力导向下,低居住成本水平为最优居住成本区间,此时居民租房支付能力为轻度支付困难及以上。(4)从提升城市创新能力角度看,近三年35个大中城市仅二成城市居住成本区间处于最优区间,人力资本对城市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
李绪玮[3](2020)在《收入差距对居民住房负担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住房与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形势严峻。一方面是收入差距处于较高水平,另一方面是房价高企、居民住房负担压力较大。因此,从收入分配视角对居民住房负担进行探讨,对于提升居民福利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共享发展理念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具体体现。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选取28个地级市数据构建实证样本,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GMM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从而明确收入差距影响居民住房负担能力的效应和路径。理论分析表明,住房同时具有消费和投资二重属性,收入差距通过降低收入中位数和推高房价两个路径对中等收入居民的住房负担能力产生影响。其中,收入差距对房价的推高作用的从储蓄率、住房需求和住房供给三个层面展开;从需求侧看,收入差距扩大刺激了高收入群体的投资需求(投资效应),最终推高房价,加重中低收入居民住房负担;从供给侧来看,只有中高收入群体对住房的需求才能构成潜在的有效需求,使得房地产开发企业将目标集中于这类群体,从而导致低收入群体被挤出住房产权市场之外(“追高逐低”现象),由此引致的房价改变会减弱居民平均住房负担能力。实证结果表明:(1)收入差距扩大将引致中等收入居民住房负担能力减弱;(2)这种引致作用在住房产权市场和租赁市场表现出不同的效应,收入差距每扩大1%,住房产权市场居民住房负担能力将减弱1.42%-2.4%,租赁市场减弱0.31%-0.37%左右;(3)收入差距对居民住房负担能力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对于住房产权市场,东部城市的影响效应显着大于非东部城市;租赁市场,在非东部城市具有显着削弱作用,东部城市表现不显着。(4)从影响路径上看,收入差距对房价和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呈现出显着地正向影响,但从影响效应上看,收入差距对房价的边际影响是对收入边际影响的3倍。因此,收入差距引致居民住房负担能力增加,主要是通过房价的快速上升来实现的,其抵消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的影响。最后提出政策建议:第一,强化按劳分配的主体作用,避免收入分配向资产分配过度集中;第二,因地施策并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和监管,提高住房保有成本;第三,丰富居民投资渠道;第四,提供空置住房处理绿色通道,增加经济适用房的供给比例,避免资源浪费。
刘鑫[4](2020)在《杭州市基础人才住房问题研究 ——以大学毕业生情况调查为例》文中认为住房作为人类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是我国各大城市获取优质人才资源并且赢得未来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本文以杭州市为例,选取大学毕业生这类基础人才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该群体的住房需求与住房困难,从供求平衡的角度研究人才住房市场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内外住房经验的基础上,为杭州市解决好基础人才群体的住房问题、合理供应人才住房资源提供一些参考建议。本文首先阐明了满足人才住房需求对于城市人才引进的重要作用以及人才住房资源的合理供给对于城市发展与竞争力提升的积极贡献。然后对杭州市人才住房市场供给情况与住房价格时空变化进行介绍,揭示出人才住房市场面临着总体供给缩减、住房价格攀升、住房保障不到位等现实挑战。之后,通过对331位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发现住房支付能力不足是导致基础人才群体面临自有住房率低、住房成本高、住房保障覆盖率低等住房困难的主要因素。此外,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收入水平、住房支出与居留意愿会对基础人才群体的住房支付能力产生显着影响。基于剩余收入法对住房支付能力的测算结果表明,月收入8000元以上的基础人才可以在杭州市区实现租房自由;在首付款支付的前提下,月收入达到10000元的基础人才基本具备购买40平方米住房的能力,且贷款方式和家庭结构的不同使得该群体的购房支付能力呈现较大的差异。最后,针对基础人才群体住房支付能力不足、人才住房市场资源配置错位、人才住房保障政策矛盾凸显的主要问题,本文提出了提高人才群体住房支付能力、加强住房市场监管与调控力度、优化住房供给与需求结构、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与资源配置等政策建议。
白玉[5](2020)在《我国商品房价格涟漪效应及其区域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房地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商品房价格更是能反映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情况和稳定程度。1980年以来,国外学者开始研究房价在区域或城市间的传导关系,这就是本文研究的涟漪效应,即商品房价格在中心城市或地区的上升或下降,会随时间逐渐传到其他城市或地区,带动其商品房价格上涨的现象。那么,我国商品房价格是否存在涟漪效应?若存在涟漪效应,商品房价格涟漪效应的传导途径是怎样的?涟漪效应的源头城市是哪些?政府在制定房地产调控政策时是否该依据涟漪效应因城施策?立足于这些问题,本文对我国商品房价格的涟漪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展开研究。本文首先根据经济学原理,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阐述了商品房价格涟漪效应的理论基础;其次,回顾了我国住房商品化的改革历程并对房地产市场现状进行分析;接着,将我国35个大中城市划分为7个区域,通过向量自回归(VEC)模型分析了各区域商品房价格涟漪效应的传导路径、方向及强度,并确定了各区域涟漪效应的核心城市;最后,以7个区域35个城市商品房价格的年度数据为被解释变量,以选定的全国宏观经济变量和区域微观经济变量为解释变量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别在有无涟漪效应两种条件下分析全国层面的房地产宏观经济政策和区域的微观经济变量对各个区域商品房价格的影响程度。