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丁烯二酸二乙酯论文-陈志胜,郭海福,闫鹏,徐淑琼

聚丁烯二酸二乙酯论文-陈志胜,郭海福,闫鹏,徐淑琼

导读:本文包含了聚丁烯二酸二乙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顺丁烯二酸二乙酯,Ti(SO4)2,SiO2,催化合成,酯化反应

聚丁烯二酸二乙酯论文文献综述

陈志胜,郭海福,闫鹏,徐淑琼[1](2013)在《农药中间体顺丁烯二酸二乙酯的催化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寻合成顺丁烯二酸二乙酯的高效、环境友好型催化剂,并对顺丁烯二酸二乙酯合成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使用Ti(SO4)2/SiO2为催化剂,顺丁烯二酸酐和无水乙醇为原料合成顺丁烯二酸二乙酯。探讨酐醇物质的量之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带水剂等因素对反应酯化率的影响,并对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情况进行考察。[结果]合成顺丁烯二酸二乙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酐醇物质的量之比为1∶3;催化剂用量为顺丁烯二酸酐量的31%;带水剂环己烷用量为15 mL;加热回流2 h;此时,酯化率可达96.41%;并且催化剂Ti(SO4)2/SiO2重复使用4次后,酯化率仍可达到74.54%,产品经GC-MS分析知顺丁烯二酸二乙酯的纯度达90.10%。[结论]Ti(SO4)2/SiO2是合成顺丁烯二酸二乙酯的高效、环境友好型催化剂;该合成工艺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产品纯度高。(本文来源于《农药》期刊2013年11期)

王金明,董建国,毕晓红[2](2012)在《催化蒸馏法合成增塑剂顺丁烯二酸二乙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顺丁烯二酸酐和乙醇为原料,采用凯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KC104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催化剂,在催化蒸馏反应装置上,合成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最佳条件为:n(乙醇)/n(顺酐)为1.5、空速1.5/h、反应压力0.5MPa,温度100℃,催化剂为KC104树脂DEM的产率在98%以上,顺酐转化率达100%。(本文来源于《塑料助剂》期刊2012年05期)

辛红,王峰龙,钟观生,朱爱梅[3](2012)在《顺丁烯二酸二乙酯的绿色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水合硫酸铁为催化剂合成顺丁烯二酸二乙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及带水剂用量对顺丁烯二酸二乙酯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水合硫酸铁催化合成顺丁烯二酸二乙酯的适宜条件为n(醇):n(酸)=2.5:1;回流时间2h;催化剂用量2.5g;带水剂用量8mL。在此实验条件下产率可达95.67%。(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12年25期)

马卫华,俞马宏,钟秦[4](2005)在《离子液体催化合成反丁烯二酸二乙酯》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氯化1-丁基吡啶/AlCl_3、碘化3-乙基-1-甲基咪唑/AlCl_3、[3-乙基-1-甲基咪唑][BF_4]等离子液体,并应用于催化合成反丁烯二酸二乙酯。其中以氯化1-丁基吡啶/AlCl_3为催化剂的酯化率可达66%以上。研究了氯化1-丁基吡啶/AlCl_3用量及其酸性对催化酯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用量为顺丁烯二酸酐的7.6%时比较适宜,当氯化1-丁基吡啶与AlCl_3的摩尔比为1:1.5时,催化剂呈酸性,催化性能较好,并以FT-IR表征了所合成的反丁烯二酸二乙酯。(本文来源于《精细石油化工》期刊2005年04期)

付继峰[5](2004)在《用粉末树脂催化合成顺丁烯二酸二乙酯》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在无机酸催化酯化反应中存在副反应较多 ,后处理复杂、产率不高且容易造成对机器设备的腐蚀等不利因素 ,利用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代替无机酸 ,催化酯化反应 ,可以减少副反应 ,提高产率、产量 ,避免设备腐蚀 ,降低成本(本文来源于《辽宁化工》期刊2004年04期)

刘成站,陈劼,褚莹,刘景林,韩秀梅[6](2001)在《催化合成(Z)-丁烯二酸二[2-(2-乙基)己氧基]乙酯的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合成中间体 (Z) -丁烯二酸二 [2 -(2 -乙基 )己氧基 ]乙酯 ,考察并优化了酯化反应条件 ,完善了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丁二酸二 [2 -(2 -乙基 )己氧基 ]乙酯磺酸钠的合成条件 .确定了酯化反应最佳条件为 :醇酐摩尔比为 4∶1 ,催化剂用量约占反应物总质量的 0 8% ,以 1 2 0mL苯为带水剂 ,在回流状态下反应 6h .最终酯化率可达 95 8% .(本文来源于《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1年02期)