通过以上研究,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两点,其一:我国商品房价格存在涟漪效应现象,且我国各区域商品房价格存在涟漪中心,即涟漪效应的核心城市:北部沿海区域的北京、东部沿海区域的上海、东北区域的沈阳、南部沿海区域的深圳、中部区域的武汉、西南区域的成都、西北区域的呼和浩特,都对各区域内其他城市商品房价格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并且对核心城市商品房价格的关系研究得出,商品房价格的涟漪作用不仅仅是由于地域邻近而存在;其二,从商品房价格的影响因素研究得出:居民收入水平和房地产投资水平是各区域商品房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财政收入水平为次要因素,且三个因素对商品房价格的上涨有正向推动作用;在引入涟漪效应下分析我国商品房价格的影响因素得出:财政收入水平(REV)、居民收入水平(INC)、核心城市商品房价格(HXHP)均为商品房价格上涨的正向驱动因素。
刘雪寒[6](2020)在《信贷供给对我国城市房价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98年我国房地产市场走上市场化轨道后,我国房地产市场就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房地产市场的迅速扩张一方面是由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对于改善住房条件的客观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全国房价的不断上涨,开始出现信贷资源大量进入房地产市场进行房地产投机的现象。通过对过往相关研究和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的梳理后可以看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繁荣既受到了我国相关文化传统和政策演替的影响,也与信贷因素密不可分。我国居民中普遍存在的金融排斥导致居民缺乏合适的投资品,而部分城市房价的稳步增长,使得房地产投资回报率颇为可观。且当下我国房产持有成本并不高,部分城市还可以获得稳定的房租收入,这都使得房地产投资热度持续不减。本文针对金融因素对于我国不同地区城市房价的影响展开研究,进而为国家下一时期对全国不同城市房地产市场进行更具针对性的调控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从而达到促进各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目标。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基础理论和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状,基于空间计量的视角对我国282个地级市房价与相关影响因素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而在我国大量存在的“以租养贷”的模式也间接增加了房地产市场内信贷供给。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我国各地区的房地产价格普遍与当地信贷资源充裕程度有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东部地区城市房地产市场对周边邻近城市信贷资源集聚能力较强。第二,在国家调控下房地产市场新时期,当地落户人口增加的城市房价也趋于上升,人口净流入城市产生的住房需求对当地房价水平有支撑作用。第三,我国一线城市大量外来人口催生了交易活跃的房屋租赁市场,低持有成本和高房租使得我国部分城市“以租养贷”模式的房地产投机行为依旧有利可图,对于房地产市场治理可以通过完善房屋租赁市场相关政策法规着手。最后,本文针对相关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旨在为我国下一时期针对不同地区城市不同的房地产市场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政策调控,维护全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也有助于更有效率的配置社会信贷资源。
朱凯悦[7](2019)在《城市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潜力评价研究 ——以35个大中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住房租赁市场的培育和发展,符合新时代居民对住房的多层次需求。目前,我国正在加快推进住房租赁市场的完善和发展,但受不同地区环境的影响,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对政府和企业在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决策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对不同城市的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潜力进行评价。分析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性及影响因素,能够使城市更加明确自身发展的优势、劣势,从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对加速我国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文献,分析研究现状存在的不足,概述住房租赁市场相关概念及理论的基础上,提炼出影响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潜力的7大关键性因素,分别为经济产业基础、产业创新能力、居民购买能力、公共资源条件、区位交通环境、区域人口现状、住房供应状况。通过利用SPSS进行科学的信效度分析,剔除无效指标,最终构建了包含7个一级指标以及23个末级指标的城市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潜力评价体系。实证研究阶段,首先基于熵权法确定了指标的权重,然后利用熵权-TOPSIS评价模型对我国人口净流入的35个大中城市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潜力进行综合评价,从而确立35个大中城市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潜力排名结果。最后在运用SPSS对评价结果聚类的基础上,对同一潜力层级城市以及不同潜力层级城市之间进行城市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潜力的差异性分析。研究得出,大中城市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潜力较高,但各城市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潜力差异很大。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受经济产业实力及住房需求的主要影响,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天津、重庆、武汉、杭州、南京等城市紧随其后,受城市发展环境的影响,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潜力相对薄弱。最后文章根据对各个不同潜力层级城市的分析,对健全我国住房租赁市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并且针对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研究的不足与展望。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在于论文题目新颖且具有现实针对性,并且打破以往定性研究局限,运用定量方法——结合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潜力的影响因素和相关理论,从影响住房租赁市场供给潜力与需求潜力两大方面7个层级共23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35个大中城市的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潜力进行实证研究,为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实践提供指导建议。
师梦语[8](2019)在《城市软实力对住宅商品房价格的影响研究 ——基于35个大中城市的实证数据》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转变在房地产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主要是从“不够住”问题转变为局部供给不足与去库存问题并存的供给结构失衡问题;随着城市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软实力的竞争伴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激烈,并逐渐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尽管房价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显着联系,但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城市之间其房价可能存在较大差距,仅从城市经济发展层面已经不能对城市间的房价差异进行解释。因此,本文尝试从城市软实力的角度研究其对住宅商品房价格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这种影响的区域差异性,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优化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论文在对城市软实力、住宅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等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明确城市软实力及住宅商品房价格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结合城市软实力内涵及研究现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频度统计和理论分析等方法,从环境质量、文化教育、公共服务、对外开放四个维度构建城市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35个城市2010年至2016年间的软实力综合得分进行计算;将城市软实力作为住宅商品房价格的解释变量初步构建回归模型,结合住房价格供需理论及特征价格模型,分别从供给端和需求选取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引入模型,构建最终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实证结果,得出如下结论:一方面,35个大中城市的软实力水平呈现出逐年提升趋势,从东部沿海至中西部内陆城市软实力水平依次减弱;另一方面,无论是35个大中城市全样本,还是东中西部各区域样本,城市软实力对住宅商品房的价格均具有显着正向作用,但与经济基本面因素相比,影响相对较小;不同区域间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别,东部地区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影响最小。根据实证结论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建议对策,一方面应重视城市软实力的提升,为城市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另一方面在制定全国性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时,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建立长效机制,提高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同时协调城市发展,缩小区域差距,坚持协调发展的总基调,聚焦落后区域发展并加快城市群经济带建设,实现城市及区域间的均衡发展。
陈桦[9](2019)在《多因素房地产价格预测模型 ——基于福州房地产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追求高档的生活。由此,购房需求也越来越大。其中,商品房价格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影响商品房价格的因素很多,既有宏观因素,也有微观因素。本文先根据房地产需求和供给理论从两个方面探讨和分析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因素,然后回顾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剖析影响房地产价格变化的因素,并以此为依据挑选变量因素,搜集数据,建立相应的模型。本文在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福州市的房地产为例,通过回归分析法,对福州市2003~2017年的房地产数据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房地产价格的需求预测模型和供给预测模型,对福州市未来房地产价格进行了预测,并就预测结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需求关系模型中,城镇化率与房价格呈正相关,居民年末储蓄余额房价呈负相关;在供给关系模型中,房屋施工面积与房价呈正相关,房屋竣工面积与房价呈负相关。同时,对过去的房地产政策进行回顾和解析,分析房地产政策对房价影响。本文最后,结合模型预测结果和房地产政策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关改进建议。