陈传缨,安学勤,沈伟国[7](2000)在《顺丁烯二酸二乙酯与正构烷烃二元溶液在临界区的关联长度和渗透压缩系数》一文中研究指出测量了顺丁烯二酸二乙酯与正庚烷、正辛烷、正壬烷和正癸烷二元溶液在临界区域不同波长及温度下的浊度.与关联长度、渗透压缩系数、共存曲线相关的叁个指前因子(X_o,ξ_o,B)的比例关系为:R=ξ_o[B~2/(4k_BT_cX_o)]~(1/3)(K_B和T_c分别为玻尔兹曼常数与临界温度),R的理论值为0.65~0.67.临界指数γ,ν和β服从指数和规则:3ν=2β+γ.用上述两个关系式及Ornstein-Zernike方程拟合浊度-温度-波长数据,得到γ与ν,在误差范围内与理论值一致.将γ与ν固定在理论值1.241和0.63,得到ξ_o和X_o,结果表明ξ_o和X_o可分别由ξ_oφ_c~(0.85)∝M~n和X_oφ_c~(-1.20)∝M~g表示(φ_c是顺丁烯二酸二乙酯的临界体积分数,M是正构烷烃的摩尔质量),其中n=0.22±.03,g=-0.07±0.09和我们最近提出的理论值0.18和-0.06吻合.(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2000年02期)

郝向英,赵慧,刘世昌[8](1999)在《顺丁烯二酸二乙酯的催化加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顺丁烯二酸二乙酯进行了常压加氢研究,考察了铜 锌 铝,铜 铬 钡,铜 铬锌,铜 铬 铝几个铜系催化剂对顺丁烯二酸二乙酯浅度加氢生成丁二酸二乙酯的催化活性.选择了铜 锌 铝催化剂的最佳工艺条件,并用 X- 射线衍射对此催化剂进行了物相分析,表明铜锌 铝催化剂中的主活性成分是 Cu O, Cu 是活性中心, Cu 的迁移引起 Cu 晶粒长大是催化剂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期刊1999年03期)

安学勤,刘兴华,沈伟国[9](1996)在《顺丁烯二酸二乙酯+正辛烷液─液相平衡》一文中研究指出顺丁烯二酸二乙酯+正辛烷液─液相平衡安学勤,刘兴华,沈伟国(兰州大学化学系兰州730000)二元液体混合物共存曲线的测定是研究液─液临界行为的一种重要方法。我们用折光的方法测定了{顶丁烯二酸二乙酯+正辛烷}二元溶液的液一液共存曲线。1.实验方法1·1...(本文来源于《化学世界》期刊1996年S1期)

郭红云[10](1996)在《羧酸在过二硫酸铵中与顺丁烯二酸二乙酯的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顺丁烯二酸二乙酯与脂肪酸在过二硫酸铵及催化量的硝酸银作用下的自由基加成反应,合成了一些酯的衍生物。(本文来源于《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6年04期)

聚丁烯二酸二乙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顺丁烯二酸酐和乙醇为原料,采用凯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KC104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催化剂,在催化蒸馏反应装置上,合成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最佳条件为:n(乙醇)/n(顺酐)为1.5、空速1.5/h、反应压力0.5MPa,温度100℃,催化剂为KC104树脂DEM的产率在98%以上,顺酐转化率达10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丁烯二酸二乙酯论文参考文献

[1].陈志胜,郭海福,闫鹏,徐淑琼.农药中间体顺丁烯二酸二乙酯的催化合成[J].农药.2013

[2].王金明,董建国,毕晓红.催化蒸馏法合成增塑剂顺丁烯二酸二乙酯[J].塑料助剂.2012

[3].辛红,王峰龙,钟观生,朱爱梅.顺丁烯二酸二乙酯的绿色合成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

[4].马卫华,俞马宏,钟秦.离子液体催化合成反丁烯二酸二乙酯[J].精细石油化工.2005

[5].付继峰.用粉末树脂催化合成顺丁烯二酸二乙酯[J].辽宁化工.2004

[6].刘成站,陈劼,褚莹,刘景林,韩秀梅.催化合成(Z)-丁烯二酸二[2-(2-乙基)己氧基]乙酯的条件优化[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

[7].陈传缨,安学勤,沈伟国.顺丁烯二酸二乙酯与正构烷烃二元溶液在临界区的关联长度和渗透压缩系数[J].化学学报.2000

[8].郝向英,赵慧,刘世昌.顺丁烯二酸二乙酯的催化加氢研究[J].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1999

[9].安学勤,刘兴华,沈伟国.顺丁烯二酸二乙酯+正辛烷液─液相平衡[J].化学世界.1996

[10].郭红云.羧酸在过二硫酸铵中与顺丁烯二酸二乙酯的反应[J].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

标签:;  ;  ;  ;  ;  

聚丁烯二酸二乙酯论文-陈志胜,郭海福,闫鹏,徐淑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