姜似海[10](2018)在《资源、机会与能力:易地扶贫搬迁与农村资源重新配置的经济人类学考察 ——元阳县良心寨村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云南省元阳县良心寨村易地扶贫搬迁为切入点,在对搬迁的原因和政策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过程中在国家扶贫政策和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关利益主体如何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机会结构和发展能力获得扶贫搬迁指标和国家政策扶持。并在移民社区建设过程中搬迁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彝族移民如何利用自身的社会文化资源实现社会结群,以及作为少数派的哈尼族移民遭遇彝族文化冲击时如何实现适应与调适。同时搬迁后,搬迁人口如何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机会结构和发展能力与具体的环境相结合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从而形成具有差异性的资源配置格局和发展路径选择。最终,不同的搬迁人口在资源转移的基础上如何利用国家扶贫政策和参与区域开发的机会实现自身物质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拓展,进而如何利用新旧资源在新的社会环境中进行重新组合和配置,从而在资源重新配置过程中,即在资源的技术配置和社会配置的相互关系中实现搬迁人口经济收入增加、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秩序重构。从良心寨村易地扶贫搬迁的效果来看,该搬迁项目的安置类型属于行政村内就近安置,就作为避灾和摆脱迁出地居住空间限制而言,已达到其最初目的。并且行政村内就近安置搬迁人口并没有完全脱离原来的社会文化空间和放弃原来的耕地等自然资源,因此无论在社会文化还是生产生活等方面都比较容易实现适应与调适。但作为扶贫和拓展搬迁人口发展空间的途径而言,行政村内就近安置并没有因搬迁本身而使得搬迁人口的资源禀赋和发展空间得到实质性的拓展,其资源禀赋和发展空间的进一步获得依然依赖于国家扶贫政策和区域扶贫开发等发展战略的支持。因此易地扶贫搬迁能否实现脱贫与发展的目标,还取决于搬迁人口能否有效利用原来的资源以及充分利用优先获得国家扶贫政策支持和享受扶贫资源分配的权利拓展自身的资源禀赋的同时,通过政府提供的技能培训和在旅游开发中发挥自身的文化资本优势实现人力资本投资和提升自己的发展能力。从而利用国家产业扶贫的契机调整耕地利用制度和从业结构,并积极参与区域开发实现“外部资源内部化”,实现资源和发展空间的拓展,形成新的资源配置格局和经济发展新动能。事实上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具体实践中,不同地区因其社会发展条件和发展状况的差异,其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精准脱贫的发展路径和政策支撑也表现出不同的方式和形式。同时,由于地区文化差异以及潜在搬迁对象之间在资源禀赋、机会结构和行动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导致易地扶贫搬迁的成因、搬迁对象类型以及搬迁实施过程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就良心寨村易地扶贫搬迁而言,作为国家和政府实现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在政策支撑上,表现出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和“红河州南部山区综合扶贫开发”政策的双重特征。从易地扶贫搬迁的成因来看,其直接原因是由于山体滑坡自然灾害导致部分村民居住安全出现问题,因此需要通过迁移的方式获得新的居住空间,使得生活生产能够正常进行。然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资源禀赋、机会结构和发展能力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搬迁户类型,主要包括滑坡受灾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随迁户以及危房改造户等;但从国家扶持政策的角度来看,又将搬迁对象划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和随迁户(即非建档立卡贫困户或同步搬迁户)两种类型;从民族成分来看,良心寨村搬迁户还可以划分为彝族和哈尼族两种类型。从而使得良心寨村易地扶贫搬迁的原因不仅仅局限于山体滑坡自然灾害上,还存在更深层次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因素。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村民之间存在诸多差异以及多方利益博弈导致搬迁户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的情形,并且不同搬迁户类型不仅反映了不同搬迁人口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还导致搬迁户之间对扶贫资源以及自身的资源禀赋、机会结构和发展能力的利用方式差异,从而形成不同搬迁对象实现脱贫和发展的路径差异。质而言之,是不同搬迁户基于自身条件以及对未来发展空间的期待差异,即基于不同的机会成本考量形成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的行为方式和实现脱贫、发展途径。在不同搬迁人口选择、支配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等的机会、能力和方式差异中,以及由这些资源构成的资源利用或资源配置格局中,不同搬迁人口支配的不同资源的资源存量和增量的组合、增长过程不断行塑着人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即在资源重新配置和经济增长过程中,并且在资源的技术配置和社会配置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经济资本累积向象征资本累积的资本转化,从而实现“权利的重新配置”或“支配性结构权利”的再分配。积极参与占主导地位的现存社会秩序的建构,成为重塑自身新的社会地位的能动主体。基于此,使得易地扶贫搬迁与农村资源重新配置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获得意义。
二、福州人均住房面积逾10平方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州人均住房面积逾10平方米(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产业集聚对区域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1.3.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集聚 |
2.1.2 房地产 |
2.1.3 房地产价格 |
2.2 产业集聚相关理论 |
2.2.1 产业区理论 |
2.2.2 工业区位理论 |
2.2.3 增长极理论 |
2.2.4 新经济地理理论 |
2.2.5 竞争优势理论 |
2.3 房地产价格决定的相关理论 |
2.3.1 供需理论 |
2.3.2 地租与竞租理论 |
2.3.3 城镇化理论 |
第3章 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的阶段性分析 |
3.1 房地产市场的形成阶段 |
3.2 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阶段 |
3.3 房地产市场的政府主导阶段 |
3.4 房地产市场的稳健发展阶段 |
第4章 我国产业集聚测量和房地产市场区域差异 |
4.1 中国产业集聚程度现状 |
4.1.1 产业集聚的测量方法 |
4.1.2 我国不同产业集聚的区域差异表现 |
4.2 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区域差异分析 |
4.2.1 我国房地产价格变化的总体趋势 |
4.2.2 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区域差异分析 |
4.2.3 我国房地产价格的省际差异分析 |
第5章 不同产业集聚影响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实证研究 |
5.1 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的理论分析 |
5.1.1 影响房地产的购买需求 |
5.1.2 影响房地产的供给 |
5.1.3 理论模型 |
5.2 面板数据模型及估计方法 |
5.2.1 静态面板数据模型 |
5.2.2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城市样本选择 |
5.3.2 实证模型与指标选取 |
5.3.3 相关性分析 |
5.3.4 估计结果与分析 |
5.4 内生性讨论与稳健性检验 |
5.4.1 房地产价格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
5.4.2 内生性处理与结果分析 |
5.4.3 稳健性检验 |
第6章 产业集聚影响房地产价格机制的实证研究 |
6.1 产业集聚影响房地产价格的机制分析 |
6.1.1 产业集聚通过人口集聚影响房地产价格 |
6.1.2 产业集聚通过土地供给影响房地产价格 |
6.2 中介效应检验 |
6.2.1 中介效应检验模型 |
6.2.2 中介变量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人口集聚的中介效应检验 |
6.3.2 土地成本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7章 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非线性影响 |
7.1 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非线性影响的理论分析 |
7.1.1 城市异质特征与外部条件差异 |
7.1.2 产业集聚影响的边际效应递减 |
7.2 非线性实证模型构建 |
7.2.1 门限面板回归模型介绍 |
7.2.2 门限变量选取 |
7.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3.1 产业集聚对房价水平的非线性影响 |
7.3.2 不同行业集聚对房价水平的非线性影响 |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人力资本中介效应的居住成本对城市创新能力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1.7 难点 |
1.8 拟得出结论 |
1.9 研究框架图及章节排布 |
1.10 资料及数据收集 |
1.11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劳动力流动的研究进展 |
2.1.1 劳动力流动因素研究进展 |
2.1.2 住房价格对劳动力流动的研究进展 |
2.1.3 本节综述的简析 |
2.2 城市创新相关研究进展 |
2.2.1 城市创新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2.2.2 住房价格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 |
2.2.3 本节综述的简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住房支付能力、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
3.1 我国住房支付能力现状 |
3.1.1 我国住房价格趋势 |
3.1.2 住房支付能力模型 |
3.1.3 大中城市住房支付能力 |
3.1.4 本节小结 |
3.2 我国创新能力现状 |
3.2.1 我国创新投入情况 |
3.2.2 我国创新产出情况 |
3.2.3 大中城市创新投入与产出情况 |
3.2.4 本节小结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介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介绍 |
4.1 中介效应模型介绍 |
4.1.1 相关概念及应用 |
4.1.2 模型基本形式 |
4.1.3 中介效应分析及验证 |
4.2 面板门槛模型介绍 |
4.2.1 相关概念及应用 |
4.2.2 模型基本形式 |
4.2.3 门槛值估计方法 |
4.2.4 模型相关检验 |
4.2.5 模型优缺点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居住成本对人力资本的影响研究 |
5.1 本章研究设计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3 研究变量设定 |
5.3.1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
5.3.2 解释变量的选取 |
5.3.3 控制变量的选取 |
5.4 样本选择、数据来源 |
5.4.1 样本选择 |
5.4.2 数据来源 |
5.5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6 实证模型的构建 |
5.7 实证分析 |
5.7.1 面板数据平稳性检验 |
5.7.2 豪斯曼检验 |
5.7.3 实证结果分析 |
5.8 稳健性检验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居住成本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
6.1 本章研究设计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3 研究变量的选取 |
6.3.1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
6.3.2 核心解释变量的选取 |
6.3.3 控制变量的选取 |
6.4 样本选择、数据来源 |
6.5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6 实证模型的构建 |
6.7 居住成本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 |
6.7.1 面板数据平稳性检验 |
6.7.2 直接效应分析 |
6.7.3 中介效应分析 |
6.8 门槛效应验证 |
6.8.1 面板数据平稳性检验 |
6.8.2 模型的确定与检验 |
6.8.3 实证结果分析 |
6.8.4 门槛变量估计值与真实值比较 |
6.9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与建议 |
7.1.1 研究结论 |
7.1.2 政策启示 |
7.2 不足与展望 |
7.2.1 论文中的不足 |
7.2.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收入差距对居民住房负担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回顾 |
2.1 概念测度 |
2.2 收入差距对居民住房负担能力的影响 |
2.3 收入差距对房价的影响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住房的二重性理论 |
3.2 收入差距影响住房负担能力的路径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收入差距对住房负担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模型设定 |
4.2 样本构建 |
4.3 实证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4)杭州市基础人才住房问题研究 ——以大学毕业生情况调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杭州市人才住房市场供给情况 |
2.1 商品住宅市场供给情况 |
2.2 住房租赁市场供给情况 |
2.3 住房保障市场供给情况 |
2.4 本章小结 |
3 杭州市基础人才住房需求与住房困难 |
3.1 数据获取与收集 |
3.2 基础人才的住房需求 |
3.3 基础人才的住房困难 |
3.4 本章小结 |
4 杭州市基础人才住房支付能力实证研究 |
4.1 住房支付能力概述 |
4.2 住房支付能力Logistic回归分析 |
4.3 基于剩余收入法的住房支付能力测算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杭州市基础人才住房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 |
5.1 问题分析 |
5.2 经验借鉴 |
5.3 政策建议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主要贡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我国商品房价格涟漪效应及其区域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商品房价格涟漪效应的文献综述 |
1.2.2 涟漪效应研究方法的文献综述 |
1.2.3 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5.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商品房价格涟漪效应的理论分析 |
2.1 商品房价格涟漪效应的理论基础 |
2.1.1 空间异质性 |
2.1.2 空间依赖性 |
2.1.3 经济增长极理论 |
2.2 商品房价格涟漪效应的现实基础 |
2.2.1 区域经济一体化 |
2.2.2 楼市政策同质化 |
2.2.3 交通建设全国化 |
2.2.4 购房特征趋同化 |
第三章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住房市场的调控历程 |
3.1.1 初始调控(1998-2004) |
3.1.2 加码调控(2005-2008 上) |
3.1.3 逆向调控(2008 下-2010) |
3.1.4 “双限”调控(2010-2019) |
3.2 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 |
3.2.1 需求因素 |
3.2.2 供给因素 |
3.3 我国房价的区域差异化分析 |
第四章 商品房价格涟漪效应的实证分析 |
4.1 模型建立 |
4.2 数据选取及平稳性 |
4.3 区域核心城市的选取 |
4.3.1 协整检验 |
4.3.2 各区域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4.3.3 核心城市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4.4 商品房价格涟漪效应在区域内的传导分析 |
4.4.1 脉冲响应函数 |
4.4.2 方差分解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引入涟漪效应的区域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
5.1 我国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
5.1.1 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5.1.2 研究方法和模型的设定 |
5.1.3 指标选择及数据处理 |
5.2 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2.1 全样本分析 |
5.2.2 个体分析 |
5.3 引入涟漪效应的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本文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6)信贷供给对我国城市房价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2 信贷供给对城市房价影响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信贷供给 |
2.1.2 房地产价格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金融排斥理论 |
2.2.2 区位经济理论 |
2.2.3 地理学第一定律 |
3 我国信贷供给与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 |
3.1 我国信贷供给现状 |
3.2 我国房地产市场经济现状 |
3.3 房地产市场政策现状 |
4 信贷供给对我国城市房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数据来源 |
4.2 相关指标选取及描述性统计 |
4.2.1 指标选取 |
4.2.2 相关指标描述性统计 |
4.3 总体实证分析 |
4.3.1 信贷供给对城市房价影响的空间差异性分析 |
4.3.2 分时期信贷供给对城市房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
4.3.3 受“以租养贷”形式影响信贷供给对城市房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
5 信贷供给对我国城市房价影响相关政策建议 |
5.1 充分考虑到信贷供给对城市房价影响的空间差异性 |
5.1.1 东部省份充分利用地区间经济协同作用 |
5.1.2 中部省份引导信贷资源流向地区优势产业 |
5.1.3 西部省份加快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
5.1.4 一线城市疏解中心城区人口 |
5.2 完善和规范房屋租赁市场 |
5.3 完善金融市场疏导居民储蓄投资方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城市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潜力评价研究 ——以35个大中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论文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及难点 |
1.4.1 本文创新点 |
1.4.2 本文研究难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概述 |
2.1 相关概念解释 |
2.1.1 住房租赁 |
2.1.2 住房租赁市场 |
2.1.3 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潜力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城市竞争力理论 |
2.2.2 新型城镇化理论 |
2.2.3 住房租赁市场供求关系 |
第3章 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 指标体系构建理论框架 |
3.3 指标体系建立 |
3.3.1 初步指标体系建立 |
3.3.2 指标体系信度分析 |
3.3.3 效度分析 |
3.3.4 修正后指标体系 |
第4章 35个大中城市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潜力评价研究 |
4.1 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潜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
4.1.1 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的权重 |
4.1.2 运用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 |
4.2 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 |
4.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 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潜力综合评价 |
第5章 评价结果分析与对策建议 |
5.1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1.1 评价结果的一般性分析 |
5.1.2 评价结果的聚类分析 |
5.2 对策建议 |
5.2.1 进一步明确住房租赁市场在住房市场体系中的地位 |
5.2.2 加强对不同城市住房租赁市场潜力的分析评价 |
5.2.3 因城施策,因地制宜培育住房租赁市场 |
5.2.4 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政策配套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附表1 |
附表2 |
(8)城市软实力对住宅商品房价格的影响研究 ——基于35个大中城市的实证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
1.1.2 城市软实力竞争日益激烈 |
1.1.3 住宅商品房价格的区域差异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城市软实力概述 |
2.1.1 城市软实力内涵 |
2.1.2 城市软、硬实力的关系 |
2.1.3 城市软实力的构成要素 |
2.2 住房价格理论 |
2.2.1 住房价格形成机制 |
2.2.2 均衡价格理论 |
2.2.3 特征价格理论 |
2.3 城市经济差异理论 |
2.3.1 城市经济差异内涵 |
2.3.2 城市经济差异的基本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住宅商品房市场发展现状 |
3.1 住宅商品房市场发展历程 |
3.2 住宅商品房市场发展现状 |
3.2.1 房价波动情况 |
3.2.2 房地产业投资情况 |
3.3 本章小结 |
4 城市软实力的综合评价 |
4.1 城市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2 指标选取的步骤 |
4.1.3 城市软实力评价指标选取 |
4.2 城市软实力评价方法 |
4.2.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4.2.2 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的步骤 |
4.3 数据收集与计算 |
4.3.1 数据收集 |
4.3.2 数据计算 |
4.4 城市软实力综合评价 |
4.4.1 时序层面城市软实力评价 |
4.4.2 区域层面城市软实力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5 城市软实力对住宅商品房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城市软实力与住宅商品房价格的相关性分析 |
5.1.1 相关性计算模型 |
5.1.2 相关性分析 |
5.2 回归模型的构建 |
5.2.1 回归模型选择 |
5.2.2 回归模型设定 |
5.2.3 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
5.3 回归模型计算及结果分析 |
5.3.1 数据平稳性检验 |
5.3.2 模型形式选择 |
5.3.3 实证结果分析 |
5.3.4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建议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相关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多因素房地产价格预测模型 ——基于福州房地产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目的 |
1.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房地产研究现状 |
第二章 房地产相关概念剖析 |
2.1 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 |
2.2 房地产的需求与供给分析 |
2.3 影响房地产供给与需求因素分析 |
第三章 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历史考察及引发的思考 |
3.1 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历史考察 |
3.2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特征分析与问题探讨 |
3.3 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
第四章 福州房地产价格预测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
4.1 模型构建的基本思想 |
4.2 房地产需求关系预测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4.3 房地产供给关系预测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第五章 房地产调控策略分析 |
5.1 全国调控政策回顾 |
5.2 福州市调控政策回顾 |
5.3 调控政策解读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资源、机会与能力:易地扶贫搬迁与农村资源重新配置的经济人类学考察 ——元阳县良心寨村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方法 |
(一) 民族志田野调查方法 |
(二) 比较分析法 |
(三) 文献研究法 |
三、文献综述 |
(一) 有关资源禀赋的研究 |
(二) 有关机会结构的研究 |
(三) 有关人的发展能力的研究 |
(四) 有关易地扶贫搬迁的研究 |
(五) 有关移民社区重建的研究 |
(六) 有关农村(农业) 资源配置的研究 |
四、中心论点 |
五、田野点概况 |
(一) 牛角寨乡概况 |
(二) 良心寨村概况 |
第一章 良心寨村的易地扶贫搬迁 |
第一节 搬迁的原因 |
一、自然灾害频发 |
二、水资源紧张 |
三、土地、山林资源匮乏 |
四、居住空间不足和基础设施落后 |
五、文化习俗的影响 |
六、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不足 |
第二节 迁入地概况 |
一、选址原则 |
二、迁入地条件 |
第三节 投资预算、发展规划及预期效益 |
一、投资预算 |
二、发展规划 |
三、预期效益 |
第二章 搬迁对象与分户现象 |
第一节 搬迁对象的识别、规模调整与搬迁户类型 |
一、搬迁对象范围 |
二、贫困户的识别与扶贫资源分配的价值评判 |
三、搬迁对象的识别 |
四、搬迁对象的变化与搬迁规模的调整 |
五、搬迁户类型 |
第二节 搬迁户补助标准差异与政策纠偏 |
一、搬迁户补助政策 |
二、不同搬迁批次的补助标准 |
三、搬迁户人均补助标准差异与政策纠偏 |
第三节 分户现象及意义 |
一、“农转非”与分户类型 |
二、分户的原因 |
三、分户的意义 |
第三章 搬迁项目实施的主体实践与政策纠偏 |
第一节 宅基地分配的主体实践 |
一、宅基地分配原则 |
二、宅基地分配的主体实践 |
第二节 住房建设的主体实践与政策纠偏 |
一、住房建设标准 |
二、住房超标建设与政策纠偏 |
第四章 搬迁人口的社会文化适应与调适 |
第一节 社区组织重建 |
一、庙会组织 |
二、厨房组织 |
三、搬迁精英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
第二节 社会关系重构 |
一、迁入地与迁出地的关系重构 |
二、迁入地村民组重构 |
三、搬迁人口的关系重构 |
第三节 搬迁人口的适应与调适 |
一、“彝族特色村”问题 |
二、搬迁人口的社会文化适应与调适 |
三、搬迁人口生产生活的适应与调适 |
第五章 易地扶贫搬迁与搬迁户脱贫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搬迁户资源禀赋状况 |
一、搬迁贫困户资源禀赋状况 |
二、随迁户资源禀赋状况 |
第二节 搬迁户机会结构状况 |
一、搬迁贫困户机会结构状况 |
二、随迁户机会结构状况 |
第三节 搬迁户发展能力评估 |
一、搬迁人口年龄结构及分布 |
二、搬迁人口文化水平及技能分布 |
第四节 搬迁户资源配置方式与脱贫发展路径差异 |
一、搬迁户资源配置方式选择 |
二、搬迁户资源配置差异 |
三、搬迁户实现脱贫发展的路径差异 |
第六章 易地扶贫搬迁与农村资源重新配置 |
第一节 易地扶贫搬迁的构成要素 |
一、自然资源权属的转移 |
二、人口的转移 |
三、人力资本的转移 |
四、物质资本的转移 |
五、神圣事物的转移 |
第二节 易地扶贫搬迁与搬迁户资源拓展 |
一、自然资源的拓展 |
二、社会资源的拓展 |
三、人力资源的拓展 |
第三节 易地扶贫搬迁与农村资源重新配置 |
一、自然资源重新配置 |
二、人力资源重新配置 |
三、物质资本重新配置 |
第四节 农村资源重新配置的意义 |
一、农村资源重新配置的经济意义 |
二、农村资源重新配置的社会意义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硕士阶段参与项目和发表论文 |
后记 |
四、福州人均住房面积逾10平方米(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产业集聚对区域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D]. 周贺.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人力资本中介效应的居住成本对城市创新能力影响研究[D]. 赖如意. 深圳大学, 2020(10)
- [3]收入差距对居民住房负担能力的影响研究[D]. 李绪玮. 重庆工商大学, 2020(12)
- [4]杭州市基础人才住房问题研究 ——以大学毕业生情况调查为例[D]. 刘鑫. 浙江大学, 2020(01)
- [5]我国商品房价格涟漪效应及其区域影响研究[D]. 白玉. 重庆交通大学, 2020
- [6]信贷供给对我国城市房价影响的实证研究[D]. 刘雪寒.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2)
- [7]城市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潜力评价研究 ——以35个大中城市为例[D]. 朱凯悦.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
- [8]城市软实力对住宅商品房价格的影响研究 ——基于35个大中城市的实证数据[D]. 师梦语. 重庆大学, 2019(01)
- [9]多因素房地产价格预测模型 ——基于福州房地产的实证分析[D]. 陈桦. 厦门大学, 2019(08)
- [10]资源、机会与能力:易地扶贫搬迁与农村资源重新配置的经济人类学考察 ——元阳县良心寨村的个案研究[D]. 姜似海. 云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